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37─剖析「佛經道可久行之」的二個重要因緣

◎釋悟因

佛教是一個理性的宗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眼界是看透三界與三世,以當時佛陀在印度親身制定的戒律,都表示可因地、因時制宜,不必受當下時空的限制。(1)

舉一個例子來說,在印度的戒律出家人不可以耕種,但是佛教傳到中國,中國的文化背景與印度大不相同,中國人瞧不起不耕種的人,認為這樣的人「四體不勤」。為了能讓佛教被社會接納,於是中國的祖師開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模式,這種參與勞作、服務社會的精神一直延續到今日。

在《那先比丘經》所說「佛經道可久行之」的「久」字,表面意義上是時間久遠,可為何佛陀的經道可持之久遠、歷久永流傳呢?那是在時間的考驗下,在流淌無數的山川大河之中被凝視──在審視或敵視中被穿透、接納。所以,佛陀這樣的因時因地制宜,使得佛教從鹿野苑的根據地,向印度全面拓展(2)、在世界各地扎根、開出燦爛的花朵。

同時,佛經道可久行之的因緣還有一個,那就是佛陀所建立的弘法團隊,僧團。如果一個團體沒有內容、沒有秩序,怎構成一個團隊?怎能令佛經道持之久遠?佛陀既然把弘法重任託付予僧團,僧團的建制也在佛陀的規畫之中,簡言如下:

僧團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隊,團隊存在的宗旨是自利利他、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僧眾從入眾成為僧團的一員,就是嚴選、培育成為如法如律的一員;佛陀強調,僧團是一個整體,以六和合(3)相互扶持、共同扛起佛陀正法的大旗。

佛陀建僧的建制模式也傳衍至今。這些模式、規範,在「律藏」裡的各部律多有記載:可參見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說一切有部律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04:08-05:20。

(1) 原文,以五分律為例「復告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五分律卷22,大正藏22 冊,CBETA,,T22, p. 153,)

(2) 佛教在印度全面展開也有一個因緣,那就是「語言」的使用,印度各地區的語言不同,有弟子曾問佛陀要不要使用「雅語」(梵語)弘法?佛陀說「使用當地的語言」。

(3) 六和合:又稱「六和敬」(sat vaśīkarana),分別為:「一、戒和同遵;二、見和同解 ;三、利和同均;四、身和同住;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六和合是規範個人也規範群體。

《那先比丘經》釋136─探尋生命的出口

◎釋悟因

生命的存在是世間的奧祕,「人生的真相」成了宗教界、哲學界終極探究的課題,而這個問題終於在二千五百年前被佛陀揭露,佛陀看到人生的真相就是個「苦」、「無常」,佛陀證道也看到這「苦」的根源以及苦的解脫之道!

佛陀確定世人亟欲渴望知道這生命的奧祕,於是證道後就決定走向人間,向鹿野苑出發去尋找同道、邀他們一起來向世人宣說人生的真相。

佛陀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無常、苦迫,尤其當一個人緩步而行、不是那麼急匆匆地向前奔跑的時候,他就會體會人生的真相;同時,他將如同世間的「哲人」一般,渴望尋找到生命的出口。

佛陀自證自悟、在菩提伽耶苦修、以身體力行告訴人們,「有一條古仙人道」、「有一條解脫之道」、「我經歷了、我走過來了」,大家也都可以像我一樣從「苦迫」之中解脫出來!佛陀如此堅定、肯定地走向人間,從菩提伽耶一步一步走到鹿野苑,並在鹿野苑組織了「僧團」。

佛陀要告訴人們,「僧」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團體,一群想要與世人分享生命奧祕的團體;同時,「僧」不只是出家人,也有在家人;出家人修道、身負宣道的使命,在家人也想要探尋生命的出口,大家志同道合,只是身份有別。

不只出家僧侶、在家信眾,世間所有人都是佛陀要攝受的,佛陀沒有揀擇什麼樣的人種、膚色,或者是什麼樣的身份、出身,佛陀肯定凡是「有情」、「有情識的眾生」,都能感同身受體會生命的真相,也能有機會探尋到生命的出口。

所以,「覺」、「覺悟」,或稱為 Bodhi、菩提、佛性是佛教的核心思想。

「人人都有佛性」是佛陀一貫的主張,弟子們追隨佛陀自也是有教無類,只要聽得懂、願意奉行佛陀的教誨,於日常生活中慢慢體驗生命裡的那一線「光」,就能隨從那「光」的引導來到生命的解脫。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02:35-04:08。

