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二期 106年6月
「大腦與專注力」演講紀要許淑真在此人手一機、形影不離的時代,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可說是新時代的現象,如何專注,是當前需要關注的課題。在2016年10月15日,參加了一場由國家圖書館、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主辦,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承辦,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閱讀專注力開發研討會」。該研討會希望藉此議題,拋磚引玉,讓大家可以瞭解專注力的理論與實踐,並引介開發專注力的方法,幫助人們閱讀與學習,進而提升閱讀成效,並推廣閱讀的重要性。研討會共安排二場專題演講、三場「閱讀與專注力」主題研討,十分精彩。 其中,第一場專題演講──「大腦與專注力」,是由國內知名認知心理學暨神經心理學專家、臺北醫學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洪蘭教授主講。茲將本場演講內容,加以整理記錄以饗讀者,共同探究、了解大腦與閱讀、專注力的關聯性。 ▲洪蘭教授於「閱讀專注力開發研討會」之專題演講 一、閱讀提升國家競爭力 中國人認為創造力就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閱讀和遊戲正是促進神經連結最好的方式。遊戲和創造力息息相關,二十一世紀極需創造力,而創造力的機制就是閱讀。PISA總監Andreas Schleicher指出:「讀寫的能力是21世紀知識社會的共同貨幣,它決定國家的競爭力。」 而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即是快速的吸收訊息、正確的表達意思。人的眼睛看字一分鐘最快可以達到668字,說話最快一分鐘250字,可見閱讀比說話快了三倍,因此閱讀可說是吸取訊息最快的方式。 就臺灣學生來說,普遍閱讀能力偏弱、缺少深度閱讀,即使看過很多經典著作,但很快就忘記內容,可能是學習時漫不經心,或是只為了應付考試無心閱讀。建議可以加強深度閱讀,閱讀告一段落後,能告訴其他人這本書在講什麼,建立與人討論、分享的習慣,由表達過程中,不僅能內化吸收到的資訊,也能反映出是否理解錯誤。深度閱讀才能內化為價值觀,並從中學習待人處事之道。人民的思想觀想、品格高下與國家的未來息息相關,能具有深度閱讀、書寫表達的能力,將能大大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二、閱讀需要培養 閱讀最主要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能改變大腦。文盲與識字者的大腦在腦島前區血流量不同,在胼胝體後區也有不同,所有的語言,包括聾啞手語等語言區都在左腦。識字者的較厚,所以左腦活化地區較大。 為什麼要閱讀?因為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一個孩子在正常環境裡面,沒有人教他說話,但他會說話。若將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環境裡面,沒有人教他閱讀,他將會是文盲。教育是國家的根本,閱讀是教育的根本,閱讀是習慣,就需要培養;專注力是習慣,所以需要培養。 三、廣泛大量閱讀的重要 人類和黑猩猩有98.5%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有1.5%不同,而這1.5%的差異,即造成人類能過好的生活。因為人類有文字的傳承和閱讀的能力,所以能享受祖先的智慧結晶,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必重蹈覆轍。 為什麼要廣泛的閱讀?主要在於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經驗是促使神經連結最好的方式,而經驗要靠時間換取。人的生命有限,無法在有限的生命中,學習到很多的智慧,此時靠著閱讀,可將別人的經歷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因此,可以透過廣泛閱讀,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 再從大腦記憶的研究來看,廣泛閱讀的效果最好。因為記憶是具有熟悉性的,經常用字的神經迴路連接得比較緊密,也因為反覆在不同情境下出現,生字的正確用法,可以透過學習而得之。 