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二期 106年6月
閱讀需要你理解……
──從資訊到意義、從知識到實踐
黃國珍演講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總編輯 編輯組整理
【摘要】專注的行為,時常可以在閱讀這件事情上看到。表面上,在別人眼中可能只是很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但在專注者的內心是無比活躍的。然而在專注的同時,還必須要覺察,進而擴大在專注的當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才不會落入偏見、狹隘的限制。本文透過「閱讀是什麼?」這一問題,敘述識字並不等於理解,在每一次閱讀的過程中,就如盲人摸象;而理解能力的訓練,是從閱讀文字開始。我們可以應用閱讀素養,由片段資訊串聯、建構出合於理解推論邏輯的世界全貌。藉由筆者所知道的閱讀與專注的這條路徑開始理解,分享其個人在閱讀和專注上所獲得的學習,同時也分享閱讀在現在教育上的重要性;並試用不同的觀點,繼續保持對話。
關鍵詞:專注;認知;閱讀理解;閱讀歷程
【編者按】本文為2016年10月15日「閱讀專注力開發研討會」專題演講之錄音謄稿,經編輯組整理後刊載。
一、前言
今天在這個殊勝的因緣下,很高興有機會與各位分享我這四年來在閱讀上的學習。其實當接到邀約時,我想我最沒有專注力,為什麼會找我講閱讀專注力的分享?最後我覺得應該來分享,很關鍵的一點是,我覺得臺灣現在的教育發展下,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需要重新被認識的事情;而這個能力影響我們的孩子,也影響著我們下一代的未來,同時也影響了臺灣未來發展的機會。因為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如果能夠為這件事再多出一點力、多說一些話,我一定要來這個現場。今天我所訂的題目是「閱讀需要你理解」。
二、專注
首先,關於「專注」,很難用言語說清楚什麼是專注,我舉自己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我有好幾次很專注的例子,例如我在大學的時候,有一張油畫已經畫了一個多月了,那一天準備慢慢收尾,記得下午大概一點多,我進去畫室裡開始畫畫,等我畫筆停下來,離開畫室,我看到外面已經天黑了。雖然中間的過程,我有感覺肚子餓,但是我知道自己當時很專心,也就沒有刻意停下來,等到我回過神,發現已經是晚上了。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應該是非常專注的狀態,別人看到的我,可能只是在那邊手不停的動,非常專注在做一件事情而已,但實際上,我的頭腦是非常複雜的忙著運作。
同樣能夠展現專注的行為,常常在閱讀這件事情上看到。例如有一次媽媽叫我吃飯,那時我正在看丹.布朗(Dan Brown)的《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她叫了我好幾次,我都沒有回答她;事實上,不是我不回答,而是我真的沒有聽到。所以,在旁觀者看到專注這件事,可能會覺得當事人只是很認真、很專注的在一件事情上,其實他的內心是無比的活躍。這個活躍,我想藉著我所知道的閱讀,來和各位分享,從這條路徑開始理解,最後再來看看,我在閱讀和專注上所獲得的學習。
三、閱讀
可能很多老師會認為我們很早以前不就開始讀了嗎?我們所有的學習不是都以閱讀作為基礎,為什麼還需要談閱讀?現在所談的閱讀,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呢?記得在四年前,有一次遇到當時擔任PISA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共同主持人的陳老師,他問我:「你想要推動閱讀、關心閱讀教育,你可不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我,什麼是閱讀?」我停了大概十秒,不是我不知道怎麼講,而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講得更清楚。所以,當時我選了一個很簡單,而且認為一定對的回答:「閱讀不就是把書拿出來看。」陳老師當時哈哈大笑的說我只答對一部分,只答對我看得見的部分,卻沒有回答我對閱讀深度的了解。他說這就像冰山一樣,我們所看到的閱讀,只是表面看得到的部分,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很大部分並沒有被覺察到。事實上,閱讀背後所擁有的理解能力,在我們身上都有,只是熟不熟悉它、有沒有常常利用它;而在利用的能力與精熟程度上,是不是一直在進步中。當時陳老師給了幾個重要的議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非常努力去了解什麼是閱讀。
