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二期 106年6月
淺談正念閱讀溫宗堃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暨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長【摘要】本文簡述正念的概念,正念與注意力和閱讀能力的關係,以及正念練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帶入閱讀過程的正念閱讀。 關鍵詞:正念;注意力;閱讀障礙;正念閱讀
一、正念的定義 「正念」一詞是個新穎而古老的概念,它並非英文mindfulness的中譯;正確的說,它是古印度語言(梵語smṛti,巴利語sati)的古典中文翻譯。在現代醫學、心理學文獻中,最常見的正念的操作型定義是正念減壓(MBSR)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Dr. Jon Kabat-Zinn)所說的「刻意的、不帶評判的、針對當下的注意力」(註1),或者「刻意的不帶評判注意當下時時刻刻展開的經驗所產生的覺察力」(註2)。在此定義下的正念是「平靜、不評判、時時刻刻持續的,針對身體感覺、感知、情意狀態、想法和想像的一種覺察」(註3)。更扼要的表述方式是「對當下事件和經驗的一種接納的注意和覺察」(註4)。 一個可能有幫助的分析(註5),是把正念的定義視為三個成分:意向(Intention)、注意力(Attention)和態度(Attitude)。意向是練習正念的個人願景與動機,在過程中,可能會有所改變,從自我調節,自我探索,甚至到最後的自我解脫。注意力是關注當下經驗時,所涉及到的注意能力,其核心是專注的持續度和靈活度。關於態度的部分,所謂的不評判,並非沒有情感的「純粹覺知」,而是對於自身經驗保持一份接納、開放、和善的好奇心。 當然,有學者指出醫學、心理學界的「正念」定義與佛教傳統的理解並不完全相同(例如Bodhi, 2011)。最初卡巴金採用的正念定義本是一種操作型定義,並非試圖依據古典教學得出的決定性定義(註6)。因此,這種不同學科間的理解差異,似乎不可避免。從實務角度來看,不論傳統的四念處或當代正念課程的正念練習,它們培養、強化的心理狀態,都不僅止於正念或注意力而已,還包括了友善、悲憫、耐心、平靜等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特質。 從歷史上來說,有系統的正念練習的根源在於早期佛教的四念處或四念住(巴利語sati- paṭṭhāna,梵語smṛtyupasthāna)。在佛教傳統的靜心分類中,四念處靜心可分為「止的靜心」(Calm Meditation)和「觀的靜心」(Insight Meditation)兩大類。止的靜心以培養高度的專注與寧靜的心理狀態為目的,其方法為讓心專注於單一或相對而言固定不變的對象,如某個視覺影像、聲音、語言概念、心理狀態。觀的靜心以洞悉身心現象之本質,進而開發自我了解的智慧為目的,其方法為時時刻刻如實地覺知當下變化的身心經驗。在實際練習過程中,「止」與「觀」彼此含攝對方某程度的技巧,但終極的目標不同。現代心理學文獻用「聚焦注意的靜心」(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和「開放監控的靜心」(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來指稱上述這兩類靜心的方式(如Lutz, Slagter, Dunne & Davidson, 2008)。不過,這並不十分精確,因為實際上,「觀」可以是「聚焦的監控」,而「止」則可以是「開放的注意」。 二、正念與注意力 雖然正念的訓練不僅止於注意力的培養,但正念練習能夠鍛鍊注意力,已獲得一些研究的初步證實。以下列舉幾篇研究為例: 依據Jha、Krompinger與Baime(2007)的研究,八週的「正念減壓」(MBSR)訓練提升了導向性注意(Orienting Attention),而一個月密集式靜心提升警覺性注意(Alerting Attention)。注意力在功能和神經解剖上,可分為三種不同但部分重疊的注意力次系統:警覺性(Alerting)、導向性(Orienting)和衝突監控(Conflict Monitoring)。警覺性是達成和維持一種準備好的狀態;定向性引導並限制注意力;衝突監控排列工作與反應的優先順序(又稱為執行性注意)。Jha等(2007)的研究,利用注意力網絡作業(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針對三組不同靜心組(每組17人),評估正念練習對這三種注意力的影響。第一組,有許多靜心經驗,完成一個月住宿型正念靜修營,每天練習10至12小時;第二組,靜心新手,完成八週的「正念減壓」課程(MBSR);第三組,沒有靜心經驗,為控制組。在前測時,靜修營組,相對於另兩組,呈顯進步的衝突監控。後測時,正念減壓組,相對於另兩組,導向性注意力有顯著進步;而靜修營組,相對於另兩組,警覺性注意力顯著提升。 