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二期 106年6月

淺談正念閱讀

溫宗堃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暨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長


【摘要】本文簡述正念的概念,正念與注意力和閱讀能力的關係,以及正念練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帶入閱讀過程的正念閱讀。

關鍵詞:正念;注意力;閱讀障礙;正念閱讀


And the faculty of voluntarily bringing back a wandering attention, over and over again, is the very root of judgment, character, and will. No one is compos sui if he have it not. An education which should improve this faculty would be the education par excellence. But it is easier to define this ideal than to give practical directions for bringing it about.

~ William James,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根據調查,兒童和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閱讀障礙常同時發生,而一些研究也強調注意力對於流暢閱讀的重要性。在這個容易分心的時代,如何培養注意力進而改善閱讀能力,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引起心理學界關注的正念練習,與注意力的培養有密切關係。這篇短文希望簡述正念的概念,正念與注意力和閱讀能力的關係,以及不僅止於注意力技巧的正念閱讀。

一、正念的定義

  「正念」一詞是個新穎而古老的概念,它並非英文mindfulness的中譯;正確的說,它是古印度語言(梵語smṛti,巴利語sati)的古典中文翻譯。在現代醫學、心理學文獻中,最常見的正念的操作型定義是正念減壓(MBSR)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Dr. Jon Kabat-Zinn)所說的「刻意的、不帶評判的、針對當下的注意力」(註1),或者「刻意的不帶評判注意當下時時刻刻展開的經驗所產生的覺察力」(註2)。在此定義下的正念是「平靜、不評判、時時刻刻持續的,針對身體感覺、感知、情意狀態、想法和想像的一種覺察」(註3)。更扼要的表述方式是「對當下事件和經驗的一種接納的注意和覺察」(註4)。

  一個可能有幫助的分析(註5),是把正念的定義視為三個成分:意向(Intention)、注意力(Attention)和態度(Attitude)。意向是練習正念的個人願景與動機,在過程中,可能會有所改變,從自我調節,自我探索,甚至到最後的自我解脫。注意力是關注當下經驗時,所涉及到的注意能力,其核心是專注的持續度和靈活度。關於態度的部分,所謂的不評判,並非沒有情感的「純粹覺知」,而是對於自身經驗保持一份接納、開放、和善的好奇心。

  當然,有學者指出醫學、心理學界的「正念」定義與佛教傳統的理解並不完全相同(例如Bodhi, 2011)。最初卡巴金採用的正念定義本是一種操作型定義,並非試圖依據古典教學得出的決定性定義(註6)。因此,這種不同學科間的理解差異,似乎不可避免。從實務角度來看,不論傳統的四念處或當代正念課程的正念練習,它們培養、強化的心理狀態,都不僅止於正念或注意力而已,還包括了友善、悲憫、耐心、平靜等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特質。

  從歷史上來說,有系統的正念練習的根源在於早期佛教的四念處或四念住(巴利語sati- paṭṭhāna,梵語smṛtyupasthāna)。在佛教傳統的靜心分類中,四念處靜心可分為「止的靜心」(Calm Meditation)和「觀的靜心」(Insight Meditation)兩大類。止的靜心以培養高度的專注與寧靜的心理狀態為目的,其方法為讓心專注於單一或相對而言固定不變的對象,如某個視覺影像、聲音、語言概念、心理狀態。觀的靜心以洞悉身心現象之本質,進而開發自我了解的智慧為目的,其方法為時時刻刻如實地覺知當下變化的身心經驗。在實際練習過程中,「止」與「觀」彼此含攝對方某程度的技巧,但終極的目標不同。現代心理學文獻用「聚焦注意的靜心」(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和「開放監控的靜心」(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來指稱上述這兩類靜心的方式(如Lutz, Slagter, Dunne & Davidson, 2008)。不過,這並不十分精確,因為實際上,「觀」可以是「聚焦的監控」,而「止」則可以是「開放的注意」。

二、正念與注意力

  雖然正念的訓練不僅止於注意力的培養,但正念練習能夠鍛鍊注意力,已獲得一些研究的初步證實。以下列舉幾篇研究為例:

  依據Jha、Krompinger與Baime(2007)的研究,八週的「正念減壓」(MBSR)訓練提升了導向性注意(Orienting Attention),而一個月密集式靜心提升警覺性注意(Alerting Attention)。注意力在功能和神經解剖上,可分為三種不同但部分重疊的注意力次系統:警覺性(Alerting)、導向性(Orienting)和衝突監控(Conflict Monitoring)。警覺性是達成和維持一種準備好的狀態;定向性引導並限制注意力;衝突監控排列工作與反應的優先順序(又稱為執行性注意)。Jha等(2007)的研究,利用注意力網絡作業(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針對三組不同靜心組(每組17人),評估正念練習對這三種注意力的影響。第一組,有許多靜心經驗,完成一個月住宿型正念靜修營,每天練習10至12小時;第二組,靜心新手,完成八週的「正念減壓」課程(MBSR);第三組,沒有靜心經驗,為控制組。在前測時,靜修營組,相對於另兩組,呈顯進步的衝突監控。後測時,正念減壓組,相對於另兩組,導向性注意力有顯著進步;而靜修營組,相對於另兩組,警覺性注意力顯著提升。