(一)閱讀是什麼
談到閱讀,就會想到書,就如我回答陳老師的第一個答案,「不就是把書拿起來看」。可是閱讀真的就只是把書拿起來看嗎?如果不是,那麼什麼是閱讀?因此,今天開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閱讀是什麼?」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是一位醫師、反核的演說家,也是TED Talks的講者。有一天,他在臉書上發布了一個問題「閱讀是什麼?」我看到的時候,因為要開會無法立刻留言,等過了兩個小時,我再回來時,發現已經有四、五百個留言在上面了。我很好奇這群朋友的留言到底寫了什麼,看了之後,覺得真的很精彩,以下摘錄其中幾則留言與大家分享。
「閱讀可以讓自己靜心,再出發……」。是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是想要從閱讀的內容,讓自己沉澱下來,從別人的智慧和經驗,找到可以再前進的力量,找到可以再出發的力量。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讓自己感覺仍存活著的證明」。我們都知道我思故我在,因為我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所以我思故我在,我閱讀故我存在,它證明了我還存活著的這件事情。
「閱讀是呼吸」。我覺得這個也講得很貼切,閱讀和呼吸,基本上本質非常相近。我們只要一睜開眼睛,看到外在所有的光、影、符號、文字種種,包括一個人的表情,其實都是在閱讀。所以,閱讀在我們生活中,一如呼吸,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而談到呼吸,我們非常重視呼吸的空氣品質,不管是味道或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種種的問題。然而在我太太懷孕的時候,我陪她一起去做瑜珈,我才知道,原來呼吸這個行為是有品質的。深度的、緩慢的呼吸,可以讓我們的五臟器官、自律神經穩定下來,對身體健康是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同樣的,我們非常關心孩子的閱讀,一直挑選非常好的材料給孩子;可是如果孩子沒有好的消化系統,就像呼吸一樣,沒有好的呼吸行為,給他再好的材料、再重要的經典,孩子也沒有吸收的條件。我們一直將注意力放在材料上、書籍上,其實我們應該再往前一步。以前只注意孩子讀多少書,但是現在開始應該更進一步去了解,孩子到底用什麼能力來閱讀,他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什麼、思考到什麼,而不只是他記得什麼。
「閱讀是一種與他人靈魂的智慧交流!」講得非常好。我們可能無法和所喜歡的作家或心儀的文學作者有機會交流,有一些甚至已經是幾百或幾千年前的作者,但是透過文字、透過閱讀,我們可以與他在心靈智慧上進行交流。
「閱讀是與無法及時觸碰的人,在時光交錯中對話」。寫得很美,雖然無法及時碰觸,但是我們有緣會在書本上相見。
我相信從上面這些文字敘述,大家一定也會自己對於「閱讀是什麼」這個問題來進行回答,或者有自己的看法。然而,以上所列的留言要回答的問題是「閱讀是什麼?」但是,這些留言並沒有回答到「閱讀是什麼」。
以上這些留言所表達的是:
第一,詮釋了閱讀是什麼。這並沒有錯,每個人從他的閱讀經驗,從他對閱讀的了解,詮釋了閱讀是什麼。
第二,表達閱讀的重要性。說了關於生命、關於像呼吸一般,關於無法與及時觸碰的作者能夠進行心靈上的交流,還有讓自己生命沉澱下來,再出發的力量,這些對他們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表達了閱讀的重要性。
第三,強調閱讀的價值。他們一定在這個過程中,擁有了、理解了閱讀的價值,他們才會有這樣的回應。
