[無我]/【其他宗教學說的無我觀】

錯誤的無我觀


  根據佛教的說法,有下列三種錯誤的無我觀(或內含「無我」的觀念):無作見(Akiriyaditthi行為無效論)、無因見(Ahetukaditthi)、空無見(Natthikaditthi虛無主義論)。在佛世時,能和佛教相抗衡的哲學觀是六師外道(Annatitthiyas),這些宗教師提出和佛教不同的教義,他們的教義充滿極端的無我觀,其中有些觀點非常地精深微妙,致使一些如國王的高層人士,把它們誤認為是佛教的觀點,而因此接受,即使到了今天,這些觀點也仍然可以和佛法抗衡。

[富蘭那迦葉──任何人不論在行善或作惡,都沒有「自我」存在]

  六師外道中的富蘭那迦葉(Puranakassapa),持有如下的看法:

  沒有功德,也沒有罪業;沒有善,也沒有惡;沒有殺、盜,也沒有邪淫;而且也沒有因為造作這些行為所犯下的罪業。即使有人殺死所有的動物,將牠們的屍體切成碎片,將這些碎肉堆滿整個閻浮大地(印度大陸),也只是有這種行為,而完全沒有罪惡;即使有人行祭祀,或布施世界上所有的苦行者及婆羅門,也只有這個動作,而沒有任何功德;即使有人在神聖的恆河左岸或右岸做了以上的行為,也不會有一般人所相信的功德或罪業。

  這派的觀點認為除了行為或顯現的事相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舉例來說,屠殺動物只是拿一把刀刺穿牠,而使牠受傷或死亡的行為而已,較嚴重的後果,也只是把肉拿來當作食物,但這樣做仍然沒有功德,也沒有罪業。這是「無作見」(行為無效論),它否認有功德和罪業。時至今日,仍然有人持有這種觀點,例如有些科學家只從物質層面看待事物,而認為宗教已經過時。他們大概不知道,這樣的觀點於佛陀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並一直與佛法抗衡。這種觀點主張「無我」,和佛教一樣否定「自我」,它堅持所有事物完全只是一個物體、一個自然的個體,在任何人身上都沒有所謂的「自我」在行善或作惡。和佛法比起來,這是一種極端的觀點,因為它否定仍然執持「自我」者所具有的功德和罪業,這種觀點只是在表面上去除「自我」,然而,仍然有相當多的人接受這種觀點,這使得富蘭那迦葉成為著名的大師。

[末迦利瞿舍羅──生命自然運行,沒有力量能染污或淨化它]

  末迦利瞿舍羅(Makkhaligosala)持有以下的觀點,並以之教導他的信徒:

  生命只是完全自然的一團東西,它根據自己的特性自然運行,當它必須在某一種狀態時,就會不斷地停在該狀態中,直到停止或不留痕跡地自動消失為止。人既不能使它成為行善或作惡的「自我」,也無法改變它,更無須擔憂如何加速淨化自己,以停止輪迴或獲得解脫,即使真的這麼做了,其結果也會和什麼都沒做一樣。這就好比一團紗球,一個人握住線一端的結,當此人握著這個結,將紗球丟出去時,紗球將會一面滾動一面解開,愈滾愈小,最後當紗球滾完時,它就會自己停下來,所以沒有必要去使它停下來。生命也是如此,它在生死輪迴中滾動,同時自己會解開,漸漸變得純淨或完全自動解脫,沒有人可以加快或延緩這個過程,因此沒有原因或力量能夠污染或淨化它。所謂「好的行為是淨化的因,壞的行為則是染污的因」,其實這兩者都只是騙人的幌子罷了!

