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始修行

212_class_cover修行就是要認清自己身心的實相,實相是什麼?如果你今天要上台講課,卻一直拉肚子,你要如實地知道身體很緊張。對這個實相的了知,別人可能不會那麼在意,可是對你卻是很重要的。你知道拉肚子的苦是來自於心理的緊張,那就要問自己,為什麼這麼緊張呢?是準備不夠充分嗎?還是有其他原因,想辦法去排除可能導致你緊張的因素,如實地看到自己心的狀況,緊張自然就能消除了。

隨時感知身心的狀況,觀察念頭的生滅,身體各種感覺的起落,只是單純地看著它們,而不要去追逐那些念頭與感覺,只要放鬆地坐著,讓呼吸來找你。呼吸是長或短、是深或淺都無所謂,只有你先放鬆,讓自然的呼吸來碰觸你,而非期待或預設要有一個什麼結果。

所以,修行是確實知道一個方法,讓煩亂的身心安靜、放鬆下來,而不是無感無知或者要成為枯木或寒巖才是有修行。能以專注的心如實地觀察,這是修法的開始,身心統一才是後面的功課。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8期「悟因法師說禪(一):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專輯:〈禪修須具備的基本態度:禪不是枯木死灰〉

不要輕視自己

210_class_cover
倘若日子過得不順心、不順遂,或是常被責罵,面臨人生的低谷,覺得苦無出期,那是因為我正在接受罪報嗎?

看待這些事情,需要「常不輕」。

常不輕菩薩教導我們:「汝等皆當作佛」,你們都可以成佛。「常不輕」就是相信自己的佛性,有成佛的潛能,內心深處有一線光明,不斷呼喚我、告訴我,佛性是我本具。

自身的真正價值,不是用世間的是非曲直來看待的。

有人抱怨:「我做這麼好,怎麼還是如此貧苦?」這就好比「我都這麼用功了,怎麼成績還是落後?」一樣,很用功就一定考得好嗎?未必,這是世間的無常。即使我們在無常的流水裡浮浮沉沉,你要有信念,持續做功課,讓自己的心境清楚,看到「常不輕」。

「常」就是時常、長久,讓自己能夠恰到好處「常不輕」,這不容易,持續提醒自己「不輕」,不輕視自己,這才是「自性」與「道心」。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6期「悟因法師講《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專輯:〈起心動念 常行不輕:6無常中需要「不輕」〉

什麼是安般念?

208_class_cover「安般念」是印度語的翻譯。音譯:安那般那念、安般念;意譯:入出息念、持息念、觀呼吸。安般念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出入息上,以攝心專念的修持方法。

全身放鬆後,將注意力放在人中的範圍,也就是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部位,覺知呼吸的進出。

接下來,修習者覺知是「長的」或「短的」呼吸,這裡的重點是「覺察」。經典將這個進展,比喻作:有如技術熟練的轆轤匠,對於自己做了長的或短的轉動,具有完全的覺知。這意味著:對呼吸的覺察增強了精純度和微細度。不斷練習,觀呼吸的功夫逐漸精純,不僅可以覺察到呼吸的出入、長短,也可以覺察到呼吸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身體漸漸地安穩,呼吸也愈來愈微細了。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16期「一本讀懂《大念住經》 視讀經典(四)」專輯:〈身念住:安般念:覺察呼吸〉

要如何克服不悅

206_class_cover
外境不可能都讓我們滿意,如果遇到不滿意的人事境就排斥、逃離,「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會讓我們心量愈來愈小;福德愈來愈減損;修行的路愈走愈狹窄,甚至,把之前累積的功德一掃而空。

如果願意把不如意境當成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培養自己化解障礙的能力,遇到任何境都能自在的能力,心量就打開了,福報也會跟著來,修行功力更會不斷增長。

無瞋,是一切善法的根源。具有無瞋的心,會進一步長養出慈悲、寬容、安忍、仁慈、原諒的美德,帶動我們積極行善。無瞋之人,心平氣和、身心安穩,眾生都歡喜跟他靠近。因此,行菩薩道要特別修練無瞋的心,因為一旦起了瞋心,眾生就遠離,有再好的法寶也枉然,因為眾生納受不到。

無瞋,能夠生出無量善法,造作無量善業,它是帶給我們真正快樂的根源。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14期「《百法明門論》輯選:視讀經典(三)」專輯:〈瞋.無瞋:不無瞋:願藉境磨己心,就不苦〉

犯錯了怎麼辦?

