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戒與遮戒的差異

172_class_cover
五戒有性戒、遮戒的分別。

性戒,「不由佛制,其性自是惡」,不是由於釋迦牟尼佛制定,而是從其本質來說即是惡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四條戒是性戒。不論你有沒有受戒,作了就有罪。

遮戒,本質上不是惡法,但它可能破壞戒法,為了保護戒法所以要制止。例如酒的本性不是惡,但是酒喝下去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因此要遮止不要去碰。防非止惡,這是戒律的基本精神。

《雜阿含經》說︰「有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是哪三種法?老病死。死,沒有人喜歡。連螞蟻都珍惜生命,人更是珍惜生命。自古以來,你要活命,別人也要活命。持戒就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自己的心境來說,假使有人要殺我,我一定很瞋惱、很不高興。自己不高興的事,也可以體會別人的這種心境。有這種覺悟,就受持不殺生戒。持戒,最主要是知道自己的心境。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雜誌》第133-1期專輯:「五戒律儀」

什麼是喜捨?

170_class_cover
捨就是布施,但喜捨比布施更有「學問」些。

喜捨是指「用歡喜的心情布施」,為什麼能歡喜布施呢?因為布施的當下,施者的心靈是非常滿足的。要一個人布施不太難,但喜捨則源自豐足,只有在物質、精神各方面有豐足感的人才能「喜捨」。

常聽到:「我需要…」、「我缺少…」、「如果我有××該多好」,卻很少有人這麼思惟:「我可以給些什麼?」,在別人需要時能夠高高興興地布施出來,這樣的人生必定非常豐足,同時,由於有了豐足感,身心會覺得安然、自在,因為,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我是歡歡喜喜地在每一個適當的機緣下、提供別人需要的布施者,不是那些伸著手等著別人施予的人啊!

要過一個自在的生活,「喜捨」是不可少的。佛經中有句話:「菩薩恆常歡喜,因他恆常布施。」,當一個人布施的時候,他所施出去的不只是對方所要的東西而已,更捨去了自己內心的吝嗇、猶豫、自我保護等障礙心理健康的一切煩惱,把心靈從閉塞、防衛轉為開放、接受,這猶如從牢獄中獲得釋放,怎能不歡喜呢?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雜誌》第14期專欄<探尋>:「自在的生活」

如何修行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168_class_cover
往生極樂如「文成印壞」

經典記載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但是眾生往生時是一剎那中離五濁,即刻往生到極樂世界,於蓮花中化生。道綽大師《安樂集》寫著:「譬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國時。」這是說鎔蠟作印,蠟印雖毀壞,而其跡則顯成印文,以「印壞」比喻色身的命斷,以「文成」比喻往生淨土。「印壞」是死,「文成」是「生」,即娑婆印壞,極樂文成,顯示死生是同時的。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也寫著:「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承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文成印壞」代表著往生無須經過中陰身階段,當淨業行人往生時,阿彌陀佛即手持蓮花來接引,彈指間神識來到極樂世界蓮胎之內。所以,死亡的當下,也就是往生極樂的當下。往生之時即已出離三界火宅,於極樂世界中展開清淨修學的新生之路。

往生極樂須具備淨土三資糧──信、願、行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為三要,這也是往生淨土所不可或缺的三種資糧,藕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說明信、願、行的重要。而信、願、行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依信發願,依願而行,由行顯願。「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行者必須具足信、願、行三種資糧,方可安穩地抵達極樂蓮邦。

在「信」的方面,歷代淨土宗祖師作過許多解釋,例如善導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提出兩種「信」:「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而徹悟大師(1741-1810)〈示修凈業者十種信心〉曾舉出修淨土所應具備的十種信心,即:生必有死、人命無常、輪迴路險、苦趣時長、佛語不虛、實有淨土、願生即生、生即不退、一生成佛、法本唯心。

因此,我們必須相信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法真實不虛,阿彌陀佛所發的願實無虛假,也要相信極樂世界的莊嚴,輪迴實為大苦,念佛必能往生極樂。

