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三十四期 92年6月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書目資料庫 | |||||||||||||||||||||||||||||||||||||||||||||||||||||||||||||||||||||||||||||||||||||||||||||||||||||||||||||||||||||||||||||||||||||||||||||||||||||||||||||||||||||||||||||||||||||||||||||||||||||||||||||||||||||||||||||||||||||||||||||||||||||||||||||||||||||||||||||||||||||||||||||||||||||||||||||||||||||||||||||||||||||||||||||||||||||||||||||||||||||||||||||||||||||||||||||||||||||||||||||||||||||||||||||||||||||||||||||||||||||||||||||||||||||||||||||||||||||||||||||||||||||||||||||||||||||||||||||||||||||||||||||||||||||||||||||||||||||||||||||||||||||||||||||||||||||||||||||||||||||||||||||||||||||||||||||||||||||||||||||||||||||||||||||||||||||||||||||||||||||||||||||||||||||||||||||||||||||||||||||||||||||||||||||||||||||||||||||||||||||||||||||||||||||||||||||||||||||||||||||||||||||||||||||||||||||||||||||||||||||||||||||||||||||||||||||||||||||||||||||||||||||||||||||||||||||||||||||||||||||||||||||||||||||||||||||||||||||||||||||||||||||||||||||||||||||||||||||||||||||||
| 單位 | 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潘英海 |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王明珂 | 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 |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王嵩山 | 台灣原住民民族誌標本典藏數位化 | 
|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謝繼昌 |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黃光男 | 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 
| 真理大學人文學院 | 陳志榮 | 馬偕與牛津學堂計畫 | 

| 出版年 | 編者 | 書名 | 出版地 | 出版社 | 備註 | 
| 2001 | 日本順益台灣原住民研究會編 | 台灣原住民研究概覽-日ヮペソ視點 | 東京都 | 風響社 | |
| 2000 | 黃士旂編 | 台灣族群研究目錄 | 台北市 | 捷幼出版社 | |
| 2000 | 楊南郡 | 生蕃行腳 | 台北市 | 遠流出版社 | 森丑之助著作.論文目錄 | 
| 1999 | 台灣大學圖書館編 | 原住民圖書聯合目錄 | 台北市 |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 |
| 1998 | 江田明彥編 | 伊能嘉矩與台灣研究特展專刊 | 台北市 | 台灣大學圖書館 | 伊能嘉矩著作目錄 | 
| 1998 | 荻野馨編 | 伊能嘉矩─年譜.資料.書誌 | 遠野 | 遠野物語研究所 | |
| 1998 | 黃淵泉 | 台灣族群研究目錄 | 台北市 | 國家圖書館 | |
| 1997 | 笠原政治編 | 日本ソ台灣原住民研究文獻目錄[1945-1996] | 東京都 | 風響社 | |
| 1997 | 宮岡真央子 | 森丑之助ソ著作目錄ヂ若干ソ解說 | 東京都 | 風響社 | 台灣原住民研究,第2期 | 
| 1995 | 黃美英主編 | 凱達格蘭族書目彙編 | 台北縣 |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 |
| 1993 | 吳天泰主編 | 山胞(原住民)研究中文圖書目錄 | 花蓮市 | 花蓮師院山胞教育研究中心 | |
| 1993 | 陳美惠編輯 |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台灣資料圖書目錄 | 台北市 |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 |