可是這三點並沒有回答閱讀到底是什麼。我們一直用這個方式、這樣的內容,試著去影響孩子,你應該閱讀,而且希望孩子能夠喜歡上閱讀。事實上,孩子是不喜歡閱讀的,但他們需要閱讀。我們每天有很多工作上的內容需要閱讀,但可能不喜歡讀它。例如我以前要看產業報告,雖然不喜歡,但我需要閱讀它。所以,我們耗費很多時間和學生在喜歡、不喜歡之間拔河。可是閱讀的本質不在於喜歡、不喜歡,而是基本的能力,我們應該具備的素養。就像生活在這個世界中,不能拒絕資訊,不能拒絕文字;當你在生活中,被這些訊息包圍的時候,本來就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回到現在的教學現場,為什麼會在新的課綱裡談到孩子要有閱讀的素養,因為那是生活的基本能力。如果連這個都沒有,面對多元龐大的資訊,這些孩子是無法判斷,也無法為他自己的發展出力,更無法參與這個社會。
(二)識字≠理解
99.48%,這是2007年內政部對臺灣全國人民2,300萬人所做識字率的調查;另一份調查是15歲到25歲年輕世代識字率達到100%。這是國民義務教育體系所建立起來,非常值得驕傲的成就。因為有這個基礎,臺灣才進入真正文明、真正已開發的國家條件。但是這裡出現一個問題,如果識字率100%等同於理解能力,那麼一點都不需要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擔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有辨識文字的能力,不代表就擁有理解的能力。例如有一個男同學喜歡某校花,寫了一張卡片給她:「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岔題一下,如果問這句話的出處,大部分的人可能會回答,如泰戈爾或其他的答案;事實上,這句話是出自香港作家張小嫻的小說。這裡反映了我們的教育讓我們養成一個習慣,讀的時候先記下來,接著都不太去求證。現在更麻煩的是,孩子在多元與容易取得資訊的環境下,在還沒有判斷是真、是假、是好、是壞之前,就已經分享出去了。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在現在的教育,重新給孩子的能力定義,是要有獨立思辨、批判性閱讀、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這不是要給孩子找麻煩,也不是要為新的教育改革訂立一些新的目標,而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我們以前能夠給孩子的能力,他即使學會了,在未來的世界裡或從此時此刻開始所面對的世界,都不太夠用,因為世界改變了。
回到這個例子。女同學拿了卡片之後,在原來卡片上寫了另外一句話還給那位男同學:「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看不見你∼」。我先確定幾件事情,沒有看不懂的字,也沒有很高深或很棒、值得欣賞的文字,它其實是非常生活情境的。
1. 理解的重要性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出題目,也出一些奇怪的題目,而這個題目是滿奇怪的。我們來回答閱讀理解的題目:「請問這女同學對這男同學的態度為何?A. 喜歡,B. 不喜歡,C. 有禮貌,D. 看不起」。有一次,這張投影片一播放出來,好像勾起了某位老師的回憶,他馬上斬釘截鐵的回答D。現在的教學現場要馬上請問他為什麼選D,至少要把過程講出來。因為答案反映一個人思考的歷程,以及他背後的價值體系。他用臺語回答,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看不見你,意思就是我看不起你,所以選項就是D。我當下震撼像被雷劈到,因為同樣的文字,我們頭腦裡的語言系統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我們每一天理解的風險有多高?就如我不斷的講話,是為了確保你聽得懂我所說的;而我不斷的問你問題,以及你不斷的告訴我,這也是要確保我聽得懂你所講的。
所以,理解超級重要。所有的衝突都是來自於不理解,所有的誤會也是來自於不理解,所有的分離還是來自於不理解。這就是為什麼四年前,我覺得理解這件事情很重要。如果回頭看臺灣的社會,基本上,我們沒有基本理解和閱讀的素養。「閱讀」不是讓孩子讀書而已,而是應該關注孩子藉由即使讀一篇文章、一本書,他思考了多少問題,透過多少面向來進行理解。「知識」每個人都有,尤其現在有智慧型手機,只要連上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每個孩子都有一樣的知識。但差別在哪裡?例如有三個小孩,每個小孩前面有一堆樂高,讓他們蓋一棟房子;每個孩子蓋出來的房子,就是表現他個人的能力和素養的差異。再將這一堆樂高當成是網際網路上的資訊,每個人都在上面取得內容,可是誰能夠真正面對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不是知識記憶,這是素養和能力。
