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在說什麼?

160_class_cover

就鳩摩羅什的譯本來探討《金剛經》的內容主旨。《金剛經》是從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開啟。須菩提向佛陀提出二個問題:凡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之後,一、云何應住?(如何安住、不退失無上菩提之心?)二、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妄心?)

佛陀由此闡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虛幻不實,若要成就無上智覺,則要破除一切執著,掃除一切法相。同時,也舉很多例子說明破「我執」及「法執」,才能得解脫,成就佛道。

至於本經的主旨,歷來註釋家有多種說法。

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本經的宗旨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江味農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印順法師闡述此經宗要:「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

聖嚴法師指出全經的要旨在:「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星雲法師認為《金剛經》主旨可以用16個字概括:「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也有說法,認為本經的主旨是:「無我、無相、無修、無證。」

雖然各大德專家們所表達的字詞不同,但都在強調「心要離相」。亦即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要能「離相無住」、「降心離相」、「破相顯性」,也就是破除形相,顯出這個形相內的本性。即是要人放下執著、仇恨、貪念,寬容處世,活得輕鬆自在,超越自我的利害得失,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的人事物。

當我們「滅一切相」才能「證諸佛心」,也就能「離一切相,為一切善。」或「無住處生心,生心處無住。」惟應無所住而能生實相,能不住著於任何事物,心不著色、聲、香、味、觸等世俗觀念和概念,不著人我相等,自然就會有自在的清淨心。

◎資料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2。

如何受持《金剛經》?

158_class_cover
受持《金剛經》的方法,即是以大乘經典中提及的「十法行」加以練習。

【書寫】
恭敬書寫本經,這就是修行。

【供養】
將經典供奉在佛塔、大殿裡,以此誠心供養

【施他】
助印本經,使經典能夠廣為流傳。

【若他誦讀,專心諦聽】
用心地聽聞經義。

【自披讀】
發淨信敬重的心,自己讀誦經典。

【受持】
在生活之中,受持此經並應用。

【為他開演文義】
將本經義理詳細地宣說,令他人也能徹知徹悟。

【諷誦】
熟讀或朗誦《金剛經》。

【思惟】
深入義理,靜默思惟,發演經義。

【修習】
如所思惟,修行止觀,證入聖果。

◎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7。

如何誦持〈大悲咒〉?

156_class_cover
〈大悲咒〉具有無上妙用,該如何誦持才能得到廣大功德呢?必須至誠深信、生發大願、如法誦持及廣宣流布,才能感應到〈大悲咒〉不可思議的功德。

至誠深信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若諸女人,厭賤女身,欲成男子身,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若不轉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覺。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

誦持〈大悲咒〉能滿所求所願,但若「不善」、「不至誠」就沒有功效;誦持〈大悲咒〉能轉女身成男子身,如果「生少疑心」,就不可能實現;誦持大悲咒能消滅一切罪障,但「於咒生疑」,就連小罪、輕業也不得減滅。必須至誠懇切,依教奉行,以絕對的信心來誦持。

生發大願

誦持〈大悲咒〉,要和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相應,才能得到感應,因此必須生起對廣大眾生的慈悲心,發起廣大菩提心,跟隨觀世音菩薩,發如是願: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枯竭。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誠心發了以上誓願後,要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並專注稱念阿彌陀如來名號,然後開始誦持〈大悲咒〉,如果一天中誦滿五遍,可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如法誦持

觀世音菩薩曾教導我們誦持方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住於淨室,澡浴清淨,著淨衣服。懸旛、然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制心一處,更莫異緣,如法誦持。」

觀世音菩薩告訴善男子、善女人,誦持〈大悲咒〉必須發起「誓度一切眾生」的廣大菩提心。並且要「身持齋戒」,而且「於諸眾生,起平等心」;處所必須清淨;衣著要潔淨;供養上要用「懸旛、然燈、香華、百味飲食」;心念上要「制心一處」,不攀緣其他事情,依據佛菩薩所教導的「如法誦持」。

廣宣流布 莫令斷絕

觀世音菩薩說:「常誦此咒,莫令斷絕。」勉信眾要常常誦持〈大悲咒〉,持之以恆地誦持。

佛陀特別提醒阿難:「汝當深心、清淨受持此陀羅尼,廣宣流布於閻浮提,莫令斷絕。」

「閻浮提」就是我們居住的世界,佛陀對阿難的提醒,正是佛子們要遵循的修行方向。當用深心,清淨受持〈大悲咒〉,讓大悲咒廣宣流布,莫令斷絕!

