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書鄉/香光叢書/法雨篇1/點石集/《覺有情》

【食的藝術】

楔子

今天要與大家討論的是佛法對「食」的觀念。

在《阿含經》裡,佛陀說:「一切有情皆依食而住」,住的意思是「維持」,表示必須有「食」才能維持有情的生命,就像油燈要隨時加油,才能繼續燃燒,至於我們的生命到底要加什麼油?這就大有內容了。

唐代有一位趙州從諗禪師,凡是有人問他:「什麼是佛法?」或者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他就說:「喫茶去!」

如果我們就這麼一句話來解析,「喫茶去」跟修學佛法有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會想到「喫茶」的內容,是凍頂茶?還是烏龍茶?再者,茶要用什麼容器裝?茶壺?茶杯?瓢?或是用手捧?和著什麼水質?什麼火候燒出來的?在什麼情境、心境下喝茶?這些是不是很重要?真正的問題在「喫茶去」是誰去喫?口渴的人喫,還是不論什麼人都喫?可是老和尚並沒有問你會不會渴、要不要喝茶?老和尚不做這麼多的詮釋。

「是誰喫茶?」這是佛法中最重要的課題,今天我要和大家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我們暫且把這個公案放下,先來討論什麼是「食」?食的內容是什麼?要如何攝取?你自然會明白什麼叫「喫茶去!」

《雜阿含經》裡曾提到:「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佛陀當初發心修道時,曾參訪了苦行林,當時印度許多的苦行者為了求得生死的解脫,拼命刻苦自己,甚至不進粒米,只喝水充飢,目的是想要藉著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脫離物欲的拘累,以達到心靈的自由。

佛陀在成道以前也是如此苦行了六年,最後才覺悟到解脫並不只是肉體上的斷食、折磨即可獲得,而是要合乎中道,最根本是心地污垢的掃除,於是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養,至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同時與佛陀共修的憍陳如等五人以為佛陀退失道心,因此懷疑佛陀正覺的真實性,佛陀於是為他們說了四種食,明白指出飲食對有情的重要,以及解脫入門的方向。

段食

第一段食,就是段落性的食。段落性的意思有二種,從時間上說,並非一直不斷地吃,而是有段落性的。如從前的人一天吃三餐,而現在的人,一天已不只吃三餐,遇上腸胃不好的人,還得少量多餐。其次「段」是把所吃的東西切斷,送到口腔時也需要咬碎、咀嚼,才能消化吸收,這都是段食。

段食又叫「麤摶食」,人體需要鐵、鈣、磷、碘……等元素,人還需要麤摶食,不管是飯、麵、麵包或肉類、蔬果……,都是有質感的東西,它可以直接資益營養肉體,是有情維持一期生命最基本、不可或缺的條件,尤其是欲界的眾生,所以又叫「麤摶食」。

觸食

第二觸食,觸是接觸、感覺,由六根對六塵境界,起六識產生認識,而生合意、不合意的感受就叫做觸食。

段食強調的是有實質的東西,中國有句諺語「民以食為天」,事實上,對欲界眾生而言,吃的不只是質感,還吃它的顏色、味道、香味、聲音、觸覺……。
所以,「食」已不只是物質的吃,還講究色、聲、香、味、情調等種種感覺。舉個例來說,如果餐桌上杯盤狼藉,東一條抹布,西一隻襪子,你吃得下嗎?你們會蹲在毛坑旁吃東西嗎?這些都是一種「感覺」的問題,所以現代人吃東西,講究餐廳要裝潢,燈光要柔和,桌上要花,甚至菜裡要花飾點綴,還要配合音樂……,五花八門、奇招百出。

什麼是「感覺」?就是六根接觸六塵生出種種覺受——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體感覺冷、熱、痛、癢、酸、麻,乃至別人給我們的喜悅、壓迫感等等都是;眾生一直就是生活在感受的世界裡,感受是一種欲,也是維持生存所必需。我們的生活,「段食」佔很小的部分,而感官的接觸卻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因此「觸」已擴及衣、食、住、行、育、樂。