在「願」的方面,即是要發起欣求極樂、厭離娑婆的欣厭之心,厭離八苦交煎的娑婆穢土,欣喜地求生清淨的極樂淨土,有了這種強烈的願心,就能引導修持淨土法門的行持。

在「行」的方面,關於修持淨土法門,淨宗祖師大德依據淨土經典提出許多修行方法,其中隋代淨影寺慧遠大師《觀無量壽經義疏》中,將《觀無量壽經》所陳述諸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整理成四類:

一、 修觀往生:即修行十六觀(日觀、水觀、地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佛菩薩像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自往生觀、雜想觀、上輩觀、中輩觀、下輩觀),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與依報莊嚴,慧遠將之稱為「定善」。

二、 修業往生:修世福、戒福、行福等三福業。世福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即受持三皈依,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即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慧遠將此淨業三福稱為「散善」。

三、修心往生:發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四、 歸向故生:聞淨土教說、歸依、信順其教法,於中或念,或禮,或歎,或稱其名,歸向往生之道。

此外,善導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說:「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依此提出五種正行:
一、 讀誦正行:一心專讀誦《觀無量壽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經。

二、 觀察正行: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極樂世界正報與依報莊嚴。

三、禮拜正行:一心專禮阿彌陀佛。

四、稱名正行:一心專稱阿彌陀佛。

五、讚歎供養正行: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

此五種為往生正行,其中「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順彼佛願故」,則為正定之業,因而以稱名為「正業」,其餘四種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其他諸善行都稱為「雜行」。

善導大師認為「稱名」最為重要,其他四種正行並非彌陀本願之行,只有稱名念佛才是彌陀本願所誓、必得往生淨土的唯一之業,故名「正定業」,因此願生極樂淨土者,「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稱名念佛取代了其他三種念佛法(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影響中國淨土思想甚為深遠,這也是目前修持淨土法門最常用的方法。

◎資料出自:釋見介,〈關於彌陀法門〉,《香光莊嚴》,127期(民106年6月),頁84-88。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是誰?

166_class_cover

西晉的闕公則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往生極樂者。

根據《法苑珠林》、《居士傳》與其他文獻記載,西晉的闕公則是中國第一個信仰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的人。

闕公則生性恬淡,蕭然於物外,日常唯專勤於念佛。晉武帝(265-274在位)時,他於洛陽往生。道俗同修為他在白馬寺設置法會以為悼念,到了晚上,大眾正在諷誦經典時,突然聽到空中傳來唱讚聲,只見一人立於空中,其身形偉岸挺拔,服飾嚴整工麗,他對著大眾說道:「我是闕公則,我今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與諸位菩薩一同前來聽經聞法。」殿堂之上親睹耳聞此景象的人無不驚歎,心生踴躍。

當時汲郡有位修習苦行的居士衛士度,受教於闕公則門下,其母也一心向佛,日日念誦經典,並持長齋,還以粥飯供僧。一日中午,衛士度之母與眾尼僧隨意地向外遠眺,忽見有一缽盂自空中落下,正巧落在衛士度母親面前,眾人仔細審視後,發現它是闕公則平時所用之缽,眾人心下一時驚異。缽中米飯盈滿,馨香撲鼻,眾人無不肅然,紛紛對虛空合十禮敬。衛士度之母將缽中的飯與眾人分食,食過之人七日內皆未感到飢餓。據說該缽至今仍存。

衛士度善有文辭,曾作八關齋戒的懺文,晉末時期持八關齋戒者皆喜用此懺文。衛士度於永昌年間(322-323)去世,也有瑞相顯現,有人為其立傳,詳細記載其一生的事蹟。據說,他死後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闕公則與其弟子衛士度,被認為是最早的彌陀信仰者,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如他們一般往生極樂世界的例子,在之後的千餘年間,時有可聞。西晉的闕公則是第一個成功往生極樂者,但不會是最後一個,只要有人發願求生淨土,這樣的故事便不會中止。

◎資料出自:釋見介,〈關於彌陀法門〉,《香光莊嚴》,127期(民106年6月),頁116-117。

什麼是「六即佛」?