這個題目也有人選「C有禮貌」,是覺得女同學願意回訊息,就是一種禮貌的行為,因為也可以選擇不理他。這是很好的論證。也有人選「B不喜歡」,理由是視若無睹,把他當空氣一樣;並認為喜歡會留下的訊息是不一樣的,如下課校門口見之類的。也有人選「A喜歡」的,這個答案超過九成是男生,而且是年輕男生,認為有回覆就表示有機會。不過,其中有一個男老師很慎重的回答這個問題。他認為這個女孩可能是用這種方式告訴他,喜歡我就要表現出來,沒有表現出來等於看不見,看不見等於沒有。
2. 理解與文本的關係
哪一個是答案?這裡面很有趣。在討論的時候,有一次有位男老師舉手發問,我覺得對題目提出問題真是太好了,例如第一,剛才問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這句話是誰寫的,我們會回答,但是這也反映出一個現象,就是我們不太問是真的還是假的。第二,我們看到問題,更不會再提問題;因為頭腦忙著想答案,我們已經被制約了──答案在哪裡、答案是什麼,其實我們要重新去理解這個問題和文本的關聯性。那位男老師的問題是:「請問這兩個人有沒有盲人,真的看不見?」另外一個可能性出現了,你在我面前,而我卻真的看不見你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大轉折。當時我又有被雷劈到的感覺,因為這位老師是當時在場唯一一位真的去理解文本,不僅是從文字條件,而是藉由文字條件去推論可能的存在,而且是文字裡面沒有說的事情。這背後是統整、是推論、是上位概念,但孩子不會做這種積極推論。因為我們所擁有的考試題目與教學現場,沒有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學習。孩子在PISA的評量裡,過去的題目大部分是擷取訊息、廣泛理解的層次,一旦遇到要藉由文字來理解,是文字表面沒有講而背後隱藏的事實的時候,就沒辦法做了。雖然有時候背後的不一定是事實,但還有省思評鑑可以省思裡面的內容,省思裡面統整後的結果,再把經驗帶進來,或者和別的進行比較,也是另外一種解釋。
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理解型的題目有沒有核心答案與標準答案?這要看怎麼問,以及用在什麼目的。我用另外一個問題先回答一個層面。PISA不管是閱讀、科學、數學,都是理解型的提問,如果理解型的提問沒有答案,那麼PISA的成績和量尺從哪裡來?所以,理解型的提問一定有答案,只是題目的限定條件要清楚。最基本的,是不是根據文本,另外還有其他的條件是根據資訊放進去的。有時候問題是刻意不要有答案,例如老師今天問了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各自發表,其實要藉著這個問題進行的工作,是歸納統整學生的答案背後,可能被歸類在幾個觀點上,接著可以針對這些觀點去發展或進行收斂。所以,所有的問題是系統性思考與策略性應用所提出來的。
此外,閱讀反映個人的主觀。不管是讀文學作品或社會性的事件報導,我們只是用主觀或既有的條件來進行閱讀。在文章裡所看到的第一層,不是文章所要告訴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投射出來的觀點,是最直觀的。而文字本身的訊息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理解是主觀的詮釋,是主觀投射在我們所擁有的資訊上面。我們很少有機會很客觀的去理解文字資訊本身,因為主觀太快出來了。文學作品也是如此,我們喜歡的文學作品,如果仔細做心理分析與內在分析,大部分是照鏡子,也就是在文學中看到自己,或者認為作者就是自己。
另外,文字語意有其多面性,理解決定於資訊判讀。
(三)理解的世界是資訊片段的串聯
但是閱讀到底是什麼?或什麼是閱讀?今天所談的閱讀,與過去以國語文為條件的閱讀,不太一樣。現在的閱讀包含過去的部分,但是會有一些新的內容和新的觀念被帶進來。
先建立一個基本的認識。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這個世界,其實是破碎與片段訊息的串聯所建構起來的。例如聽完這一個小時的分享之後,你們可能會覺得黃國珍是一個有趣的人;回去之後,也可能會分享給朋友,而且把黃國珍這個人講得非常具體。可是我真的是你們講的那個人嗎?不是!因為你們對我的具體了解,只建立在我們今天短暫的相處,或是在網路上看到資料的片段訊息所組合、建構起來的結果;而我們自己心裡所認為的世界,也都是這樣形成的。這個能力和閱讀所要談的,從訊息到一一建構的歷程是一致的,也就是認知的歷程。所以,我們得接受一個事實,我們並不是全知者,沒有辦法知道這個世界的全貌,但是可以應用閱讀的素養,透過片段的訊息去建構合於理解推論邏輯的全貌,或者是片段的完整。
