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佛教典故(四) 如鸚鵡鳥愛其毛尾《佛說四願經》

「鸚鵡」佛教典故(四) 如鸚鵡鳥愛其毛尾《佛說四願經》
◎釋見晉

一隻鸚鵡有著色彩斑斕的鮮明羽毛,尤其那優雅絢麗的長尾,令眾鳥們欣羨不已。

鸚鵡不可自拔地執著於所擁有的美麗,時時關切自己的儀容,即便在遭遇生命危險而奔逃時,依然瞻前顧後地想保護尾毛的美觀完好,容不得自己的美麗減損。由於疏於保命,貪小失大,美麗的鸚鵡終於為射獵者所捕獲,失去了自由乃至生命,成為人類豢養的寵物或餐桌上的佳餚。

佛陀說:
一般人也是如此,不可自拔地執著於四種對人生的願欲希求,貪愛不已。

第一是沉迷於對自我的貪愛,企盼生命永遠康泰長壽。
第二是沉迷於對擁有財物的貪愛,希欲財產、俸祿常保富饒。
第三是沉迷於對親眷朋友的貪愛,期望恩愛榮樂長長久久,順服我心。
第四是沉迷於對五欲的貪愛,放縱於享樂,想要更多、更好。

人們執著於四願,無有厭足,認為這些有益於自身,反而不肯正視人生必然面對的重要真相。一旦老、病、死到來,再親的眷屬朋友,再高的官爵祿位,再豐厚的財產薪俸,再高檔的五欲之樂,也不能徹底解除老、病、死之苦,無法究竟地有益於自身。一旦瀕臨命終,即便再怎麼小心翼翼的維護,以上四願,卻無一能夠隨願,沒有任何例外。

人生在世,若不能自拔於對四願的強烈執著,那麼,就如同鸚鵡鳥只知小心翼翼的愛惜毛尾一般,由於捨本逐末,而終將為射獵者所補得。
反之,若能端心正念,好好的觀察省思生命的真實諦理,賢明者將不再迷惑執著於對人生四願的貪愛,為之空受其苦,而能捨惡行善,進而拔除造成生死輪迴的貪愛之根,朝安樂之道前行,乃至究竟解脫!
106_0903---
——-經典原文(節錄)——–
當端汝心,守護汝意!
諦自思惟:
知身非我身,
所有財物,亦非我許。

當諦計校所有,
父母、兄弟、妻子、五種親屬、朋友、知識,官爵、俸祿,
念欲得之,無有厭足,謂有益於我身;
老、病、死來,皆不能益於我身,亦不能為我却之。

人不能自拔為道,如鸚鵡鳥愛其毛尾,為射獵者所得。

–《佛說四願經》(CBETA, T17, no. 735, p. 537a5-15)

「鸚鵡」佛教典故(三) 鸚鵡與禿梟《佛說長者音悅經》

「鸚鵡」佛教典故(三) 鸚鵡與禿梟《佛說長者音悅經》
◎釋見晉

  很久以前,有位國王在寢宮休息時,聽到鳥兒特殊且悅耳的鳴唱,深深被這美好的音聲吸引,馬上清醒過來,詢問左右侍者:「剛才宏亮清澈的鳴唱,發自什麼鳥呢?」侍者稟白:「剛才王宮上,停駐了一隻奇特而美麗的鳥兒,羽毛有著五種絢麗的顏色。鳥兒快樂的鳴唱之後,就飛離王宮了。」

  國王隨即遣派眾人,有的步行,有的騎乘,持續的尋求許久,終於尋得這隻音聲、羽色俱美的奇鳥。
奇鳥原來是隻珍貴的鸚鵡,國王非常喜歡牠,以真珠、珠璣、水晶、琉璃、珊瑚等五色珠寶,打造精巧的飾品,來莊嚴打扮牠。國王常將鸚鵡帶在身邊,愛不釋手,無論晝夜,頻頻看顧,對牠疼愛有加。

  後來,一隻禿梟鳥飛來停在宮殿之上,瞧見鸚鵡與國王間的互動親密、感情深厚。禿梟觀看許久,對於獨得國王優寵的鸚鵡,心懷嫉妬,想將一切佔為己有。牠假裝隨喜讚嘆鸚鵡,斜著眼向對方打聽受寵的因緣。

  鸚鵡誠實的說明與國王相遇的經歷。當禿梟知曉國王一開始是被鳴聲所打動,心中自以為是的計劃著:「簡單!我也來大聲鳴叫一番。國王若聽到我特殊奇異的鳴聲,就會轉而專寵於我了!」

