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書鄉/香光叢書/法雨篇2/掬水集

 

健康地生存愉快地成長——訪悟因法師談青少年教育

與其救濟,不如給予一片修學空間

:法師當初為何到臺灣高雄少年輔育院,從事青少年的輔導工作?

:七十年春,佛誕節前後,我參加佛教界的組團,前往軍中勞軍,也到老人院慰問,更到監獄探望。當我到監獄和少年輔育院時,發現那些青少年正值人生的黃金年華,個個身體健壯,卻無法享受自由的空氣,內心感到十分惋惜,心想:此時的他們,應是求學的階段,為什麼被關在這裡?他們的未來在那裡呢?回寺的路上,內心不斷思索:與其施予救濟,不如提供他們學習的機會。這是較早的一個因緣。

民國七十年以後,香光寺陸續為青少年舉辦春季營、夏季營、才藝營等活動,也做課業輔導,得到一些令人滿意的迴響。民國七十九年,高雄佛教堂林居士,來寺邀請法師前往臺灣高雄少年輔育院上課。於是僧團從那年起,決定由香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紫竹林精舍負責接辦輔育院的定期宗教課程,至今已屆五年了。

宗教可提供成年禮,賦予成長意義

:法師認為現代十二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有什麼特質?

:青少年的特質,可以從三方面來說,從生理和知識上來看,人的生理成長,除了嬰兒期,青少年期是身體成長變化最大的一個階段。他們對有關生理的問題,有相當多的好奇,此時期的心理狀況是易受外界的刺激,情緒較易衝動,對道德、價值的判斷相當模糊;且富於幻想,因為充滿幻想,在知識的追求上,對形式的學科較不感興趣。

另外,在社交關係上,表面看來他們仍需依附父母,實際上卻已開始建構自己的社交圈,喜歡成群結隊,結交各種類型的朋友,十分渴求得到朋友、群體的認同,獲得歸屬,而且有崇拜英雄或影視明星的現象。例如目前有很多青少年一回家眼睛就離不開電視,拼命背西洋明星名字,因為明天到學校,同學們會談論電視節目內容或明星的花邊新聞,如果沒加入討論就會被孤立,而感到不被認同。倘若在學校被孤立,回家後又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接納他,往往在這時候問題就產生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現代青少年較有自己的看法,敢表達個人的見解,對於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則較漠視,這也是臺灣大環境走向民主開放使然。而目前學校教育仍以升學為導向,在彼此激烈的競爭中,競爭力較弱或未能符合體制的一群,自不免被忽視,這時如果沒有加以引導,或交友不當,往往會滋生問題,形成社會的負擔。

再說家庭方面,父母走向雙薪的經濟型態,不像從前農業時代,有較多的時間與兒女共處。另外,離婚率增高,單親家庭逐年增多,構成社會結構的改變,很多青少年幾乎都是在電視教育下長大,把電視所說的當成惟一的真理。沒有如從前較大的活動空間和長輩陪著長大的經驗,社會又有太多的刺激,在他們尚無法完全確立人生價值,沒有能力分辨公理是非的年齡裡,青少年的問題當然愈暴露出來。

:依法師的看法,面對現代的青少年,佛教可以提供什麼教育?

:據我所知,目前佛教界很多道場在寒暑假,都有舉辦營活動、佛七,或是課業輔導、才藝比賽(如書法、繪畫、演講、作文、講故事)等寓教於樂的活動。

雖然,佛教界希望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加入一股力量,但我認為幫助青少年成長的工作,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正規的教育從正規體制內充實教育的內涵。佛教界目前努力的只是一種輔助作用,教育的完整性還是應以家庭和學校為主。

我個人的看法,佛教可以提供「成年禮」,透過儀式、禮節,慶祝、肯定他們的成長,並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身心的改變,從中培養承擔的勇氣與責任感。其實,中國古禮便有成年禮——古時男子長到二十歲,父母為他舉行「冠禮」;女子則是十五歲舉行「笈禮」。從青少年到成人是需要學習的,其學習的起點是端正舉止,培養莊重沉穩的儀表風度,言辭柔和得體,以及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佛教提供的成年禮可透過宗教儀式來完成。譬如齋戒,培養他們心靈的虔敬;勞務活動,讓他接受身體的磨鍊;「苦其心志」,訓練意志、耐力;或在佛前發願,生起敬服;或考驗勇氣,長養承擔的魄力……。這不僅是一種儀式,而是對自我的約定,這些應是宗教進行的教育工作。

修習戒、定、慧三學,圓成人生

:那麼佛教對青少年教育,應掌握什麼原則?

