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 第 96 期 97 年 12 月 20 日出刊

眾美合流 可久可大

20則細說慧遠

編輯組

慧遠大師「化兼道俗」—淵博而深刻的內外典籍修養;慧遠大師「舊望研幾,新學時習」—開放而趨新的寬廣胸襟;慧遠大師「有大功於釋氏,猶孔門之孟子焉」—無畏與無礙的識見與辯才。慧遠大師為佛教中國化的進程,寫下了「眾美合流,可久可大」的璀璨篇章。

從儒生到出家為僧
   出身與少年學習

慧遠,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省原平縣崞陽鎮)人。西元334年,出生於知識官宦之族。慧遠自小便十分好學,史書裡稱讚他「珪璋秀發」,少時德行之美已像珍貴的珪璋一樣顯發可見。
穆帝永和二年(346年),慧遠十三歲,隨舅舅令狐氏南下,到當時學風興盛的文化都市許昌、洛陽等地遊學。
遊學許洛期間,他接觸並熟悉了大量傳統文化典籍,博綜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尤善老、莊之學。不久,即以卓越的才智與學養,享譽於知識名流之中,以至「雖宿儒英達,莫不服其深致焉。」這為他日後融會佛、道、儒三教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求道范宣子

少年秀慧的慧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曾說「每尋疇昔,遊心世典,以為當年之華苑也。」將儒家思想當作生命的依託。但生活在政治動盪、戰亂不止的時代,加上對道家思想的理解,慧遠體悟出「及見老莊,便悟名教是應變之虛談。」儒家式的濟世之路改變,慧遠也產生了隱遁的志趣。
當時有隱士范宣子,陳留(今河南開封西北)人,十歲時就能讀誦詩、書。他博綜經書,尤精三禮(禮記、周禮、儀禮)。范宣子博覽群籍並非為了當官,雖然家境貧苦,卻屢屢推辭朝廷的徵詔,隱居於豫章(今江西南昌),躬耕自給,過著安貧樂道的恬淡生活,名聲遠播大江南北。
受魏晉隱逸風尚影響,慧遠也希望能「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因此,21歲那年,決定自北方南渡長江,去豫章和范宣子結伴過隱逸的生活。
但當時中原地帶正處大亂,東晉將領桓溫、殷浩又相繼北伐,南路因而阻塞不通,慧遠志不獲從,未能如願。
  

北隨道安出家

放棄南隨范宣子的選擇後,因緣卻轉成了北隨道安的結局。
西元354年,42歲的道安已是富於威望的佛教界領袖,當時正在太行恆山(今河北阜平北)立寺傳教。21歲的慧遠與弟弟慧持聞名前往太行恆山。
慧遠見到道安後,受到道安師表風範的吸引,「一面盡敬,以為真吾師也。」後來,慧遠又在聽聞道安講《般若經》後,「豁然而悟」,慨嘆「儒道九流,接糠秕耳。」重新審視對比儒道釋三教,認為「以今而觀,則知沉冥之趣,豈得不以佛理為先。」基於思想認同的歸宿感,慧遠與弟弟毅然「頭簪落髮」,從道安出家,「委命受業」。
這從鑒理而達致受教的個人經驗,也說明了慧遠對宗教「理若未通,其如何信」的理性尊重立場。
  

精思諷持的修學

慧遠資質甚高,但出家後仍虔敬修業。他「常欲總攝綱維,以大法為己任。」展現了「精思諷持,以夜續晝」勤苦的為學態度。尤其在拜師道安的前十年,道安教團因戰亂而居無定所,生活景況艱難。但是,慧遠兄弟在貧旅無資的艱困條件下,仍堅持不懈,苦學不輟。對此,道安非常賞識慧遠的天資與學品,在得知曇翼資助慧遠兄弟用功的事情時,他曾讚嘆曇翼:「誠知人矣。」而對於慧遠的表現,道安也寄予「使道流東國,其在遠乎」的極高期望。
  

