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在說什麼?

160_class_cover

就鳩摩羅什的譯本來探討《金剛經》的內容主旨。《金剛經》是從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開啟。須菩提向佛陀提出二個問題:凡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之後,一、云何應住?(如何安住、不退失無上菩提之心?)二、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妄心?)

佛陀由此闡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虛幻不實,若要成就無上智覺,則要破除一切執著,掃除一切法相。同時,也舉很多例子說明破「我執」及「法執」,才能得解脫,成就佛道。

至於本經的主旨,歷來註釋家有多種說法。

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本經的宗旨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江味農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印順法師闡述此經宗要:「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

聖嚴法師指出全經的要旨在:「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星雲法師認為《金剛經》主旨可以用16個字概括:「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也有說法,認為本經的主旨是:「無我、無相、無修、無證。」

雖然各大德專家們所表達的字詞不同,但都在強調「心要離相」。亦即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要能「離相無住」、「降心離相」、「破相顯性」,也就是破除形相,顯出這個形相內的本性。即是要人放下執著、仇恨、貪念,寬容處世,活得輕鬆自在,超越自我的利害得失,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的人事物。

當我們「滅一切相」才能「證諸佛心」,也就能「離一切相,為一切善。」或「無住處生心,生心處無住。」惟應無所住而能生實相,能不住著於任何事物,心不著色、聲、香、味、觸等世俗觀念和概念,不著人我相等,自然就會有自在的清淨心。

◎資料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2。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