164_class_cover

佛陀告訴世間之人「眾生皆可成佛」,也許有人會覺得,成佛境界那麼高,此時的自己還未成佛,心裡疑惑「這可能嗎?」難免就打了退堂鼓。其實,成佛的路途儘管漫長,直到成就道業,各有不同層次,每一步都是進步。

祖師大德幫我們分出「六即佛」六個等級,「即佛」的意思是:你即是佛,但還是有等級之別。佛性顯現程度不一,分別是「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這六個層次。南宋天台宗普潤大師作有《六即頌》,我們對照這偈頌一起來理解什麼是「六即佛」:

第一、理即佛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這時明白了「眾生皆可成佛」的道理:我們本來就可以成佛、眾生佛性是存在的,這「理」的基礎是有了,但我們現在是佛嗎?不太敢說!此時佛性還有待開發。

第二、名字即佛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讀了經典,知道自己此時尚未成佛,但開始了解佛性,知道十方諸佛名字,偶爾佛性也會冒出來問好,有時是慚愧心,有時是回向心,有時感悟過去的蹉跎,這個層次是「名字即」。

第三、觀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看著萬事變遷不住,如夢幻泡影,父母親逐漸年邁、生病;或者自己作觀、持咒、念佛,在大殿與大家共修,開始有所覺知,自己在「觀行」裡,有一份迴光返照,似乎開始懂了一些道理,這叫「觀行即」。

第四、相似即佛
「四住雖先脫。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裏見華紅。」自己的修行、心境,漸漸有所體證,儘管還有些障礙,就像眼翳症,眼前有薄膜,所呈現出來的是花紅柳綠的世界。但越來越靠近佛性,這些類似障蔽我心的煩惱薄膜,會越來越消散,我心與佛就會越來越相似。

第五、分真即佛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這一分功夫,愈來愈體證貼實,煩惱一分一分斷除,佛性一分一分通透,雖未達究竟成就,但去一分煩惱,多一分清澈,其功就像是月的陰暗面漸漸消除,即將轉為一輪明月,全體顯露。

第六、究竟即佛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無論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佛佛道同」,全部諸佛、全體佛性皆是一體通透,「究竟即佛」階段是煩惱已盡,功德圓滿,見到自己如明月般皎潔的澄澈自心本性。

法的弘化,重點很多,有的著重在福德智慧,即福德圓滿、智慧圓滿,自覺覺他,悉皆圓滿;有的則著重於去煩惱障蔽,把我執、自我干擾去除掉。當然,佛之究竟,在行願圓成,「究竟即」就是著重在去掉煩惱,最終達到「究竟」的階段,圓滿解脫。

如果一個人修福、修慧、修慈悲,對眾生都是平等對待,那麼這是一種究竟的體現。

從「六即佛」可以自我檢視
從「六即佛」不同層次,讓我們自我檢視:是只知道理?還是只知道名字而已?或者是通曉了理論,但還沒有體證?無論如何,即使現在僅只達到了一點點,也要肯定自我的信心跟認真。

我們一方面可以用煩惱、我執來檢查自己;另一方面,也用自己對眾生的平等心,到達什麼程度來檢查自己。

從煩惱方面來說,煩惱愈來愈少;從福德、智慧或者因緣來說,一分一分增加。學佛就是要栽培自己,栽培自己有智慧、有熱情,人生活得愉快,活得有意義,今日比昨日進步,自己跟自己比,這就是「六即佛」的意義。

◎資料出自:釋悟因,〈開塔見佛 開權顯實〉,《香光莊嚴》,140期(民110年6月),頁62-64。

念佛有什麼功德利益?

162_class_cover
【念佛是安樂法門】

極樂世界又稱為「安樂世界」、「安樂國」、「安樂淨土」,是佛陀「以樂攝受」眾生而作的開示。修持淨土法門可以獲得生命真正的安樂,所以念佛是一種安樂法門。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中說:「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界眾生之輩,蒙佛威光所照觸者,身心安樂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觀無量壽經》也說:「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只要眾生一念投到彌陀願海中,至心稱念佛名,不僅臨終可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解決無始以來的生死問題;現世也可消災免難、增福慧。念佛人念念繫心於佛號,時時蒙佛光注照,在在處處,無論順逆、禍福,都能安心吉祥,生死皆得安樂。而這種蒙佛加持的安樂是一種清淨殊勝的安樂,非世間之樂所能相比,令眾生「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念佛的功德利益】

