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入世護法
◎時間:90.3.3. pm3:00~6:00
·

課程講義       課堂誌       心得分享



課堂誌

  今天的主題「入世護法」,是藉由神醫耆婆的故事來進行,經由同學活潑的表演,將書上的點點滴滴轉換成生動的短劇。

  故事中,耆婆出生於王侯之家,卻捨棄富貴的生活立志於行醫濟世,並與佛陀有約:「耆婆醫治人們生體上的苦痛,佛陀醫治人們心靈上的傷痛」。耆婆醫治暴王和阿奢世王,並進一步地將他們引領至佛陀座下學習佛法,其中阿奢世王更成為後來佛陀和經典結集的大護法之一。

  耆婆對佛門的貢獻,不止於為佛陀與諸多比丘、比丘尼,解除身體上的病痛,使之得以全心於修行和弘法上,他更向佛陀建言為佛弟子出家進行考核,藉以讓佛門的素質進一步的提昇。在課堂上,有同學提出是否會因限制人們出家而扼殺了他們接觸佛學和普種慧根的機會?師父也為我們進行開示道:當時採取該措施實有其時代背景,一方面出家動機要正確,一方面佛弟子需為世人學習的榜樣,因此,設立剃度條件是有其必要的。

  之後,師父再進一步就故事的內容為我們說明在家弟子的基本修持大綱:"如諸佛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佈施、持戒、禪定),且應過正常的經濟生活,合理的社會生活,和德化的政治生活。以信心為基礎,慈悲為力量,團結互動成就世間三寶事。

  最後,師父提到了在家弟子特勝的德行,共有五具足:首先是信具足(相信佛陀教義與佛法);戒具足(受持五戒、加持八關齋戒);施具足(財施、法施、無畏施);聞具足(聽聞佛法、觀察甚深微妙義);慧具足(法隨法行、明瞭緣起)。

  若我們這些在學的年輕人能虛心學習醫聖耆婆虔敬三寶,具足對佛陀的信心,一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佛法的教義,使多彩多姿的學生生活更添法喜充滿的感動,並且將來能貢獻自己的所長服務大眾……

回此單元目錄

回慧青講座目錄



心得分享

  ◎今日的話題自神醫耆婆引導出入世護法的諸多內容,師父也藉此解答了大家對於僧團的一些疑問。一直以來,弟子總以鄉愿的心態處世,一味的想藉迴避求解脫,今始感悟。昨日種種因,還今諸多果。雖然,來日將再有何因果實未可知,但相信必能秉持正念,不再迷惘。(宗翰)

  
  ◎記得以前高中國文老師曾說政治會污染人心,所以很多真正關心社會的清流之士,反而都不敢加入政治圈,免得身心被污染。其實正因為目前政治界如此利益糾結,才更需要能「坐懷不亂」的清廉之士參與。
  所以我很贊成在家的佛教徒能夠走入政治,為民服務。讓政治界多一點發心的有為之士,以利民生。(常瑜)

  我覺得耆婆蠻偉大的,能夠不畏難的去救那麼多人。更了不起的是,他一直想為大家服務的那份心。雖然不是說,學佛就一定要像耆婆那樣,不過我想最起碼要像師父說的"以信心為本,以施、戒為立身社會的事行",去跟周圍的人相處,能讓周圍的人知道佛法,讓他們對生活有信心,也是好事一樁。(芃璇)

  其實一直覺得自己可能對於幫助佛教、佛法沒什麼"功用",(雖然慧青已經參加了三個學期,不過依然覺得自己是惰於學習的學生),對於身為在家佛弟子的自己,究竟可以有什麼方法或作為,也總是心懷疑惑!不過今天上完課,心中的疑惑算是稍微解開了。
  原來,盡好自己目前學生的本分,學習好自己的所學,培養一技之長,就是入世護法的好方式之一!甚至"從政"也可以道德的:P
  雖然煩惱依然沒減多少,但是,很高興自己在學佛的路上,仍然是"有用"的:)(芝郁)

  很高興能夠參加慧青,使我受益很多,懂得出世和入世有所不同。
  耆婆行醫救人,不求回報,真是一位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並有特勝的德性,充分表現出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聞具足、慧具足。我覺得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能聽聞佛法,那麼社會就會祥和、不再有那麼多情殺、強盜殺人、自殺事件。
  耆婆救了阿奢世王後,還帶他去見佛陀,懺悔殺父的罪過,而重獲新生。所以每個人犯錯之後,一定要誠心懺悔。
  我覺得就像耆婆以信心為本,立志行醫救人,能有智慧去面對抉擇,然後永不後悔,是很重要的。(春惠)