除了廣泛閱讀,也要大量閱讀,大量閱讀才是能真正增加閱讀能力的方法。有故事性的內容,可以促進閱讀的興趣,即使內容多是生字,生字看久了,也就會變成熟字。背景知識決定所看到的東西,背景知識不同、見解不同,所接收到的訊息也就不同。 四、中文閱讀需正確斷詞 以中文閱讀來說,中文因為有斷詞上的困難,必須在工作記憶中,同時保持前後文字,直到斷詞完成,意義出來,存入長期記憶中,才完成這句話的解讀。 洪教授舉了斷詞錯誤,而失去原本意思的實例。 例一:1989年大陸在推一胎化的時候,在電視上廣宣詞是:「已經結婚的和尚未結婚的都要來參加一胎化教育」。宣導者可能因為緊張,就讀成:「已經結婚的和尚」,後面就唸不下去了,因為字和字中間是同等的距離,如果沒有同等的背景知識就無法解讀。 例二:有所學校的某次月考,試題為「中國的煤都是__,中國的鐵都是__」。老師的標準答案分別是「撫順」、「鞍山」。結果學生的解讀為:中國的煤都是黑的,中國的鐵都是硬的。 例三:國語課本中,「蘇軾稱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一次國文考試考填空題,題目:蘇軾稱王維__。學生就寫舅舅。 由舉例中可以了解,中文如果沒有正確的斷詞,無法串聯起前後文字的意義,是不能瞭解文字真正所要表達的意思,也會影響吸取正確訊息、知識的能力,更無法完全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五、閱讀好書的影響性 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指出,聽說讀寫的能力是二十一世紀知識社會的共同貨幣!他決定了國家的競爭力。 普立茲獎得主詹姆斯.米契納(James Michener)曾說:「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孩子少年時所讀的書,這些書會內化成他對國家的認同、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義,以及他對未來的理想。」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成為任何他想成為的人;大人的手,可以把他塑造成最後的他。 洪教授以小學一則國文題關聯詞填空題為例來說明。試題為:「他__犧牲生命,__出賣組織。」60年以後出生的五年級生填:「他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出賣組織。」70年以後出生的六年級生填:「他害怕犧牲生命,所以出賣組織。」80年以後出生的七年級生填:「他與其犧牲生命,不如出賣組織。」90年以後出生的八年級生填:「他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出賣組織。」2000年以後出生的九年級生填:「他白白犧牲生命,忘了出賣組織。」看了真令人擔心。 我們要告知孩子的是,「須知世界文明價,盡是英雄血換來」,這是民初革命青年灤州起義熊朝霖所寫的絕命詩。譚嗣同在就義時只有32歲,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招後起。」在獄中題壁:「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連熊朝霖、譚嗣同等烈士都沒聽過。我們應該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會白白到來。 洪教授以此勉勵閱讀要讀好書,閱讀習慣要從小培養。閱讀具有內化的影響力,讀好書可以改變內心,並影響行為,影響國家的未來。 六、養成一心一用的習慣 大腦是有限的資源,只有三磅重,占體重的2%,卻用掉20%的能源。如果氧氣、養分不夠,其他器官就會關掉所有的資源,先將能源傳送到大腦。但是大腦無法時時刻刻注意所有的刺激,因此人在一天當中,有60%的行為,是習慣化的行為。 另外,人在閱讀的時候,訊息會從眼睛傳送過來,人對訊息的處理歷程有個瓶頸,就是我們腦部的短期記憶容量,只有7±2的大小,年輕人是9,老年人是5,一般人是7。 人體大腦的結構是──聽到說話,左腦就亮起來;眼睛看到了,視覺就亮起來。聽到說話的內容有意義,前腦就亮起來。 聽音樂時,右腦就亮起來了。眼睛張開看到了,視覺皮質的後腦就亮了起來。如果聽音樂時胡思亂想,前腦也亮起來。聽歌有旋律、歌詞、視覺。歌詞與歌詞比,語言的部分旋律也變少了。旋律與旋律比,旋律也變少,視覺比也同樣變少了,唯一沒有變的是前腦。所以,做事情要一心一用。 開車時,如果使用手機,前方的車突然煞車,人的反應會比正常人慢500萬毫秒。而車速在70英哩的時候,500毫秒就會產生車禍了。所以,專心是很重要的事情。 