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智慧]

(43)現在,我想討論一個關於「如實知」的問題:

「我們必須認知到什麼程度,才是『如實知』?」

我將引佛陀的話,請各位特別注意聽。佛陀曾說要「如實知」任何事物,必須先知道它的五種屬性:

(一)這事物的特徵或性質是什麼?

(二)這事物從那裡生起?

(三)它的樂味(assada)──引誘人的特點、美味、誘惑是什麼?

(四)它的過患(adnava)──嚴重的危害,隱藏在其中會傷人的邪惡力量是什麼?

(五)出離(nissarana)──我們要取得勝利的善巧是什麼?要脫離這事物影響力的善巧是什麼?

所以,要「如實知」某事物,必得回答下列五個問題:

(一)它的「性」、「相」是什麼?

(二)它的「集」是什麼?

(三)它的「味」──吸引力是什麼?

(四)它的「患」──猛烈的毒性是什麼?

(五)「離」──脫離它影響力的善巧是什麼?

對任何事物,如果從這五個觀點去學習,你就會戰勝它。現在你或許正在大學中求學,或已經畢業,或任何學歷都好,假使我們沒有從這五種屬性來學習,那麼,就會「敗」給世間(被世間所制、所役);如果我們以這五種屬性來學習,就不會「敗」給世間。因此,在這世間的學院裡學習,務必要謹慎。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究竟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我們的學習,是為了在世間建立和平,那麼,就要十分謹慎,如果它不符合佛法原則,我們將得不到有利的成果。

雖然在三藏教典裡很多地方都提到「味」、「患」、「離」,但你或許從未聽過它們,這三個字可以說幾乎未曾在我們的眼前、耳裡出現過,但請大家記得,它們在三藏教典中屢屢出現。當佛陀要傳遞對任何事物的「如實知見」時,就依這個準則教導,有時他把它省略了,只取後三點:「味」──該事物誘人的本質是什麼?「患」──過患的本質,該事物傷人的特質是什麼?「離」──出離的本質,戰勝該事物的善巧又是什麼?

換句話說,有個藏著鉤的餌懸在那裡,「味」是美味的餌,勾引魚兒上鉤;藏著的鉤是「患」,即藏在餌中危險又殘酷的惡毒力量;「離」是那戰勝鉤、餌的善巧,為了吃到餌又能不上鉤,魚兒必須有這種善巧,這時餌再也沒有餌的功能,只是個美食,魚兒可以愉快地吞下它,而不會被鉤住。

因此,我們應該常以這五種屬性看世間。世間的一種屬性──「味」(餌),引誘我們沉溺其中,昏昧不醒、盲目無知,看不見也聽不到其他的一切,這樣餌裡就藏著鉤,人被鉤在世間而不得逃脫,只得沉溺在世間(苦)中。

現在,聖人清楚地看出「味」、「患」、「離」是如此這般,所以能吞食世間的餌而不被鉤住,他們充分認知這五種屬性──「性相」、「集」(生起因由)、「味」(餌)、「患」(鉤)和「離」(善巧),徹底明瞭每件事物,他們就這樣生存於世間。所以,要了解任何一種事物,我們必須學習認識全部五種屬性,或至少後三種。

不論我們要做什麼,接觸什麼,甚至學習什麼都好,都要以這個原則來觀察,我們就會知道如何抉擇,然後才能獲取最大的成果,而不會受到傷害,這叫做「如實知」。依照「如實知」修學佛法,拋卻煩惱將是一件容易的事。以這五種屬性觀察世間,我們將見到它外表充滿了「味」,而內在則隱藏著「患」,就會了解世間像騙局、像偽鈔、像詭計、像幻境,不會因此上鉤,也不會迷戀它,時時刻刻以智慧運心,就是以這五種屬性正確地觀察色、聲、香、味、觸、法,而不會被世間、六塵所征服,也不會產生愛、取,我們就自然而然地過著「空」的生活。最後,修學佛法以進趨涅槃,就是我們能力可及的了。



[香光資訊網]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一問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