◎ 出處:編輯組,〈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神咒》與《大悲懺儀》〉,《香光莊嚴》,105期(民100年6月),頁40-41。

普門品的「普門」是什麼門?

154_class_cover
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文句.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提出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普。」

賢頓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解釋這十種普門:

一、慈悲普門: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門,菩薩以一念慈悲心,濟度一切眾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賢不肖,以眾生之苦為苦,眾生之樂為樂,絕沒有怨親之分,此種慈悲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二、誓願普門:菩薩誓度一切眾,使未正信佛教的人能生大信心;未解佛經者,得大智慧解佛經理,進而斷惡修善,讓所有眾生都能趣入涅槃解脫的大道。

三、修行普門:讓所有眾生都能修行所成,乃至進入大乘圓滿清淨佛地。

四、斷惑普門:圓覺菩薩觀「中道」破「無明」,無明破了才斷三惑,次第修行,次第斷惑。今菩薩以慈悲願力,令所有修行的人一斷一切斷,不受諸惑困擾,直超聖地。

五、入法門普門:菩薩圓修六度,無大小之分,以廣闊大門,接引眾生,進趣菩提。

六、神通普門:菩薩具足六神通,神通力廣大無邊,因之,無所不見,無處不現。

七、方便普門:菩薩觀機逗教,隨類化身,應眾生種種方便而示現,以救度利益諸趣有情。

八、說法普門:菩薩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因為觀音菩薩具有深妙智慧,於說法時,在同一法會中,說各種不同的法,使在座的人,都能應自己的智慧根性而有所了解,得到佛法真實受用,所以稱為「說法普門」。

九、供養諸佛普門:俗云:「選佛燒香」,菩薩則不然,不論現在、過去、未來諸佛,都一體至誠供養,決沒有差別心。

十、成就眾生普門:菩薩利益一切眾生,令其所作皆成,如天降雨露,大地萬物皆受其益,共霑法澤。

◎節錄:編輯組,〈常念恭敬觀世音:《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香光莊嚴》,105期(民100年6月),頁6-7。

「打香板」是處罰嗎?

152_class_cover
在精進念佛共修中,糾察座前會置放兩支板子,有居士問那是什麼?那叫做「香板」,是提醒我們用功的。一個寫「警策」,另一個寫「巡香」。糾察師手執香板,巡視大家有沒有坐好,有沒有亂動坐不住、打瞌睡。一般禪堂用這香板策勵學人,稱為打香板,說可以消業障。打瞌睡業障,對不對?躺在床上時睡不著,坐在禪堂或念佛堂比較好睡,那確實是業障。

在佛門,有人主張做錯事要到佛前跪,我不主張懲罰。你們的子女犯錯,請不要叫他們去佛前跪香。在佛前是要用功的,不是去罰跪的,不要讓他們留下錯誤的印象。以前香光寺有法師法器打錯板眼,主動跑到佛前跪香,我說這是在做什麼?拜佛變成了處罰。這不對。

假使小朋友打坐,安靜下來比較好睡,身體就一直搖晃,三分鐘也在睡,五分鐘也在睡,小朋友確實如此。我整理我師父明宗上人的傳記,他形容自己出家時想睡的情形。那時每天早上起床,比丘得去誦經、研究,比丘尼就要下廚。人家去叫他,他從床上起來,到了房門口就坐在那裡睡一覺;轉個彎,又再睡一覺;去到廚房,人家都煮好、收拾好了。他說不知為何那時那麼想睡。我告訴他:「您那時只有十四歲。十四歲不想睡也是很奇怪。」古時候修行,先問幾歲。有的法師也是十三、四歲就一味想出家,我師父說他那時才十四歲就想要出家。出家是一回事,打瞌睡找不到時間睡,普天下的人都是一樣的。

年紀大的長者,躺在床上睡不著,到了佛堂就打瞌睡。怎麼辦?自己策勵自己。我也不好用香板打你們,現代的教育不時興打,我到香光寺來就設下規矩:不打罵、不罰跪,重視的是個人的自尊、自覺。

◎資料參考:釋悟因,〈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佛三開示〉,《香光莊嚴》,115期(民103年3月),頁16-18。

什麼是善知識?