204_class_cover

把臭襪子丟進鐵罐裡,加蓋密封,好像就沒事了,看不到它髒,也聞不到臭味。但是,臭襪子在罐子裡一天天發臭,臭味累加、汙垢增長。唯有把瓶蓋打開,讓臭襪子暴露在外,清洗、日晒、風吹,才能真正去除臭味、汙穢,恢復它本來的清淨。這就是佛法中的「發露懺悔」,不隱藏過錯,願意坦誠面對,就有這麼美妙的善果。掩飾過錯,我們的心會被自己的過錯所奴役、控制。「不覆」就是誠實面對,心靈就得到自由了。

就修道而言,修行第一等人不是沒犯錯的人,而是願意面對自己錯誤的人。「覆己短,則己終是短」,覆藏自己的過錯與短處,那麼過錯與短處就會一直存在。直接面對,跟他人懺悔、表白,比遮遮掩掩還要輕鬆自在,更可以腳踏實地、坦然地活出喜樂的生命。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14期「《百法明門論》輯選:視讀經典(三)」專輯:〈貪.無貪:不覆:發露懺悔得清淨〉

浴佛偈釋義

202_class_cover

我今灌沐諸如來:用虔誠清淨心意來浴佛。

淨智莊嚴功德海:淨智,指佛的清淨智慧。功德海,指佛陀的功德像海一般深廣。

這兩句的意思是:佛陀的清淨智慧非常莊嚴,功德如大海般深廣。

五濁眾生離塵垢︰五濁,是「眾生濁、見濁、煩惱濁、命濁、劫濁。《法苑珠林》解說五濁:
一、眾生濁:謂眾生多諸弊惡,不孝敬父母尊長;不畏惡業果報;不作功德;不修齋法,是名眾生濁。
二、見濁:謂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見濁。
三、煩惱濁:謂眾生多諸愛欲、慳貪、鬥諍、諂曲、虛誑;攝受邪法,惱亂心神,是名煩惱濁。
四、命濁:謂往古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今時人壽轉減,百歲者稀。以惡業增故,壽數短促,是名命濁。
五、劫濁: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謂減劫中,人壽減至三十歲時,饑饉災起。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減至一十歲時,刀兵災起。世界眾生,無不被害,是名劫濁。

五濁眾生離塵垢,整句意思是:期望五濁惡世的眾生都能脫離煩惱。

同證如來淨法身︰如同佛陀一般證得清淨法身。

這四句偈語的意思是:我現在用虔誠心、清淨水灌沐諸佛如來;佛陀的清淨智慧莊嚴無比,功德如大海般深廣,期待身處五濁惡世的眾生能脫離煩惱,都能像諸佛一樣證得清淨法身。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09期別冊專輯「還原」:〈如此接近清淨:浴佛〉

誰可以受菩薩戒?

200_class_cover出家菩薩是從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的基礎來修菩薩戒。在家眾的菩薩戒則在三歸五戒的基礎上面受菩薩戒。

誰可以受菩薩戒?《梵網經》提到:「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無論是什麼身分的眾生,只要能聽得懂法師的教授,都可以受菩薩戒。這是大乘的精神。它的理論依據是「眾生有佛性」。