:我想可由戒、定、慧三學來說:

(一)以增上戒學調伏身心:不管家庭或學校教育,乃至宗教教育,從小就要確立他們能分辨是非善惡的道德觀。如果他們做了好事,應適時給予讚譽;如做了壞事,要引導他們生懺悔心;不要用威權,若一味責備,強迫他們接受,這樣反而得不到效果,最好讓他們自己去驗證,能因認同而改變。

青少年血氣方剛,容易衝動,若能教導他們受持青少年的五戒,懂得約束自己的言行,調伏身心,個人與他人或團體自然達成和諧。

(二)以增上定學澄淨心念:定,是心的專注功夫,是一種意志力的訓練,用定力對治熱惱,保持冷靜。可以教導青少年每天於忙碌的課業中,沉靜一小段時間,數數呼吸,培養耐力,將外放的心沉澱下來。

(三)以增上慧學抉擇正見:佛教強調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於日常生活、待人行事中如理觀照,止所應止,行所當行。很多青少年常常為了「義氣」,表現「英勇」,做了錯誤的愚昧行為。因此要引導他們,能分辨所謂義氣的行為,其背後永遠負有社會責任,才不致損人又害己,為自己帶來難以彌補的後果。

戒、定、慧的修學是佛教從事青少年教育,所應掌握的方向和原則。

改善教育體制是對治之道

:佛教可經由那些管道和方式教育青少年呢?

:青少年的教育,並不只是針對青少年就一蹴可幾的,凡是與青少年生活相依存的人、環境、制度,都是影響他們成長的因素。因此必須從教育體制、學習機會、成就的認定等方面,去創造良好的互動關係,這可從以下幾點努力:

(一)從正規教育著手:宗教教育應納入教育體制內,讓青少年認識宗教是活生生地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周遭,是一種文化的表現,更是一種可以淨化人心靈的生活態度。如果政策一味的醜化、排斥,就會使人對宗教產生隔離和拒絕,而喪失了修習心靈的機會,故宜從體制下手。

(二)從輔助的教育去做:如舉辦營活動、佛七、課業輔導、才藝比賽等,提供青少年自覺學習的機會,則他們往後在生活中,如求學、就業、婚姻等遇到問題,都會回來找師父討論,師父就會是他們的「不請之友」。

(三)從家庭教育下手:佛教可直接或間接地提供家長學習的機會,使他們肯定「行行出狀元」,瞭解孩子未來的出路不是只有升學一條路,透過對家長的輔導,來改善青少年的問題。現在是升學掛帥的時代,父母、師長常告誡他們,不升學就沒有前途,甚至以成績好壞來衡量青少年。如何調整對青少年單一及偏窄的價值引導,父母也必須再學習,因為良善的家庭,定有助於青少年的成長。

而在青少年的個別輔導上,要開發他們的潛能,給予信賴並賦予責任,成就他們的自律性和自發性。尤其是預防重於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他們的想法、作法,以便提早發現問題,及時做輔導改善,這些雖然費時費力,但比之於目前我們所做的輔育院弘化工作——對已犯錯的青少年所作的輔導,後者所須付出的社會成本顯然是加倍的。

:佛教走入校園弘法的可能性為何?會面臨那些困難?有什麼解決辦法?

:佛教人士走入校園,最大的問題是教育體制的問題。

最近幾年,政府對宗教的政策較以前放寬,已經能讓佛教人士到學校週會演講。但升學主義早已造成教育的畸形,青少年所有的學習,都要配合升學,宗教縱使走入校園,就如同體育、音樂、繪畫、戲劇等科目,在聯考獨大的壓力下,能發揮的空間也十分有限。所以,改善教育體制是必要的。

目前佛教要參與、影響教育政策並非易事,除非佛教本身資源、人才充沛,自己辦學,才能實現佛教的教育理念,並逐漸構成影響力,這是有待未來努力的。

做青少年永遠的朋友

:我們知道紫竹林精舍邀請很多志工共同推動社會淨化工作,法師的理念是什麼?

:應是源於一份對青少年的關懷。一個人的成長,當然是回到他自己本身。但回過頭來說,青少年的教育永遠是社會的責任。一個人的身心若能朝完善、健康的方向發展,這是我們共同的企求。誠如《禮運大同篇》所說的「幼有所長」,期盼每個青少年都能身心健康,愉悅地成長,我相信透過教育是可以達到的。

法師和志工們永遠會盡心盡力,且儘量提供機會、提供可能。在從事社會淨化的工作中,自己也學著成長。學佛的人,就是要常將自己在佛法中的受益,學著分享,學著回饋,去做青少年永遠的朋友。

:請法師給志工一些勉勵的話。

:志工奉獻時間、心力陪著青少年一同成長,有這份願心是相當可貴的。其實無論做任何事,從中得到成長的,永遠是付出最多的人。教育的工作,永遠要有人發心。輔育院的青少年是我們要關心的一群,但不要抱持救濟的心理,對他們要心存感激,感激他們給自己這個再次成長的機會,並發願與他們共同愉悅地成長。

 


 

[香光資訊網]   [香光書鄉]   [香光叢書]  [掬水集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