| 1993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閱覽典藏組編輯 | 中文台灣資料目錄 | 台北市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 |
| 1992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小組編 | 台灣土著農業研究書目彙編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 1992 | 台灣大學圖書館編 | 台灣大學舊藏日文台灣資料目錄 | 台北市 | 台灣大學 | |
| 1988 | 莊英章主編 | 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 1988 | 馬淵東一著作集補卷 | 東京都 | 社會思想社 | 馬淵東一著作目錄 | |
| 1987 | 何國隆編輯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書目錄 : 台灣研究資料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 1983 | 黃應貴主編 | 光復以來台灣地區出版人類學論著目錄 | 台北市 | 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 | 收錄1945-1982台灣地區出版的人類學論著3942篇 | 
| 1980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 日文台灣資料目錄 | 台北市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 |
| 1977 | 鳥居龍藏 | 鳥居龍藏全集別卷 | 東京都 | 朝日新聞社 | 鳥居龍藏著述總目錄.年譜 | 
| 1976 | 王世慶主編 | 台灣研究中文書目.史地之部 | 台北市 | 環球書社 | |
| 1976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西文台灣資料目錄 | 台北市 |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 |
| 1976 | 陳其南 | 光復後高山族的社會人類學研究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0期 | 
| 1976 | 李壬癸 | 台灣土著語言的研究資料與問題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0期 | 
| 1967 | 日文書刊所載有關台灣土著論文目錄(一) | 台北市 | 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 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29,30期 | 
| 1. | MARC21的適用性:經過多次將MARC 21與其他詮釋資料格式比較評估,以MARC 21的完整性及圖書館工作小組對其熟悉度,較之其他格式,確實更能符合書目型資料庫建檔需求。 | 
| 2. | 避免重複建檔:自1990年代以來,民族所編印的各書目型參考工具書以及其後製資料庫之收錄資料主題範圍、資料類型及建檔欄位雖各有差別,但是差異性不大,且有頗高重複率,加上INNOPAC系統內因館藏建置,已有頗為豐富的書目檔案及人名權威檔。因此,利用INNOPAC系統建檔,可達一次建檔多次取用功能。 | 
| 3. | 確保資料正確性:以往各工具書因計畫需要,聘用臨時工作人員負責資料的蒐集及建檔,檔案良莠不齊,後經轉置成資料庫,必須再次查證及修正,徒增圖書館工作負擔。 | 
| 4. | 檔案輸出的方便性:圖書館可依不同主題需要,委請系統管理人員產出以ISO2709做為目錄交換語法的檔案或由圖書館自行產出文字型檔案,提供各主題轉置製作資料庫使用。 | 
| 5. | 增進查檢資料的方便性:對於查檢民族所建置的各書目型資料庫,讀者可以利用出版的紙本工具書、或主題資料庫檢索外,可由INNOPAC系統進行查檢。 | 
| 項 目 | 功 能 | 
| 1. 基本需求 | (1) 軟硬體需求 (2) 字碼的使用 (3) 系統閒置超過10分鐘,自動將上線者離線,確保系統安全 | 
| 2. 資料的輸入與維護功能 | (1) 批次或單筆轉入及線上單筆建檔 (2) 新增、修改及刪除紀錄 (3) 複製紀錄建檔 (4) 多值欄位建檔 (5) 下拉式選單或下拉式選單代碼著錄 (6) 自行維護下拉式選單代碼內容 (7) 圖檔上載功能 (8) 建檔完成預覽確認 (9) 欄位自動檢錯 | 
| 3. 查詢功能 | (1) 簡易關鍵字跨欄位查詢 (2) 進階布林邏輯查詢 (3) 欄位瀏覽查詢 (4) 有truncated及embedded 查詢功能 (5) 查詢結果,結合新條件作進一步查詢 (6) 連結其他資料庫檢索 (7) 線上輔助查詢說明 | 
| 4. 查詢結果顯示與輸出功能 | (1) 簡要顯示款目 (2) 詳細顯示款目 (3) 線上列印、線上下載及線上e-mail傳送 | 