(四)閱讀的歷程
所以,關於閱讀到底是什麼,其實我們早就懂了……。從盲人摸象這個故事,就知道這件事情了。有一群盲人,聽說有大象這種動物,可是沒看過,所以有一個朋友帶他們去了解什麼是大象。怎麼做呢?用摸的。第一個摸到大象的腿,說大象的腿真的好粗好壯,和柱子一樣;旁邊有個人傳來一個聲音說,我摸到一個在我頭上一直搧,很像扇子,聽說是耳朵;另外一個在他的左邊,說很大,像一堵牆一樣,而且還有一條小小的尾巴;又有另外一個說,摸到一條像水管一樣,不停的在他面前晃來晃去,是鼻子;還有一個說,聽說大象很大;又有一個拿了梯子爬了七階,才摸到大象的背,真的很大。
這個故事與閱讀理解、閱讀歷程有什麼關係?在盲人摸象的故事裡,這幾位盲人做了什麼事?如果放到閱讀歷程上來看,他們做了擷取訊息、廣泛理解、發展解釋、統整解釋、省思評鑑。
第一,擷取訊息:摸到大象的腿,只拿到一部分的訊息。第二,廣泛理解:雖然看不見,但有一個摸到大象的腿、有一個說有一支扇子在上面像耳朵,有一個在屁股摸到尾巴,還有一個摸到鼻子……,於是一群人就有了廣泛的理解。第三,發展解釋:原來大象長這個樣子。從原來的模糊,開始有一個比較大的量體,再逐漸具體化的過程。第四,統整解釋:不僅摸到了,而且感受到幾個人這樣摸,大象也不會生氣,可以建立一個統整性的解釋是,大象很大、很強壯,大象是一頭溫馴的動物。第五,省思評鑑:牛也很大,但牛很容易生氣,兩者做評鑑比較,大象是一頭巨大且溫馴的動物。最後,有一個具體的形象,同時也對這個物件的內在,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每一次閱讀文本的過程,就如盲人摸象一般。我們沒看過的文章,不知道最後要講什麼,只好一字一字、一段一段、一句一句的讀下去。一邊讀,一邊統整,最後得出具體的樣子。可是還不夠,還有推論的部分。所以,正如盲人摸象一般,從訊息中建構出意義,從表象中理解到內涵。而這個歷程就是「認知」的歷程。
現在有好幾個很直接相關的詞與閱讀在一起。以前我們只講孩子有沒有閱讀,所以要推動閱讀,但這樣的認知是不夠清楚的。為什麼PISA一定要談閱讀歷程,而不談閱讀而已?因為當我們拿起書,一直到書放下來,中間有一段時間經過。PISA真正關心的是這段時間內,我們的頭腦裡發生了什麼事情?閱讀是發生在這段時間內,而不是將書拿起來的動作。我們以前一直看孩子讀幾本書,其實是用拿起書這個動作來計算孩子閱讀的成就,並沒有從孩子閱讀過程中的每一個章節裡面,仔細與孩子討論,甚至去了解他如何建構對這本書的認識,以及他有沒有這個能力。然而這才是現在閱讀教育所關心的,而且希望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培養起來的能力。
(五)閱讀理解的能力與應用
所以,閱讀理解作為一種能力來看待,其應用領域的光譜非常大,涵蓋生活所有的層面,如生活資訊、社會議論、財經政治、專業經典……,甚至研究的內容,包含人文藝術與科普學術性的文章。其功能的應用,從休閒到專業,是極大的光譜。因此,閱讀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應該要熟練的工具,與我們生活每一個層面都緊緊相關。
孩子閱讀的世界是單純的,而課本的寫作文本是很特別的,它為知識系統化服務,但不為讀者的賞析與閱讀經驗服務。對於知識的學習,為什麼現在要重新重視閱讀?因為在上個世紀中後期,社會學家與教育學家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的教育體系相對於過去,提供非常大量的教育知識、完整的知識性系統給孩子進行學習,作為學習的內容。可是孩子有了這些知識學習之後,擁有了很多知識,在他進入社會工作或參與社會,面對社會的挑戰、生活的挑戰,他相對的能力反而薄弱,這是很奇怪的現象。知識就是力量,知識讓人有力量,但孩子在真實世界中,擁有知識卻沒有力量。因此,可以發現過去的教育不太檢視學生擁有的知識,在情境條件下應用的能力;而PISA的評量大量的使用情境條件,因為它認為知識學習不是所要檢視的部分,而是要能夠在情境條件下應用知識,就能夠鑑別有沒有擁有知識的條件基礎,同時又能夠鑑別有沒有素養和能力。所以,題目要改變,要用不同的題目來鑑別孩子的條件。因為現在不再是知識精熟的學習成就,而是以知識精熟為基礎,孩子有沒有能力應用知識的素養與能力。
