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雄、屏東地區「菩提樹下」節目的聽眾朋友:

各位高屏地區的聽友,大家好:

新的年度即將來臨,在此先祝大家如意!

香光尼僧團一直以奉獻人間為職志,秉持悲願、力行、和合的理念關懷時代,透過教育、文化、福利三大志業服務社會。因此亦製播廣播節目,讓和善法音傳送各角落,與大家分享。

過去因前高雄市長夫人之推薦,我們的廣播節目得以在高雄市政電台播出,幾年下來,頗受高、屏地區佛教徒或非教徒喜愛。如今(12/24)才接到 貴電台的通知,告知原有時段將被收回,理由是因為92年度將製播其他公益節目(但不含宗教節目),該電台不希望有宗教色彩,而「菩提樹下」節目卻不離宗教成分。雖然一想到將有多少渴望佛法滋潤的心靈,將隨著節目停播而失望,我們雖萬般不捨,但又不能不遵從該電台的政策,而感到有點無奈。但仍感謝這些年該電台給我們每週一小時的時段,和高屏地區的聽友在空中結緣。

只是全無預警的說收就收,讓主持人見融措手不及,而不能在12/29節目中向高屏地區的聽友道別,並說明原因而感到遺憾,因此藉此機會向高屏地區聽友致歉,並報告高雄廣播電台(FM94.3),自92年度起不再播出「菩提樹下」節目一事。歡迎高屏地區的聽友,可隨時上網光臨香光尼僧團網站收聽節目,網址:http://www.gaya.org.tw/bcp

也謹在此期盼,今後高雄市政電台在節目規劃上,不要把宗教節目從公益性節目中剔除,弱勢、或少數族群確實需要大家一起來關懷,而佛教宗教能淨化、撫慰人心的力量,不也是多數人急切需要的嗎?

謹此。敬祝

法喜充滿

香光尼僧團 菩提樹下廣播節目 見融合十
91.12.25
 

 

見融法師:

阿彌陀佛,師父很抱歉,我不是惠珍居士,而是高雄的新聽眾,我是自10月開始收聽菩提樹下節目,聽了一次之後就深深被吸引,每到Sunday night 11:00 pm必定守在收音機前與師父相會。融師父您的主持風格是活潑的、生動的,即使不是佛教徒也會喜歡,我曾錄下節目與朋友、同事分享,每一位都獲益良多。

在"預立遺囑"裡每一個問號都在我的心湖激起漣漪,讓我正視一直逃避不願面對的人、事、物,在12月的四念住,見肇法師精闢的解說,及融法師適時提出問題,巧妙的搭配,使我對修持四念處更有信心,修持四念處我的感覺像在看電影,主角就是"我",看著"我"的變化生起、滅去,當電影Ending時,所有的情緒、感受也隨著結束,這看法不知是否正確?感恩師父辛苦的策劃及主持,讓我們能遠離憂悲苦惱,法喜充滿。

敬 祝

法 體 安 康

Helen 陳 合十
 


 

見融法師:

阿彌陀佛.

剛在網路上聽到了那天廣播節目的內容--預立遺囑,心中有某些感動,在高中時就想過要寫下遺囑,但因為要寫的東西實在太多,所以遲遲未動筆,這學期通識課修生死學,老師也有提到預立遺囑的問題,我想,似乎是該撥出時間來動筆了.

最近和一個高中很好的朋友連絡,他一直保持著悲觀的想法,甚至說有一天若有勇氣會去自殺.還說就讓他做一個被淘汰的人就好了...而我,目前就只能以友情和親情勸著他,卻無法改變他的想法...

去年學力測驗前,爺爺往生了,不到一年後,奶奶也往生了(就在上禮拜),老實說,和爺爺奶奶並沒有太深厚的感情,但畢竟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現在的我!記憶中,奶奶對於媽媽只生女兒似乎不是很諒解,十幾年來處的也不是很好,在我記憶裡,她並沒有給過我"奶奶"的感覺.暑假來學校前去找了奶奶,(當初是"禮貌上"過去的),那次不知道為什麼,她竟然關心起我來,和印象中的奶奶並不一樣,那是印象中她第一次關心我,也是最後一次!!!

