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得身安?

102_class_cover

要如何求得身安?就是因為身不安,反而要在不安當中找到「安」。找到「安」以後,那個「安」的剎那又過去了,一切法都在生滅當中。修行就是要對治煩惱,但費心對治後仍然煩惱重重。此時此刻還在與煩惱糾纏的你,即使咒罵自己,也無法擺脫煩惱,誰又能把你怎麼辦呢?其實,只要如實去覺知煩惱的生起與滅去,不需要咒罵自己。

有東西打了我一下,第一步是先把它看清楚,到底是在怕什麼。如果看到鬼,也是要把鬼看清楚,看它到底是什麼個樣子。如果只是一直怕鬼,結果根本連鬼是什麼都沒看到,又為何要怕一個完全沒看到的東西呢?要先定下心來,學著去看清楚它,這就是「如實知」。

修學佛法就是讓自己「如實知」。身不安,要「如實知」;煩惱生起,要「如實知」,如此不斷地練習。等功夫純熟時,會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轉個身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藉著工作與他人的接觸等等,都是看住自己的心,好好用功的機會。讓自己每天至少有十五分鐘的時間,自己調理一下呼吸,或是讓自己沉澱一下,這不是為誰做,而是為自己做。看著呼吸時,不是要練習什麼呼吸的技巧,而是由中找到平穩與和諧。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4期《微言說禪 悟因法師說禪(三)》專欄<如實知,身心平衡>:「3在不安當中找到安頓」

慈悲觀要怎麼修呢?

100_class_cover

慈悲是使人趨向柔軟友善的氣質。慈是「與樂」,給予別人安樂;悲是「拔苦」,拔除他人的痛苦;與樂、拔苦合起來就叫慈悲。慈悲是不瞋恨、不惱害眾生,減少人與人的衝突、隔閡。超越對立差別、超越種族、超越主義宗派、超越宗教差異、超越人我區隔。修習慈悲觀為他人祈福:願眾生能脫離痛苦走上解脫之道,願眾生分享自己內心的平靜、安詳、喜樂,這就是慈悲觀。

慈悲觀的修習方法是漸次修習至怨親平等,要如何修呢?慈悲觀的基礎是感恩,所以首先要觀想自己最親愛、最想要感謝的人。一般來說,母親與我們的關係最親近,給予我們的恩惠也最多,一想到母親的慈愛恩惠,很自然就能生起感恩、感動—希望能讓母親安樂、拔除母親的痛苦。所以,一般修法時會先觀想母親的慈愛,幫助我們生起感恩慈悲的心境。

其次,觀想的對象和你的關係必須是從親到疏,感情要從濃到淡,這是修慈悲觀的次第。雖然對待眾生要「以德報怨」、「冤親平等」,但如果一開始修法觀想就以曾經跟我有冤仇、不愉快的冤敵來做所緣境,我想恐怕一想到這些影像時,心雖是動了,卻是很難保持平穩和諧的善性循環,更別說對他們生起慈悲柔軟的感動了!

因此,首先要觀想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可以觀想和自己最親近的母親;若母親已去世,可以觀想其他還在世的人。其次則觀想和自己關係稍微疏遠的人,如親戚、朋友、同學、鄰居等等。

第三個對象是:曾經和自己有過怨憎、不愉快的人。最後才觀想一切和自己不親也不疏、不愛也不怨的一般人,甚至擴及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所有的眾生。

修慈悲觀時要用平等和諧的心境對待所有的眾生,我們很容易對親人產生感恩的心情感同身受,但要對自己的怨敵,乃至所有的眾生產生親切感、慈悲心,便需要修煉調整了。

另外,修習時要注意要觀想與自己同性別的活人為對象,不要觀想異性或死人,因為異性或死人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聯想。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77期《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上)》專欄<春風化雨>:「感恩發願:修慈悲觀」

學戒律重要嗎?