  ◎今天學到在家弟子的基本修持大綱,裡面提了佈施持戒及禪定,這三者中最難的莫過於禪定了吧!
  見勛法師說〝捨〞即在平等心的實踐,然而觀照自己的日常言行離〝捨〞仍有一大段距離,還是跳不出「因人廢言」或待人有親疏遠近之別的泥沼輪迴。平等心的修行應不只於此,看到師父們 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把歡樂的感覺帶給每個人,而不是將自己先前的情緒感受表現在臉上。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微笑,也是一種平等心的實踐吧!〈曉青〉

  ◎今天看了同學的演出,加上師父講解,使我了解耆婆勇敢仗義直言助人不求回報的心,並對於佛陀及佛法的信心社會上有很多人對於很多不滿的人事,總是敢怒不敢言,常在背後做很多小動作,十分不光明磊落對很多事總是批評多於建設性的意見,很多時候也只是自掃門前雪。
  我想籍由耆婆的故事,讓我了解到大愛的無私奉獻及無畏的諫言是一種典範的表現,是我努力的目標。〈良諭〉

  ◎好久沒來可是大家都還記得我,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很喜歡耆婆和佛陀的約定耆婆醫治人的身體佛陀治療人的心靈〈恬妤〉

  ◎今天講的是〝入世護法〞我覺得這是個很重要的主題,雖然佛法最終目的是要我們得解脫了生死,但是能夠在常生活中,在此生還活在這個世上時接受佛的引導,做到既入世又護法,如此佛法就是一種生命的power 一盞引路的燈。因為活著真的件很苦的事,但是有了佛的帶領,同時我們也願意信任佛,在不斷的進步和提昇中,一切都將變得完美。〈怡均〉

  ◎耆婆一生用醫術慈悲濟世,救人無數,雖救人過程曾遲疑迷惑,但仍會請教善知識、佛陀指示他。其實平凡即是最真實的生命,耆婆面臨境界來臨的種種掙扎、抉擇,能勇於放下身段,請示長輩前賢──這相當不容易,尤其像耆婆這樣有名醫地位的人。
  耆婆又能將別人對他的回報迴向於教導過他的恩師,乃至於佛陀:循循善誘,接引許多人(如阿奢世王)皈依學佛,甚至為教捨己,這種衛法護教的心,頗值得學習。〈黛玉〉

  今天課程之心得
1.成為一個學佛的在家弟子,其實是可以很自在,放下太大的社會心理負擔。佛陀所說的,大多是希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過得更好,切實融入生活,降低一點無謂的煩惱。,
2.很佩服耆婆對佛佗的信心。不容易!我想是:抉擇→思想→信仰→實踐之力量。尤其,智慧地抉擇適合自己的信仰是重要的。〈宜穎〉

  今天自己最有感觸的是在於〝明了甚深緣起〞。師父解讀為:藉由佛法來看待生活周遭事物的如實相。由於自己在面對外界環境時常心隨境轉,也常為此苦惱,因此很渴求能有智慧地判讀自己所面對的困境該如何處理,並明暸其中的緣起理則。
  另一件開心的事,是自己對〝在家〞弟子基本修持大綱有所暸解,也明白了在家弟子與出家師父最明顯的差別有那些。〈璧菁〉

   歡迎對學佛有興趣的大專男同學加入慧青!
  耆婆能現緣起法,自度度他,佈施利行於當時的社會;反觀現今的知識份子或年輕人,就是缺乏像耆婆有一股對他人付出的熱忱與生命力。 耆婆整個生命展現出對社會的關懷與行動力,確實可作為現代人的典範。(文宏)

  以外像上來說,出家人與在家人似乎有所分別,但身為佛弟子,出家人與在家人都是信受佛陀所說的教法,修行的方法總有相通處,不因外像而所差別,在家人所要遵守的倫理〈合乎佛法的觀點〉出家眾也末必全都免除或異行,只是責任不同罷了。
  所以認清做人所應做的事,修十善是基本的。我們應該修福,但不一定要貪享修福所受的果報。金剛經:「菩薩所做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穎怡〉

  ◎入世居士的護法,是一種貼近生活的佛法:透過自己對正法的信,對所有的佈施,對解脫煩惱的渴求,在自己的崗位上修持,運用合適的身份或機會,來表現對生命、社會、世界的愛;這很重要,也是值得自自己學習的典範行為。〈盈蒨〉

  在家弟子的態度應是如何呢?今天師父上課有很明白的解釋。其實要真的做到,還需相當的功夫,因為社會生活很複雜,又步調快速,反省自己有時還是會忘記應有的態度,看來我自己要多多努力!(采庭)

回此單元目錄

回慧青講座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