| 5. 資料交換與互通功能 | (1) XML或ISO2709的格式轉出與轉入 (2) 批次或單筆轉入 (3) 批次轉出 (4) 連結其他資料庫 | 
| 6. 管理功能 | (1) 建檔人員工作日誌 (2) 建檔及管理人員權限管理 (3) 查核重複建檔 (4) 基本應著錄欄位檢查 (5) 統計功能 (6) 定期備份檔案 (7) 使用者權限管理 (8) 使用者計費管理 | 
| 1. | 圖書館的主要任務在於資料的蒐集、組織整理、典藏與傳播,但在這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發展迅速的網路時代,圖書館除堅守原有任務與功能外,更需要對於館內典藏再作「加值」,方能符合學術研究需要。 | 
| 2.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主要目的在於參與的機構、博物館、及圖書館將其特殊典藏進行數位化與典藏管理,並建置資料庫及其搜尋機制。然而在整個計畫有關檔案架構的擬定以及系統功能需求的撰寫,圖書館員具有自動化系統的工作經驗,再來處理此項數位化工作助益頗多,而且在資料庫建置完成後,後續提供服務,圖書館勢必也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 3. | 圖書館提供讀者查詢館藏資源方式從早期的卡片目錄(Card catalog),歷經自動化館藏目錄(OPAC/WEBPAC),再到數位館藏目錄(Digital PAC),前兩者重點在於指引讀者至相對的館藏單位,而數位館藏目錄除給予館藏單位的指引及更深層的資源描述或全文影像資料外,更重要的是它已跨越圖書館藩籬,經由網路通訊協定串連圖書館外的相關資料庫,提供讀者更完整的參考資訊。 | 
| 4. | 在此網路的時代,數位圖書館或數位典藏計畫紛紛採用各種新的詮釋資料格式,新的網路傳輸語法XML,以及新的詮釋資料網路通訊協定OAI-PMH之際,為能提供讀者結合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及數位圖書館或數位典藏計畫所建立資料庫之整合性資訊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勢必要以更積極的態度,隨時吸收新知識及新技術,方能在資訊社會裡扮演稱職的資訊組織及分析的角色(參見陳昭珍,1995:39-50;陳亞寧,1997)。 | 
| 元素中文名稱 | 欄位順序 | 欄位最大字元數 | 必填欄位 | 多值欄位 | 功能連結 | 預設值 | 固定值 | 唯一值欄位 | |||||||||
| Element | Subelement | ||||||||||||||||
| URI | 
 | 1 | 
 | 
 | 
 | 系統自動產生 | 
 | 
 | Y | ||||||||
| 系統號 | 
 | 2 | 10 | Y | 
 | 系統自動產生 | 
 | 
 | Y | ||||||||
| ISBN | 
 | 3 | 10 | 
 | Y | 
 | 
 | 
 | 
 | ||||||||
| ISSN | 
 | 4 | 10 | 
 | Y | 
 | 
 | 
 | 
 | ||||||||
| 題名 | 類型 | 5 | 
 | 8 | Y | Y | 
 | 代碼表 | 
 | 
 | 
 | ||||||
| 名稱 | 正題名 | 
 | 50 | 
 | Y | 
 | 
 | 
 | 
 | ||||||||
| 副題名 | 50 | Y | |||||||||||||||
| 編次 | 20 | Y | |||||||||||||||
| 編次名稱 | 30 | Y | |||||||||||||||
| 作者 | 作者名 | 6 | 
 | 40 | Y | Y | 
 | 人名權威 | 
 | 
 | 
 | ||||||
| 著作方式 | 10 | 
 | 代碼表 | 
 | 
 | 
 | |||||||||||
| 出版資訊 | 出版地 | 7 | 
 | 20 | 
 | Y | Y | 
 | 
 | 
 | 
 | ||||||
| 出版社 | 8 | 40 | Y | 
 | 
 | 
 | 
 | ||||||||||
| 出版年代 | 9 | 20 | 
 | 
 | 
 | 
 | 
 | ||||||||||
| 資料出處 | 題名 | 類型 | 10 | 
 | 
 | 8 | 
 | Y 
 | 
 | 代碼表 | 
 | 
 | 
 | ||||
| 名稱 | 正題名 | 
 | 50 | 
 | Y | 
 | 
 | 
 | 
 | ||||||||
| 副題名 | 50 | Y | |||||||||||||||
| 編次 | 20 | Y | |||||||||||||||
| 編次名稱 | 30 | Y | |||||||||||||||
| 冊次號 | 10 | Y | |||||||||||||||
| 作者 | 作者名 | 11 | 
 | 40 | 
 | 
 | 人名權威 | 
 | 
 | 
 | |||||||
| 著作方式 | 10 | 
 | 代碼表 | 
 | 
 | 
 | |||||||||||
| 卷期 | 卷 | 12 
 | 6 | 
 | 
 | 
 | 
 | 
 | 
 | ||||||||
| 期 | 6 | 
 | 
 | 
 | 
 | 
 | 
 | ||||||||||
| 頁次 | 起 | 13 | 4 | 
 | 
 | 