道安的特殊栽培

慧遠24歲就開講《般若經》。有一次講解般若「實相」義時,一位聽眾有疑問,慧遠就佛教經義本身反覆解說,聽眾卻越解說越疑惑。於是,慧遠引用《莊子》所舉的例子來解釋,使「惑者曉然」。從此,曾明確表示不贊成「格義」的道安,卻特別允許慧遠在講解佛經時,可以引用佛典以外的書籍來比附說明經義佛理。
慧遠24歲就席開講,知其才學卓異;而道安特聽慧遠不費俗書的另眼相待,更顯示慧遠與一般「世典有功,未善佛理」之輩的差距。
  

荊州論辯

東晉興寧三年(365年),道安教團往襄陽南下避亂。西元367年,道安曾派慧遠前去慰問南下建康途中遇疾的竺法汰,參與了竺法汰對「心無義」的破斥辯論。
竺法汰是般若學六家七宗中「本無異宗」的代表人物。此時,「心無宗」的代表人物之一:道恆,正在荊州宣揚其「心無義」。
「心無」和「本無」是兩個含義明顯不同的概念。所謂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世上萬物是確實存在的,只是人們可以覺得它們不存在,進而得到一種超脫,這種觀點只「空」內心,不「空」外物。而「本無」則認為:宇宙的構成是「空」和「無」,只有佛才能讓人們擺脫這如幻的表象,把握住宇宙萬物的實相。
竺法汰認為,「心無」是對「本無」思想的曲解,應破除之。他令弟子曇一、曇二前往駁難,但道恆仗其辯才,不肯屈服。第二天,由慧遠向道恆發起數番攻難,道恆漸漸招架不住,略有遲疑,「麈尾扣案,未即有答。」慧遠藉機問:「不疾而速,抒軸而為?」
「不疾而速」引用《易經》:「唯神也,故不疾而速。」「抒軸」比喻反覆思量。「心無義」強調心的虛無,所謂「虛而能知,無而能應。」既然「心無義」能「不疾而速」,又何必苦費思量?慧遠的反問,令「座者皆笑矣」。打敗了道恆,據說更導致「心無之義於此而息。」
從這次的辯論中看出當時般若學爭鳴的激烈。而在這次辯論上,慧遠對「心無義」的發難,顯出對道安般若學的理解與傳承。慧遠的博學機智以及「席上談論,精義簡要」的辯風,盡顯名僧風采,對荊州一地的名士產生一定的折服效應。也充分表現慧遠融通內外典的精深修養,又能自如地接軌名士的文化生活。
  

襄陽時期

西元365年至378年,慧遠隨道安在襄陽弘化。此間,道安傾心於講演研究《般若經》,如塚本善隆所說:「大乘般若的思想成為慧遠佛教思想信仰的基礎。」此時的慧遠應是深受潤澤。
而可以確定為慧遠追隨道安期間留下的唯一文章,是道安所鑄丈六釋迦像完成時,慧遠奉道安指派所寫的〈晉襄陽丈六金像頌〉。慧遠以其炳炳朗朗的筆力文采讚頌佛德,並圓融把握佛教宗旨,傳遞出道安弘教志趣,真不負深具文學修養與教義涵養的老師的託付。
西元378年,前秦兵臨襄陽城下,道安再次分散徒眾,並一一勖勉各謀前途的弟子們,卻對慧遠未置一辭。後來,慧遠跪求訓示,道安一句:「如公者 ,豈復相憂。」總結這段長達二十五年師徒情誼。道安對慧遠相許甚高;日後,慧遠確實不負老師的期待,成為中國六朝佛教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一代高僧。

