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友好: 八月中旬收到一片忠實聽友--施清文先生,自己作詞作曲的佛曲光碟,其中一首曲目為--修行十難,音樂清新感人。致電道謝時,施先生說出「修行十難」的製作動機、靈感,原來是來自過去節目中曾播出--四十二章經中的第十二章,佛陀講述人有二十難,自己深有同感且心裡戚然,回顧自己的修行體驗,印證佛陀如實道出人性修行的困頓,因此寫出「修行十難」。
歌詞如下: 讀讀歌詞,想想自己的行為,是不是都被一語道盡了呢?如果是,我們就再努力一點;如果不是,那也要繼續努力,我們共同朝向生命的圓滿努力。
菩提樹下 見融敬上 |
您好 蔡○○合十
見融師父 阿彌陀佛 【回覆】 蔡聽友您好 來函收到 ,歡迎也感謝,您來到菩提樹下和我一起學習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來函中提到----有時想要節目中的某些資料,不知道會不會給師父太大的困擾? 如果有或是能力所及,當然願意和您一起分享囉!就怕不知道您想要的是什麼? 謹此 夏安
見融敬上 |
法師: 以下是我記得的大意(不是記得很清楚,先說抱歉..), 如果曾經聽過,或是知道可以去哪裡找到出處,能不能告訴我? 故事大意: 有人問佛陀:要怎麼證實死後的世界是存在的呢? 佛舉了一個喻:蜻蜓的幼蟲是住在水裡的, 他們想知道除了水,外面的世界跟水裡的一樣嗎? 有一隻幼蟲說,等我長大後,可以再來告訴大家, 後來這隻幼蟲變成蜻蜓之後,它發現外面的世界和水裡是不一樣的, 牠想要回去告訴以前的同伴,但是卻回不去了. 這告訴我們,雖然死了之後的世界是沒有辦法直接去證實存在的,但是那並不表示死後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請回信給我 蔡○○敬上 【回覆】 目前尚未找到上述譬喻的初處,另商請其他法師請問南傳比丘,能否在南傳經典找到此故事原典,截至目前為止未有肯定答案。 謹此提供,可參閱長阿含卷六弊宿經,此經要旨與上述故事重點相類似。
見融敬上 |
見融法師鑑閱: 暑安! 首先自我介紹,我是一位囚生,犯罪執行在台東泰源技訓區服刑,六年四個月,在這受矯正與學習技能。 在這期間我如是靜坐,剛好有收音機可以聆聽空中法音,無上妙法,淨化心靈。礙於囹圄關規定,取消舍房持有隨身聽,否則我定會郵匯購買大量佛學經典、修行相關法音卡帶,細細地反覆傾聽個夠! 之前曾聽到中廣製播的廣播劇--頑石點頭,聽完……真是歡喜震撼;之後無意間聽到師父您主持的菩提樹下節目,又攝撼住我心耳。法華經能以廣播劇的方式呈現,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雖說今刻無法樣樣稱意俱到,但於每週固定觀賞聆聽電台空中法音,亦堪稱是件快事了。 師父知道嗎?刑囚期間我非常喜愛佛語經典、譬喻故事、佛曲音樂,今爾得聞正是時存,而深感法喜充滿。在此謹祝 師父感冒早日痊癒。
囚生 阿海敬上 92.8.10 |
嗨, 見融法師, 阿彌陀佛 聽了您 8.17 號的菩提話語 直一股腦兒的想要寫信祝福桑老師... 列下以前讀過的好書 願與您們分享! 聽友爵安合十 『教茵茵,讓我學會等待。是的,玫瑰花園裡最晚開的那朵玫瑰,我們依然叫它做玫瑰。』─劉碧玲(等她二三秒-茵茵的故事, 2002) 「雖然我一出生就因手術後遺症而併發腦功能障礙,無法發出聲音說話,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行動,但是我從來不認為自己不幸福。我被給予的絕不是不得不照顧我的憐憫之愛,而是按照我原本的樣子完全被接受。被愛不是因為我很努力,而是只要我活著,我就被愛。愛不是批評、不是否定,它是不斷成長、永遠不放棄前進的動力,擁有這樣愛人的能力,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奇蹟。」— 日木流奈(奇蹟少年, 2003) 等她二三秒-茵茵的故事(劉碧玲, 2002) http://www.cses.tpc.edu.tw/~part04/circle_1.htm http://vm.rdb.nthu.edu.tw/mallok/Folk/content.asp?post_serial=2404 孩子你慢慢來(龍應台, 1994)
紅嬰仔(簡媜,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