 | 
 | 
 | 
 | ||||||||
| 迄 | 4 | ||||||||||||||||
| 出版 日期 | 年 | 14 | 4 | 
 | 
 | 
 | 
 | 
 | 
 | ||||||||
| 月 | 2 | ||||||||||||||||
| 版本 | 
 | 15 | 30 | 
 | 
 | 
 | 
 | 
 | 
 | ||||||||
| 稽核項 | 類型 | 16 | 
 | 8 | 
 | 
 | 代碼表 | 
 | 
 | 
 | |||||||
| 名稱 | 頁數 | 
 | 15 | 
 | 
 | 
 | 
 | 
 | 
 | ||||||||
| 圖表 | 15 | ||||||||||||||||
| 高廣 | 10 | ||||||||||||||||
| 附件/檔案大小 | 20 | ||||||||||||||||
| 資料類型 | 
 | 17 | 10 | 
 | 
 | 代碼表 | 
 | 
 | 
 | ||||||||
| 使用語文 | 
 | 18 | 22 | 
 | Y | 代碼表 | 
 | 
 | 
 | ||||||||
| 主題分類 | 
 | 19 | 20 | 
 | Y | 代碼表 連結資料庫 | 
 | 
 | 
 | ||||||||
| 關鍵詞 | 
 | 20 | 20 | 
 | Y | 連結資料庫 | 
 | 
 | 
 | ||||||||
| 關係族群 | 
 | 21 | 22 | 
 | Y | 代碼表 連結資料庫 | 
 | 
 | 
 | ||||||||
| 關係社群 | 
 | 22 | 20 | 
 | Y | 連結資料庫 | 
 | 
 | 
 | ||||||||
| 關係地點 | 
 | 23 | 30 | 
 | Y | 連結資料庫 | 
 | 
 | 
 | ||||||||
| 內容指涉時間 | 
 | 24 | 6 | 
 | Y | 代碼表 | 
 | 
 | 
 | ||||||||
| 摘要 | 
 | 25 | 500 | 
 | Y | 
 | 
 | 
 | 
 | ||||||||
| 備註欄 | 
 | 26 | 300 | 
 | 
 | 
 | 
 | 
 | 
 | ||||||||
| 資料提供者 | 
 | 27 | 30 | 
 | Y | 
 | 
 | 
 | 
 | ||||||||
| 館藏資訊 | 館藏地 | 28 | 
 | 10 | Y | Y | 
 | 
 | 中研 民族 | 
 | 
 | ||||||
| 館藏編號 | 20 | 
 | 
 | ||||||||||||||
| 影像連結 | 
 | 29 | 50 | 
 | Y | 連結全文,無全文連結WEBPAC | 
 | 
 | 
 | ||||||||
| 開放權限 | 
 | 30 | 20 | 
 | 
 | 代碼表 | 
 | 
 | 
 | ||||||||
| 建檔紀錄 | 建檔日期 | 31 | 30 | 
 | 
 | 系統自動產生 | 
 | 
 | 
 | ||||||||
| 建檔人 | 32 | 10 | 
 | 
 | 系統自動產生 | 
 | 
 | 
 | |||||||||
| 修改日期 | 33 | 30 | 
 | Y | 系統自動產生 | 
 | 
 | 
 | |||||||||
| 修改人 | 34 | 10 | 
 | Y | 系統自動產生 | 
 | 
 | 
 | |||||||||
| 1. | 元素中文名稱:填入書目元素需求表單中的所有元素。 | 
| 2. | 欄位順序:以阿拉伯數字標示出欄位在建檔畫面的顯示順序。 | 
| 3. | 欄位最大字元數:該欄位在系統中設定的欄位最大字元數,在設定最大字元數時給予較實際資料量大一點的彈性空間。 | 
| 4. | 必填欄位:請勾選在建立一筆metadata紀錄時,必須填寫之重要基本欄位。 | 
| 5. | 多值欄位:該欄位資料是否需重複著錄。如:一本書有多種題名,需重複題名著錄,請勾選此欄位。 | 
| 6. | 功能連結:該欄位是否需對外連結資料庫、權威檔,有代碼表可選填,或該欄位需系統自動產生……等。 | 
| 7. | 預設值:某些欄位會有預設著錄的資料值,如:館藏地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為基本設定,則在系統上可設定此欄位之預設值為「中研民族」,著錄人員可依著錄時情況加以修改此預設值。 | 
| 8. | 固定值:某些欄位會有固定著錄的資料值,如:某計畫之典藏單位固定皆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則可在系統中設定此典藏單位一欄之固定值為「中研民族」。 | 
| 9. | 唯一值欄位:該欄位之資料值在整個資料庫中是唯一的。 | 
| 元素中文名稱 | 多值代碼 | |||
| Element | Subelement | |||
| 題名 | 類型 | 主要題名/其他題名 | ||
| 作者 | 著作方式 | 著/編/…… | ||
| 資料出處 | 題名 | 類型 | 主要題名/其他題名 | |
| 資料出處 | 作者 | 著作方式 | 著/編/校…… | |
| 稽核項 | 類型 | 紙本/數位檔 | ||
| 資料類型 | 
 | 書/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 | ||
| 使用語文 | 
