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二期 106年6月
【編輯手札】開啟正念閱讀釋自衍 《佛教圖書館館刊》主編那一幕,至今記憶猶新。有一天,圖書館來了一位高中生,他帶著二台筆記型電腦、一支iPad、一支手機入館。坐定位後,他用一台筆電打字;另一台筆電則搜尋資料;在iPad上播放著影片,耳機也已戴好;而桌上的手機也沒閒著,出現打遊戲的畫面。他時而打字,時而查資料,時而看影片,時而打電動,顯得相當忙碌。看似專注的在查資料,卻同時運用了眼、耳、身等同步在做其他事。我看到這景象,不禁心生疑惑:「他是真的很專注在使用每一樣設備嗎?」出於好奇,我在旁觀察好一陣子,發現他在玩遊戲、看影片、聽音樂時最專注,而打字、搜尋資料等動作只是穿插其中而已。此事讓我深深警覺,這種看似爭取時間卻無法專注於當下的做法,不只這位高中生如此,在我們的生活裡也非常普遍,常見有人邊吃飯、邊看電視、邊看line……。 在這多工的時代,當下只專注做一件事已愈來愈難。雖然如此,「專注力」卻十分重要,它不但影響做事效率,且是事情成敗的重要關鍵。如以閱讀為例,能掌握專注力,閱讀成效就可大幅提高。只是,一般人較易將專注力放在喜歡或有興趣的事上,是屬於選擇性的專注。其實,我們更應在生活中培養「專注」,使它成為一種平常心,且發揮專注力的最高品質──活在當下,這就是「正念專注」。 「正念」,最近在臺灣很夯。單是出版與「正念」有關的書籍或書名出現「正念」二字的書籍,就有近百種。若以「正念」二字在網路搜尋相關的研究報告,則有三百多萬筆資料。為何「正念」會這麼熱門呢?這是緣於1979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喬.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Ph.D., 1944- )在美國麻州大學醫學中心首創「正念減壓」課程,並運用在醫療、教學、心理學等各場域。然而,「正念」(Mindfulness)這名詞,最早是出現在佛陀說法的經典。意指以正確的念(sati)來修持,心處於當下的狀態──注意或覺知,亦即覺察、覺知。當你吸氣時,你覺知到自己正在吸氣;當你吐氣時,你覺知到自己正在吐氣。這就是上述的「正念專注」,是一種覺知此時此刻的能力,能使身與心在當下產生連結。 鑑於此,引發筆者思考,究竟「專注」、「正念」要如何與「閱讀」結合呢?因此,在2016年10月15日,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與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承辦「閱讀專注力開發研討會」,特別邀請精神醫學、神經科學、正念學、教育學、閱讀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共同探討「閱讀專注力」的開發。至於討論內容,不僅闡明專注力的理論與實踐,並引介開發專注力的方法。希望藉此幫助大眾學習如何運用專注力以提升閱讀成效,並了解推廣閱讀的重要性。 本期「閱讀專注力開發」專題,收錄2016年「閱讀專注力開發研討會」之論文。期望透過這些專文,可以為眾人開啟學習「正念閱讀」──專注於當下閱讀、覺知在閱讀、在閱讀中與智者對話,進而全然的享受閱讀樂趣。希望您會喜歡本專題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