098_class_cover在戒、定、慧三學的修學次第中,戒學排在首位。所以學佛後,要研讀戒律,要清楚戒律的內容,千萬不可以自己隨意使用佛教語詞,以「無我相」、「無人相」等,為自己脫序的行為做解套,這不僅會混亂世間,甚至可能會自取墮落。

做為一個修行者不可以不學戒律,常聽人說「開悟、得神通比較重要」,如果不腳踏實地從戒律開始學習,說這樣的話不僅不知所云,也會危害佛教。有人則說「禮教吃人」,於是就摒棄禮教,特立獨行,這是偏頗的,因為禮教吃人也有它的一套,我們反而要先知道它哪裡吃人,才能不受其束縛。戒律或文化傳承、風俗之所以能傳之久遠,自然有它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我們要先掌握的即是這部分。

佛教要永住在世間,不能不知道世間的善惡,縱使是大乘論師如龍樹、無著、世親或提婆,也都是在比丘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依照這個次序而修學。先發菩提心,嚴持戒律,再增上提升精神境界,並未推翻僧團原本的秩序與制度。佛陀一直將律制作為佛教教團最尊崇的核心,所以修學佛法,要先從學戒、持戒開始,身安而後道隆。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9期《悟因法師 談戒說律(一)》專輯<佛教戒律的人間性—2 佛語具三相>:「戒為戒、定、慧三學之首」

禪修對現代人的助益是什麼?

096_class_cover2

培養觀照力令身心平穩

現代人生活在高壓力之下,如果每天能安排一個時段練習禪修,即能維護身心的平靜安穩。在緊張焦慮時,便能得力地運用平日熟習的禪修方法,當下快速地使情緒平緩下來。培養禪修的習慣,有助於在匆忙當中保持冷靜;也就是禪修時所培養的觀照能力,幫助人們在瞬息萬變中,能敏銳、冷靜地觀察,有較高的抗壓力、自信、活力與效率。以慈心禪為例,它也能幫助現代人,在高壓冷漠的人際當中,藉由慈心的培育,使人際互動更為和諧、快樂、富有同理心,也樂於助人。

禪修有別於坊間靜心課程

坊間的靜心或靜坐課程很多,就本質來說,佛教的禪修,主要在引導人們直接實踐滅除苦惱的方法。在禪修時,人們就處於轉化煩惱的實踐與體驗的狀態。禪修時,透過正念培養禪定的專注力,然後可增益觀禪的修習,在一份全然開放的觀照下,時時保持覺察與清醒。禪修者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的身心正在發生的事情,帶著這份覺察,智慧便從中升起。

具體地說,佛教的禪修與眾不同的最大特色,便是佛陀教導「苦、集、滅、道」的基本架構。在這個架構之下,禪修培育出一個重要的洞察力——體會到生命不可能永遠保持原狀,在呼吸過程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我主宰與支配;於是明白這個世間是緣起的,人我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保持正念覺知不受困煩惱

禪修所培養的觀照能力,運用到生活層面時,提供了極佳的參照價值。綜觀來說,禪修帶給人們內心的平靜及清明的智慧,有助於看清自己。面臨困境時,透過不斷地正念觀照當下,將能正確地看到形成自他苦惱的原因。明白苦的原因時,為自己解除苦惱的方法便顯而易見。因為當我們重新檢視自己所遭遇的困難時,漸漸就能體會到身心世界無一刻不在變化中,學習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各種無常,不再受困於種種煩惱。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7期《全新的開始:生命的禮物(一)》專輯<在水泥叢林裡禪修>:「禪修對現代人的幫助」

五戒與菩薩戒的差別在哪裡?