150_class_cover在我們人生旅途,成就大法需要善知識引導。有善知識才能夠圓滿善行、成就所有的道業。善知識有時提供的是順境、順緣;有時提供的是逆境、逆緣。在順境中有時不容易成就,而逆境、逆緣,反而是成就的最得力助緣。

大家想想,從小成長的時候,如果環境逆緣多,長大以後,遇到關卡反而容易衝破。其實,無論善知識提供的是順境或是逆境,真正的關鍵則是在於怎麼「轉」我們的觀念、想法、看法。

如果當我們一遇到困境,就覺得是挫折來了,自己先怯弱,那你就被打敗了。相反的,如果愈挫愈勇,那這些經歷就能成為成長的資糧和善知識。

我們不可能改變全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心」和「觀念」。想辦法讓自己身心自在。心念一轉,所見所聞就跟著轉了。

◎出處:釋悟因,〈佛陀與提婆達多〉,《香光莊嚴》,141期(民110年12月),頁13-14。

「見緣起即見法,見緣起即見佛」意思是什麼?

148_class_cover

〔緣起在身心行止的深化〕

佛世時,有這麼一段記錄。一回,佛陀在王舍城,有二位外道對於自己的修學,有一些瓶頸而無法突破的地方,因此希望能再找到幫助他們修法的地方。其中一位叫舍利弗,他已經收了很多徒弟,有很多學生,而且有他們自己的主張。一天,舍利弗上街,他在街上看到一位比丘,我想,舍利弗應該已經觀察這位比丘一段時間了吧。他看一看這比丘的行止,看著他的舉止動作,於是便走近比丘,向他問道:「這位修行人,你的老師是誰?」

比丘平靜地回答說:「我的老師就是瞿曇——釋迦牟尼佛。」

「你的老師教了你什麼呢?」

「我的老師教我『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舍利弗聽了以後,說:「你的老師在那裡?我可以去親近他嗎?」

結果舍利弗就去見佛陀,他在聽了佛陀跟他所說的偈頌後,馬上皈依佛教的僧團,出家成為比丘。他出家以後,很快地就證得聖果。同時,他另外那一個朋友——目犍連,也跟著出家。舍利弗與目犍連的徒眾們也跟著他們倆,一起在佛教僧團出家修行,很快地也都證道。外道可不可以學佛?外道應該也會看到佛教修行者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由外道看到佛教的種種,與他們原來不同之處,然後再進入佛教的修法,這修法使他們證道,而這修法是內的東西。舍利弗就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目犍連是神通第一的大弟子,那時吸引舍利弗的比丘是誰呢?就是馬勝比丘。舍利弗跟目犍連除了聽到緣起頌外,他應該也是看到,這位比丘舉手投足行止的安詳,也就是緣起的法在馬勝比丘的身心已經深化,而且他的身心世界安住在緣起法中,這是很重要的。

〔須深盜法〕

另外還有個例子。當年佛陀帶著弟子們修行,弟子們都在緣起法中,得到佛法的安住,也得到自在。當時,很多國王大臣、居士也都依據佛法修行而得到利益,所以對佛教團體的供養也就慢慢地多起來。其他外道發現,奇怪,怎麼大家都跑到佛教那兒,不要說佛教的徒眾愈來愈多,外道的徒眾愈來愈少,連供養也跟著減少。這些外道們便集合起來,共同討論個解決的辦法,認為需要到佛教那兒看一看,學學他們的東西,再回來自己這裡運用,這樣就有衣食了啊!他們討論之後,便公推比較聰明,向心力也比較強的,去做這個盜法的工作,那個人的名字就叫須深。

須深身負重任,來到佛教的僧團,請求出家。於是須深剃度、受戒,也接受修法。須深跟著一群比丘們修法,過了半個月後,有位比丘對須深說:「我們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須深感覺到奇怪,便向他的老師問道:「你們怎麼都沒有修初禪,初禪修完後修二禪,二禪修完修三禪,三禪以後修四禪,卻說你們的梵行已立,生死已了。若大事都已成辦好,應該是先修初禪、二禪、三禪,最後四禪,然後才是梵行已立啊!怎麼會差這麼多呢?」結果那幾位比丘回答說:「我們確實已經得到慧解脫了呀!」須深還是很懷疑,又去問其他的人,但答案幾乎都是一樣。雖然他發現這些比丘們的智慧確實不同凡響,但問題是他們所說的跟傳統修證太不一樣。

於是須深便跑去問佛陀:「那些比丘們到底有沒有梵行已立呢?怎麼會前後矛盾呢?怎麼會差這麼多呢?」佛陀安詳地回答說:「他們沒有矛盾,而且他們確實是如此地修行,並且已經得到了慧解脫。因為他們得到法住智,他們已經得到法住這樣的智慧,所以得到了解脫。」

須深聽佛陀這麼說之後,生起求得法住智的心,佛陀便跟他講緣起法、因緣法,先問他:

