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收錄中文、日文、西文等佛學教育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研究報告、視聽資料等資料為主。 |
2. |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
3. |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
4. |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
5. | 本書目之日文字採用Unicode碼輸入顯示。 |
□學位論文 |
【佛教教育】 |
| Bijoy P. Barua。「Western Educ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a Buddhist Village of Bangladesh: A Case Study of the Barua Community」。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2004。 |
| Chumpol Poolpatarachewin。「An Analysis of Buddhist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ailand」。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4。 |
| Daniel E. Perdue。「Practice and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Debate in Tibetan Buddhist Education」。Ph.D. Dissertation。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1983。 |
| Edward Yushin Yoo。「Educational Ideology in Buddhism:Special Application to South Korean Education」。Ph.D. Dissertation。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1975。 |
| Frances Lillian O'Neil。「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Zen Buddhist Principles in Education and two Case Studies of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America」。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79。 |
| Jeffrey Samuels。「Becoming Novices: Buddhist Education, Monastic Identity, and Social Service in 20th- and 21st-century Sri Lanka」。。University of Virginia,2002。 |
| Margaret Coberly。「Transpersonal Dimensions in Hospice Care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s of Tibetan Buddhist Psychology」。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awai'i,1997。 |
| Shigeru Ohsuka。「Toward a Future of Buddhist Education: A Historical Study of Buddhist Morality Based on the "fan-wang-ching"」。Ed.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awai'i,1996。 |
| Sonia MacPherson。「A Path of Learning: Indo-Tibetan Buddhism as education」。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0。 |
| Steven J. Zack。「Buddhist Education Under Prince Wachirayan Warorot」。Ph.D. Dissertation。Cornell University,1977。 |
| Wan-Ming Lu (釋惠謙)。「A Comparison between Buddhist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Christian Education in Tennessee」。M.A. Thesis。Bethel College (Tennessee, USA),2003。 |
| Wan-Ming Lu (釋惠謙)。「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Buddhist Education, Based on Burgess’ Social Science Method at an American University and a Private Buddhist Organization」。Ph.D. Dissertation。Lynn University,2006。 |
| Young Hwan Kim。「Buddh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Ph.D. Dissertation。Kent State Universuty,1979。 |
| 大谷時中。「佛教における自然,緣起,現實,個性觀と教育道:佛教教育學試論」。博士論文。廣島大學,1968。 |
| 王宜鵬。「禪宗教育思想及其現代意蘊」。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2007。 |
| 王玫瓔。「生命教育成長團體之研究:以福智生命教育工作坊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民96。 |
| 安京植。「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之教育意義」。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民81。 |
| 杜鋼。「中國佛教凈土宗教育研究」。博士後論文。華東師範大學,2007。 |
| 沈立。「覺人教育──佛教教育論」。博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2004。 |
| 阮登方。「越南佛教乞士派的教育及其現實意義」。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08。 |
| 林作嘉。「清末民初廟產興學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民89。 |
| 林竺陵。「禪宗淨觀覺行之心靈教育思想與實踐」。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0。 |
| 林建睿。「曼荼羅思考法個案創意聯想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之曼荼羅思考法應用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民96。 |
| 林昭君。「論天台觀心思想之生命教育意涵」。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6。 |
| 洪美萍。「慈濟教聯會社區成人教育方案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民92。 |
| 張尤雅(釋見潤)。「佛教成人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民87。 |
| 張家榮撰。「臺灣佛教學術高等教育發展現況之硏究:以南華大學宗教學硏究所佛學組與中華佛學硏究所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硏究所,民96。 |
| 張華民。「中國佛教教育事業現代化之研究:以星雲大師發展佛光山為案例」。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史學組,1997。 |