《法華經》說:一切眾生「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因此過去諸佛都以種種方便、示教利喜,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菩提心也就是發佛性的心。有一位常不輕菩薩逢人就說:「汝等皆當作佛。」這是對佛陀的信仰,也是對自己成佛的期許。從「眾生皆可成佛」的理論來看,任誰都可以受菩薩戒,同時菩薩戒也是每個人都要來受持的。從開始學佛,自尊自重,知道自己有佛性可成,所有的修學,自利利他、上求下化都成了自己本分的事。

每個人都受持菩薩戒,都來實踐自己本分的事,這就構成世間共同的氣氛,也叫業行。菩薩發願修學,也不是一次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而是這一生完成某一部分,成就個人的別業,成就大家的共業,世間的淨化是這樣的輾轉相互成就。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99期別冊專欄「春風化雨」:〈戒香莊嚴:在家學佛的生活行儀〉

如何掌握您的業?

198_class_cover有些人相信業果輪迴的說法,卻執迷於探尋過去,於是算命占卜、催眠解夢,耗費許多金錢與心力,只想藉由前世釐清今生遭遇的前因後果。也有人求神拜佛,開運改風水,燒香抱佛腳,以為花錢或做些表面功夫,就能消業改運。由於錯用了方法、錯用心,不從捨惡向善,以改善未來命運的正途下手,反而糾葛於無謂的恩怨情仇,紊亂了現實生活的步調。

人既不是自己業力的主人,也絕非它的奴隸。於外在的人事、環境,以及個人認知、習慣、喜好、生理特質等力量的影響下,自由意志似乎成為附屬。但我們仍可能戰勝這股勢力,自由生起善或不善之念。

昨天的行善之人,也許會成為今天的邪惡者;今日的罪犯,或許是明日的聖人。惡貫滿盈的人,也可以透過自身的努力,改造成最良善的人。因為堅定不移的信念,與從之而起的持續正向作為,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佛陀教導的業論,著重行為的精進,絕非在隨順因緣中,迷失的「認命」,成為隨風飄下的落葉。

佛陀教導的業論,以「現在」為重心。「現在」之內,藏著「過去」與「未來」,它承負過去業帶來的果,又造作新業,而可期待未來的果。「現在」正是轉折的場所。

在每個當下,基於自由意志所造作的身、口、意新業,深切地影響個人未來的升沉,它絕對有別於唯物論、宿命論、尊祐論或無因論。

生命底層對「無我」真相的認識不清──無明,是造業的主因。在六識觸對六境的當下,此刻身、口、意的新業,是自覺的開始。輪迴雖在前世今生,度脫輪迴的關鍵卻在每個剎那。掌握心剎那變動的本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您,就掌握了業,掌握了輪迴。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88期「清淨 解脫 沙門果:悅讀經典(四)」,〈《沙門果經》業的六問:業報因果說什麼?5禍福有命、禍福無門,還是禍福由人呢?〉

什麼是「三學」?

196_class_cover修學佛法的主要內容是戒、定、慧三學。三學又名三無漏學,以煩惱是構成發業潤生的禍源,流轉生死,無有了期,只有戒、定、慧三學能對治它,所以稱為三無漏學。

以「增上戒學」調伏身心

三學之首是戒學,又名「增上戒學」,所謂「增上」是幫助、增強的意思,指由於信仰宗教,將使我們的人格更趨光明祥和,更臻於圓成。「戒」又名「學處」,比丘、比丘尼就有比丘、比丘尼學處;如果學菩薩行,就有菩薩學處。凡是人生正常的生活,社會善良的風俗習慣,無不是在確立人與人間正常關係的軌則,這些都算是戒律。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調伏我們的身心,遠離罪惡、顛倒繫縛,這是世間的正行,即便是世間的賢者,也不能違反這些原則。

戒律本來就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是學佛之後,由於信仰的誠篤,不論在家、出家,更可以佛陀的戒律作為修行的基礎,它一方面去除人性陰暗、顛倒陋習,是修學定慧的開始;一方面顯發人性光明智慧,從個人的行為到社會的共處,構成條理秩序,達到和諧安樂,它也是修學定慧的開始。