  禿梟特別選擇國王臥息之時,飛到宮殿上,用盡力氣尖聲鳴叫,久久不停。國王驚覺,寒毛直豎,詢問左右:「這是什麼怪異的聲音?讓我感到驚嚇怖畏。」
侍者稟白:「這是禿梟鳥的鳴叫聲。」國王感到身心很不舒服,促遣大眾,四處追補。

  禿梟看著大陣仗的人馬前來,洋洋得意的認為自己果真超越鸚鵡,國王將要迎己入宮,享受更殊勝的榮華富貴。沒想到,國王卻令左右拔去禿梟的羽毛,好讓牠不能再飛到寢宮之上,胡亂鳴叫。

  沒了羽毛的禿梟,只能一步步走回平常生活的田野。當其他鳥兒紛紛前來慰問,這到是怎麼一回事時,禿梟把責任全部推到鸚鵡身上。禿梟不停的誹謗、責難鸚鵡,卻半句也不提自己貪圖利養、心生嫉妒以及判斷失算的過失。

  佛陀說:
善好的音聲,來自善好的心念,將能招福;
惡聲惡語,來自壞的心念,將會致禍。
  禿梟的罪報由己,卻反而推卸責任,遷怒鸚鵡,誹謗對方。像這樣嫉妒優於自己的人,故意誹謗打擊對方,而且貢高我慢,不肯腳踏實地努力提昇自己,是無法正面建立起自己地位的。
  貪心、嫉妒讓人失去理智,反將導致燒灼自己身心的禍害啊!
1060827---
——-經典原文(節錄)——–
佛言:
「善聲招福,惡聲致禍。
 罪報由己,反怒鸚鵡。」

「昔嫉鸚鵡,即被毒患。
 今嫉如來,獲痛難言。
 貪嫉燒身,何況苦難。」

佛重告言:
「當未來世,多有貪嫉弊惡之人,
 誹謗貢高,相求長短,是則自燒痛哉。」
–《佛說長者音悅經》(CBETA, T14, no. 531, p. 809a26-c17)

「鸚鵡」佛教典故(二) 鸚鵡與獼猴──「世間八法」無常《摩訶僧祇律》

「鸚鵡」佛教典故(二) 鸚鵡與獼猴──「世間八法」無常《摩訶僧祇律》
◎釋見晉

國王飼養了二隻聰明可愛又懂人語的小鸚鵡:一隻名為羅大,另一隻名為波羅。國王非常愛念牠們,命人打造純金的鳥籠,並經常同桌享用飲食,共相娛樂。

106_0820 後來,大臣奉獻一隻珍貴的小獼猴兒。人之常情,總是喜新厭舊,國王的注意力很快地轉移到可愛的小獼猴兒身上,所給予的飲食及照料,勝過二隻小鸚鵡。

鸚鵡波羅觸景生情,哀傷的對羅大說:「想起從前,國王都與我們同桌進食,共同享用世間的最上美饌;如今,原先受寵的地位已為獼猴所奪,我們不如凌空飛逝,離開此傷心之處吧!」

鸚鵡羅大回答說:「毋須憂愁,一切都持續的無常變化。現今小獼猴兒雖然得到國王的專寵,然而有一天,牠還是會失去現所擁有的榮華利養!

羅大接著為波羅解說了一首關於「世間八法」的偈子: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這八法都是無常遷變的,皆非常法,不可久保。
「我們何必為之而憂?何必為之而喜呢?」

什麼是「世間八法」呢?
「利」是所喜歡的可意事,「衰」是失去了可意事;
「毀」是被人背後毀謗,「譽」是被人背後讚美;
「稱」是被人當面讚美,「譏」是被人當面譏誹;
「苦」是身心逼惱,「樂」是身心適悅。

聽了「世間八法」的內容,波羅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苦惱之中,牠說:「兩相對比,現今的處境,令我觸目不歡。我沒有身心適悅的『樂』,而只有身心逼惱的『苦』。現在的我們,但只聞譏毀的音聲,而沒有任何稱譽讚美。假若我們能肆意自在地伸展作為飛禽志向,何必還要遭受現在種種的苦呢?」

獼猴兒小時候,全身的毛色柔軟潤澤,蹦蹦跳跳的,模樣活潑可愛,人人都愛逗著牠玩。待獼猴漸漸長大,體型漸增,身上的毛色粗硬,不再如年幼時可愛,人們變的不喜歡見到牠。尤其當大獼猴竪起耳朵,張開大口,那付恐怖的模樣,每每驚嚇到人類的小孩。