回到生活的層面,現在孩子的世界,比我們過去生活的任何時代都來得複雜。例如一個選舉,可能要看三份報紙,而很多文本對孩子而言,是沒有人文的涵養,也沒有人格的養成,但是選舉結果對他的生活保障,卻極其重要。他人生第一份合約書,到底是被剝奪,還是被保障?同時,我們有許多個人的需要,如學術期刊、雜誌,或休閒性的閱讀,如輕小說。輕小說是可以談的另一個有趣的議題。另外,還有一種文本極複雜,如周年慶的廣告,有圖像、文字、價格,還有換算的條件、兌換的點數,最後提供商品的選擇判斷。基本上,這種文本需要很強的閱讀能力,才能夠理解。
孩子真的不閱讀嗎?有一份調查很有趣,如果將過去與現在同年齡的孩子進行比較,現在的孩子每一天閱讀的文字量,大於過去的孩子所閱讀的文字量。孩子是有閱讀的,閱讀並沒有離開他的生活,反而是閱讀的載具、閱讀的文本形式愈來愈複雜了。孩子到底用什麼能力,來理解這些複雜又多元的訊息?他們會因為不理解,而有被騙或錯誤判斷的情況。而且這樣的載具上的文本,改變了孩子思考的模式,大量使用反義,邏輯不嚴謹且跳躍,不再靜下來,透過長篇文字的閱讀進行思考,無形中都在影響我們的下一代面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能力。
閱讀的確需要被重視,的確需要回到教育現場,而且用不同的方式。然而文本有太多類型,也有太多主題。我們透過擷取訊息,讓它變成資料;透過廣泛理解,形成資訊;透過發展解釋,能夠整理成為知識系統;透過統整解釋,提取出意義進行理解。但是這樣的結果,就可以相信嗎?不一定,還要再進行省思評鑑來判斷是真、是假、是好、是壞。所以,與別人互相比較的過程,可以擴大我們的認知;而自己不斷內省的過程,可以增加我們對自己的理解。
1. 擷取與檢索
擷取與檢索就是涉及尋找、選擇和收集資訊。讀者會尋找特定的文章資訊,需要能夠辨識出問題的一個或多個重要元素,但有時需要一個以上的資訊時,也需要文本結構和特徵的知識,例如角色、地點、時間、場景、主題、字詞定義、特定觀點等,再擷取適合的(字面或同義)訊息。
關於擷取訊息,可能有很多文字上的描述,如何將擷取訊息講清楚,我用很圖像的方式作介紹。例如用16片色塊來代表一篇文章的基本架構,假設文章有四個段落,每一個段落裡有四個重要的訊息。(見圖1)擷取訊息就是問題之後,在文字上直接看到的事實性訊息,例如老師問甲午戰爭發生在哪一年?學生就將年份指出來。
圖1:以16片色塊代表一篇文章的基本架構
2. 統整與解釋
統整與解釋就是涉及文本內部的統整,了解文本各部分關係或加以推論。意指讀者必須了解文本不同段落或各部分資料適切的關係,包括:問題與解決方法、因果與邏輯關係、分類與舉例關聯、比較與對照關係、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從未明事物建構意義的過程。這涉及證據的演繹與分析,在詞句的意涵中確認不明確或需要推論的關係。在進行解釋時,讀者正是在明確整篇文章或文本各部分的基本假設或意涵。
而統整解釋如果用這16個方塊呈現,顏色就不一樣了。如一篇文章中,紅色的1、2、5是作者要說明主題而放進去的內容;綠色的3、4、8及9、13是一個議題對立的觀點,分別放在文章的兩個部分;還有藍色的6、10、14、15是作者在每一段試著要去說服讀者,將自己的想法講得更清楚的內容;橘色的7、11、12、16看起來沒有關係,如果有些訊息是有因果關係,這4個方塊就是代表因和後面的果作為結尾。(見圖2)因此,在這篇文章中,因果再加上所有論述結論,一邊是反面的意見,另一邊是肯定的意見;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最後兩段一定是最能幫作者作為總結的。
圖2:統整解釋中16片色塊呈現的文章架構
如果是用一般國語文的方式,放在字詞解釋上,會忽略了訊息之間的關聯性,而所有文章中,理解的關鍵在於訊息的處理。或許會覺得訊息處理應該是數位的範疇,但實際不然,從符號學或從現在的資料管理來看,我們所閱讀的內容、所有訊息的背後,除了作者所要表達的語意之外,這個語意因為字詞的選擇,被情境條件包覆。有情境條件不代表它不是資訊,而回到資訊才能夠客觀一點看到結構。
現在看文章,都是2D的狀態,但是文章背後的意涵是立體的,是有層次的,是可以被推論的,而不是只有在文字上面。我們現在看文章,一直放在線性邏輯的條件上;然而高層的思考、高層的理解,並不在文字本身,而在文字所建構意義被推論出來後面的部分,也就是前面例子所提到那個人是不是盲人的推論。
其實,文章就像是魔術方塊一樣,我愈來愈覺得閱讀教育,如果從基本觀念的建立來說,樂高是一個很好的類比,積木結構洽如一句話,從這邊看是這個意思,從另一邊看是這個結果,這是因為這些字詞背後的關係。所以,語意講上位概念,有背後引申的看法,或者作者隱藏在後面的想法。我們所有的表達,如對一篇文章的觀點,或是這篇文章想要談的內容,都是立體的;但為什麼在閱讀上,只回到平面的紙本上,而不和學生進行立體性的討論呢?