 | 中文/日文/英文/排灣語/…… | ||
| 主題分類 | 
 | 第一層 | 第二層 | |
| 總論 | 一般論述/…… | |||
| 宗教與信仰 | 宗教信仰概述/…… | |||
| 自然科學與技術 | 自然科學及技術概述/…… | |||
| 醫藥與心理 | 醫藥及心理概述/…… | |||
| 社會 | 社會概述/…… | |||
| 人口與經濟 | 人口與經濟概述/… | |||
| 教育 | 教育概述/…… | |||
| 政治與法律 | 政治與法律概述/…… | |||
| 歷史與地理 | 歷史與地理概述/…… | |||
| 語言與文學 | 語言與文學概述/…… | |||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與藝術概述/…… | |||
| 關係族群 | 
 | 排灣族/阿美族/泰雅族/…… | ||
| 內容指涉時間 | 
 | 史前/荷西/明鄭/清-康/……/日治/戰後…… | ||
| 開放權限 | 
 | 一般人士/研究學者/…… | ||
| 元素中文名稱 | 對應MARC | INNOPAC系統轉入原則 | ||||||
| Element | Subelement | |||||||
| 一致性資源識別號 | 
 | *系統自行產生 | ||||||
| 系統號 | 
 | *系統自行產生 | ||||||
| ISBN | 020 | 
 | ||||||
| ISSN | 022 | 
 | ||||||
| 題名◎ | 類型 | 
 | 
 | *【類型】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題名】顯示時呈現【名稱】的著錄值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系統呈現時: 副題名前以冒號(:)區隔 編次前以圓點(.)區隔 編次名稱前以逗號(,)區隔 | ||||
| 名稱 | 正題名◎ | 
 | 245︱a 246︱a | |||||
| 副題名◎ | 245︱b 246︱b | |||||||
| 編次◎ | 245︱n 246︱n | |||||||
| 編次名稱◎ | 
 | 
 | 245︱p 246︱p | *【題名】系統呈現順序為: 主要題名=其他題名 *【名稱】系統呈現順序為: 正題名:副題名. 編次, 編次名稱 *【題名】範例: 1、人的觀念與儀式: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 2、臺灣省通志. 卷八, 同冑志 3、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Mysterious crescents:stories from the Puyuma tribe | ||||
| 作者◎ | 作者名 | 
 | 100 |a 110 |a|b 700 |a 710 |a|b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選單選擇「其他」時,可自行填入內容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系統呈現時: 不同著作方式之著者敘述以分號(;)間隔 相同著作方式之著者敘述以逗號(,)間隔 *【作者】範例: 1、吳振宇策劃;方有文,林莉敏撰文 2、張炳楠修;林衡道等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3、陳茂泰著;李亦園指導 | ||||
| 著作方式 | 100 |e 110 |e 700 |e 710 |e | |||||||
| 出版項◎ | 出版地◎ | 
 | 260 |a | *系統呈現時: 出版者前以冒號(:)區隔 出版年代前以逗號(,)區隔 出版項間以分號(;)區隔 出版地間以分號(;)區隔 *系統呈現順序為: 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代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出版項】範例: 1、台北市:東大書局出版:三民書局經銷,1991[民80] 2、Paris: Gauthier-Villa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1955 | ||||
| 出版社◎ | 
 | 260 |b | ||||||
| 出版年代 | 
 | 260 |c | ||||||
| 資料出處 | 題名◎ | 類型 | 
 | 
 | 
 | *【類型】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題名】顯示時呈現【名稱】的著錄值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系統呈現時: 副題名前以冒號(:)區隔 編次前以圓點(.)區隔 編次名稱前以逗號(,)區隔 冊次號前以分號(;)區隔 *【題名】系統呈現順序為: 主要題名=其他題名 *【名稱】系統呈現順序為: 正題名:副題名. 編次, 編次名稱;冊次號 【資料出處】範例 1、稻鄉原住民系列;G3 2.、臺灣省通志. 卷八, 同冑志 | ||
| 名稱 | 正題名◎ | 
 | 440︱a 490︱a 773︱t | |||||
