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院簡介

 

  由古至今,宗教是人性永恆的需求。人們在佛教信仰中落實身心的安頓、心靈的提昇,尋得生命的真諦。因此,佛教必須培育健全的宗教師,以引導社會大眾建立人生正見。

      民國六十九年,院長悟因法師秉持這樣的信念,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以比丘尼僧伽為對象。除了提供教義研究及開拓思想的學院教育外,並強調透過寺院生活教育落實課堂所學,在宗教修持、人際互動的實際體驗中,踐行佛法的精神內涵與宗教師的使命。

◎學制

民國七十六年始,學制由三年制修訂為二部五年制,民國九十三年始,學制由二部五年制修定為四年制。四年為般若一到四年級。前二年,以奠定佛教教理及教史基礎、適應僧團生活、學習早晚課誦及禪修等修持法門,並培養宗教情操為主。後二年,以深入佛教教理及教制、熟悉僧事、培養奉獻佛教與關懷社會的知能及使命感為主。

◎教育目標

培養具備三大特質的宗教師:

一、具備奉獻精神的宗教師。

二、具備恢弘器識的宗教師。

三、具備弘法知能的宗教師。

◎教育特色

一、落實寺院生活的學院式教育。

二、兼顧個人生命的解脫與菩薩行願的實踐。

三、活潑、雙向的教學法,訓練思想的啟發與觀點的表達。

◎報考資格及相關規定

招收思想純正、年齡十八歲至三十五歲,學歷高中(職)以上的出家女眾(沙彌尼、比丘尼)。學生一律住校,以體驗僧團修道生活。學院提供食宿、制服、教科書、醫療基金等福利,學雜費全免,令其安心道業。

◎課程設計

本院課程「三門並重」,以陶冶健全的僧格,為學生終身的修道、弘法生活奠基。三門是解、行、弘護三門:

一、解門--探尋佛陀的智慧

解門課程分為佛教教義、僧伽律儀德養、佛教史及僧伽制度等類,輔以宗教學類、人文社會學類,開設科目有四十多種。

  • 佛 教 教 義 類:包括佛教基本教理及北傳、南傳、藏傳之經論,如佛法概論、阿含經、唯識三十頌、百法、俱舍論、入中論、清淨道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
  • 僧伽律儀德養類:如沙彌律儀、菩薩戒、比丘尼戒。
  • 佛教史及僧伽制度類:如中國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僧伽制度。
  • 宗 教 學 類 :宗教學概論及專題,如道教、民間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之概介,宗教學研究方法,宗教法令等。
  • 人文社會學類:如語文、寫作、圖書館與資訊應用、書法。

另外,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講說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歷史學、佛教藝術等專題。

二、行門--挖掘生命的寶藏

行門為各類宗教修持的實演。如每日的早晚課誦、禪坐,及每學期七至二十天的密集禪修,關房禁足等,以協助學生走向止息煩惱、體悟教理的正道。此外,依佛制實行每半月誦戒、每年結夏安居、自恣,及受戒等僧伽特有之儀軌制度。

三、弘護門--長養僧格,落實弘法護教的使命

1.生活課程--鍛鍊陶養健全僧格,在生活中養成關懷群己的生命態度。

生活課程包括兩方面:一是訓育,如紀律、威儀細行、生活習慣的指導。二是輔導,舉凡僧俗身份的辨識,同修的相處、課業、行持、領執等輔導。

2.執事課程--鍛鍊領眾的人才,在職作中培養正知與正念。

為培養弘法知能,每位學生都要參與寺院的運作,直接體驗寺院生活。執事內容如日常作務、學院及寺院之行政助理、助教、院刊編輯、佛學作品翻譯、圖書館採編等。

3.弘護課程--參與弘護活動,在活動中體驗身為世尊使的責任與使命。

弘護門課程以密集性的活動實習為主,包括院務活動及對外的弘法活動。低年級負責小型的社區弘化,接引學院附近的居民學佛。高年級則負責籌辦學院的禪七、講座、結夏安居及自恣等,及短期的對外弘法活動,接引社會大眾學佛。

◎教學方法

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小班制,上課方式多元,特別注重師生、同學間的互動,訓練學生主動的學習態度及獨立學習的能力。

◎學生及師資

九十三學年度全院學生共三十五人,學生入學年齡平均30歲,社會學歷普遍為大專以上。本院師資包括佛教界學有專長的法師、大德,及大專院校的教授、社會上的專家學者。目前學院專職行政及教學的老師有十一位,各科兼任老師十四位,並陸續聘請國外師資來台講授課程,提昇教學效果。在二十五位專任、兼任師資中,比丘尼佔80﹪。餘皆在家眾。

◎圖書館

圖書館有豐富的館藏資料,計有四萬多冊圖書及視聽資料、二百多種期刊及學報。典藏內容含中、日、英、梵、巴、藏等語文之佛教圖書與數十種藏經版本,以及文史哲方面的圖書。圖書借閱採自動化作業管理,並提供多種佛學資料庫供讀者線上使用,亦可透過電腦網路與國內外各大圖書館連線查詢資料。除此,還定期對外舉辦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課程及建立佛教剪輯光碟資料庫提供讀者檢索。

◎畢業奉獻

本院創辦至今,歷屆畢業生累計共一百二十四人。畢業學生或擔任寺院管理及弘化工作,推動佛教信眾教育;或從事文化出版;或研發佛教圖書資訊管理;或投入佛學院之行政、教學等等。

學生畢業後奉獻於佛教,對弘揚佛法及淨化社會有相當之貢獻。以佛教信眾教育為例,自民國七十三年始,由畢業生開辦之「香光尼僧團佛學研讀班」,以「實踐佛陀的悲懷,以佛法美化人生」為宗旨,採三年學制、分班上課的方式,接引民眾認識正信的佛教。經過本院歷屆畢業生的耕耘,今年即有約三千二百名社會大眾,參與於全省五個據點開設之佛學研讀班,透過長期、定期的課程,學員在身心安頓及人際關係的改善上,效果顯著。

◎出版品

一、《佛教圖書館館訊》,季刊

二、《青松萌芽》,年刊

三、出版「佛教圖書館叢書」,屬佛教圖書館營運管理的專業叢書

◎未來發展方向

一、教學方面:研發教學法及各類課程,編製出版教材,實施分組教學以培養各項專才。

二、輔導方面:協助學生規劃生涯奉獻的方向,落實所學,加強學與用間的連結。

三、長程目標:成為比丘尼終身學習的資源中心。

香光尼眾佛學院  行者學園

民國九十三年始,院長悟因法師秉承佛陀化導世間的悲懷,接引有志出家的女青年,長養出離心、菩提心,參與弘法利生的志業,續佛慧命,故開設「行者學園」。

宗旨

秉承佛陀化導世間的悲懷,接引有志出家的女青年,長養出離心、菩提心,參與弘法利生的志業,續佛慧命。

◎課程特色

—      出家本願的辨識—引發個人認識、澄清自己的初發心,並記錄每日生活的省思。

—      出世知見的建立—引導個人正確認識出家的意義與目的,並了解僧團存在的使命。

—      生活修持的輔導—協助個人了解行持的重要、領執的意義與生活的行止儀則。

◎學制

修業年限一年

◎報考資格及相關規定

招收思想純正、年齡十八至三十四歲(民97年以前招收至三十四歲;98年至今招收至四十歲)、未婚、身心健全、學歷高中(職)以上之欲發心出家的女眾。學生一律住校,以體驗僧團修道生活。學院供膳宿、臥具、教科書等福利,學雜費全免,令其安心道業。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