無論任何事情,要養成一心一用的習慣,做完一件事情再去做下一件事。起初是我們養成習慣,後來是習慣成就我們。 七、大腦用進廢退 大腦是用進廢退,會依著經驗、需求而改變。大腦的神經有可塑性,海馬迴的神經細胞再生,會不停地因應外界的需求,改變神經的分配,這就是用進。例如:有一位音樂大師黑人小提琴家,到中國北京找了一位很聰明的小孩子,帶到美國親自培養拉小提琴。培養後,小孩的小拇指會比一般人的大,和生手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用進。任何行業,如音樂家、鋼琴家、小提琴家,因為他們的小拇指都要動,如果動小拇指和動食指一樣多的時候,小拇指就會比一般人來得大。所以,哪根手指動越多,大腦的地圖就占得愈大。 又如天生缺了雙手的人,因為一生下來就沒雙手,所以腦部原先管控手部神經部分,就連結到腳的神經來控制了。因為經常要用到腳趾,如穿針、引線,甚至戴隱形眼鏡等工作,就都由腳來做,所以他們的腳趾會比一般人來得大,也更為靈活。要如何活化神經,自己有自主性。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經驗是促使神經連接最好的方式。如在教學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手動神經就會產生連接,連接過後下次就會熟悉。 八、引發注意力的三要素 人很容易受到外在的人事物影響而分心,而形成專注力的瓶頸。什麼樣的訊息模式可以引起我們的專注力,而達成記憶的效果呢?方法有三個: 1. 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東西特別容易幫助記憶,也有助於回憶。例如名片。 2. 具熟悉的:例如曾經看過一張的名片,下回再看到,就能回想起與名片相關的人事物。 3. 情緒性的:人們大多不記得三天前吃的早餐。但如果那一餐有人打翻了蕃茄醬或咖啡在自己身上,就會想起自己當天吃了什麼。 所以,當我們在學習、閱讀的當下,可以好好運用這三個方法,促進我們記憶的能力。 九、人是經驗累積的總和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所以大腦的運作,是不斷地循環,也隨著環境,不斷地在改變。洪教授舉了一個例子,家長不能經常的罵小孩子是豬,罵他是豬,每天都是豬,最後就變成豬了。 每一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你過去的經驗造成現在的你。所以每天要好好地過日子,因為今天行為會影響神經的連結,由於循環的緣故,也就會影響到明天的行為。每天的一個小確幸,累積加起來就是人生,所以要好好地過每一天。 所以,當我們了解了大腦是循環的、具可塑性的特性,就要好好的運用在閱讀上、專注力上,讓它變成習慣。 在演講之後,由於時間的關係,開放提問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親子共同伴讀,父母應如何從中陪伴?」第二個問題是「大量閱讀比較偏向紙本,如果是多媒體和數位方面等,透過大量閱讀,對專注力是否有影響?」針對這二個問題,洪教授分別給出精要的回答。首先對於第一個問題,洪教授認為:「男生、女生不同,共通的是不要限制孩子的喜好,父母只要在旁邊陪著,並且保持孩子求知的動機即可。」而對於第二個問題,洪教授的看法是:「紙本閱讀與網路上的閱讀是不一樣的。網路的閱讀稱為瀏覽,若真的要細讀,還是要回到紙本。」 最後,洪蘭教授再次強調:「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好。」為本場演講劃下了圓滿的句點。 十、感想後記 聆聽這場精彩的演講,感受到生命的成長,必須要時間與教育慢慢磨合。由閱讀變化氣質,找到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義,成為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就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在世界閱讀學會中所言,年輕人要與人競爭,必須具備「快速吸取訊息的能力」和「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這也是生存在二十一世紀中與人競爭的二個條件。此外,也要自我提醒大腦不進則退,要多多廣泛、大量閱讀,快速吸取訊息,與時俱進,才不會被世界所淘汰。更重要的是,要善加培養專注力,其助益不止在閱讀上,更有助於貫徹始終去面對、克服人生中種種課題。 ▲「閱讀專注力開發研討會」洪蘭教授專題演講會場一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