| 副題名◎ | 
 | |||||||
| 編次◎ | 440︱n | |||||||
| 編次名稱◎ | 440︱p | |||||||
| 冊次號◎ | 440︱v 490︱v | |||||||
| 作者◎ | 作者名 | 773 |a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選單選擇「其他」時,可自行填入內容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 |||||
| 著作方式 | 
 | 
 | *系統呈現時: 【作者】前以圓點(.)區隔 不同著作方式之著者敘述間隔以分號(;) 相同著作方式之著者敘述間隔以逗號(,) | |||||
| 卷期 | 卷 | 
 | 773 |g |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系統呈現時 卷(期)前以圓點(.)區隔 卷期的呈現方式為:3卷4期 | ||||
| 期 | ||||||||
| 頁次起迄 | 773 |g | *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 系統預設「頁」字 * 起迄之間系統預設連接符號(-) *系統呈現時,頁數前以逗號(,)區隔 | ||||||
| 出版年月 | 
 | 773 |g |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系統呈現時,出版年月前以逗號(,)區隔 | |||||
| 版本 | 250 | 
 | ||||||
| 稽核項 | 類型 | 
 |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系統呈現時: 頁數與其他稽核細節以冒號(:)區隔 高廣與圖表間以分號(;)區隔 附件前以加號(+)區隔 *系統呈現順序為: 頁數:圖表;高廣;附件 *無資料著錄時系統不顯示 | ||||
| 頁數 | 300︱a | |||||||
| 圖表 | 300︱b | |||||||
| 高廣 | 300︱c | |||||||
| 附件 | 300︱e | |||||||
| 資料類型 |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選單選擇「其他」時,可自行填入內容 | ||||||
| 作品語文◎ | (.B) 01 041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選單選擇「其他」時,可自行填入內容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合併,中間以逗號(,)區隔 | ||||||
| 主題分類◎ | 650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合併,中間以逗號(,)區隔 | ||||||
| 關鍵詞◎ | 600、610、630、651、690 |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合併,中間以逗號(,)區隔 | ||||||
| 關係族群◎ |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選單選擇「其他」時,可自行填入內容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合併,中間以逗號(,)區隔 | ||||||
| 關係社群◎ | 
 |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合併,中間以逗號(,)區隔 | ||||||
| 關係地點◎ | 
 |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合併,中間以逗號(,)區隔 | ||||||
| 內容指涉時間◎ |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合併,中間以逗號(,)區隔 | ||||||
| 摘要◎ | 520 | *系統呈現時,將此多值欄位各自從新起段,兩段間加空行 | ||||||
| 備註欄 | 500、501、502、504 505、590、533、535 | *系統呈現時,每一備註間以分號(;)區隔 | ||||||
| 資料提供者◎ | 
 | 
 | ||||||
| 館藏資訊◎ | 館藏地 | 
 | (.B)03 | *【館藏地】系統預設「中研民族」,可鍵入其他值 *系統呈現順序為:館藏地 館藏編號兩者間空2bytes | ||||
| 館藏編號 | (.I)C | |||||||
| 影像連結 | 856 | *系統呈現時,連結至全文影像,無全文者連結至WEBPAC | ||||||
| 開放權限 | 
 | *設定選單(詳見代碼表) | ||||||
| 建檔紀錄 | 建檔人員 | 
 | *系統自行產生 | |||||
| 建檔日期 | 
 | *系統自行產生:YYYY年YY月YY日 | ||||||
| 修改人員◎ | 
 | *系統自行產生 | ||||||
| 修改日期◎ | 
 | *系統自行產生:YYYY年YY月YY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