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4──王問那先為何出家

《那先比丘經》釋4──王問那先為何出家
◎釋悟因

2-21-300彌蘭陀王與那先一問一答。彌蘭陀王有問那先:「卿曹道何等最為善者?用何故作沙門」(注1)以白話說就是:你說說看,何者是最善?為何要出家作沙門?

為何出家?那先回答,因為想要放下世間的苦惱,也不想來世再經歷苦惱。

那是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如此呢?彌蘭陀王再問。

那先回答,不是的。不是所有出家人都像我這樣。有的是「負債」而作沙門、有的是「畏縣官」而作沙門。

「畏縣官」,也許是公權力要抓,或是政治迫害;有時是改朝換代,自古以來很多人是因此而進入佛門的。

如果國家的法令對出家人有特權的話,就是法律上的漏洞。宗教人士往往極力爭取法律上的優待,若爭取來了,內部管理也要上軌道,不然會變成社會的問題。

畏縣官、負債出家都是佛門要整肅的問題。因此佛陀也規定,進入佛門要經過篩選,如果入門控管不當,會成為僧團被社會淘汱的原因。

有一個居士最近打電話給我。這位居士原先在長庚上班,後來出家了,但他沒有辦理離執的手續,長庚的薪水還一直在支付房子的貸款,除此外還欠了一大堆的債。我勸他趕快將此事作一了結,但他想保有房子作為修行的本錢而不願去做。

這些事件在律藏典籍都可以看到記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如果想要出家,這些問題最好在出家前先解決了,才能重新開始;如果有女孩和男朋友分手了而來要求出家,我不會答應,因為這是她心情不好,一時逼急的出路。真要為今世、後世勤苦出家的,才是好的修行人。

本經認為生死的本源是「恩愛」和「貪欲」,貪愛不了,仍然生死相續,即使出家也很難了斷。那如何解決呢?要靠「一心念正法、智慧及餘善事」(注2)。

那牛、馬有無可能斷貪愛、了生死?不可能的,墮落作畜生不好修行,修行的基礎還是在「人」,要斷煩惱、去恩愛的可能是「人」!

這一段彌蘭陀王問那先為何出家,彌蘭陀王不也問了野惒羅嗎?同樣的問題,一個被問倒了,一個郤沒有。這是為何?可對照兩者的回答,看看兩者的差別在哪?若有興趣,還可以對照英文本,可以幫助對文意的了解。

在讀此經時要掌握問題的脈落,瞭解它要強調的是什麼?在佛法的架構中又主張什麼?這樣才能釐清問題,瞭解真正的法義。


注1:《那先比丘經》卷1,大正藏第32冊,頁697
注2:《那先比丘經》同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