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二期 106年6月
科技時代心閱讀──從經典閱讀到覺性閱讀的U旅程李明芬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教授 |
進入高科技和聲訊網絡時代之後,傳統書齋生活的平靜與安穩已被打破,書香馥郁的圖書館和研究中心,也不再是皓首窮經的學者和莘莘學子們惟一流連忘返的地方。隨著互聯網對傳統生活與學習方式的變革,聲訊和光影將會逐漸取代語言文字,e-book將成為所有紙品出版物的終結者,人們將進入一個徹底的「讀圖時代」……大量的、公共的、千篇一律的、不再具有什麼個人色彩的單詞與詞組的設置,勢必成為一種「數字化霸權」,使我們從此將失卻純粹的和個人的語言風格。我們將不再去推敲和尋找最準確、最細膩、最富表現力的詞語,我們將失去最後的精確與多樣的風格。還有思想上、文學精神上的損失。這方面的損失也許更大。(註1) |
歐洲、北美總比我們更現代化得多吧?我們在那裡看到的是良好的讀書風氣。火車上、飛機上、輪船上,到處都有人安靜地閱讀。他們的習慣是不說閒話,只讀書;……讀書風氣其實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風氣,甚至也是一個社會的道德風氣的反映。因為讀書不僅使人獲得知識,還可以使人變得安寧,減少浮躁氣。 |
我若有你的聰明,甘願作一個學者,拯救人類;不作一個百萬富翁,造福自己。讓我告訴你,現在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想侵略中國,但是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學者卻多想學習中國。我希望你能夠學通中西,就是為了教你擔起強化中國,教化歐美的重任,能夠給人類指出一條光明的大道,讓人能過上真正是人的生活!(註7) |
註1: | 徐魯,〈守住經典這棵樹〉,《中國教育報》,2002年3月21日,第6版,http://www.jyb.com.cn。 |
註2: | 徐魯著,《重返經典閱讀之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
註3: | 劉夢溪,「今天為什麼要閱讀經典」,(2008年3月29日),引自劉夢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69fd501008sn6.html。 |
註4: | 曾志朗,陳郁秀,「教育與文化」,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2003年。 |
註5: | 魏承思,「重整中國文化斷層的宏圖大業──南懷瑾先生推動兒童中國文化導讀」,https://read01.com/zh-tw/zOGanB.html#.WiYkmrT1VTY。 |
註6: | 余一彥,〈辜鴻銘的西文學習法〉,《兒童中西文化導讀通訊》,1期(1997年),頁40-42。(本文摘自徐虹主編,《北大四才子》,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
註7: | 余一彥,〈辜鴻銘的西文學習法〉,《文教新潮》,6卷3期(2001年9月),http://www.tw.org/newwaves/63/1-7.html。 |
註8: | 王財貴口述;吳月蕙報導,〈尋找文化生命的源頭活水──王財貴與「十萬兒童讀經運動」〉,《中央日報》,1995年6月17日&18日,第19版。 |
註9: | 葉鵬飛,〈腹有詩書氣自華〉,《聯合早報》(新加坡),2002年11月10日,第29版。 |
註10: | 同上註。 |
註11: | 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書局,2000)。 |
註12: | 每日頭條,「做這些有趣的事可以讓孩子左右腦均衡發展哦,寶媽們快收走」,(2016年7月10日),https://kknews.cc/baby/8m86zg.html。 |
註13: | 同註1。 |
註14: | 同註1。 |
註15: | 彼得.聖吉(Peter Senge),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約瑟夫.賈渥斯基(Joseph Jaworski),貝蒂.蘇.佛勞爾絲(Betty Sue Flowers)著;汪芸譯,《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Presence: An Exploration of Profound Change in People,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臺北:天下遠見,2006)。 |
註16: | C. O. Scharmer, Theory U: Leading form the Futures as It Emerges, (Cambridge, MA: SoL Press, 2007). |
註17: | 奧托.夏莫著;邱昭良,王慶娟譯,《U型理論》(Theory U: Learning from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 |
註18: | 同註16。 |
註19: | 同註16。 |
註20: | 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著,《U型理論:感知正在生成的未來》(Theory U: Leading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
註21: | 同註15。 |
註22: | 同註20。 |
註23: | 同註16。 |
註24: | 同註16。 |
註25: | 同註15。 |
註26: | 釋聖嚴著,《聖嚴說禪》,(臺北:法鼓文化,1996)。 |
註27: | 同註16。 |
註28: | 同註15。 |
註29: | ancaspari, Shifting Personal Reality, (January 5,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5 from https://mindshiftintegral.wordpress.com/2013/01/05/shifting-personal-reality/comment-page-1/. |
註30: | 同註16。 |
註31: | 許炎初,「敬回富雄 關於生命之五層次論和引動潛能的U行理論之對應」,(2010年3月24日)。2011年8月1日取自:http://lms.ctu.edu.tw/s0023/doc/7259。 |
註32: | 同註16。 |
註33: | 李柏儒撰,〈靈山的探索──高行健及其《靈山》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2009)。 |
註34: | 蔡耀明著,《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臺北:法鼓文化,2006)。 |
周 | 應之,〈英語學習從莎士比亞開始〉,《中國教育報》,2003年。http://www.elight.net.cn,2003年7月14日,11:34。 |
劉 | 家齊,錢佳慧採訪;劉家齊撰文,「專訪王財貴教授。經典教育急先鋒」,多維新聞網,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
【訊息】《佛教圖書館館刊》約稿啟事本館刊旨在發展佛教圖書館事業,提供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之理論及實務作業資訊。歡迎關心佛教圖書館之先進不吝惠賜專論、研究心得與新知報導等文章。 凡有關圖書資訊或佛教學之論述,皆歡迎來稿。本刊專欄有:專題論述、經營管理、佛圖論壇、電子藏經閣、書香.書鄉、人物專訪、圖書館巡禮、參與.分享。 來稿以原創性為主,一稿不能數投。來稿請具備下列項目:1. 中文篇名及真實姓名。2. 服務單位、職稱。3. 學術論著請附中文提要(三百字以內)、關鍵詞(五個以內)。 凡來稿需經本刊編輯委員會審稿通過後,方行刊載,且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做合理使用。 來稿刊出後,致贈稿酬及當期本刊三冊,並將同時發行於本刊之全球資訊網(WWW)。 來稿請寄:604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佛教圖書館館刊編輯部收」。 稿約詳見:http://www.gaya.org.tw/journal/news.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