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56─你可立志,今生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釋悟因

有人在年輕時懷揣著理想,今生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做怎樣的大事、為社會作出貢獻,可歲月催人老,驀地回首前塵,一生也就這樣了,談不上什麼成就,也沒什麼貢獻,只在日日月月的輪轉中,溫飽了自己與一家人……

何來理想?何來美夢?生命之輪就這樣無聲無息的輾過,憶起年輕時的澎湃熱血已悄然無蹤,一時,不甘心、赧然湧上心頭……其實,如果你反身自問:需要難過、自責嗎?不需要,認真過、努力過,這就是了。

佛教有一位留名世間的尊者,名喚阿難,是佛陀的侍者。侍者做什麼呢?隨侍佛陀,佛陀的衣食起居前前後後關照;佛陀的弟子來向佛陀請安、問法,阿難引薦的同時也要安置他們,為僧眾以及來見佛陀的居士們做這做那的服務。

可是,為別人服務,不見得人家喜歡,或者做得令人滿意。

在佛陀入滅之後,佛陀的大弟子迦葉質問阿難:你做佛陀的侍者犯了十條的罪過,你知罪嗎?阿難覺得自己盡心盡力了,不解地問哪十條?迦葉說:第一條,你為佛陀摺袈裟的時候用腳踩,怎麼可以對佛陀的袈裟不恭敬?阿難回答:那一次忽然一陣大風吹來要把佛陀的袈裟吹走了,我只好先踩著不讓大風吹走。

迦葉說:既知罪,你就向僧眾懺悔。阿難就出列,真心地、歡喜地到眾僧前懺悔。

阿難清清楚楚地記得,那時因為風很大,佛陀的袈裟就要被風吹走了,他豈不知那是佛陀的袈裟?情勢所迫,他踐踏了佛陀的袈裟。

是了,踐踏佛陀的袈裟就是有過,阿難二話不說,就直心地在眾僧前懺悔。

平常人犯過有時並非有意,可能內心有苦衷、冤屈,就去做了不得已的事情,事後被披露要受懲治時,往往覺得不甘、意難平,這委屈可能一輩子也抹不平。

最近我剛好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外國的學者寫的,他說:人們以工作換取一份薪水養家活口,那是必然的回報,可如果是在工作中做得歡喜、隨時都高興我可以為別人服務,這就產生了附加價值。

阿難有一個最大的特質,經常以歡喜心待人,又因為長得好看,經常內心喜悅面帶微笑,所以阿難很受大家歡迎,但,也有人不喜歡、不滿阿難的服務。

阿難做佛陀的侍者,佛陀的出家弟子那麼多,在家弟子國王百官、販夫走卒上上下下,光是安排行程就花上大半時間,阿難知曉大家的心願,都盼望見上佛陀一面,就不辭勞苦的做這做那,讓大家可以親近佛陀,他自己的疲累從來也沒說,也顧不上自己修行。話說回來,這些服務就做得大家都滿意嗎?當然不。

可就這樣,阿難歡歡喜喜的做了一輩子佛陀的侍者!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1_01-19:51-23:02。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