  這個觀點對某些人而言,恰好投其所好,因為他們無須做任何事情,只要順其自然地發展就行了。這是一種完全否定自己和自己能力的哲學,它與佛教不同之處在於佛法教我們清淨、不清淨是有其因緣的,假如我們造作了任何的因緣,就會根據這因緣而加速變得不清淨或清淨,結果也將影響造作這因緣的身心,也就是影響我們自己。雖然在出世間的層次上,佛法說世事皆是「無我」,但佛教並不否定污穢和德行的存在,以及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緣。

  末迦利瞿舍羅的觀點符合現代科學的演化論,例如所有有機物自然演化,並依序改變成較高級的生物,演化論與此理論的差別是在於演化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創造因緣或力量,來阻礙、延緩、促進或加速它的進化。我們相信佛法的涅槃是所有的人最後都要到達的究竟目的,但有個例外──我們承認可以創造因緣,使我們在此生或當下就證得涅槃;我們也承認,如果不去創造因緣,證得涅槃的時間就會延後,我們可能因此必須留在較低的境界相當長的時間。這意思是說佛教接受因緣的力量,且並不認為因緣不能被改變,而這正是末迦利瞿舍羅完全否定的觀點,這個非佛教的觀點被歸類為「無因見」,意指沒有因果的觀念。換句話說,即使就世俗的層次而言,也沒有做好因、做壞緣的「自我」。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沒有任何事物存在]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a)否定一切事物的原理(這種觀點相當於今日的虛無主義),也就是:

  完全沒有任何東西存在。人們受惑於稱呼這個或那個東西是什麼和什麼,例如他們說有父親、母親、老師、專家、尊重、慈善、此世界、他世界、天神、苦行者和婆羅門等,他們各有不同的地位,必須如何又如何地互相對待。事實上,這只是虛妄的幻相,人只是元素的集合體,當分解時,所有的元素將分離並回歸成原來的自然狀態,當人死時,他的下場只是被火化成灰燼,既沒有靈魂,也沒有到任何地方去的「自我」。像祭祀這種善行,只是將祭品燒成灰燼,既沒有功德,也沒有受益人,完完全全沒有任何事物存在。慈善是懦夫所設的,而且他們宣稱這將帶來善果,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只是一種空談罷了!世間既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沒有惡棍,也沒有智者,只有元素的集合體,當人死時,就完完全全地銷聲匿跡。

  這種觀點否定一切事物,並宣稱不論今世或來生都沒有任何事物是真實的,甚至這個世界本身也不存在,只有元素反覆地結合和分離。這種學說使得它的信仰者覺得輕鬆,因為他們既不必去惹麻煩,也不必在任何控制下約束自己,讓事物自然發展,不論發生任何事情,都無須感到憂傷或喜悅。這種觀點和佛教不同之處在於佛教仍然接受事物的存在,當人仍有執著和煩惱時,這些事物都存在,人也必須端正自己的行為,以免給自己和別人帶來麻煩。身心是各種造作的作者和承受者,一直到身心完全消失,這些業與業報才跟著相關的人消失,這意指佛教並不否定一般凡夫及傳統上視為當然的事相,世人可持有自己的觀點,並且根據自己的所知或所學去做事,這些都是凡俗的境界,為了達到超凡的境界就必須超越它。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的觀點被稱為「空無見」,意指這種觀點認為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所有我們賦予名字的事物都不存在。這種否定任何事物的「無我觀」,最能滿足想要為所欲為的人,假如這不會使人變得懶惰,就會讓人做出任何他想做的髒事,因為這種觀點認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所以,這種觀點也可被稱作「斷滅見」(ucchedaditthi),或虛無主義觀。

[波拘陀迦旃延──行為只是元素正向和反向的移換]

  波拘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所提出的學說如下:

  所謂的生命只是地、水、火、風、樂、苦和生命力等七種成份的組合體,每一種成份都不能再分離成較小的元素,它自己就是穩定的,沒有人能使它感到痛苦,或以任何方式改變它,它既聽不見也不能聆聽,既不能愛也不會生氣,也不能做任何事。因此,即使有人砍下另一人的腦袋,或將別人的身體切成大大小小的肉塊,也不算對人做了任何事,因為沒有人能再切割元素,只能在這些原子間穿透或通過,就如同當刀子切過水一般,只是組成水元素的原子分離,讓刀子通過而已;沒有人能養育、壓抑、殺害或支持任何人,只有這些元素間正向和反向的移換而已。