廬山弘化
  

廬山行

西元378年,慧遠辭別了道安,與同門數十人南行,先到荊州住上明寺(今湖北省松滋縣),主要是因為上明寺的住僧是道安的同學僧輔;另外,荊州長沙寺有道安弟子曇翼、法遇,彼此照應比較方便。
約於西元381年,慧遠一行人離開上明,順著長江東下,先到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再從潯陽出發,來到廬山,並準備前往羅浮山(今廣東東江北岸)。羅浮山是當時著名的靈山之一,相傳道教的葛洪在此成仙,單道開也在此山煉丹。而僧人擇山而居,佛寺與山聯繫,正是此期隱逸風潮帶動下的發展。
後來,慧遠見廬山清靜,愛慕此山之清幽,認為這樣的地方足以息心,想停留在此。但是此地距離水源很遠,慧遠於是以禪杖扣地,口中念念有詞:「此地若可棲止,當使這枯朽的土壤流出清泉。」話剛說完,只聽到地下轟隆作響,猶如一巨雷從地底滾過。突然間,一股泉水從地裡湧出,漸漸地變成了汨汨清泉,很快淌成一條小溪。慧遠便放棄去羅浮山的打算,先在廬山龍泉精舍安定下來。
幾天後,慧遠得知潯陽已經好久不曾下雨了,農戶都因乾旱而無法維持生計。他來到水池邊,恭誦《海龍王經》。忽見一巨龍從泉水中一躍而起,直上雲霄,須臾之間,大雨從天而降,龍泉寺由此而得名。廬山的神龍泉,迎來了一代高僧慧遠;慧遠從此在廬山紮根,揭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以杖掘地,清泉湧出」、「誦經祈雨救旱」,雖不免傳說色彩,但仍可見當初環境的惡劣與營建的艱辛,以及慧遠等人跟當地百姓互動教化的進展。


 西林寺與東林寺

慧遠來廬山之前,道安的另一名弟子慧永早於十四年前就先來到廬山。
慧永長慧遠兩歲,早在道安抵襄陽之際,他與慧遠本相約要去羅浮山,但慧遠為道安挽留,不能成行。而慧永來到廬山後,為刺史陶範挽留,就住在盧山西北麓香爐鋒下的西林寺。
慧遠到廬山不久,慧永便邀其同住。數年後,潯陽刺史桓伊來到廬山,見西林寺狹小,便決定給慧遠新建寺院,「桓乃為遠復於山東更立房殿,即東林是也。」
東林寺位置應是比西林寺更為近東,明《徐霞客遊記》中記載:「寺當廬山之陰,北倚東林山。山不甚高,為廬之外廓;中有大溪,自東而西,驛路界其間,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臨溪,入門為虎溪橋。」
東林寺利用自然條件,「仍石疊基,即松裁構。」規模應不大,但展現了「神清而氣肅」的建築風格。
西元385年,道安在長安五重寺圓寂。西元386年,東林寺竣工,標誌了慧遠弘教生涯的新開端,亦如後人所說「東林為廬山佛教闡化之基」,慧遠在此開展一系列弘化活動,並使廬山成為南方的佛教重鎮之一。

以虎溪為界

慧遠在廬山的佛教事業日益興盛,無論是官府之人,或山林隱士,都嚮往這裡,想一睹慧遠大師的風采。對此,慧遠採取兼化道俗的原則,對前來拜謁的人都一視同仁。但是,慧遠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送客絕不走過寺前的虎溪。說也奇怪,自從立下這個規矩後,每當慧遠走過虎溪時,虎溪邊上的那隻猛虎就會吼叫,一來嚇唬俗人,二來提醒慧遠不要走太遠了。
慧遠的道風十分嚴謹,在外人眼中,他總是神情嚴肅,儀容莊重,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威嚴。有些初來廬山的人,一見慧遠,都會心生敬畏,渾身顫抖。曾有一沙門,持竹如意,想要奉獻給慧遠,到廬山連宿兩夜,竟然不敢拿出來,後來只好在住宿處留下竹如意,默默離去。又有慧義法師,進入廬山,想提問題來為難慧遠,正值慧遠講《法華經》,他數次想發難提問,卻都心悸且流汗,到最後竟然不敢發言。


般若台與佛影窟

般若台應是東林寺裡一所精舍,約營造於西元389年,是慧遠遷居東林寺後三年。般若台的存在,象徵慧遠門庭來者漸多,以及慧遠「延望遠賓」的姿態,許多佛學研究、翻譯,與這般若台相聯繫。
僧伽提婆在西元383年來到長安,曾參加過道安所主持的譯場。後來於西元391年,被慧遠請至廬山,《阿毗曇心論》及《三法度論》即譯於般若台,慧遠還為之寫序。
與慧遠同時代的另一位佛經翻譯者是佛馱跋陀羅,他在西元410年被北方鳩摩羅什僧團驅擯,便率弟子四十餘人來到廬山,受到慧遠的歡迎。慧遠不僅接受佛馱跋陀羅,還派弟子至關中「解其擯事」。慧遠請他譯經,補缺了中國佛典禪法系統,影響甚大。
另外,慧遠聽說天竺月氏國那竭呵城南石室中有「佛影」,於是在西元412年五月,命人背山臨流,營築龕室,繪佛光相。隔年九月著〈佛影銘〉刻於石上,還請謝靈運著銘,「以充刊刻」。還有許多銘贊,加上佛影壁畫彩繪,形成廬山文化藝術的價值。