譬如穿衣服,如果覺得這件好,就會禁不住手舞足蹈,這是一種感覺,每次出門前,總要在鏡子面前大費周章。大家分析一下自己,穿那件衣服的背後是什麼在影響你的選擇?美感、方便、舒適、地位、身分、流行、風格、年齡……太多太多了,這都不外是為了讓自己在別人的感覺中獲得「好」感。

古代人如果能穿綢、穿緞叫做「好命人」,現在穿綢穿緞是不是好命人?如果一大群朋友都穿牛仔褲,唯獨你卻穿著綢緞旗袍,你會有什麼感覺?設若社會上大家都流行穿迷你裙、長統靴,而妳還沒有這些裝備,就會覺得跟不上時代,內心委屈極了。生活裡,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像今天各位發心受八關齋戒,不僅洗盡鉛華脂粉,又把身上配戴的飾物——項鍊、手環、耳墜子全部卸下,這時你覺得自己很輕鬆很自在;但回到家裡或公司,你卻覺得打扮打扮,穿戴琳瑯滿目也很滿意。

人往往就在這些浮現的感受(觸食)上打轉,衣飾要趕上時代,轎車要追隨新潮,連所養的寵物也一樣;有的人一天到晚對著鏡面,左照右照顧影自憐,在乎自己的美醜高矮,患得患失便從這裡產生。對於這些問題你要重新去思考,而且自我肯定——我就是要穿這件,我穿這件很得體,在內心要有這種自我語言,你才能活得自在,否則你將永遠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事實上,我們也一直活在別人的感覺裡,穿著制服掛上名牌時,人家知道我是什麼機關或學校的人,由我的談吐行動,知道我的家庭教育、學校校風,尤其走出國門,人家一看皮膚、頭髮、眼神,也可以有個印象,這都能構成自己的感覺、別人的感覺。任何一個行為——衣、食、住、行、育、樂、聲音、語言的背後,都能產生自己和他人的觸覺。

「觸」也是一種維持生命、資益身心所必需的條件。現代社會大家一直在呼籲消除髒亂、噪音、落塵,改善交通秩序,希冀找尋個較整齊、清潔、有秩序,又達到安詳的生存環境,我想這是人性的自覺,比佳餚滿桌、披掛金銀珠寶對人的存活實有更大的滋養。

「觸食」既是根對境所起的種種感覺,合意就產生樂受,不合意就產生憂受、苦受,即所謂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但是,這種種的觸受,並不是絕對不變的。

最近有位老菩薩問我,說她很煩惱,不知該怎麼辦?她說每天三點就起床禮佛、誦經,然後做運動,等吃過早餐,孫子們都上學去了,她老人家就會進房休息一下,但每每在她似睡非睡的時候,就被撞門的聲音吵醒。起初,她以為是老伴兒從外頭運動回來,於是交代他以後不要吵她。後來幾天,她還是被那聲音吵醒,心裡納悶到底是誰在搗蛋?中午吃飯時,她看到媳婦臉臭臭的,心想:是不是自己起得太早吵到她,所以她才不高興,故意來撞門?老菩薩愈想愈生氣,就跟兒子講,兒子於是責怪媳婦不應該,最後使家裡的氣氛變得很不愉快。我告訴她說:「以後聽到聲音,應該起床看清楚,到底聲音從那裡來,才不會因為無知而產生誤會。」

事實上,聲音本身是空性的,可是聽到的人依著各自的疑忌、憂懼而生出不同的感受。如果聲音是孫子撞的,她會想:這小孩實在太皮、太沒規矩了,儘管如此,還是可被原諒的;如果是她老伴撞的,她會好言相勸;如果是媳婦撞的,可能就對她生惱了,認為媳婦跟自己過不去。所以一切的覺受無不是由你我內心的分別、計度滋生出來的。

