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 blog

主選單

跳到主內容
跳到第二內容
  • 首頁
  • 【香光尼僧團簡介】
  • 分院機構
    • 印儀學苑
    • 安慧學苑
    • 定慧學苑
    • 紫竹林精舍
    • 養慧學苑
    • 香光寺
    • 香光山寺
  • 悟因長老專頁
  • 教育志業
    • 香光尼眾佛學院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 香光慧青
  • 文化志業
    • 佛教圖書館館刊
    • 青松萌芽
    • 香光書鄉出版社
    • 香光莊嚴雜誌
  • 最新消息
  • 香光年度法語

分類彙整:B072 悟因法師法語

瀏覽文章

← 舊文章

成佛種子

發表於 2022 年 05 月 19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519

聽佛法就像下了一顆種子,你聽懂以後,然後再思惟,再培養,再增長,由生轉熟,即便有時還會搖擺不定,慢慢地,身心的沉穩跟知見都會成長。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栽培

發表於 2022 年 05 月 12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512

每個人得度因緣不一樣,趁著我們還活著,在世間有一個位置,身體還健康,多做一點善事,這就是「栽培」,栽培學佛的團隊,也栽培了自己的力量,力量會擴散的。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給予的鼓舞

發表於 2022 年 05 月 05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505

別人給我的,比我付出的還更多,相對的,也因為別人給予了我,讓我能做到比原本能做的多更多!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持戒清淨

發表於 2022 年 04 月 28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428

真正的持戒清淨,對事理要清楚,內心要澄靜,身心沉穩有智慧,你才知道如何持戒清淨,才是真正的利益世間、利益於人。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慈悲觀

發表於 2022 年 04 月 21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421

觀眾生猶如赤子,超越對立差別、超越種族、主義宗派、人我區隔。願眾生分享自己內心的平靜、安詳、喜樂,這就是慈悲觀。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傳承

發表於 2022 年 04 月 14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414

一個神聖且長遠的工作,就不只一個人做,更要許多人一起做,這份力量才能延續、傳承。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辦大事先找替手

發表於 2022 年 04 月 07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407

辦大事一定要先找到替手,才能夠繼續辦下去。因為世間有新陳代謝,而事業是連續性的,要前仆後繼,也要後繼有人。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法的傳承

發表於 2022 年 03 月 31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331

弘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替手,彼此接續,傳承延續,善根才不會斷。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栽培自己

發表於 2022 年 03 月 24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324

學佛就是要栽培自己,栽培自己有智慧、有熱情,人生活得愉快,活得有意義,今日比昨日進步。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付囑有在

發表於 2022 年 03 月 17 日 由 香光
回覆

1110317

要做一件長遠的大事,一定要記住「付囑」,別到自己身上就斷掉了,要把這份責任,不斷交付傳續下去。

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B072 悟因法師法語 | 發表迴響

瀏覽文章

← 舊文章

最新文章_new

  • 成佛種子
  • 111學年度香光尼眾佛學院5/9-15密集禪修圓滿
  • 多聞持正法
  • 《那先比丘經》釋122─怎樣做自己的主人
  • 如何誦持〈大悲咒〉?

文章分類

  • A01 悟因法師點石人生 (39)
  • A011 悟因法師點石人生--《那先比丘經》 (122)
  • A02 香光講堂 (85)
  • A03 香光書香 (21)
  • A04 菩薩身影 (29)
  • A05 香光剪影 (313)
  • A06 焦點快報 (59)
  • A07 健康生活 (24)
  • A08 湧泉之歌 (3)
  • A11 活動行事 (71)
  • A12 活動報導 (11)
  • B01 樂活.禪修 (5)
  • B02 《華嚴經.十地品》 (10)
  • B022 《六門教授習定論》 (9)
  • B03 《經集》 (7)
  • B04 正念禪觀 (1)
  • B05 閱讀經論 (19)
  • B06 經典法偈 (19)
  • B07 香光法語 (1682)
  • B071 祖師法語 (208)
  • B072 悟因法師法語 (272)
  • B073 節慶法語 (80)
  • B08 行門修持 (3)
  • B09 閱讀故事 (5)
  • B10 菩提道上 (12)
  • B11 蔬食 Diy (57)
  • B12 修學分享 (6)
  • C01 馬的故事 (7)
  • C02 「鷄」的佛教典故 (7)
  • C03 「鸚鵡」的佛教典故 (4)
五月 202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 四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近期迴響

  • 邱怡倫 在 《那先比丘經》釋112─心、心性是什麼模樣?
  • 陳崇謙 在 110年度分院皈依時程一覽
  • 刘建明 在 香光莊嚴雜誌
  • 米其林 在 佛陀傳記中提到佛陀由右脇而生,出生即能走七步,這有可能嗎?
  • 邱怡倫 在 《那先比丘經》釋101──人,生死不可得

其它

  • 註冊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 台灣正體中文

彙整

  • 2022 年 五月
  • 2022 年 四月
  • 2022 年 三月
  • 2022 年 二月
  • 2022 年 一月
  • 2021 年 十二月
  • 2021 年 十一月
  • 2021 年 十月
  • 2021 年 九月
  • 2021 年 八月
  • 2021 年 七月
  • 2021 年 六月
  • 2021 年 五月
  • 2021 年 四月
  • 2021 年 三月
  • 2021 年 二月
  • 2021 年 一月
  • 2020 年 十二月
  • 2020 年 十一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九月
  • 2020 年 八月
  • 2020 年 七月
  • 2020 年 六月
  • 2020 年 五月
  • 2020 年 四月
  • 2020 年 三月
  • 2020 年 二月
  • 2020 年 一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十一月
  • 2019 年 十月
  • 2019 年 九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七月
  • 2019 年 六月
  • 2019 年 五月
  • 2019 年 四月
  • 2019 年 三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五月
  • 2018 年 四月
  • 2018 年 三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十一月
  • 2017 年 十月
  • 2017 年 九月
  • 2017 年 八月
  • 2017 年 七月
  • 2017 年 六月
  • 2017 年 五月
  • 2017 年 四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一月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
  • 2016 年 五月
  • 2016 年 四月
  • 2016 年 三月
  • 2016 年 二月
  • 2016 年 一月
  • 2015 年 十二月
  • 2015 年 十一月
  • 2015 年 十月
  • 2015 年 九月
  • 2015 年 八月
  • 2015 年 七月
  • 2015 年 六月
  • 2015 年 五月
  • 2014 年 四月
  • 2014 年 三月
  • 2014 年 一月
  • 2013 年 六月
  • 2013 年 五月
  • 2013 年 四月
  • 2013 年 三月
  • 2013 年 二月
  • 2013 年 一月
  • 2012 年 十二月
  • 2012 年 十一月
  • 2012 年 十月
  • 2012 年 九月
  • 2012 年 八月
  • 2012 年 七月
本站以 WordPress 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