慧遠與名士的往來

慧遠辭別道安南下時,「於是與弟子數十人南適荊州」,這十餘人應是慧遠最早的一批徒屬。到了廬山之後,由於慧遠「內通佛理,外善群書」,除出家弟子之外,正如憨山大師所詠:「東林開白社,高賢畢於斯。」這一高賢群體,人們慣以「十八賢」指稱。這十八賢者中,僧人居半,餘則為隱者。事實上,這些隱者乃至訪者,皆是以文人士大夫為主體的居士群。
如豫章雷次宗,他本是南昌一帶有名的儒士,博學多才,明詩知禮,朝廷聞其名,幾次派人來召他入朝,他都沒有意願。因仰慕慧遠高名,特意來到廬山。彭城劉遺民,也因仰慕慧遠,特來投奔。雁門周續之,從小習經學儒,十二、三歲就學會「五經」、「五緯」,人稱「十經童子」,又因研習老莊之學,培養好閒養靜的情志,再無仕宦之意。南陽宗炳,博學多聞,尤擅於畫山水,他的才氣和孝悌名聞天下,朝廷下詔,徵他入朝,他都沒有應詔。
慧遠收下雷次宗、劉遺民等人之後,早年的詩學修養得到進一步發揮。他與他們一同遊廬山、悟妙理、覓佳詩,相互酬答,寫下許多詩作。慧遠將這些詩作編為一集,並寫下<念佛三昧詩集序>,詩之妙、理之精使江南人士眼界大開。連晉州刺史殷仲堪都上山與慧遠談《易》,名士謝靈運一向恃才傲物,極少推崇人,也不遠千里來到廬山,親自見慧遠,留有遺跡與軼事。
    

結社念佛

慧遠率123人共誓念佛往生彌陀淨土,標誌慧遠教團一件大事,也是中國佛教史上淨土信仰的重要開端。
關於當時念佛的動機、方法等問題,最直接的資料是西元402年,由劉遺民所作〈立誓文〉,以及慧遠的〈念佛三昧詩集序〉。可分兩點說明:
1.慧遠倡導的淨土信仰,其方法屬於觀念念佛,也稱觀相念佛。亦即於修定中觀想阿彌陀佛形象或西方淨土的景色,這與後世口稱阿彌陀佛名號的念佛不同。
2.這123人中,首先是以慧遠為首的東林寺僧眾,慧遠「從者百餘,皆端整有風序。」這些僧眾專精淨業,個個「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宵惟勤。」另外,是與慧遠有深交的在家居士。但是,〈慧遠傳〉裡提到的劉遺民、雷次宗等居士,他們年齡、經歷、至廬山時間點都不同,只能說與慧遠皆有往來;但認為皆有參加這次的發願,是缺乏根據的。
至於,有「慧遠與十八賢建立白蓮社,入社者有123人、不入社諸賢3人」的說法,皆是後世傳出,並非歷史真實情況。
    