《呂氏春秋》有一段記載:有個人的斧頭掉了,怎麼找也找不著。隔天,他突然發現鄰家的年輕人行動鬼鬼祟祟,愈看愈像個小偷,他想一定是這個年輕人偷了,他心裡非常生氣,對那年輕人也很不客氣。過了一段日子,有一天他清掃水溝時,無意間竟在溝底發現了那把遺失已久的斧頭。第二天,他再去看鄰居那年輕人的舉止,「咦!和以前一樣,仍然是那付鬼祟的德性啊!」可見對於別人的行為習慣,有時候我們要嚐試去了解,而不是先把自己的感覺、情緒放進去,這是一種修養。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有無數的情緒不斷地干擾身心,如果你希望能擁有平靜的生活,那麼你必須學著把每一件事情「看清楚」——在家裡不能不看,上街也不能不看,對於每個人的面孔也不能不看,有時對方在沉思,我們硬要說對方臉臭臭像在生氣,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要打開你的耳目,注意聽、注意看;而且在內心要反省:同樣一件事,同一個情境,我生氣懊惱,別人為什麼能安心自在,其關鍵在那裡?

曾經,我和心師父、明師父三個人去溪頭。那天晚上卻找不到住宿的地方,於是就在山上一間民房借宿,當時天色已晚,我們討論一下事情後就休息了。

第二天大清早起來,迎頭看見房東二位老人家,穿戴得整整齊齊從外面進來。

「阿彌陀佛!你們那麼早去哪兒啊?」我納悶地問。

「去呼吸新鮮空氣!」

「這裡的空氣不好嗎?還要去外面呼吸新鮮空氣?」我更不解了!

「我們去『停車場』呼吸新鮮空氣!」

大家不要覺得奇怪,這叫生活的多元性,他們住在山區,如果叫他們去觀光旅遊的話,他們寧可去逛百貨公司、地下街;而城市的人要旅遊的話,泰半選擇山區、海濱,人煙稀少的地方。人的生活也是一樣,需要工作、休息和娛樂調適得當,才能促進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悅。

但是在這裡有必要澄清的是,所謂休息並不是只有睡覺,無所事事閒散著才叫休息,有時這樣反而演變成熬夜搓麻將、聚眾賭博、玩電動玩具、飆車……,這些在佛法中不叫做「食」,因為它不但不能資益身心,反而導致體力耗損、精神墮落。因此應做些積極性的自我建設,從肉體生活到知識生活更臻於智慧生活,才能拓寬個人的視野,培養接受容忍的人生觀,也才真正是資養身心的「觸食」。

思食

第三思食,思是在生命過程中,能使人不斷去感覺,並從事種種活動的意志力。所謂「做種種活動」,就是我們身體要做什麼動作,要說什麼話之前,必需要透過思惟才決定自己的行為。譬如:我站在這裡,是要往前跨,還是停留不動,這要心思來衡量決定,又如參加婦女學佛營,如果不是「思」心在鼓勵各位做宗教生活的培養,你們現在不會坐在這裡。所以,「思食」可說是一切行為的根源,它包括了人的思惟、推理、判斷、想像、記憶及抱負等等,比較屬於個人性而且隱藏性的內心活動,在五蘊中是屬於想蘊和行蘊。

這股驅使他如此做的力量就是意志、意欲,一股渴求生存的強烈意志力。西方哲學家叔本華在他意志哲學鉅著《意志與觀念世界》中,歸納人類生存過程中種種的現象不外是意志活動,他認為意志的行為與肉體的活動是同一件東西,只不過是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而已。世界奧運紀錄上有位一哩長跑最快的選手康寧漢,他小時候兩條腿被燙成重傷,醫生說他這輩子都不能走路了,但他憑著「我不相信天下有不可能的事」的信心和意志力,堅毅的跑在自己生命的運動場上。

所以,「思食」是人生不可少的糧食。一個人的成敗,乃至他生命發展的方向,是重物質,還是重理想,是具有不屈不撓,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阻的遠大抱負,或者怨天尤人、苟且偷安、鬱悶地過一生,這一切人生價值取向都決定於他如何攝取「思食」,因此「思食」是我們所有行為的主腦。一切善、惡業的造作,無不是以「思食」為延續、推動的最大力量。