「人為什麼會有老死?」

「因為有生。」

「那把生去掉,還會有老死嗎?」

「當然不會有了。」

佛陀慢慢地對須深講緣起法,也就是講十二因緣法。

「生跟老死是不是同時存在?」說完十二因緣法,須深得到法住智,同時他也得到慧解脫。

得道以後,須深向佛陀懺悔,說他原本出家的動機是為了盜法,是要來這裡學怎樣得到衣食,現在他確確實實已經得到法住智,對於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佛陀並不生氣,他向須深說:「盜法是有罪過的,這個動機不正。動機不正,後面的因果就會不好。」須深作大懺悔,在懺悔清淨後,便留在佛教僧團裡繼續修行。

〔見緣起、修緣起〕

這個故事在說什麼?那時須深跟佛陀說:「我見了法,得了法,自己覺悟,而且超度了疑惑,見法而且得法。」所以緣起的修行,就是見法。在佛教的經典裡常常說:「見緣起就是見法,見法就是見緣起。」大家試著想想,所謂修行,聞思修佛法,到底要修什麼?其實就是修法。那修法又是修什麼?就是修緣起。所以佛陀在經典中常說:「見緣起即見法,見緣起即見佛。」緣起在佛法中非常重要,而且它是可以立即體證的。只要你願意修,能夠透視這些因緣,就能得到佛法的好處。像須深,他的法眼打開了,他的智慧打開了,開智慧以後,就得到佛法的正法的好處。

◎節錄:釋悟因,〈只此更無迴避處〉,《香光莊嚴》,77期(民93年3月),頁24-29。

學佛要如何修「忍」?

146_class_cover

「忍」的意思是「接受」、「相信」,而你「相信」什麼?
我們常說自己是信仰佛教,但一定要回過頭來問自己:「我到底信仰佛教的什麼?」不論是去尋師訪道或遊方參學,經歷過什麼樣的修學歷程,你回過頭來看自己時會說:「啊!原來如此啊!我就是這個樣子。」「它是什麼樣子?」「就是那個樣子。」「那個樣子」無法言說,只能體會。那麼,這是否已脫出輪迴了呢?我不曉得,但只有一個確定的情況是:你確信了自己到底信仰了什麼。

在佛經中提到三種「忍」,有對事相的安忍與對道理的安忍。
第一個「忍」是「生忍」,例如我們在接受他人的供養時,不生起憍慢,在他人對我們瞋罵傷害中,不生起怨恨。這是從生活與人際關係的歷練中,能自我提升的一種智慧。

第二個是「法忍」,即對於寒冷、炎熱、風雨、飢渴等情況感到惱害時,能夠安忍,不生起瞋恚或憂愁,這是對外在環境的安忍。我們經常就是在這些事相上打轉,無法安忍而造成許多煩惱。

第三個「忍」是「無生法忍」,這是對道理的安忍。「無生法」是指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無生法」就是指把心安住於法不生滅的道理上,這是菩薩的境界。

早期我去看廣欽老和尚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句話他一定問:「你從哪裡來?」我回答說:「我從台北來。」他沒有再接說下一句。
第二次去,他又再問:「你從哪裡來?」我仍然回答:「我從台北來。」
這是世俗的語言,如果還要再問,就是問:「台北之前,你又從哪裡來?」
老和尚一直在問:「你從哪裡來?」第二次去這樣問,第三次又這樣問時,我開始自問:「我從哪裡來?我確實從哪裡來?」
但是,「我從哪裡來?」這是指「前一刻我從哪裡來?」還是「此刻我從哪裡來?」可是此刻從未停留下來啊!什麼時候停留呢?《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因為過去、現在、未來的每一個剎那都遷流不住,當你說「當下」時,已經又到了下一個剎那,現在早已成為了過去。

我們明明就在無常裡,所以,你的佛性、自性一直就在無常的時間流裡,在變動的環境流裡,在遷流的因緣法裡,一幕接一幕不斷地出現,你要抓取什麼?可以停留久一點嗎?一刻都不停留的。「忍」就是陪著你成長的、認識的一個過程,它是一個背景而已,是一種肯定,也是讓自己去承擔、接受這些過程,也看到自己的心境。所以,首先是要「看清楚」,完全地進入這樣的心境。

中國的禪法是從「無」入道。什麼是「無」呢?「無」就是「無」,我們修行了半天有修出什麼來嗎?我們空著手從媽媽的肚子來到世間,長大以後,好像接觸了很多人,也擁有了很多的東西。我們有時拿起照片來看,「這是過去我班上的同學」、「這個我還曾經跟他吵過架」……,結果這些都變成背景的影子。