與鳩摩羅什交流

慧遠在廬山三十年,他聚眾講學,培養弟子,撰寫文章,闡發佛理,建齋立誓,倡導念佛。同時與鳩摩羅什書信往來,促進了南北佛教的學術交流。
鳩摩羅什是西域名僧,他七歲出家,不僅能誦幾百萬言的經文,善於以經化俗。鳩摩羅什的名聲傳到中原,於是秦王苻堅兵分二路,南伐襄陽(為取道安),西征西域(為求鳩摩羅什)。幾經波折,後秦主姚興終將鳩摩羅什迎回長安,鳩摩羅什成為北方佛教的中心人物。
慧遠聞之,主動遣書通好,並經常與其討論佛學問題,也曾派遣弟子曇邕致書,祈請譯出《十誦律》尚未譯出的部分,致使《十誦律》得以在漢地相傳。慧遠曾把自己的著作<法性論>送給鳩摩羅什看,其看後大為讚賞。鳩摩羅什也把自己在長安新譯的《大品般若經》送給慧遠。當鳩摩羅什譯出發揮般若經義的重要著作《大智度論》後,由後秦主姚興代為懇請慧遠作序。
慧遠對《大智度論》認真加以研讀,在寫序的同時,又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請求鳩摩羅什回答。後人將慧遠與鳩摩羅什的問答討論輯為《大乘大義章》,是很有價值的學術資料。慧遠還考慮到《大智度論》共一百卷,文句繁廣,內涵淵深,對初學者而言較為艱難。於是,他花了約半年的時間,節錄此論精華,撰為二十卷,既方便流通,又使學者能事半功倍,慧遠給這部書取名為《大智度論抄》。
慧遠與鳩摩羅什書信的往來,不僅促進了南北兩大佛教集團之間的學術交流,推動了中國佛教的發展,也對慧遠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

護法衛教

與王公貴族的往來

慧遠雖居廬山,但並沒有絕離塵世,他與上層社會始終保持廣泛的聯繫,也透過自己的特殊身分和廣博知識,努力調和佛法與名教的關係,推動佛教的傳播。
慧遠與王公往來情況,例如:慧遠初上廬山,江州刺史桓伊為之建東林寺。桓伊死後,繼任江州刺史的王凝之於太元十六年(391年)曾與西陽太守任固之等贊助僧伽提婆為慧遠譯出《阿毘曇心論》。此後,擔任江州刺史的桓玄、桓偉、劉敬宣、何無忌等都與慧遠深交。甚至晉安帝也致書向慧遠問候,北方後秦的統治者姚興也不斷贈送禮品給慧遠,致信問候。這些都反映了慧遠在當時上層社會的聲望。

沙汰沙門事件

元興元年(402年),專斷朝政、窺視帝位的桓玄,有鑒於佛教寺院的經濟發展及大批農戶遁入寺院為逃避租稅繇役,造成政府經濟利益的嚴重影響,因此下令沙汰(清理、整肅)僧尼。要求除了少數精通佛理、持戒嚴謹及山居林處不入俗的沙門之外,其餘一律「罷道」還俗,又令地方官府登記僧尼戶籍,嚴加管制,唯有廬山不在搜簡之列。
慧遠致書桓玄,對此做法先是表示同意。他承認佛教界存在嚴重的腐敗現象,但他再提出三類人—如法禪修者、能讀經學法者、興建福業者—也應保護,擴大了桓玄不沙汰的範圍。而且還希望允許士族子弟自由出家,這些桓玄都採納了。慧遠保護了佛教,對整個中國佛教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沙汰沙門的事件發生後,佛教繼續發展,隨著勢力的逐漸增大,佛教與世俗地主階級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矛盾也更明顯。這種矛盾在東晉時期透過沙門袒服、沙門不敬王者的爭論表現出來。                    
    

袒服爭論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印度沙門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出現了歧異。例如,出家修行一直被認為有違忠君孝親,而遭到儒家的攻擊。沙門袒服及不敬王者,也在東晉時引起爭論。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當時鎮南將軍何無忌曾親臨廬山訪問慧遠,並與慧遠就沙門袒服問題進行討論。中國傳統的禮制,「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而沙門卻身穿袈裟,偏袒右肩(即袒服)。對此,何無忌提出異議,認為佛教的袒服是不可取的。慧遠為此作有<沙門袒服論>;在何無忌寫了篇<難袒服論>之後,慧遠又作<答何鎮南(何無忌)難袒服論>。反覆說明沙門袒服的理由,調和與中國傳統禮制的矛盾。
慧遠認為,佛教來自印度,印度與中國的習俗本來就不同,儒家不能以此「一域之言」非難佛教;佛門是超出「方內」,不受名教常禮所拘,袒服有助解脫。同時他還指出,中國人講究吉凶,其實是人性悅生懼死的表現,學佛之人早就摒棄了世俗的那種生死榮辱觀,吉凶之言對他們是毫無影響的。