有一篇記載說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為征服歐亞非三洲,率軍到處攻城掠地,軍隊每攻下一個城市,士兵們為享受戰利品,遍嚐天下美食,於是拼命吃喝,而後再想辦法全部吐出來,以便能再接受更多美味的食物,那行為的背後有一套對「食」的想法。

日本一位很有名的高僧——良寬和尚,自己住在山腳的茅蓬中修道。有天一個小偷跑進老和尚的茅蓬,想偷些財物,東翻西找,盡是瓦礫、石塊,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小偷正悻悻然準備離開時,卻撞上老和尚。老和尚見小偷兩手空空,就笑著告訴他:「我白天都找不到了,你晚上怎會找到呢?如果你不嫌棄,我身上還有一套衣服可以送你。」 於是把唯一的衣服脫下來給了小偷,小偷接過衣服,倉惶奪門逃走,對著驚慌離去的小偷,老和尚說:「我真想把美麗的月亮也送給他。」這又是另一種生活型態的決定。

所以,人有時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怒、好、惡表達出來,但每一個身行、語言無不是在表示個人內心意念。從思食的影響,更肯定人應該培養正信的宗教信仰和純潔的宗教情操,這也才能支持自己去關懷大社會,奉獻力量,提昇自己,開發生命的潛能。

識食

第四識食,識食的「識」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我們平常所攝取的菜、飯、……等段食,最後都會轉變成我們的體質,譬如說我們早上吃了豆腐,現在肚子裡面還有沒有豆腐?若有,豆腐還是豆腐嗎?若沒有,為何消失?聯想的是:這個身體是我嗎?若說是,那是由白菜、豆腐變成的。如果說不是,那又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些食物轉化成為我們的身心?

由醫學的研究,身體的細胞一直不停地在轉換;段食提供了肉身之所需,但在色身的新陳代謝背後,還有內在的心理活動資養——受食、思食,就是現代心理學所說的知、情、意,但佛陀更進一步觀察到眾生有一個看不見的、神秘的「轉化」力量,此即「識食」。如茶,提供了人解決口渴的欲求,但明瞭欲求,且能主宰,將茶與欲求結合連貫的卻是「識」。有情即有「情識」,這是有情所以成為有情的關鍵,如果不是「識」執取色身,執取知、情、意,執取「我」,讓生命持續,那麼,你我也只是一團無精神活動的「無機物」而已。

經上說:識不執取,名色不得增長。就拿人的開始來說,在父母和合時,識執取父精母血成有機體而受胎,乃至出胎、成長,終其一生都是識的執取,儘管身體由幼變少,由少到壯、到老;思想更是攀緣性的,時刻在對境的變化中,價值觀也不同了。我們找不到一成不變的我,但因識的執取,這期生命的身心世界才一直延續而達完整一致性,識一旦離開,生命體也就死亡,所以在唯識學上謂之「去後來先作主翁」。

人不是一死百了,由於識的執取,我們可以再來人間投胎,也可能換一個軀殼到雞、鴨、魚等族類中輪迴。如果這輩子做人,常昧著良心,屢屢做些傷天害理的事,這些行為的影響力,絕不會因事情過去就消失,它還是會帶到下一個輪迴身、輪迴處所去,它微妙地牽引著後來的人、事、物的演變,就像燃燒的柴火一樣,儘管那些木頭已成灰燼,但火性的影響力卻可以從這根柴火延續到另一根柴火。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為自己多攝取資益身心的「食」——善根福德因緣,將這些善法種子,播種到我們的識田中,成為牽引生命的力量,進而不論行、住、坐、臥,每一個行動當下,我們都要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喫茶去」這句話的用意,原在引導人們深思:我活著做什麼?我是誰?在生存過程中,對自己所應掌握的一定要很清楚,如果聽到說:「喫茶去!」我們即在茶的品種或吃法上起分別,便已失去古來祖師大德所要拈提的真義了。

 

 

香光資訊網   香光書鄉   香光叢書   點石集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