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耆那教的「自我」】

佛教認為唯有去除「自我」,才能證得涅槃


  根據這段陳述,我們可以知道耆那教也否定粗糙的肉體和靈體,有如佛陀在巴利經典《布吒婆樓經》中所說的一般,它也否定無形的形體──意識,因為它追求的目標是超脫業力的境界。因此,每位學習者必須再次地確記,這個教派的觀點和佛教點是多麼相似,假如我們漫不經心地依照自己的想法解說教義,我們將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佛教的教理曲解成其他教派的教義。這裡所說的「多麼相似」,是指這兩種教理大部分相同,只有部分差異,特別不同的是佛教沒有「自我」的觀念。佛教認為只有當一個人徹底排除自我感時,才能達到涅槃,雖然這種觀點只超越其他教義一小步,但我們必須仔細注意到,我們的教義就因這一小步而與其他教義完全不同,因為佛教在證得智慧時,完全去除「自我」,而其他教義則仍然有「自我」存在,我們無法接受那種仍然有「自我」的智慧是正見的說法。

  這位耆那教大師進一步說:

  在清淨境界的「自我」,和以往在塵俗世界受污染或遮蔽的「自我」是同一個,而且從一開始一直就是我們原來的「自我」。

  然而,當受染污時,它無法認清自己,因為塵俗世界或煩惱控制著它,而成為「自我」。真正的「自我」,本質上會奮鬥爭取解脫,或爭取從塵俗世界中解脫出來,而且常以此做為它的使命,這就有如《羅摩衍那》(Ramayana)這則詩節所說的:

  恰如鳥兒生來就自然會飛翔,河流自然就會奔流,「自我」的存在就是要完成它的使命。

  這個論點明確地主張,人不論解脫與否,一直擁有「自我」,這和佛教的教理非常不同。

  當回頭想想那些信奉上帝的印度哲學時,我們將再度明白他們在這方面的卓越創意,他們認定上帝就是「自我」,別無他物。「自我」遍萬事萬物,無所不在,尊敬「自我」為上帝的人,稱它為「梵」。他們說把「梵」視為是擬人化的上帝,是較低層次者的想法,在這些人具有更多智慧,能了解「梵」或「自我」之前,讓他們這麼理解是必須的。因此,認為「梵」是擬人化的上帝,就好比是圍牆或鍊條,主要是用來約束他們,使他們能因此得到較堅定的信仰。

  這點突然讓我想到我們自己,教導人們把涅槃當作真正的「自我」也是一樣,有如建造一座圍牆,或用繩索圍起來,主要的目的在於將他們引領到真正的教義中,這好過讓他們孤單地存在沒有任何「自我」可為依靠的狀況,日後他們也許就可以自行拋棄這種最後的「自我」了。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無我]   [耆那教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