3. 省思與評鑑
省思與評鑑會難嗎?涉及利用文本內容與統整性觀念或外在知識、觀點和價值,是個別與整體異同的比較。(見圖3)如同樣的議題、同樣的資訊,文本的客觀存在,作者有他的心智思維,而讀者的認知結構可能與作者不同,這樣就可以進行比較了。因為找到關聯性,就可以透過訊息的關聯來推論,而作者的本意也會愈來愈清楚。
圖3:省思評鑑中16片色塊呈現出文本與讀者文章架構的異同
(六)文本客觀存在
在閱讀的過程中,一般將焦點放在紙本上,但是對於理解,應該放在另外一個場域,是放在頭腦裡面。在閱讀的時候,讀進去的資料、讀進去的文字內容,頭腦裡沒有書架可以一本一本擺好,也沒有抽屜可以一張一張疊好。資訊在我們的頭腦裡的樣子,大致上就是亂飄的,可是它的確是在頭腦裡面的。當孩子讀完一篇文章,或是讀完一本書,或是在閱讀之後,在他頭腦裡面一定有很多資料。有些孩子有能力將這些資料建立它的關聯性,可是大部分的孩子雖然能夠擷取重要的訊息,但對於更高層次的內容可能是沒有辦法的。有些訊息的關聯性,只有成熟的讀者才能夠讀得到。所以,讀完之後,問孩子的第一個問題,會讓孩子頭腦裡的訊息開始連結起來,呈現訊息的關聯性,再問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會更豐富,好像所有的訊息都有它相關的條件。因為所有的訊息都是作者寫的,一定是反映作者內心的想法。當問題問完了,孩子對通篇文章裡的訊息關聯性、可以被推論出來的結果、邏輯上的條件,自然都清楚了。
文本存在的客觀條件,從訊息的角度來看,連結的方式與訊息,都反映了作者的心智思維。因為每一篇文章的每個訊息、每個字、每句話,都是作者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寫下來的,一定是反映他的心智。而讀者認知建構的能力,幫助我們找到背後訊息的連結,也能夠藉由這些連結,可以理解作者是如何思維,屬於心靈上活動的狀態。但是有一些狀況非常特別。我們在作者既有的連結中,創造出新的連結,也就是出現了「讀者中心論」。有時候,個人的人生經驗能夠詮釋進而更豐富一篇作品。這個更豐富不在作者身上,因而沒有被反映出來,但是透過讀者自己的經驗,能夠詮釋與解讀別人的作品,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內在與豐富性。
這裡回答前面的一個問題。我們都認為準備很棒的資料給孩子看,可是孩子既沒有能力、生活經驗又薄弱,與經典作品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很多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它非常豐富,甚至有些經典在美學上有很高的價值。不過,如果孩子心中沒有對美的感受能力,他看到的也只是一本很厚的書而已,又如「蒙娜麗莎的微笑」也不過是一個面帶微笑,甚至笑的不太自然的女人而已。所以,美感經驗不在作品本身,而在每一個讀者身上。在閱讀教育上,不是只有叫孩子讀而已,而是要不斷的去檢視與陪著孩子,把我們所擁有的感動、擁有的感受,以及所思考的問題提出來解決;並將想法分享給孩子豐富他的內在,鼓勵孩子廣泛讀、大量讀,共同帶著他一起讀,而不是讓孩子一個人讀。
(七)閱讀素養的建構
以上簡單講了幾個重要的核心觀念。在理解的歷程上,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達到認知的不同層次,這是基礎能力。然而對於一個作品的了解,對於一個議題理解的深刻與否,是決定在有沒有先備知識,以及先備經驗所建立的長期記憶,才能建構一個完整的理解條件。例如有些人教育程度不高,但是他對一部電影的感動,甚至比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深,這是因為他這部分很豐富。還有一些學生明明很年輕,可是一些很艱澀的、生硬的,甚至不太容易懂的內容,也因為他很用功,讀了很多別人的經驗,能夠以別人的經驗為理解的基礎,因而能夠有深刻的感受。所以,客觀能力條件與個別的學經條件,不是相加,而是相乘,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面貌,才真正回應到閱讀素養,透過閱讀訊息、建構意義,應用於生活的歷程與能力。而這會形成省思評鑑的能力與覺知自我的高度。
