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

超越價值,才能如實知見世間


  假如我們要如實知見世間,就必須超越價值(分別高低的心念)。但如果我們是無知的,就會錯誤地執著價值,並且墮落,我們整個人將會被邪惡的事物所盤據,而認為它們有價值,以致浪費時光。也許我們可能究竟排除邪惡的事物,但我們仍會執著善良事物的價值或善的本身,因此,我們仍受制於價值,而在無意中陷入煩惱和困擾中,我們必須提昇自己,才能不再受制於價值,甚至是善的價值,這才是最高的道德。當今的人們不想證得這種境界,他們認為只要好好地生活在一起,擁有善的價值,有好的道德就足夠了。

[真正的道德是駕馭價值觀的能力]

  現在,讓我們來思考真正的道德價值,道德的目的應該是使每個人正常,使整個社會正常,使大眾和平、和諧共處,這就是道德。而真正的道德是駕馭價值的能力,如果我們無法控制價值、品質和財富(即對價值、品質之分別和執著),那麼我們將依照自己賦與事物的價值而過活,如此一來,盲目地把邪惡錯認為正確的人將作出邪惡的行為,而那些誤執所謂好的事物的人也會因此做所謂的好事,但即使是後者,也還不是自然(prakati)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說,我們仍然喜愛好的事物而憎恨邪惡,如果仍然有喜愛、憤怒和憎惡等等,那怎麼可以說我們擁有好的道德呢?世間的標準認為喜歡善的事物、努力做善事、為善而犧牲是正確無誤的,但根據更高層次的法義(真理或佛法),則不僅如此而已,也就是我們必須更正常(認清我們真正的自然本性),必須克制愛恨的情緒,不能讓有價值的事物造成心中的愛與仇恨,如果我們能控制這二者,才可以說具足了道德。

  假如無法控制對愛恨的執著,則愛與恨就會引領我們去做善或惡的事,我們也將因此受苦,可能因為瘋狂迷戀善事而傷害自己,或過度執著善事而導致失眠或神經兮兮,如此的道德是不純正的。我們愈能控制價值觀(分辨事物善惡與愛恨的觀念),就愈有道德;若愈無法控制價值觀,就愈無道德,我們應該控制主宰自己內心的價值觀,能駕馭價值觀的能力就是真正的道德。

  以佛教的比丘或沙彌的例子而言,由於受戒,所以他們必須遵守更高層次的道德,但如果無法控制心中的價值觀,那麼他們就無法成為真正的比丘或沙彌,將會受到可愛的外境誘惑而產生愛著,同時也會受到自己所憎惡對象的刺激而產生恨意,而這些都有違出家的目的,出家的目的在於駕馭內心,超越我們所謂的價值觀。

  如果我們能夠超越價值,會有什麼結果呢?那每個人都會恢復正常的狀態(即恢復真正的本性),每個人都會在身口意上表現正常狀態,而社會也會因此而不混亂,這就是恢復正常的狀態,是遵守道德或去除煩惱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駕馭那些分別事物價值的誘惑力量,就不會有煩惱,沒有煩惱就不會造業,不會造業就沒有苦,我們也不能成為真正的人類。

  人類就是擁有高貴心靈的有情,高貴的意思是解脫,因為高貴的心靈超越善惡、愛恨,具有高貴心靈的人不會對事物產生愛憎,然而今天世人無法達到這種高貴的層次,他們只要不盲目地被愛恨所掌控就已經很不錯了。愛恨是人類問題的根本,根據最高層次的道德,如果我們可以控制道德價值,就不會產生惡果,也就是不論肉體、精神或心靈都不會有因暴力或不得其時而死的情形發生。

[道德使人們擁有正常的心靈]

  人類的開發程度比動物高出許多,動物的腦袋幾乎還處於原始狀態,牠們的道德也符合牠們的本性。人類的智力一直在發展,但隨著智力的發展,更形複雜的欲望、企圖心也隨之出現,這些欲望和企圖心造成瘋狂的社會。我們的道德必須與其他的生活層面同步發展,道德輔助我們控制身、口、意,進而控制價值的影響,使我們能擁有正常的心靈。一旦缺乏道德,困難、焦慮和不幸就會發生,而使我們無法生活於其中,要解決這種狀況,必須回過頭來實踐道德。

  假如沒有道德,一切就像「死亡」一般,不只是人類死亡,世間本身也會死亡,一切事物都會毀滅消失,因為不論是人類或一切事物,如果變得沒有意義,那就等於不存在。沒有道德,和平與幸福也無法實現。

  自然要求人的心靈應具有最深刻法義的道德,唯有如此,我們才得以存活。不僅我們可以活下去,其他一切事物也可以生存,我們至少必須具足這種基本層次的道德。如果我們想要與人類發展齊頭並進的話,就需要更高層次的道德。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法的社會主義]   [道德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