所以,從「無」入道,「道」在哪裡?還是「無」。最後你要走的時候,無論建立了多少功勞、功業、功德,全部都要放下,這個就是「忍」。

我們在看無常時,其實要證的是「無生法」,要了悟的是法原來不生不滅。要怎麼修呢?就是隨時都回到當下,修一個「忍」字,從對「無常」的觀察裡,徹底認知空、實相的真理而安住,這就是修「無生法忍」。在此的「忍」就是指「確認」、「確知」。

「無生法忍」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修呢?還是我們現世當下就可以修呢?當然當下就可以修,這就是「禪修」。

◎節錄整理:釋悟因,〈修行的開始——信與忍〉,《香光莊嚴》,135期(民108年12月),頁32-33。

久病厭世,可以安樂死嗎?

Q:如果家人久病厭世,希望能夠不受病苦及醫療過程的折磨。可以答應讓他安樂死嗎?

144_class_cover

台灣尚未通過安樂死,這是違法的。親人久病的痛苦,照顧者的辛苦,都是難以數算。如果有人活得很痛苦,我們引導他回過頭來看生命的本質,「苦」是生命的本然,無法避免。解決之道不是用人為致死的方法,而是改善外緣,以及讓心不被痛苦所轉,不因挫折而迷惘。無論有病、沒病,乃至剩下最後一口氣,我們始終要尊重、珍惜人的生存權。

死亡的時間、狀況,自己不能決定,但我們可以為自己久病、意外時的臨終多做些準備。早立遺囑,除了財產、後事的處理之外,還可以多了解重症末期臨終的醫療處理,包括:拒絕無效醫療、急不急救、安寧療護、甚至器官捐贈等議題。若能早告知,讓親人及醫療人員在必要時,可以做出更符合你個人意願及生命權的決定。

菩薩以大悲為根本,尊重包括自己在內的每一條生命的生存權。尤其人身珍貴,是修法的法器,修行成聖、成賢都是在人道完成,絕不可以輕易地毀掉。

◎釋悟因審訂,編輯組整理,〈持戒減害 生活自在〉,《香光莊嚴》,106期(民100年9月),頁12。

業可以改變嗎?

「業是命定的嗎?」「業可以改變嗎?」這個問題可以藉由一則寓言故事來回答。

在一個小村莊裡住了兩個人。因為偷盜,他們被懲罰在額頭上烙印兩個大字母「ST」。其中一個人認為自己這輩子註定是失敗了,因此就自暴自棄,酗酒並累犯多次搶劫。結果他被判了無期徒刑,大家稱他為「超級強盜」(Super Theft)。另一個卻相信自己可以洗心革面。雖然剛開始時,他一再遭人譴責,但他都沒有反抗。他將人們的唾罵當成警訊,是來提醒他更要精進行善。十年後,他終於受到人們尊敬及愛戴,大家稱他為「聖者」(SAINT)。

這個故事對我們揭示因果律的法則,那就是:在片刻間,我們可對某個情況作出不當的反應,而開始引發一連串負面的業;也於片刻間,我們可因正念,而作出智慧的 抉擇。故事中的「聖者」承擔了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業果),因此對於他人的羞辱,他不再產生新的惡意,也不因此而貶低自己(業因)。反而他珍視生命的每一 個新時刻(業因),也為自己鋪出一條充滿可能的新道路(業果)。

142_class_cover

上座部佛教長老向智尊者也清楚表示:業的法則不是僵化的。業是可轉的,因為業的成熟與否,是由外在和內在的因素所決定。在因與果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可被改變的因緣。支助業使其增強,阻礙業使其削弱,甚至毀壞業使其廢止,都可能影響著業使其產生後來的結果。如果該具足的因緣未成熟,後果也會延遲出現。而這份延遲可能又提供了支助業、阻礙業和毀壞業運行的機會。此外,向智尊者也說:「業的內在條件,也就是行為源頭的整體心性品質結構,也影響著業的成熟與否。對於富有道德與靈性修養的人,不會因犯了單一的錯誤而牽涉到嚴重的後果。但是對於缺乏良善品德保護的人,一樣的過錯卻讓他們承受嚴重的後果。」

業果是可以轉變的事實,讓我們不再受制於決定論與宿命論,並讓解脫之道永遠為我們敞開。佛陀對於業的詮釋,著重於要我們為自己心靈成長負責。我們是自己業的繼承者及主人。藉由活在當下及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們可以重塑及主導心向,進而改變我們生命的業。因此,只要我們時時刻刻覺照自己的心念,我們就可以轉化自己的品格,超越生命的限制,同時創造新的福祉。

◎節錄:釋見可,〈業可以轉變嗎?〉,《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