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三藏的方法

慶祝佛誕專輯

《 佛說盂蘭盆經》

欲知山中路, 先問過來人

 

 

 


研讀三藏的方法   悟因法師

  詳細解說「聞所成慧」,聞可以從耳根聽,佛在世時,弟子們從佛聽聞,佛涅槃後,我們從佛弟子或從經典中攝取,也叫做「聞」。因此現在就三藏教法的修學方法再與大家介紹。

  三藏教法即是要詮顯三無漏學。佛在世時,大眾跟隨佛陀修學,依戒律共住,於三藏教法的修學,有的人喜歡多聞,有的好樂論講,有的人則專喜持律,有的好樂水邊林下,僻處靜坐,有的對佛教普及社會的弘化工作較為專長……,漸漸志同道合的人就聚集在一起。到大乘佛教興起以後,已出現經師、論師、律師、瑜伽師、譬喻師等分別,會有這些區別那是正常的發展,因為人的嗜好、志趣、專才本不一致,研學三藏的重點就不盡相同,同時以一個人的精力要對三藏做全面的深入本來也不容易,所以在專注上就傾向某部份,在印度已有這種趨勢了。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的祖師大德們依個人研學的專長再加闡發,而創立了十宗(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即唯識宗、淨土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這些宗派有的較重義解,有的著重實踐,如唯識、天台、華嚴各宗較注重義理的闡揚,一般人所認識的大多在哲理的部份,愈探討愈覺其深奧,難以理解。其實那是祖師大德們修觀的境界,為了教導我們,而以文字留存下來,這些只有在觀門的修持上用功,才能徹底了解。我們在現階段的學習,對於這部份暫時以信仰心做基礎的了解,必也生虔敬心、慚愧心,一切的修學才能漸次深入。「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是一切修學的基本心態。

◎研經依次第而顯
  有句話說「給人一條魚,不如教他捕魚」,三藏的研求方法各有差異:「經」依次第所顯,「律」依因緣所顯,而「論」是依性相所顯的。
 
 研經要依次第而行,「依次第」就是循序漸進的意思。凡是看經、研經,一定要先了解經的段落、架構與文義次第,這樣才能領會整部經的意趣,切勿斷章取義。比如研讀彌陀經,就得從「如是我聞」到最後的「歡喜信受,作禮而去」,如此我們才能了解佛陀在彌陀經中要告訴我們的真義。

  再舉地藏經來說明,地藏經共十三品,經中記載了許多地藏王菩薩在因地修行的典故。像光目女、婆羅門女即是為了救度墮入惡道的母親,而發願廣度眾生,這些故事敘述的是一個「願」字,也就是對親人的懷念和不忍,以報恩的心行菩薩道,把功德迴向給母親,也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親,乃至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轉生善趣。在地藏經內我們也可以看到另一個重點:眾生的因果業報不失,輪迴是實,只有發願行菩薩行才能改造命運。

◎研戒看制戒因緣
  佛在世時,有二十五百名弟子跟隨佛陀修學,大眾和合,依律共住。戒律是怎樣訂出來的呢?
  原來當初佛陀制定戒律是弟子在修學或踐行中,遇到問題就而比丘反應,比丘再向佛陀稟白,佛陀因此制定戒與律。但制後也會隨時地、因緣變動的需要又再開緣,開了又制,其中犯有過失,要如法懺除,有糾紛亦如法除滅,這是捨罪的部份;也有隨順作持的部份,諸如受戒、安居、誦戒、羯磨等,這些都得從因緣去觀察,才能掌握佛陀制戒的真精神,確立持戒的可能。我舉個例來說:

  佛陀有個弟子名叫迦留陀夷,這位長者長得又高又壯,他最大的特徵是有一身黝黑的皮膚。有天黑夜,他覺得肚子餓,就到聚落中托缽乞食,他選了一個人家敲門,來應門的是個大腹便便的婦人,這婦人應門一開,不禁大叫失聲:「鬼來了!」一個跟蹌,身體便向後倒了下去,因為驚嚇過度不幸流產。原來當時天色已暗了,剛好有個閃電照在迦留陀夷黝黑的皮膚上,形成詭異的顏色,被那婦人認成是鬼,於是就被嚇壞了。居士們便將這情形反應給比丘,比丘又告訴佛陀,佛陀因此制定:比丘不得於夜晚托缽。

  又當時有些比丘仰慕佛陀的德行、智慧,爭相效法佛陀日中一食。有天佛陀發現一位年輕比丘已瘦得不成人形,於是把他叫到跟前問:
  「你怎麼瘦成這個樣子?」
  他說:「佛陀!我就是日中一食啊!」
  佛陀說:「你太年輕了,不能只吃一餐。不過,縱使一天吃一餐,也不致於瘦這個樣子啊!」
  他說:「佛陀!我已經好久沒有吃飽了,連中午的那一餐也沒有吃飽。」
  佛陀訝異地問:「為什麼你不吃飽呢?」
  他說:「戒律裡規定,年少的比丘見到長老比丘就要站起來,在我每次吃飯時,若有長老比丘經過,我就站起來。可是,又規定不得離座後再坐下來吃,所以我一直沒有吃飽。」佛陀聽了他的問題後,重新制定:在剃頭、吃飯、誦經、靜坐時,若長老比丘經過,年少比丘可以不必站起來。掌握這些因緣,持戒的真義才能掌握。