  這種觀點和佛教不同,雖然兩者都同樣說到元素的論題。佛教接受人們以此為基礎而互相對待的道德行為,只要執著還存在,佛教就不認為行為只是元素間的穿進穿出而已。即使當一個人已經不再執著,仍然會覺得那些被規範為是善或惡的行為,就是善或惡的行為,他自己不會執取這些行為,而把它們當作是人、動物、作者、受者,或會受這些因素影響者的善惡行為。這就好像製造一部汽車時,我們清楚地了解到,汽車只是用各種不同元素所組合起來的,我們不太在意它將帶來的利益,我們根據情況使用它,但我們心裡不會因太執著它,以致於愚昧地誤將它當作是這個或那個,想像它可能會活起來,甚至因愛戀或關愛它而受苦。

  這種觀點滿足了那些喜歡殺害別人的人,舉例來說,盜匪們互相教導說「殺戮無罪」,因為他們認為沒有人被殺,只是元素被移動到不同的地方而已,這使他們比平時更勇於作惡,印度有些武士團體甚至從古到今都具有這個觀念。

[散若耶毘羅提子──任何事物都不能被定義]

  散若耶毘羅提子(Sanjaya Velatthaputta)所講的學說具有下列的原則:

  任何事物既不能被定義,也不能以任何名字來稱呼,因為它不是任何東西。由以下的問答可以得到證明:

  「人死後是否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不再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有時重生,有時不再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既不重生也非不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有時不重生,有時也非不重生?」
  「不!」

  這些例子是用來表示任何東西均不能加以定義。

  這個觀點稱為「不確定論」(Vikkhepaladdhi),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很可能也不很清楚要如何定義這種學說。佛教中有些人或團體也有類似的不確定論,譬如他們說涅槃可以是有「自我」和「無我」的,或說涅槃既不是有「自我」也不是「無我」的,根本不是任何東西。假如我們要利用這種觀點作為從痛苦中解脫的有效哲學,就必須了解它的意義,即無須在意任何東西,所有的事物都是不確定的,不能被當作任何事物,每一件事物都必須拋棄,不必恐懼或擔心,這樣人的心靈才能從一切事物中解脫出來。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相反地,佛教則接受既有的習俗和各種思想、理論的原貌。

  根據佛教中普遍的看法,以上所談論到的學說都被認為是外道。巴利經典的註解家認為他們的觀點嚴重錯誤,巴利經典的《沙門果經》(Samannaphala Sutta)(這是佛教本身的經典),也有提到尼乾陀若提子,雖然他的學說除了主張有「自我」存在外,其他的教義和佛教沒有太大的差異,但也被註解家歸類為錯誤的觀點。

[尼乾陀若提子──消除罪業以證得永恆的「自我」]

  尼乾陀若提(Nigathanataputta)的觀點,就如在巴利經典的《沙門果經》中所記載的,內容如下:

  想要成為解脫繫縛的人,就必須努力以便最終達到四個重要的階位,即以防範罪業的「法」來防範罪業,踐行能夠導致解脫罪業的「法」,以消除罪業的「法」來消除罪業,經由消除罪業的「法」而達到莊嚴崇高生命的頂點。當他做到這些以後,他就被認為證得「自我」,修行圓滿,獲得永恆和不朽。

  從一開始到現在,這個觀點就和佛教互相抗衡,假如我們讀有關歷史的書籍,或以中立、無偏見的歷史觀來看,而且不只看論釋的佛教書籍,我們將會發現這個學說的信徒和佛教一樣多,甚至更多。佛陀時代,類似國王的高層人士對這兩種宗教學說同樣尊崇,儘管我們自己的論釋,有故意且過度輕視其他宗教學說的傾向,但某些地方卻指出這個異端學說,在某些城鎮比佛教擁有更多的弟子和信徒。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無我]   [其他宗教學說的無我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