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

泰文序


  《無我》這本書是佛使尊者最令人感興趣的文學著作之一。本書寫於一九三九年,最初刊行於法施社出版的《佛教雜誌》(Buddhasasana)期刊中,不久它就被收錄在《佛使尊者長篇著作集》(Collection of Buddhadasa's Long Writings)裡,重新印行。但本書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為了保存佛使尊者的早期著作,所以泰國法隆解行基金會未經重新編修就再次發行。基金會同時也印行《布施》(Alms Giving)、《一般人所認識的佛教》(Buddhism at the Ordinary Man Level)、《推廣佛法的修持和教義》(Promotion of Dhamma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of Buddhism)等書,分贈讀者,而這些都是在他改名為「佛使比丘」之前的早期作品。

  本書說明佛法中的「無我」教義,眾所周知,「無我」是佛學基本要義,它使得佛教在與其他宗教(特別是印度教等有神論的宗教)相比較時,顯得更為殊勝。但因為印度教蓬勃發展而且有所改革,在融合與吸收了佛教教義後,最後將佛教排擠出它的發源地──印度。而佛教徒本身對「無我」的教義也認識不清,許多宗教師在解釋「業」及「涅槃」時,誤把印度教的教義當作是佛教的教法,因而誤導大眾,其嚴重的結果甚至使大部分的泰國佛教徒誤解佛法,並且執著錯誤的觀點。舉例來說,某個禪修中心教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水晶球或心中觀想的佛像上,而且誤以為禪定境界就是已證得涅槃;另外有些人則錯將涅槃當成「自我」,因為它看起來似乎是恆久而且常樂的,但這毫無疑問地違反了佛教「諸法」包括有為法及無為法,後者指涅槃「無我」的教理。

  這種誤解衍生出深刻又不易察覺的後果,嚴重地妨害了佛法的研究、修持和弘傳。因為一個人假如沒有正確的知見,就無法完全去除痛苦,反而會愈來愈偏離正道,並且更加執著「自我」;而當「自我」愈是精微時,人就愈難脫離「自我」。所以,我們要非常注意「無我」的教理。

  《無我》這本書,可說是涵蓋了泰國文獻中對「無我」所作的最精闢的解釋,它非常有助於解答疑難者的困惑。作者在書中論及研究「無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無我」也是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長期爭論的主題。除了解釋佛陀對「無我」的開示外,作者也指出佛陀的觀點與其他教義的不同處。例如富蘭那迦葉(Purakassapa)、末迦利瞿舍羅(Makkhaligosala)、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a)、波拘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散若耶毘羅提子(Sanjaya Velathaputta)、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nataputta)等六師外道的錯誤觀點,以及阿羅邏迦羅(Aaratapasa)和鬱多迦羅(Udakatapasa)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還有印度的吠檀多哲學(Vedanta)和《薄伽梵歌》(Bhagavadgita)的觀點。他引用這些不同的教法,加以清晰地比較,而且有系統地組織這些觀點。他也引用巴利三藏中的《布吒婆樓經》(Potthapadasutta),此經記載著佛陀清楚明確地回答了「自我」的這個問題,使人們得以完全去除「自我」,這「自我」包括外道修法最高者所說的「自我」,他們執著純淨是究竟的「自我」,並誤解佛陀所說的「以『自我』為依怙(Atta hiattano natho)的意思,因而錯誤地傳播它且偏離了滅除痛苦的正途。此外,作者蒐集並研究十三位西方哲學家對「無我」的看法,再加以比較,結果顯示出佛陀觀點的超越、精深及究竟解脫的正知。

  法隆解行基金會出版這本書,不僅著眼於保存原稿以及促進佛法的傳播,同時也是為了呼應佛使尊者的決心。以下是摘錄自佛使尊者的談話:

  這座國際禪修中心(即新近建成的國際解脫自在園)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還給佛教正義和公理!」特別是公平。有許多宗教,尤其是印度教,堅持並宣稱:「因為佛教發源自印度,所以佛教實際上就是印度教,或是印度教的分支或派系」,更有人說:「佛教是印度教的產物。」這些都是很不公平的說法。尼泊爾僧伽大會(Nepalese Sangha)的主席要我找出並糾正這些錯誤的理論或主張,這些誤解是由幾本討論佛教的書所造成的,這些書在全世界發行,而且廣泛地被人閱讀,其中特別是印度學者所寫的那幾本,通常都採用上述的說法,從而使佛教難以在尼泊爾傳播。……

  史瓦密•剎提安南達菩利(Swami Satyanandapuri)多年前應塔尼王子(H.H. Prince Thani)的邀請抵達泰國時,曾經在竹拉隆宮大學舉行一場演講,題目是「佛陀思想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Buddha's Views),當時布拉查希波克國王(H.M. King Prachathipok)拉瑪七世國王(King Rama VII)也蒞臨聽講,該演講的內容後來收在《佛教思想的起源》(The Origin of Buddhistic Views)這本書裡,由法樂•費塔雅(Phrae Phittaya)出版公司發行。他在演講中提到,印度的吠檀多哲學及《奧義書》(Upanishad)是佛教思想的起源,這是不正確的說法,應予以駁斥!事實上,佛教並不是起源於這兩種吠檀多哲學,但不幸的是,這篇演講雖然錯誤,卻廣為泰國人所接受並且影響至今。(節錄自由法隆解行基金會發行,佛使尊者所著的《晚年的決心》Resolutions in the Twilight Years)。

  我們期望本書的出版對研究哲學和實踐佛法,或多或少能滿足並有助於所有學佛的同修。佛使尊者為法隆解行基金會所作的感恩詩中,也鄭重地表達了這份期望。

  謹致上最誠摯的祝福

                  沙地.梅塔庫羅比丘(Phra Dusadee Medhankuro)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