◎研論重不違性相
  「論」是當初佛陀與弟子論議內容的結集,與經、律比較不同的是,它不從次第,也不依因緣,而在「性相所顯」。佛陀的說法,是針對眾生的根機、因緣、心境以及所發生的問題而說的。因此,其內容也隨之各異,重點在應機,而不在究竟,所以這些法不一定盡性盡理,所謂「盡性盡理」就是了義、究竟的意思。
  印順導師曾說:「研論就是要從佛陀應機的不同散說中,總集而加以研求,探求性相、法義,也就是說探求事理的實義,使成為有理有則」,這是抉擇佛說的了義與不了義,也作為思修的觀境。

 

摘錄自《點石集》

回目錄


 

欲知山中路,先問過來人     見沐法師

  隨著社會漸趨開放,宗教脈動也加速起來,各教派的弘法活動,可說是百家爭鳴;假借佛教之名弘法者亦為數不少,許多附佛外道以佛教名目招搖撞騙,造成一般社會大眾知見混淆,誤以為那就是佛教,而不知五花八門的現象中隱藏不少騙財騙色的危機。

  「欲知山中路,先問過來人。」我們如果能吸收前人的經驗,不僅能節省摸索的時間,更可避免走上閉門造車、忙修瞎練的歧途。但初次接觸佛法的人,往往有一個困擾:要去請教誰呢?到哪裡才能找到答案?其實只要親近正信的佛教道場及善知識,學佛道上的疑慮自可一一消除,獲得清涼法味。

什麼是道場、善知識?
如何選擇道場親近?
親近道場善知識的心態

 

◎ 什麼是道場、善知識?

  所謂道場,即「修行佛道,宏揚佛法」的地方,包括佛寺、精舍、蘭若、學苑、蓮社、念佛會等,皆是道場。
而善知識須具備以下條件:一、用心研修且通達佛法教義。二、具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悲心。三、能用善巧方便將佛法介紹給眾生。所以善知識的抉擇不在其道場的大小,亦不在其信眾的多寡,更不是自稱開悟或有神通者,而是有德、有能、具正見,能引導眾生捨惡修善、入於佛道者。

  佛陀建僧的目的,乃是以法攝僧,透過有組織、有紀律、清淨和合的六合敬僧團,令正法久住;故努力延續「佛」、「法」慧命,是將身心完全奉獻於佛教的僧人使命。由此可知,若能以身為三寶之一的出家法師為善知識最殊勝。

  一個道場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導,空有佛像莊嚴,經書宏偉,亦無法發揮弘法的目的,同時,善知識亦會影響其道場的風格、方向,所以選擇道場和慎選善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選擇道場親近?

  欲尋訪正信道場親近,要如何抉擇呢?

  1. 具正知見:親近道場後,可將所見所聞以佛法的「三印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來鑑證,若能符合「緣起法」、「因果法」即是具正知見的道場;如果標榜神通、開悟,一向宣稱自己禪定功夫已達某種境界……,即非正信道場,亦非善知識。
  為什麼?因為宣稱神通壞亂世間現象,且不合因果,引導人投機僥倖的心理,誤以為透過特殊神力,可使自己獲得某種利益,不需踏實努力,而過著自大無知的生活,則與佛智相違甚遠。

  2. 戒律的生活:戒律是佛弟子行為的依止,真正的善知識,是稟承佛戒,如法如律的和合共住僧團;因此我們可對道場的生活作息、行持,有一概略了解後,再選擇親近。相反地,若道場的住眾戒行不莊嚴,也不需批評,辨明後遠離即可。

  3. 淡泊名利:如法的善知識是「將此身心奉獻塵剎」,過著老實簡樸的修行生活,即使吃、穿、睡三常不足,亦不以為苦,凡事不求個人的名聞利養,一切為三寶事奉獻。

  4. 弘法利生:將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當作一生唯一的志業,畢生致力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佛法的弘傳不懈不倦,這是善知識;如果將寶貴的時間用在營求個人衣食華美、安樂,與學佛出家的本願相違,也稱不上善知識了。(▲)

 

◎親近道場善知識的心態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明師難遇」,好不容易找到可以指導我們修行的道場與善知識後,我們要用什麼心態親近呢?

  1. 敬僧莫呵僧:法師們努力將一生的時間、生命,奉獻在研究佛法及教化眾生,默默耕耘、無爭無求,縱有不圓滿處,總在盡力改善中。學佛人不宜任意批評、比較出家人的行為,這樣不僅對法師不恭敬,且長養自己的慢心,將成為自己學佛的障礙。

  2. 依法不依人:親近師父的目的是為了修學佛法,圓滿人生,所以我們要學習從師父的身、語、意中所傳遞出的佛法,而不是師父這個人。世間無常,師父不能常在世間,而我們學佛的路一直都需要法的指導,所以跟隨著一個能體現佛法的僧團,在三寶具足的傳衍中,依止佛法而學,方是明智的快擇。

  3. 恭敬供養:師父們以佛法佈施給眾生,那麼我們該如何修供養呢?
可從身語意、財法等多方面來做,同學們目前生活所需都是由父母提供,每天省點點零用錢累積起來,便可替自己、父母植福,或者到佛寺培福,以音聲讚嘆三寶功德,更可遵照師父的交代每天作定課……等等,皆是廣修供養的好方法。

  4. 不分別比較:每個道場有其特色及風格。同學們選擇與自己相契的道場親近,是正確的;但對於和自己根機不契合的道場,則勿批評高下,這是學佛者應有的涵養與襟懷。

  在學佛之始,願我們都有智慧的眼光,選擇契機,且能引導我們走向解脫的道場、善知識,並以最如法的心態親近,圓滿菩提大道。(▲)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