  人類心智的訊息處理能力有限,有所謂注意力瞬息(Attentional-Blink)的缺點。當含藏在快速的事件流裡的兩個目標接連出現時,第二個目標通常不會被察覺。這個缺點可能是因為兩個目標競逐有限的注意力資源。Slagter等(2007)運用注意力瞬息作業(Attentional Blink Effect)和頭皮記錄電位(Scalp-recorded Brain Potentials)顯示靜心能影響有限大腦資源的分配。研究顯示,參加三個月密集內觀靜心(Vipassana),注意力瞬息較小,給與第一個目標的腦資源亦減少。再者,若給與第一個目標最少的腦資源,其注意力瞬息的程度也最小。

  Ortner、Kilner和Zelazo(2007)以兩個研究檢驗正念靜心對於處在情緒情境中的注意力控制的影響。研究一,正念靜心者(28位)觀看會激發情緒的照片,照片出現1或 4秒後會聽見聲音,他們需儘快地辨別聲音的高、低調。結果顯示正念靜心經驗愈多者,愈快能辨別聲音的音調,顯示較不受照片誘發的情緒之干擾。研究二,是隨機實驗研究,參加者(82人)分為正念靜心組、放鬆訓練組和waiting-list控制組。結果顯示,從情緒干擾作業(EIT)來看,相對於控制組和放鬆訓練組,正念靜心組在七週訓練後,對於來自不愉悅圖片的情緒干擾顯著減少。兩個研究顯示,正念靜心能夠減少對情緒刺激的延長反應。

  Chan與Woollacott(2007)檢驗特定的注意力網絡對長期靜心的貢獻。研究招集柏克萊地區(Berkeley)六間靜心中心的50位靜心者,包括20位採專注式靜心(Concentrative Meditation)、30位採開放式靜心(Opening-Up Meditation),和10位非靜心者。結果顯示,靜心經驗與史楚普作業(Stroop Task)干擾顯著降低有關。這表示靜心能長期加強執行性注意力網絡,有助於阻止自動性反應(如阻止注意力轉向外在或內在令人分心的刺激物),而偏向想要的反應(如持續專注在所要的目標或作業)。

  van den Hurk、Giommi、Gielen、Speckens和Barendregt(2010)運用「注意力網絡作業」研究正念靜心和注意力加工的關係。以20位資深的靜心者(平均靜心14.5年,修習vipaśyana和śamatha)為研究組,年齡、性別相符的20位非靜心者為控制組。結果顯示,正念靜心組表現出有較佳的導向性注意力和執行性注意力。

  整體而言,這些研究顯示正念練習的初期(主要在培養專一性注意力),與選擇性和執行性注意力顯著提升有關;但正念練習的後期階段(特徵為對內、外刺激物保持開放性監測),則可能和非專一性的持續性注意力相關。

三、正念與閱讀障礙

  正念練習能提升注意力,理論上應該能幫助因注意力問題產生的閱讀障礙。相關的實證研究不多,但已可見到正念改善閱讀障礙的潛能。例如,Tarrasch、Berman、Friedmann(2016)的研究,探討正念減壓課程對具有發展性閱讀障礙和(或)注意力不足的人們在閱讀、注意力和心理安適上的影響。研究顯示,19位希伯來文的閱讀者在兩個月的正念工作坊後,對於字中和字間的字母移動的閱讀錯誤以及母音的閱讀錯誤,並未減少,但是,大多數人在工作坊後減少了一般的閱讀錯誤,比原來的錯誤數量少了十九個百分比。這減少主要是因為由透過「聲的途徑」(Sublexical Route)進行閱讀而導致的錯誤減少,而不是減少透過「義的途徑」(Lexical Route)進行閱讀而導致的錯誤。因此,正念似乎能幫助讀者維持在義的途徑上。此閱讀的提升也許是因為持續注意力提升:注意力不足的閱讀障礙參與者,聲的閱讀錯誤減少是明顯的,閱讀錯誤的減少和衝動的減少也有顯著的相關性。同時,參與者的正念、壓力、反芻思惟、憂鬱、狀態性焦慮和睡眠困擾,皆有顯著改善。正念減壓了衝動並提升持續性注意力,因而提升患有發展性閱讀障礙和注意力不足的成人的閱讀能力。