奶奶往生的前幾天和媽媽通e-mail,媽媽提到奶奶營養不良且有病危通知,也沒想到才不到一星期她就往生了...聽到時還蠻震驚的,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對了,11/24那天廣播中有一首歌,覺得很好聽,請問那首歌的歌名是什麼?有歌詞嗎?我想把那首歌學起來!

阿如 合十

 

 

 

見融師父:

展信安康,今天中午在聽聞您訪問阿彬法友時,我才突然想到有一件事我該作卻沒即刻作,那就是向您致上我的感激!

您前陣子幫忙上網,所寄來的資料我已收到,我請我的父母向淨心文教基金會請了兩本有關帕奧禪師第4.5集之著作,由於過去所出的書接被索請完畢,所以只能請到最近的兩本,因是贈閱的,所以我的父母也到郵局劃播少許金錢作贊助供養。在此方面沒即時回信向您致謝,擱延至今,請您原諒。

我在此除了修習個人所要佛法,也剛忙完空大期中考,如有時間也寫作。

冬天味道已漸濃,在此衷心呈上祝福。合十祈願

吉祥如意

嘉監 阿騰合十
 


聽友收信好:

來信收悉。看了來信,想起日前獲得一個訊息,有關帕奧禪師的著作,在網路上有提供全文電子檔,並且可下載。著作如下:1.智慧之光2.如實知見3.菩提資糧4.正念之道5.去塵除垢6.轉正法輪。若方便或許可請您的親友協助,不過數量很多倒是真的,要列印也需要一段時間。

網址:http://www.buddhastation.org/more.html 謹此提供以上資料,希望對您蒐集資料有益。

不過見融有個建議,對修法是可以先作字面的理解,在實修上最好能有老師指導,一來才得要領,二來不會錯用方法。或許您目前要找老師指導比較困難,所以自己練習時,要保握一個原則,用平常心進行,不要有執著心,也不要太急躁,順其自然,如此才能漸入佳境。

這個月份菩提樹下節目和聽友分享「四念處」,很適合用在日常生活,隨時隨地關照我們的身心,也許可聽聽看。

不管身在何處,只要心能安住下來,都是一個最好修鍊的道場,希望今年冬天您大豐收。也祝您新年快樂。

菩提樹下節目 見融敬上 2002.12.9

 

 

見融師:

早晨收聽 您的遺囑,覺得有一種情真意切淒美而又曠達之感。

以前寫信均尊稱 您師父,那是對 您的尊敬,但是距離卻遠了!其實論年齡 您是九點鐘的太陽,續佛慧命的工作還早得很呢!

我早年在軍中曾立過三次遺囑,一次是跳傘,兩次是住外島--金門。內容是:我為成仁,或燒、或丟、或埋均可,但以最簡單方便為宜,可將輕便遺物交余妻留作紀念,並希其節哀或改嫁。

脫去軍服第二年(民72.11某日),曾作「赴告」一首,以林丁筆名發表於中央日報副刊,抄給您作紀念。赴告就是訃告,有人遠行時告知至親友,託其照顧家人,後人將「赴」改成「訃」也。

赴告

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不妨礙夕陽
也不影響雲采
你毋須忻喜
更不必悲哀
因為
該走的總歸要走
該來的還是要來

另抄一則大陸佛教龍象趙樸初老居士,2000五月二十一日遺囑詩偈一則,趙老享年九三歲。其詩曰:

生固欣然,死亦無憾。
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我兮何有,誰歟安息?
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又覺得需雲老和尚往生後以骨灰結緣魚蝦的方法也很好。

我目前在讀「大唐西域記」。還有,王安石友一萬多首詩,有關「風吹瓦破屋」目前不想查考,但仍存疑也。不多寫了,祝

蓮安

弟子 程澤民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