鸚鵡羅大預言:「大獼猴恐怕會囓咬人類小孩,因而被自己的罪過所牽累。不久之後,牠將失去曾經擁有的寵愛和利養!」

獼猴長得更大了,國王對牠失去愛寵的心意,又為了避免大獼猴傷人,於是勅令左右將牠繫在馬槽的柱子上養著。

有一次,年幼的小王子手上拿著食物,剛好走到獼猴邊。獼猴想索討食物,小王子不肯給,獼猴竟然生起氣來,抓傷了小王子的臉,扯裂了衣服。受驚嚇的小王子,嚎啕大哭的聲音驚動了國王。大發雷霆的國王,勅令屬下打殺大獼猴,將牠丟擲在壕溝中。

經歷這場無常示現,鸚鵡波羅終於明白羅大的預言為實,說:「你真是有智慧,能預覩於未然!『世間八法』果然是無常變化啊!」

佛陀告訴諸比丘:「如來的智慧,如滿月般明亮圓滿。佛陀能為比丘們開示『世間八法』無常,何足為奇?我於往昔作鸚鵡時,就能為鳥兒們說明『世間八法』無常,這才真是奇特啊!」

——–經典——–
「利衰及毀譽,
稱譏若苦樂;
斯皆非常法,
何足致憂喜?」

「我為鸚鵡時,以能為彼,說世八法,無常遷變,不可久保;
況復今成正覺,說世八法,何足為奇?」

–《摩訶僧祇律》卷4:(CBETA, T22, no. 1425, pp. 288c06-289a7)

「鸚鵡」的佛教典故(一) 鸚鵡子供養盲父母

「鸚鵡」的佛教典故(一) 鸚鵡子供養盲父母
◎釋見晉

雪山中一隻小鸚鵡,每天辛苦覓食所摘取的好菓,都歡歡喜喜地先奉養眼盲的鸚鵡父母,剩下的才自己食用。

1060813---當時,一處田地的主人初播種時,心中發了善願:「我在這塊田地所種植的稻穀,收成後不但讓自己及家人食用,還願與眾生共同分享!」
稻苗在田主的辛苦耕耘下,逐漸長大、結穗。聰慧的小鸚鵡感受到田主施捨之心,於是放心地常在這兒採取稻穀,帶回巢中供養父母。

然而有一回,田主按巡著一行行結穀的稻子走過,望著秀麗的稻浪隨風搖曳。突然間,他發現蟲子、鳥兒們啄斷的穀穗處,一片狼藉的苗稼映入眼簾!看著自己辛勞耕耘的稻作散斷一地,即使只是一小部分,田主仍感到不捨。他心生懊惱,在瞋恚的驅使下,竟設下羅網圍補蟲鳥們。後來,便捕得這經常前來的小鸚鵡。

被捕獲的小鸚鵡對田主說:
「您最初播種時曾發了好心,願意不吝惜的布施稻穀予眾生,由是我才敢前來採取這有主的稻穀。然而如今您為何卻又反悔,布下羅網來圍捕我呢?
「田地 猶如母親,常令萬物生長茁壯;
「種子 猶如父親,能使物種代代相繼續;
「實語 猶如孩子,是值得加以珍惜愛護的;
「田主 猶田地的國王,有自在支配的權力。」

聽完這一席話,田主的瞋怒平息,轉為歡喜,他詢問:「你取走這兒的稻穀,是為了帶給誰呢?」

小鸚鵡回答:「家中的盲父盲母,已經沒有獨自覓食的能力,我取走稻穀,正是為了奉養雙親。如今,巢中著急的父母,一定正癡望著我的歸去呢!」

田主被小鸚鵡的孝行感動著,也對小鸚鵡所言,心中歡喜。他不但重新提起布施的善念,隨喜的心量更是倍增廣大,於是對小鸚鵡說:「聽了你的話,我的收穫實在太大了!自今已後,請你就安心在我這田中取用稻穀吧!請勿再有任何的疑惑或為難了!」

佛陀在《雜寶藏經》說:「有二種值得稱許的正確行為,一是能供養父母,二是對父母作種種善行。」《增壹阿含經》中,佛陀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云何為二法?供養父母…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

父母猶如菩薩,是最勝福田啊!

——–經典——–
佛…言:
「有二正行…云何為二?
「一者、供養父母。
「二者、於父母所,作眾善行。」

鸚鵡子言:
「田主先有好心,施物無悋,
由是之故,故我敢來,採取稻穀。
如何今者而見網捕?
「且田者如母,種子如父,實語如子,
田主如王,擁護由己。」
–《雜寶藏經》卷1 (CBETA, T04, no. 203, p. 449a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