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歡迎請領新春祈願卡
112年香光尼僧團年度法語為「心寬轉安詳」。修學「心寬」,轉換看待世間的角度,於現實之中,照見安詳相容。歡迎您新春期間至香光尼僧團各分院道場,請領雲版造型的佛菩薩祈願卡。每一張祈願卡上都有諸佛菩薩及法師的祝福語,願這法語能成為您修學的光明指引。 ※若您不方便前至實體道場,僧團也推出線上祈願卡,歡迎利用。 |
![]() 電子書 |
《心寬轉安詳:迎春視野廣》隨身書出版了!
二○二三年,香光尼僧團方丈 悟因法師送給大家的新春祝福語是「心寬轉安詳」。安詳,是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所祈願的。心寬的關鍵,在於轉換看待世間的角度;角度一轉,視野廣了,心泉湧現,於現實之中,照見安詳相容。《心寬轉安詳》一書收錄30則法語與練習,藉由心寬「看自己、看關係、看事情、看他人、看世界」五個面向,增長心量,寬廣心境,更新視野。邀請您一起來修習「心寬」,透過每則心寬法語,修練如何使心寬廣,讓生命的順逆境,都有新的轉動與突破;並藉由一筆一畫地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培養內心安定的力量,轉動生命的智慧,使心胸開闊,視野寬廣。 歡迎至香光尼僧團各分院請領實體書亦有製作電子書,配合音檔,方便線上閱讀。祝福您心寬世界轉,安詳視野廣。 註:《心寬轉安詳》語音,感謝中廣郭子琳小姐錄音,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提供音樂。 |
性戒與遮戒的差異
性戒,「不由佛制,其性自是惡」,不是由於釋迦牟尼佛制定,而是從其本質來說即是惡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四條戒是性戒。不論你有沒有受戒,作了就有罪。
遮戒,本質上不是惡法,但它可能破壞戒法,為了保護戒法所以要制止。例如酒的本性不是惡,但是酒喝下去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因此要遮止不要去碰。防非止惡,這是戒律的基本精神。
《雜阿含經》說︰「有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是哪三種法?老病死。死,沒有人喜歡。連螞蟻都珍惜生命,人更是珍惜生命。自古以來,你要活命,別人也要活命。持戒就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自己的心境來說,假使有人要殺我,我一定很瞋惱、很不高興。自己不高興的事,也可以體會別人的這種心境。有這種覺悟,就受持不殺生戒。持戒,最主要是知道自己的心境。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雜誌》第133-1期專輯:「五戒律儀」
《那先比丘經》釋138─修行是怎麼一回事?
◎釋悟因
所謂的修行是怎麼一回事?誦經、持咒、念佛就是修行嗎?當然這是修行,但這只是修行的一小部分,是修行的入手方便。真實的修行要從大格局來看,目標是斷煩惱、度眾生、成就佛道,可是,在斷煩惱的初始階段,很多人往往不知何為「斷煩惱」,反倒煩惱糾結、纏縛一身。
舉個例子來說,有個阿嬤很虔誠,時不時坐蒲團念佛,孫子想阿嬤陪就「阿嬤!阿嬤!」的叫,阿嬤不自覺大喝,「走開!沒見阿嬤在念佛嗎?」這是內在的靭性不夠,禁不得些許干擾!有的人自認自己沒煩惱,可習氣重得很,與人共事往往把旁人氣得半死,自己卻毫無知覺。這樣,「覺知」的修學怎麼進展呢?
再一點,度化眾生、成就佛道不是單靠一己之力,需要團隊、群策群力。斷煩腦的修學,正可廣納眾緣,攝受與自己因緣相應的道友、攜手共同邁向佛道。
還有,僧團不止是比丘、比丘尼等出家眾,還需要在家護法。居士護法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出錢、出力,也可以貢獻智慧,這是護法也是修行。
最近有一位非常護持僧團的居士過世了,我感到非常地不捨。這位洪居士很年輕就學佛、親近僧團,早期在中國生產力公司任職。
民國六、七十年代,國家經濟起飛,新竹科學園區也建立了,很多中小企業亟需經營管理之道,有識之士就設立「生產力中心」來輔導,洪居士就以其企業管理的專長,成為師資群之一。同時,他也協助僧團建立管理制度。
回想七十年代,隨著社會發展,香光尼僧團逐漸成長,如果小小道場,領眾修行我還可以處理,當時僧眾人數逐漸增多,佛學研讀班在嘉義、高雄兩地開辦,一年就進來一千五百位學員,紫竹林精舍也同時在蓋寶殿,擴大了的僧團亟需制度化、電腦化,就找洪居士幫忙,洪居士那時真的是手把手地指導法師們,一步一步地協助僧團建立管理制度、為僧團後來的發展墊下現代管理的基礎。
這是以智慧護持佛法、向道修學的例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05:20-08:19。
定慧共修
調伏自心
心寬面對自己成功
成功,
常常是出於社會所框定的標準。
放下標準,放下執取,生命才能更超越。
人生成功與否,不是來自別人的評價;
能積極行善,超越得失,
就是成功,值得喝采!
成功,是因緣和合而有,我無盡感恩。
心寬轉安詳:迎春視野廣
線上閱讀:http://gaya.org.tw/broad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