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在伽耶的菩提道場 成了正覺(發現人生宇宙的真理)以後,就向西北恆河的上游行去,他的目的地是鹿野苑。
在鹿野苑,佛陀向過去的和他一起修苦行的五位比丘宣說四聖諦的教法。這是佛陀成道後第一次的說法,就是佛教史上的初轉法輪,這次說法對四聖諦共說了三次,故亦稱三轉法輪。
所謂最初的「三轉法輪」,第一次為「示相轉」,是將四聖諦的內容定義加以解說,內容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為「勸修轉」,是勸導弟子修持四聖諦的法門,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內容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次為「作證轉」,是佛陀告訴弟子,自己已經證悟四聖諦,勉勵弟子們只要勇猛精進,必能證悟四聖諦。內容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四聖諦是佛教的綱目,是佛教的聖典,不管千經萬論都是以四聖諦為依歸。」;今天在全世界所流傳中國大乘八宗的佛教,泰、錫、緬的部派佛教,乃至藏傳的各種佛教,都不能不依四聖諦作為綱目;因為三藏十二部演繹出來的佛法經義,都是用四聖諦做為這許多法義的綱目,四聖諦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這個月份菩提話語的時間,我們就和聽友一起來探討這一代聖教,但願聽友也能像五比丘一樣聽了佛陀宣說四聖諦法,歡喜踴躍,信受奉行,也因此而得安樂。
詳細內容,請點選語音檔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