我們一直談閱讀文章,可是背後的能力,最終是要面對我們的生命,要面對我們的生活。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文本,而在這個文本裡所應用的能力、解讀理解的能力,最基本的訓練就從閱讀文字條件開始。一開始我們就認為,讓孩子能夠閱讀生活,進而能夠理解這個世界,才有條件能夠規劃創造屬於他們的未來。但不只如此,這個文本上所說的,是回應到我們在閱讀裡所講的,對於外在世界的認識,對於內在自己的理解,其實還有一大塊屬於人文素養的部分。基本上,PISA是不觸碰這個部分的,因為個別的差異性太大了,也就是價值認知的部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信仰會不同;還有美學藝術條件不同、道德品格的認同價值的體系不同,以及生命倫理、宗教哲學等等,這些是現在做閱讀真正要反映的。它是我們的濾鏡,但也可能是我們的障礙。因此,透過基礎能力對於資訊的整理,不斷的回應到自己的先備知識與經驗。因為有省思評鑑的條件,可以不斷的進行生命底層核心價值的省思,帶著自己不斷的前進。如學生要有自主性的學習,成為一個自主學習的人,除了要有客觀能力條件及個別學經歷條件之外,也還要建構更深核心價值的人文素養,這樣閱讀與生命,就可以比較清晰與完整。
四、結語
回到前面提到我在畫室的故事,當時我知道自己非常專注,甚至專注到忘了用烤箱烤東西的事。對我來講,這是很大的學習,也因為這次的研討會,讓我想起這件事情。
專注是進入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雖然外面的世界暫時消失了,但是外面的世界仍然繼續發生事情。如果只是讓自己專注而忽略了覺察,那麼這個專注很可能就是偏見,很可能就是狹隘的限制。所以,在專注的同時,還要去覺察專注的這個行為,進而去擴大在專注當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最後,引用未來學大師艾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一段話:「二十一世紀的文盲,將不是那些不會寫字和閱讀的人,而是那些無法學習、不願學習和不重新學習的人。」
這段話想傳達什麼訊息?二十一世紀文盲的定義與過去不同、二十一世紀學習很重要。這兩個答案沒有對錯的問題,而是理解層次的差別。「對」與「錯」的二元思維,簡化了事實與思考的多元性。
而根據艾爾文.托夫勒這段話,請問他認為二十一世紀有沒有文盲?二十一世紀的文盲與什麼能力有關?影響「學習」的三個因素為何?根據影響「學習」的三個因素,請試推論二十一世紀文盲的關鍵成因為何?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為什麼?你的觀點是什麼?
非常謝謝有機會可以分享我自己的故事,同時也分享閱讀教育在現在教育上的重要性。
問題與討論
【問題】
輕小說在青少年的世界裡,簡直是氾濫到有點可怕的地步。請老師談一談輕小說的文本內容,在很年輕的世代裡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價值、缺失,還有危險?
【回答】
以我現在的想法,輕小說會帶來不管是危險或缺失,其實是我們的觀點,也就是價值,但這也是我們價值的投射。在閱讀中,我們一直希望它反映的是普世價值、經典的核心價值。我們要孩子讀書,反過來,我們有沒有試著去讀孩子的書、和他一起討論,讓他知道我們和他的想法不一樣的地方?你看到的只是你的經驗,而我看到的是我自己的生命經驗,透過這個膚淺的故事,或是透過這個談情說愛的故事,可以將更深刻的東西傳遞給孩子。我們太依賴書本傳遞知識,而忽略了教育者有知識的詮釋和給予的權利,而這個角色是不會被取代的。我們長期仰賴孩子藉由閱讀學習,但孩子真正的學習是從我們身上學習的。
大部分的朋友會問,該不該給孩子讀輕小說?我們用另外一個問題來問,禁止他,他就不會讀嗎?一定是會讀的,但要怎麼做呢?就是一起參與讀輕小說,討論輕小說,將我們的價值觀偷渡給他。例如有一次,有位老師問同樣的問題,我們一起對這件事情有些討論和建議,讓他回去試試看。回去後,這位老師和學生開始讀輕小說。一開始很痛苦,但後來開始談論輕小說的內容時,有一位學生終於在談論輕小說的過程中,主動向老師談起他對愛情的看法。這位老師就按照我們原先討論的,提供一些與愛情有關的經典文學作品給那位學生,慢慢的就被嫁接過來了。
再談另一件事,這可能很現實。我們覺得孩子不應該讀輕小說,請問現在看韓劇的有多少人?它不是輕小說嗎?價值在哪裡?到底什麼是核心?我們一直限制孩子不能做這個,但是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在做同樣的事情?所以,試用不同的觀點,可以繼續保持我們的對話。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62期目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