蓮池大師於《雲棲法彙》中指出,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毒藥悉不能害。
五、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作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七、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
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 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拜,猶如敬佛。
十、 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並諸菩薩聖眾,手持金臺,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甘露疏》則說,念佛功德有幾種殊勝,其中「離難獲安勝」─諸佛、菩薩加護念佛者,離諸患難,安慶吉祥;「稱名滅罪勝」─念佛一聲,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持念獲福勝」─稱念一聲佛名,勝過以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和北俱盧洲)的七寶供養佛與阿羅漢的功德;「果感見佛勝」─眾生念佛必定感得見佛的果報;「親迎往生勝」─臨命終時,有化佛、化菩薩放光迎接行者,往生佛土。

近代李炳南居士(1891-1986)說念佛有如下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號,能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二、一句佛號,能息除人生煩惱,消災延壽得福慧。
三、一句佛號,能跳出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永遠長生不滅。

第一種利益是指過去,第二種利益是指現在,第三種利益則指將來。此三大利益之說,可謂將念佛的諸多利益作一總結。

由此可知,念佛可以獲得世間與出世間的利益,此萬德洪名實不可思議。

【感應道交,水清月現】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獲得念佛的功德利益呢?

念佛法門最重要的便是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淨土指歸集》中,記載北宋楊次公居士(約十一世紀)所說:「彌陀光明,如淨滿月,遍照十方,水清而靜,則月現全體,月非取水而遽來;水濁而動,則月無定光,月非捨水而遽去,在水則有清濁動靜,在月則無取捨去來。」清末民初印光大師也說:「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

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的佛光一直都注照著眾生,猶如月亮常在青天,只要眾生心垢澄淨,至誠懇切,必能影現月亮,而能與阿彌陀佛感通,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阿彌陀佛無量的悲願,讓娑婆眾生在生死輪迴的路上不再孤單無助,若人能至心念佛,彌陀之光必將一月映千江,眾生千江之水皆能契入彌陀光明之中。

◎資料出自:釋見介,〈關於彌陀法門〉,《香光莊嚴》,127期(民106年6月),頁95。

《金剛經》在說什麼?

160_class_cover

就鳩摩羅什的譯本來探討《金剛經》的內容主旨。《金剛經》是從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開啟。須菩提向佛陀提出二個問題:凡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之後,一、云何應住?(如何安住、不退失無上菩提之心?)二、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妄心?)

佛陀由此闡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虛幻不實,若要成就無上智覺,則要破除一切執著,掃除一切法相。同時,也舉很多例子說明破「我執」及「法執」,才能得解脫,成就佛道。

至於本經的主旨,歷來註釋家有多種說法。

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本經的宗旨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江味農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印順法師闡述此經宗要:「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

聖嚴法師指出全經的要旨在:「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星雲法師認為《金剛經》主旨可以用16個字概括:「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也有說法,認為本經的主旨是:「無我、無相、無修、無證。」

雖然各大德專家們所表達的字詞不同,但都在強調「心要離相」。亦即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要能「離相無住」、「降心離相」、「破相顯性」,也就是破除形相,顯出這個形相內的本性。即是要人放下執著、仇恨、貪念,寬容處世,活得輕鬆自在,超越自我的利害得失,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的人事物。

當我們「滅一切相」才能「證諸佛心」,也就能「離一切相,為一切善。」或「無住處生心,生心處無住。」惟應無所住而能生實相,能不住著於任何事物,心不著色、聲、香、味、觸等世俗觀念和概念,不著人我相等,自然就會有自在的清淨心。

◎資料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2。

如何受持《金剛經》?

158_class_cover
受持《金剛經》的方法,即是以大乘經典中提及的「十法行」加以練習。

【書寫】
恭敬書寫本經,這就是修行。

【供養】
將經典供奉在佛塔、大殿裡,以此誠心供養

【施他】
助印本經,使經典能夠廣為流傳。

【若他誦讀,專心諦聽】
用心地聽聞經義。

【自披讀】
發淨信敬重的心,自己讀誦經典。

【受持】
在生活之中,受持此經並應用。

【為他開演文義】
將本經義理詳細地宣說,令他人也能徹知徹悟。

【諷誦】
熟讀或朗誦《金剛經》。

【思惟】
深入義理,靜默思惟,發演經義。

【修習】
如所思惟,修行止觀,證入聖果。

◎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7。

如何誦持〈大悲咒〉?