| 曹劍珍。「《說無垢稱經》之生命觀及其在彰顯生命教育的開展性」。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4。 |
| 許淑燕。「文化脈絡中的社會行動:慈濟教聯會之社區教育個案研究」。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民90。 |
| 陳佳彌撰。「《大方廣十輪經》十輪思想之研究:以十佛輪的教育觀為主」。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2。 |
| 陳彥妤。「靜坐介入方案執行或開放教育程度差異對幼兒神經生理表現之探討」。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民93。 |
| 陳娟珠。「轉識熏習教育論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86。 |
| 陳淑滿。「佛教人士在港興辦教育事業之研究(一九五○至一九八○)」。碩士論文。香港珠海大學歷史研究所,民81。 |
| 陳雪麗。「由儒佛的情緒觀論情感教育」。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民86。 |
| 彭世明。「『覺智』思想之生命教育蘊義:以《無量壽經》為中心」。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5。 |
| 黃志忠。「禪宗五家七宗之形成及其教育風格」。碩士論文。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民94。 |
| 楊莉。「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中的《壇經》」。碩士論文。首都師範大學,2005。 |
| 楊貴媛。「佛光山大佛法語的教育意涵與應用探討」。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宗教學系,民97。 |
| 楊謦綺(釋大愚)。「禪宗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之哲學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民92。 |
| 劉嘉琪。「禪的精神在國小教育的啟思與運用」。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94。 |
| 歐俊明。「原始佛教『緣起』生命觀在現代教育的蘊義」。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民86。 |
| 蔡金濤。「禪宗的教育思想與實施」。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55。 |
| 齋藤昭俊。「佛教教育における指導原理の研究」。博士論文。大正大學,1998。 |
| 簡秀珊。「大學策略聯盟之研究:以佛教人士已興辦之大學為例」。。華梵大學,2003。 |
| 嚴智權。「國小學童實施生活禪教學對其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民94。 |
| 釋提寬。「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教育事業』之研究」。畢業論文。圓光佛學研究所,民88。 |
| 顧大勇。「歸義軍時期敦煌的學校和教育」。碩士論文。蘭州大學歷史文獻學-敦煌學,民1998。 |
| 龔蕙瑛。「佛教團體教育的實況與評估:以高雄市元亨寺學佛營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民86。 |
【僧伽教育】 |
| Minh T. Nguyen。「Buddhist Monastic Education and Regional Revival Movement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Vietnam」。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2007。 |
| Tzung Ming Cheng(釋見諦)by。「Venerable Tai-shu and modern Chinese monastic education」。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90。 |
| 李珮華。「藏傳佛教格魯派之教育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民93。 |
| 周子鈴。「藏傳佛教格魯派傳統寺院教育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5。 |
| 周啟榮。「南北朝僧徒與學術教育之關係」。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史學組,民67。 |
| 徐子敏。「西藏寺院宗教教育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研究」。碩士論文。蘇州大學,2000。 |
| 張良田。「西藏宗教寺院教育及其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碩士論文。蘇州大學,2003。 |
| 陳明茹。「藏傳佛教格魯派僧伽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民95。 |
| 曾政雄。「雲南傣族學僧教育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民91。 |
| 戴軍。「唐代寺院教育與文學」。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 |
| 梶井一曉。「近世僧侶教育機關に關する研究:修學者の分析を通して」。博士論文。廣島大學,2001。 |
【教學、課程】 |
| 王美慧。「靜思語教學應用於國小一年級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民96。 |
| 何世力。「靜思語教學融入國文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宜蘭縣一所國中為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3。 |
| 吳佳蓉。「以靜思語教學促進低年級學童建設性思考能力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7。 |
| 李月娥。「慈濟教師應用靜思語教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質性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91。 |
| 李玫玲。「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93。 |
| 周倩慧。「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學生孝道態度、行為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3。 |
| 林佳慧。「靜思語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民96。 |
| 洪素芬。「一個研究者探索靜思語教學的反省歷程:兼論整合觀點的德育模式」。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89。 |
| 徐永能。「靜思語融入國小作文教學研究」。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班,民95。 |
| 張鎮昌。「運用靜思語教學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竹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91。 |
| 郭怡玲。「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民95。 |
| 郭律吟。「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學童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影響」。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7。 |