人類心智的訊息處理能力有限,有所謂注意力瞬息(Attentional-Blink)的缺點。當含藏在快速的事件流裡的兩個目標接連出現時,第二個目標通常不會被察覺。這個缺點可能是因為兩個目標競逐有限的注意力資源。Slagter等(2007)運用注意力瞬息作業(Attentional Blink Effect)和頭皮記錄電位(Scalp-recorded Brain Potentials)顯示靜心能影響有限大腦資源的分配。研究顯示,參加三個月密集內觀靜心(Vipassana),注意力瞬息較小,給與第一個目標的腦資源亦減少。再者,若給與第一個目標最少的腦資源,其注意力瞬息的程度也最小。 Ortner、Kilner和Zelazo(2007)以兩個研究檢驗正念靜心對於處在情緒情境中的注意力控制的影響。研究一,正念靜心者(28位)觀看會激發情緒的照片,照片出現1或 4秒後會聽見聲音,他們需儘快地辨別聲音的高、低調。結果顯示正念靜心經驗愈多者,愈快能辨別聲音的音調,顯示較不受照片誘發的情緒之干擾。研究二,是隨機實驗研究,參加者(82人)分為正念靜心組、放鬆訓練組和waiting-list控制組。結果顯示,從情緒干擾作業(EIT)來看,相對於控制組和放鬆訓練組,正念靜心組在七週訓練後,對於來自不愉悅圖片的情緒干擾顯著減少。兩個研究顯示,正念靜心能夠減少對情緒刺激的延長反應。 Chan與Woollacott(2007)檢驗特定的注意力網絡對長期靜心的貢獻。研究招集柏克萊地區(Berkeley)六間靜心中心的50位靜心者,包括20位採專注式靜心(Concentrative Meditation)、30位採開放式靜心(Opening-Up Meditation),和10位非靜心者。結果顯示,靜心經驗與史楚普作業(Stroop Task)干擾顯著降低有關。這表示靜心能長期加強執行性注意力網絡,有助於阻止自動性反應(如阻止注意力轉向外在或內在令人分心的刺激物),而偏向想要的反應(如持續專注在所要的目標或作業)。 van den Hurk、Giommi、Gielen、Speckens和Barendregt(2010)運用「注意力網絡作業」研究正念靜心和注意力加工的關係。以20位資深的靜心者(平均靜心14.5年,修習vipaśyana和śamatha)為研究組,年齡、性別相符的20位非靜心者為控制組。結果顯示,正念靜心組表現出有較佳的導向性注意力和執行性注意力。 整體而言,這些研究顯示正念練習的初期(主要在培養專一性注意力),與選擇性和執行性注意力顯著提升有關;但正念練習的後期階段(特徵為對內、外刺激物保持開放性監測),則可能和非專一性的持續性注意力相關。 三、正念與閱讀障礙 正念練習能提升注意力,理論上應該能幫助因注意力問題產生的閱讀障礙。相關的實證研究不多,但已可見到正念改善閱讀障礙的潛能。例如,Tarrasch、Berman、Friedmann(2016)的研究,探討正念減壓課程對具有發展性閱讀障礙和(或)注意力不足的人們在閱讀、注意力和心理安適上的影響。研究顯示,19位希伯來文的閱讀者在兩個月的正念工作坊後,對於字中和字間的字母移動的閱讀錯誤以及母音的閱讀錯誤,並未減少,但是,大多數人在工作坊後減少了一般的閱讀錯誤,比原來的錯誤數量少了十九個百分比。這減少主要是因為由透過「聲的途徑」(Sublexical Route)進行閱讀而導致的錯誤減少,而不是減少透過「義的途徑」(Lexical Route)進行閱讀而導致的錯誤。因此,正念似乎能幫助讀者維持在義的途徑上。此閱讀的提升也許是因為持續注意力提升:注意力不足的閱讀障礙參與者,聲的閱讀錯誤減少是明顯的,閱讀錯誤的減少和衝動的減少也有顯著的相關性。同時,參與者的正念、壓力、反芻思惟、憂鬱、狀態性焦慮和睡眠困擾,皆有顯著改善。正念減壓了衝動並提升持續性注意力,因而提升患有發展性閱讀障礙和注意力不足的成人的閱讀能力。 四、正念閱讀 正念的練習包含注意力的培養,因而有助於提升各種注意力,進而改善閱讀障礙。然而,更重要的是,正念練習不僅是一種治療、技巧,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存在的方式。只要願意,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吃飯、刷牙、排隊、喝水、走路、沖馬桶,無一不是練習正念──溫柔的覺知當下的機會。這當然也包括現在,你閱讀此篇文章的時候。此時此刻,你可以選擇去:
五、結論 當代心理學的正念是對當下事物的一種溫柔而不評判的覺察力,它包含注意力、態度和意向的要素。有系統的正念訓練源自佛教的止觀,能夠培養不同型式的注意力,而實徵研究也顯示它能提升注意力,因而改善與注意力不足有關的閱讀障礙。但正念訓練不僅止於注意力的培養,還包括培養耐心、友善等健康的態度。更重要的是,正念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正念練習可以融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閱讀正是生活的一部分。 【附註】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