156_class_cover
〈大悲咒〉具有無上妙用,該如何誦持才能得到廣大功德呢?必須至誠深信、生發大願、如法誦持及廣宣流布,才能感應到〈大悲咒〉不可思議的功德。

至誠深信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若諸女人,厭賤女身,欲成男子身,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若不轉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覺。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

誦持〈大悲咒〉能滿所求所願,但若「不善」、「不至誠」就沒有功效;誦持〈大悲咒〉能轉女身成男子身,如果「生少疑心」,就不可能實現;誦持大悲咒能消滅一切罪障,但「於咒生疑」,就連小罪、輕業也不得減滅。必須至誠懇切,依教奉行,以絕對的信心來誦持。

生發大願

誦持〈大悲咒〉,要和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相應,才能得到感應,因此必須生起對廣大眾生的慈悲心,發起廣大菩提心,跟隨觀世音菩薩,發如是願: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枯竭。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誠心發了以上誓願後,要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並專注稱念阿彌陀如來名號,然後開始誦持〈大悲咒〉,如果一天中誦滿五遍,可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如法誦持

觀世音菩薩曾教導我們誦持方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住於淨室,澡浴清淨,著淨衣服。懸旛、然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制心一處,更莫異緣,如法誦持。」

觀世音菩薩告訴善男子、善女人,誦持〈大悲咒〉必須發起「誓度一切眾生」的廣大菩提心。並且要「身持齋戒」,而且「於諸眾生,起平等心」;處所必須清淨;衣著要潔淨;供養上要用「懸旛、然燈、香華、百味飲食」;心念上要「制心一處」,不攀緣其他事情,依據佛菩薩所教導的「如法誦持」。

廣宣流布 莫令斷絕

觀世音菩薩說:「常誦此咒,莫令斷絕。」勉信眾要常常誦持〈大悲咒〉,持之以恆地誦持。

佛陀特別提醒阿難:「汝當深心、清淨受持此陀羅尼,廣宣流布於閻浮提,莫令斷絕。」

「閻浮提」就是我們居住的世界,佛陀對阿難的提醒,正是佛子們要遵循的修行方向。當用深心,清淨受持〈大悲咒〉,讓大悲咒廣宣流布,莫令斷絕!

◎ 出處:編輯組,〈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神咒》與《大悲懺儀》〉,《香光莊嚴》,105期(民100年6月),頁40-41。

普門品的「普門」是什麼門?

154_class_cover
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文句.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提出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普。」

賢頓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解釋這十種普門:

一、慈悲普門: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門,菩薩以一念慈悲心,濟度一切眾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賢不肖,以眾生之苦為苦,眾生之樂為樂,絕沒有怨親之分,此種慈悲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二、誓願普門:菩薩誓度一切眾,使未正信佛教的人能生大信心;未解佛經者,得大智慧解佛經理,進而斷惡修善,讓所有眾生都能趣入涅槃解脫的大道。

三、修行普門:讓所有眾生都能修行所成,乃至進入大乘圓滿清淨佛地。

四、斷惑普門:圓覺菩薩觀「中道」破「無明」,無明破了才斷三惑,次第修行,次第斷惑。今菩薩以慈悲願力,令所有修行的人一斷一切斷,不受諸惑困擾,直超聖地。

五、入法門普門:菩薩圓修六度,無大小之分,以廣闊大門,接引眾生,進趣菩提。

六、神通普門:菩薩具足六神通,神通力廣大無邊,因之,無所不見,無處不現。

七、方便普門:菩薩觀機逗教,隨類化身,應眾生種種方便而示現,以救度利益諸趣有情。

八、說法普門:菩薩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因為觀音菩薩具有深妙智慧,於說法時,在同一法會中,說各種不同的法,使在座的人,都能應自己的智慧根性而有所了解,得到佛法真實受用,所以稱為「說法普門」。

九、供養諸佛普門:俗云:「選佛燒香」,菩薩則不然,不論現在、過去、未來諸佛,都一體至誠供養,決沒有差別心。

十、成就眾生普門:菩薩利益一切眾生,令其所作皆成,如天降雨露,大地萬物皆受其益,共霑法澤。

◎節錄:編輯組,〈常念恭敬觀世音:《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香光莊嚴》,105期(民100年6月),頁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