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可以改變嗎?

「業是命定的嗎?」「業可以改變嗎?」這個問題可以藉由一則寓言故事來回答。

在一個小村莊裡住了兩個人。因為偷盜,他們被懲罰在額頭上烙印兩個大字母「ST」。其中一個人認為自己這輩子註定是失敗了,因此就自暴自棄,酗酒並累犯多次搶劫。結果他被判了無期徒刑,大家稱他為「超級強盜」(Super Theft)。另一個卻相信自己可以洗心革面。雖然剛開始時,他一再遭人譴責,但他都沒有反抗。他將人們的唾罵當成警訊,是來提醒他更要精進行善。十年後,他終於受到人們尊敬及愛戴,大家稱他為「聖者」(SAINT)。

這個故事對我們揭示因果律的法則,那就是:在片刻間,我們可對某個情況作出不當的反應,而開始引發一連串負面的業;也於片刻間,我們可因正念,而作出智慧的 抉擇。故事中的「聖者」承擔了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業果),因此對於他人的羞辱,他不再產生新的惡意,也不因此而貶低自己(業因)。反而他珍視生命的每一 個新時刻(業因),也為自己鋪出一條充滿可能的新道路(業果)。

142_class_cover

上座部佛教長老向智尊者也清楚表示:業的法則不是僵化的。業是可轉的,因為業的成熟與否,是由外在和內在的因素所決定。在因與果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可被改變的因緣。支助業使其增強,阻礙業使其削弱,甚至毀壞業使其廢止,都可能影響著業使其產生後來的結果。如果該具足的因緣未成熟,後果也會延遲出現。而這份延遲可能又提供了支助業、阻礙業和毀壞業運行的機會。此外,向智尊者也說:「業的內在條件,也就是行為源頭的整體心性品質結構,也影響著業的成熟與否。對於富有道德與靈性修養的人,不會因犯了單一的錯誤而牽涉到嚴重的後果。但是對於缺乏良善品德保護的人,一樣的過錯卻讓他們承受嚴重的後果。」

業果是可以轉變的事實,讓我們不再受制於決定論與宿命論,並讓解脫之道永遠為我們敞開。佛陀對於業的詮釋,著重於要我們為自己心靈成長負責。我們是自己業的繼承者及主人。藉由活在當下及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們可以重塑及主導心向,進而改變我們生命的業。因此,只要我們時時刻刻覺照自己的心念,我們就可以轉化自己的品格,超越生命的限制,同時創造新的福祉。

◎節錄:釋見可,〈業可以轉變嗎?〉,《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67-69。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