以「增上心學」澄淨心念

定又名「增上心學」,是心的專注功夫。每個人多少都有些專注定力,不然我們如何應付日常生活中千變萬化的瑣事,而能保持清醒。

定所以名「增上心學」是由於心念純正、澄淨的增上,其所引發超常的經驗,這是精神集中的禪師可能的體驗。佛教雖修定,但不著興很深的定,有時很深的定反倒障礙解脫,佛世時的外道即有這種情況。

以「增上慧學」啟發智慧

什麼是「增上慧學」?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這種經驗:做事不難,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難。因為人的情緒、思考、念頭一直都在變動中;生惱與情境有關,它不是一直占據心中,與心不可暫替的,它是在當下的情境裡,由於你的情緒無法安頓而起現行的,只要情境改變,情緒也會跟著改變了。有時情境已改變,我們的情緒卻還停滯在過去的影像中,它也是時刻在變化的。在這變化當中,我們要學著觀照煩惱是如何生起、如何還滅,至少心靈要能有一分清澈。

增上慧學是以戒、定為基礎的,其修學次第分為三種: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即經由聞、思、修啟發潛藏的智慧。「聞所成慧」是知解的認識,修學智慧首先要從聞法入手。

聞法可以從佛聞,或從佛的弟子,乃至再傳弟子聞,經中說從五人聞法。聞法的目的在經由恭敬虔誠,將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的事理真相,攝入心田,要取得了解;即使要修觀,也要了解「觀」是怎麼一回事,要「觀」什麼。

接著是「思」的功夫。孔子也說:「學而不思則罔」,修學佛法在聽聞之後要如理思惟;如果對所學從不加思惟,便不能心領神會,以法攝持身心,則所聽到的只是文字名相,無法建立正確的知見。佛陀所有的教導即在開示我們,使我們悟入佛的知見。所以,一切的修學,都必須和生命對話,回應身心,將所聽聞、思惟的都落實到身心的安頓,這即是「修慧」。

以上是對三無漏學作一概括的介紹。修學佛法很重要的是修學智慧,我們目前修學智慧還只是用與生俱來的生得慧,這都是有漏慧。有漏慧尚無法離煩惱,必須經聞思修的加行慧,由加行慧導入無漏慧,無漏慧才能離煩惱、了生死。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雜誌》第28期,〈談修學佛法〉

什麼是「淨土」?

194_class_cover在佛教中,「淨土」是指清淨的佛國土,又稱「佛國」、「佛剎」、「佛界」、「淨邦」、「蓮邦」、「妙土」、「清淨國」等,也就是佛的居所。根據經典記載,淨土是諸佛行菩薩道時,發願清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經由無量劫修行所建立的莊嚴清淨世界。

淨土由諸佛的願力所成,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也有三世無量的諸佛,為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因而有無量諸佛的淨土。這些淨土各有其特定的名稱,以表示其所處的方位和所具備的功德等。在佛經中所介紹而為眾人熟悉的,不外是東方淨土──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琉璃世界、阿閦如來的妙喜世界,以及西方淨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其中,又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最具代表性。

諸佛設立淨土是為了接引眾生,由於眾生根器不一,因而要創造出清淨而理想的環境,使眾生能發起菩提心,趨向佛道。而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是充滿苦惱與災難的「穢土」,在穢土修行是十分困難的,不僅費時長且容易退轉,可說毫無把握。

相對於此,淨土無疑是最佳的修行道場,因為淨土中環境清淨、殊勝,永離諸苦,且處處皆能聽聞佛法。再者,於淨土中跟隨佛菩薩修行,即不再落入二乘(聲聞乘與緣覺乘)與三惡道中,必得不退轉,被稱為是「成佛的捷徑」。

因此,淨土是大乘佛教徒所共同仰望的理想國,淨土法門也成了修習大乘者必要的修行法門。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7期「《憶佛念佛.彌陀法門》:香光佛教梵唄經典專輯12」,〈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10:什麼是「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