就佛教的戒律而言,雖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律又稱為根本大戒。菩薩戒是大乘戒法,在家菩薩戒有六重二十八輕戒,出家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戒,發菩提心的佛弟子皆應受持菩薩戒,才能成就菩薩道,圓滿佛果。

五戒與菩薩戒的差別在於五戒較偏重自利,而菩薩戒側重利他,也就是說除了不該做的,還有需要積極去做的。菩薩戒的主要內容分三部份,稱為「三聚淨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除止持戒外,還有作持戒,不但要斷惡、修善,還要度眾生。

如人們受持菩薩戒吃素旨在斷惡,著重的是攝律儀戒,很少擴及修善的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因此一般人以為等自己的年紀大一點,兒女成家,再求受菩薩戒,這都是不正確的想法,因為受菩薩戒絕不僅限於吃素而已,要能將修善、度眾生的積極面彰顯出來,才能具體見到菩薩戒的殊勝處。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29期《紫竹林精舍落成》專輯<紫竹林精舍落成專輯>:「在家戒的傳授與受持」
094_class_cover

修行要怎樣才算是精進?

精進要有正確的觀念,是為精進而精進,不是為了成果而精進。很多人一邊精進,一邊期待成果:「我這麼努力,怎麼都沒進步呢?」因為看不到成果,就失望、失落,不再精進,忘失了追求善法的初心。如果以這心態來修行,非常可惜!

精進本身就是善業、善報,當下所起的善心就種下善種子,不需要特別期待成果,精進本身就能帶來利益,別人說什麼,或結果是什麼都是次要。很少人注意到這一點,反而一直期待有形的成果,這是錯誤的態度。如果沒有看清楚這一點,我們的精進心就會依賴在成果上,這麼一來,精進心便會因結果的生滅而時起時落。

因此,修行要怎樣才算是精進?要為精進而精進,非為成果而精進,這才是智慧的正精進,才能持久,並能轉化煩惱,聚集一切功德、利益自他。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14期《百法明門論》輯選:視讀經典(三)專輯<善心所>:「為精進而精進,非為成果精進」

092_class_cover

修習佛隨念有什麼殊勝利益?

「佛隨念」歸屬於「四護衛禪」之一。就實修的利益而言,修行者藉著憶念佛陀的功德可提升對三寶的信心。佛陀的功德是無量、崇高且圓滿的,禪修者在憶念佛陀的功德時,內心將會呈現光潔明亮、生起喜悅、增強信心,如此淨化的作用,使禪修者達到「近行定」。此近行定的親證,有助於禪修者在修習其他止禪業處時,更快地證得安止定,之後再進修觀禪,而能開展智慧斷除煩惱。

《雜阿含經》中提到:當人們內心生起恐懼時,可憶念佛陀的功德,那麼內心的恐懼感會消失,死後也可遠離惡道怖畏。又《那先比丘經》卷下說:「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欲死時念佛,死後者皆生天上。」另外,當身心失衡時,憶念佛陀的功德,將能獲得一種穩定、溫暖與支持的力量,以致能夠安忍身心的創痛。此外,修習佛隨念時,非人等眾生不敢傷害我們,可免除它們的干擾;遇到危險時可化險為夷,具有保護的威力。如《大智度論》卷七說:商人們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摩伽羅魚王,面臨吞入魚腹的危難時,大眾一齊稱念佛名,魚王就合口,船上人皆得以脫離災難。

這些修習佛隨念的殊勝利益,只要你開始修習佛隨念,便可親身體驗這個修習方法所帶給你的溫潤、安穩與保護。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15期 <佛隨念: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090_class_cover

修習四念住的利益是什麼?

《念住經》中提到,修習四念住的利益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憂苦,成就正道,體證涅槃。」

四念住訓練我們:以清明的心智,覺知當下,保持開放且全然地接納當下的身心情境,並藉著正知對現前的情境給予適切回應。四念住的重點在於培養人們能持續注意到自己身心內外的變化;在每個當下的清明覺察下,漸漸體會到萬事萬物的無常變化是不可抓取的;進而鬆脫對身心的執取,這是轉化結縛煩惱最重要的一步。如此便可以產生停止習氣造作的力量;了知所有苦痛生起的原因及消失的條件,有智慧地騰出更多的空間去消融現前的愁悲和憂苦。

隨著修行日漸加深,我們學會念住隨觀而不再作習氣的奴隸,並具足精進力和智慧去覺照,遠離了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綿密持續的念住修習,便能成就正道,體證涅槃。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16期《一本讀懂《大念住經》視讀經典(四)》專輯<四念住總結>:「修習四念住的利益:當下受用」

088_class_cover

什麼是「菩薩」?