| 陳蓓燕。「靜思語教學推動全校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民97。 |
| 賀正楨。「國民小學靜思語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88。 |
| 馮厚美。「靜思語教學對提升國小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90。 |
| 蕭怡娟。「靜思語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小泰雅族學生尊重與關懷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7。 |
| 謝銘峰。「慈大附中實施靜思語教學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究」。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6。 |
|
|
| 林銘光。「國小宗教性課程設計與發展現況之研究:以台北縣市佛教教育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民90。 |
| 柯淵福。「成人參與佛教團體教化課程的學習經驗及其生活改變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民94。 |
| 陳欣宜。「台灣佛教梵唄教學之轉變與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民94。 |
| 黃天長。「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88。 |
| 黃素霞。「當代台灣佛學院課程規劃之探討」。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7。 |
| 簡秀治。「成人參與宗教課程的動機及其影響:以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民84。 |
【教材/教科書】 |
| 鄭垂莊。「初級佛教華語教材規畫設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民96。 |
| 釋齎因。「梵語教材與教學之基礎研究」。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3。 |
【佛學院所】 |
| 何潔。「漢藏教理院(1932-1950)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2004。 |
| 林寶鑾。「佛光山分別院辦理的都市佛學院學員學習成效評鑑指標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民92。 |
| 邱歆婷。「創價教育研究:以牧口常三郎為核心」。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民95。 |
| 童逸文。「宗教團體興辦大學校院校園規劃之探討:以佛教玄奘人文社會學院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班,民90。 |
| 黃琦崴。「佛教團體辦學的成效探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4。 |
| 楊哲優。「成人參與佛教團體讀書會學習情境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民91。 |
| 謝瑞君。「慈濟基金會教育援助之實踐經驗研究:以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為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7。 |
| 釋如斌。「近代中國佛教教育事業之研究:以閩南佛學院為例」。畢業論文。圓光佛學研究所,民89。 |
【個人教育思想】 |
| 侯文地。「《長阿含經》中佛陀教育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0。 |
| 南後男。「佛陀眾生教化理念在現代教育上的意義」。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民83。 |
| 陳柏達。「佛陀與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較」。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民63。 |
| 楊素英。「《阿含經》中有關佛陀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89。 |
| James Gerald Mull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Buddhist education in Asanga's Bodhisattvabh」。Ph.D. Dissertation。McMaster University,1994。 |
|
|
| 葉明哲。「天臺智顗的的圓頓教觀對現代生命教育的啟發」。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民96。 |
| 釋諦融。「智顗修道教育之研究:四教為主」。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91。 |
| 謝時瑩。「由法藏『新十玄』論臺灣教育之重建」。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民88。 |
| 高慈穗。「惠能的教育思想」。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民92。 |
| 游豐偉。「圭峰宗密《華嚴原人論》的教育思想」。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民94。 |
| 康素華。「世俗化時代的宗教教育改革:太虛大師與紐曼主教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民92。 |
| 蕭淳方。「弘一大師持戒宏律創化美感人生之教育啟示」。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3。 |
| 杜鋼。「印光教育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2005。 |
| 王秉倫。「印順法師的生命觀及其生命教育義蘊」。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民96。 |
| 林泰石。「聖嚴法師禪學著作中的生命教育」。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民97。 |
| 釋常慧。「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與實踐:以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例(1965-1991)」。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91。 |
| 曾耀賢。「曉雲導師覺之教育思想之探討」。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6。 |
| 郭男先。「上證下嚴法師大愛思想及其教育義蘊之研究」。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4。 |
| 陳宗權。「上證下嚴法師感恩領導理念及其教育實踐之可能性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3。 |
| 黃仁瑜。「證嚴法師的靜思語倫理思想及其教學之探究」。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民94。 |
|
|
| 扎西才旦。「論喜饒嘉措大師對藏族文化和教育的貢獻」。碩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2006。 |
| 普次。「論薩迦班智達的教育思想」。碩士論文。西藏大學,2006。 |
|
|
| 范瓊方。「日蓮佛法之人文思想及其教育意涵:以台灣創價學會之詮釋為中心」。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7。 |
| 奧田真紀子。「池田大作教育倫理思想述評」。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