沙門不敬王者論

東晉成帝時(340年),因帝年幼,庾冰輔政,主張「沙門應敬王者」,也就是沙門必須按中國傳統的禮法行事,對王者行跪拜禮。在佛教教義中,僧侶除了對佛陀和教內的道高戒臘長者有下跪行禮的禮節外,對任何人,包括君王及父母,只需行合掌禮。庾冰的主張遭到當時的尚書令何充、僕射褚翌、諸葛恢等人的反對而未能實行。
東晉末年,桓玄繼庾冰之後再次提出沙門敬王的問題。當時他一心想篡權稱帝,因此要求包括沙門在內的一切人要禮敬王者,以樹立自己的權威。桓玄曾致書慧遠,認為沙門不跪拜王者,於情於理皆不通,希望慧遠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慧遠立刻揮筆給桓玄寫信辯論起來,一夜之間,他寫成了〈在家〉、〈出家〉、〈求宗不順化〉、〈體極不兼應〉、〈行盡神不滅〉,合成〈沙門不敬王者論〉,認為沙門乃是「方外之賓」,與生活於世俗禮教之中的人,應分開處理看待。
桓玄看了慧遠的論點後,覺得很有道理。因此在元興二年(403年),桓玄篡位稱帝後,特地下了詔書,允許沙門不敬王者。慧遠維護了佛門的尊嚴,使廬山的佛教事業更加輝煌。
    

慧遠之死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慧遠因病逝世,年八十又三。據說慧遠在病危臨終之際,眾人請他飲豉酒、飲米汁,他都不答應。後來又請他以蜜和水為漿,慧遠請左右翻查戒律,看能不能喝,但卷未半而終。慧遠對佛教的篤信與持戒的謹嚴,可見如此。
慧遠的臨終囑咐,一是考慮「凡夫之情難割,乃制七日展哀。」部分採納儒家禮節,表現出對世情的通達理解。另一則是「遺命使露骸松下,同之草木。」慧遠自擇林葬,接近佛教傳統的火葬,符合佛教身體髮膚的獨特看法,又可見中國僧人對外來儀式的心理適應。之後「既而弟子收葬,謝靈運造碑墓側,銘其遺德焉。」弟子收葬枯骨,為之造墓立碑,可說是融合佛教與儒家二制的喪儀。
慧遠端正的威儀,精闢的說法,還有終生為佛法,為眾生的心志,千萬年後,讓後人仍有著無限的景仰和懷念。

教化與影響

慧遠是中國佛教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揉合中印思想所形成的獨特佛教理論,和他弘法傳教的各項活動,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思想帶動

慧遠大力弘傳佛教般若學,他從「本無論」出發,融合傳統思想而發揮的〈法性論〉、〈神不滅論〉和〈三報論〉,使佛教在社會上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的輪迴轉生說幾乎家喻戶曉。他有系統且完整的闡述因果報應理論,對後來的佛教因果說有非常大的帶頭作用,是中國影響最大最深的佛教理論。

淨土宗初祖

慧遠大力提倡念佛往生西方彌陀淨土,推動了淨土信仰在南方的傳播。因此,雖然慧遠倡導的念佛是觀相念佛,與淨土宗的稱名念佛並不相同,但淨土宗仍奉他 為初祖。


護持佛教

慧遠在政治動盪、佛教流弊日益引起人們不滿的時候,他長期隱跡山林,以超然出世的姿態護法傳教。君王重臣想與他見面,或勸其罷道從政,他堅持不出山。盧循入山,慧遠為了表示出家人不分彼此,他不顧別人勸阻,欣然與之見面。桓玄征伐殷仲堪,慧遠願他們雙方無恙。而他挺身為文,辯難佛教,與當時的文化、政治衝突,保護佛教。這些文字誠如許理和在《佛教征服中國》頁436中指出:「慧遠在他的書信和論文裡,第一次對佛教生活的目的做出了清楚而斷然的陳述。在這些文章中,他對僧人階層和世俗政權的影響域做了清楚的界定和區別,這並非出於歷史的或功利主義的動機,而是緣於佛法自身基本理論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結論。由於這個原因,而不是因為其護教活動取得了成功,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認為慧遠是早期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護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