「菩薩」是指覺悟的有情

不論是否有學佛,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聽過「菩薩」這個詞彙,「菩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菩薩」是「菩提薩埵」(梵Bodhisattva)的簡稱,其意是指「覺悟的有情」。「有情」也稱為「眾生」,菩薩就是把「覺悟」這件事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人。

佛教的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與優婆夷,前五眾屬於出家弟子,後二眾則屬於在家弟子。這七眾弟子也可分為兩類—聲聞眾與菩薩眾,菩薩眾不一定局限於在家弟子,也包括出家的弟子。在大乘佛法中,菩薩—所謂「覺悟的有情」,其中有行者自覺的歷程,也有覺悟他人的歷程,有的已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可見覺悟有對象與層次的差別。如果以自覺為主,一般而言指的是聲聞眾;如果以覺悟他人為主,這是在自覺之外,還將別人的覺悟納入自己關心的範疇;至於自覺、覺他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者即是佛陀,也是菩薩最究竟的果位。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既然菩薩是覺悟的眾生,所以他仍然稱為「眾生」或「有情」。佛法教導的核心,是以「有情」為主,而「有情」又以「人」為主。所以,我們先從「人」這個面向來探討「菩薩」。

對於世間,不論是正報的世間或依報的世間,菩薩全部都納入他關懷的範圍。所以,菩薩行就是指菩薩的行為,他實踐自己度化眾生的願心,將之落實在世間,當他用自己的生命與修行,以及用身、口、意思惟如何行菩薩道時,其目標不是只有自己的解脫而已,而是把這份悲憫跟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納入於自己的修行裡面,這就稱為慈悲行。所以,菩薩就從修習慈悲行、菩薩行乃至菩薩戒,而稱為「菩薩」。

人為什麼需要「利他」呢?「利他」的基礎就在於人能以己度他情,而能關心世間,把世間眾生的苦納入於自己的修行裡。但是在「利他」之前,必須先充實自己,我們才能具足悲心與善巧方便,來完成「利他」的目標。反過來說,充實自己的目的是要做什麼呢?就是為了要能更加善巧地利樂眾生,這是一種對世間的一種不捨、關懷與悲憫之心。「自利」與「利他」看起來似乎可以截然劃分,但兩者其實是相互完成的。

所以,佛教常說菩薩就是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下化眾生」就是救度眾生、關懷眾生的利他行,菩薩要如何關懷眾生?如何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看待人與所有的有情?菩薩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這就是我們在修持菩薩行時,要常在內心思惟的課題。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32期<悟因法師談菩薩戒(一):行菩薩道,發菩提心>

086_class_cover

發心服務若遇到是非要如何看待?

在佛門歡喜為眾生服務,若遇上人我是非,要如何看待?

在佛門領執與在社會上從事的各行各業比較起來,除有無名位、給薪是最大的差別外,領執一概以發心、服務為主。在領執中既是發心,若遇到價值不同或俗情尚未脫盡的傳言中傷時,內心要清楚知道這是世間的真實現象,不要以為這些事在佛門裡不會發生,因為佛門中人都來自社會,佛門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在學習修行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待調整的地方,是正在「學佛」,而不是已「成佛」。

除了要給彼此時間去調整之外,對於傳言,與其奔命於爭辯謠言的是與非,倒不如收攝身心,想一想:「修行所為何來?」出家立足於三寶地,相互成就、相互護持都來不及,對於人我是非,點到為止即可,就如古德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若遇到無厘頭的事,首先要弄清楚這些話要解決什麼;其次是判斷非處理不可嗎?太早陷入情緒之中,如村婦般攪和、潑婦般罵街,大可不必!最後你會發現有時連處理都不必。吃點虧又如何?有道是「種大樹,不要拔小草」,清楚掌握大方向,修行才是最重要的。

◎整理自《香光莊嚴》第63期 <春風化雨>

084_class_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