四、正念閱讀

  正念的練習包含注意力的培養,因而有助於提升各種注意力,進而改善閱讀障礙。然而,更重要的是,正念練習不僅是一種治療、技巧,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存在的方式。只要願意,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吃飯、刷牙、排隊、喝水、走路、沖馬桶,無一不是練習正念──溫柔的覺知當下的機會。這當然也包括現在,你閱讀此篇文章的時候。此時此刻,你可以選擇去:

感受你身體的感覺,包括肩膀、背部的感覺,任何的觸覺、溫度、本體感覺。

感受呼吸的感覺。

察覺此刻的心情、情緒,以及腦海中浮現的思緒。

調整一個讓自己感到自在、穩定又平衡的坐姿,放鬆其實不需使勁的身體肌肉。

有意識的看一看眼前書本的紙張(或螢幕),感受它的顏色、形狀和光線。

開始閱讀。感覺你的眼球從容地來回移動,以及頭部的轉動。

真的閱讀躍然而出的文字,細細品味它傳達的訊息。

繼續的呼吸,不摒住呼吸,無論你所閱讀的內容如何。

這些內容給你什麼樣的感覺?感覺那個感覺。

若你發現注意力飄移,不自主地離開了閱讀的內容,知道注意力當下在哪裡,有意識而溫柔的把它帶回到此刻的閱讀。

需要翻頁(或滑動網頁)時,有意識的覺察手部、手指的移動。

如果需要,停下閱讀的腳步,回到自己當下的身體與呼吸一會兒。

五、結論

  當代心理學的正念是對當下事物的一種溫柔而不評判的覺察力,它包含注意力、態度和意向的要素。有系統的正念訓練源自佛教的止觀,能夠培養不同型式的注意力,而實徵研究也顯示它能提升注意力,因而改善與注意力不足有關的閱讀障礙。但正念訓練不僅止於注意力的培養,還包括培養耐心、友善等健康的態度。更重要的是,正念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正念練習可以融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閱讀正是生活的一部分。

【附註】
註1:Jon Kabat-Zinn, 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Hyperion, 1994).
註2:Jon Kabat-Zinn,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0:2 (June 2003), pp.144-156.
註3:Paul Grossman, Ludger Niemann, Stefan Schmidt, & Harald Walach,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nd Health Benefit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57:1 (July 2004), pp.35-43.
註4:Kirk Warren Brown, Richard M. Ryan, & J. David Creswell, "Mindfulnes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vidence for Its Salutary Effects,” Psychological Inquiry 18:4 (2007), pp.211-237.
註5:Shauna L. Shapiro, Linda E. Carlson, John A. Astin, and Benedict Freedman, "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2:3 (March 2006), pp.373-386.
註6:Jon Kabat-Zinn,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of MBSR, Skillful Means, and the Trouble with Maps," Contemporary Buddhism 12:1 (May 2011), pp.281-306.

參考書目
Bodhi, Bhikkhu, "What Does Mindfulness Really Mean? A Canonical Perspective," Contemporary Buddhism 12:1 (May 2011), pp.19-39.
Chan, Davina and Woollacott, Marjorie, "Effects of Level of Meditation Experience on Attentional Focus: Is the Efficiency of Executive or Orientation Networks Improved?,"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3:6 (August 2007), pp.651-658. Doi:10.1089/acm.2007. 7022.
Jha, Amishi P., Krompinger, Jason, & Baime, Michael J., "Mindfulness Training Modifies Subsystems of Attention,"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7:12 (June 2007), pp.109-119.
Lutz, Antoine, Slagter, Heleen A., Dunne, John D., & Davidson, Richard J., "Attention Regulation and Monitoring in Medita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4 (April 2008), pp.163-169.
Ortner, Catherine N. M., Kilner, Sachne J., & Zelazo, Philip Davi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Reduced Emotional Interference on a Cognitive Task,"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1:4 (December 2007), pp.271-283.
Slagter, Heleen A., Lutz, Antoine, Greischar, Lawrence L., Francis, Andrew D., Nieuwenhuis, Sander, Davis, James M., & Davidson, Richard J., "Mental Training Affects Distribution of Limited Brain Resources," PLoS Biology 5:6 (June 2007), p.e138.
Tarrasch, Ricardo, Berman, Zohar, & Friedmann, Naama, "Mindful Reading: Mindfulness Meditation Helps Keep Readers with Dyslexia and ADHD on the Lexical Track,"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May 2016), p.578.
van den Hurk, Paul A., Giommi, Fabio, Gielen, Stan C., Speckens, Anne E., & Barendregt, Henk P., "Greater Efficiency in Attentional Processing Related to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3:6 (June 2010), pp.1168-1180.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6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