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悟因法師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悟因法師

觸境時,加進一些善法、善緣,心念慢慢就會轉。

觸境時,加進一些善法、善緣,心念慢慢就會轉。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佛遺教經》〈第四章 善惡並明〉

這段說的是「十戒」,也叫「十善」,是菩薩道的基礎。十善跟十惡以什麼為分水嶺?在這裡是以對「聖道」的順跟逆來判斷。聖道的「道」也叫「菩提」。「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譯,舊譯為「覺」或是「道」。菩薩全稱叫做「菩提薩埵」,就是大道心的眾生。順菩提聖道的,就是善;反之為不善。

聖人跟凡夫的分水嶺,就在於在十惡道還是十善道。常常聽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來早與來遲的差別,是因為行為影響力有一段潛伏的力道,潛伏期長或短,就會影響果報現形的遲或速。佛家說:「有業有報。」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擔。如果做壞事,最受折磨的是自己,它像影子跟著你,無處可逃。推托一時,也不可能推托永遠。自己所做的,最後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

「善惡到頭終有報」,善當然有善報;惡也有惡報。善惡要怎麼轉?不要等業報來到,才想要轉,平常就應該多製造好因緣。多加進好的因緣、條件,果報的內容、受報的時間長短,也就跟著改變。這就是善惡並明。

身三、口四、意三的十事,又稱「十業」。「業」,行為。「業」從哪裡發生?從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觸對外境,於「觸」中生起感受、念頭、行動;然後「愛」、「取」,而成為或善或惡的輪轉。

我們天天都在觸境中輪轉。這轉動的核心,就是我們的心;觸境時,加進一些善法、善緣,心念慢慢就會轉。轉念使你明白:心是可以變化的,「心是空性的」。「空」不是沒有,不是無知。本然的心,只有覺照,像一片明鏡般透澈,不染不淨。

我們要用歡喜心、吉祥的語言來鼓勵自己。如果對方給我善的法、喜悅的法,自然十分歡喜;如果對方給我不善的語言、不善的法,就反觀映照,接受自己、原諒別人,不要再起反應。時時刻刻反思:「苦從哪裡來?」就能善惡並明,走向「覺悟」的菩提大道。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