《那先比丘經》釋135─佛陀成道後的最大行動

◎釋悟因

佛陀的偉大在哪裡?每個人的體會都不一樣。我真正感受到一位聖者的偉大,是去印度朝聖的時候。

我去印度朝聖了數次,每一次都很感動也有些體悟,當我們從菩耶伽耶──佛陀證道的地方向北、往鹿野苑而行,一路顛簸坎坷、路途遙遠,我坐在遊覽車上,彷彿看到一位老比丘,打著赤腳一步一步向前行……。

與佛同行、體會到佛陀當時的心境:佛陀在菩提伽耶證道之後經過三七思惟,他審慎地在入滅與說法度眾兩者之間思惟、抉擇,最後決定走向人間。目標訂定之後,佛陀就動身前往鹿野苑,那裡有在他離開皇宮時就跟隨他修行的五位同道。

從管理學來看,佛陀走向人間並去鹿野苑的行動策略,分析起來有三個決策:一、目標策略:佛陀決定將證得的真理向人間傳播,二、方向策略:度化眾生是「教育」工作,三、行動策略:去鹿野苑為培育種籽團隊探路。

佛陀意識到法的傳承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必需建立團隊,也需要培育接班人。

然而此時,佛陀尚需確認一件事:「我所證得的真理,人人都可以證得嗎?」真理必然是行諸四海而皆準,如果人人都可以證得,教育的施行才能見到成效。

佛陀也承認一件事:「我所證得的真理──緣起法很是深奧」誰可以來試驗看看?」首先佛陀想到他的兩位老師,「他們智慧過人堪受大法!」於是以天眼觀察他們的去處,結果兩位老師都已滅度,於是想到五位同道,他們當時就在鹿野苑(1)

從菩提伽耶到鹿野苑,兩地距離甚為遙遠,佛陀赤足走在石頭路上,碎石又尖利又燙腳,步步維艱哪!但佛陀既「選定」五位同道就一往直前,佛陀考慮的理由:「他們意志堅定,已有六年的苦行基礎!」這是佛陀成道後的最大行動。

「鹿野苑」之行獲得莫大的成功,五位同道有的聞法就證道,有的也在短時間內證得道果!於是佛陀在「鹿野苑」建立僧團,成為佛陀走向人間的根據地。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01:40–02:40。

(1)五位同道為何不是在菩行林而是去鹿野苑了呢?佛陀未證道前,是淨飯王的太子悉達多,太子出家,王就派五位大臣隨從,他們一起在苦行林與佛同修六年,日食粒麥支身,就在悉達多太子即將證道前,他們發現太子竟接受牧羊女供養羊奶,他們以為太子放棄苦行,就離開他去鹿野苑修行。

《那先比丘經》釋134─為何佛陀的道法要奉行至老?

◎釋悟因

「奉行之至老」,承前文,意思是佛陀的道法必需不斷地實踐、奉行到老。為何需如此做?佛法博大精深,學之不盡,這是第一層理由;其次,經由不斷地實踐、體會逐漸深化,就能轉化為你身心的一部分,成為指導你生命方向的指引。

那先比丘這麼說,是對佛陀教法極高的遵崇。反過來說,如果佛陀的教法不能夠引導世間,他的教法自然而然就慢慢地消逝於時空之中。

這是那先回答彌蘭王所問:「那先自見佛經道可久行之?」(1) 彌蘭王問的是「未來式」,將來會怎樣這一類的尋思,「那先你本人自己能預見佛陀的經道可久行否?」未來會怎樣其實很難看得明白,於是那先換一個角度來說明,就從受學佛陀經教的人來立論,受學者覺得佛陀的道法受用,它就得以流傳久遠。

「久」,是時間的態勢。時間會淘汰一切於世間無所益的東西。所以佛陀的道法能否流傳久遠,就看受學者是否受用,並且透過時間來說明、來驗證。

「久」,意味著生命的代代相續,一代的生命有終結的時候,下一代的生命是否能延續前代的理想、意志都勉強不來。我看我們居士學佛,有的會把下一代兒孫帶來學佛,有的不會。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需接受色身在世間會消失的事實。

看到下一代能繼續奉持佛法,我是滿心歡喜,因為「生生不息」,佛陀的道法就能接續、能「久」。

這個「久」字很重要,它卻是各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圓滿。世間的變化是必然,又有各種禍端、災疫、戰亂,一起戰爭就能破壞無數建設、毀壞無數家園。

確信佛陀經道可久行之,這是一個信念,也是一個踐行系統,相信佛陀的道法對我有用,佛說世間是苦,這是真實存在,在我有生之年,我就去實踐它、通透「苦」帶給我的生命意義。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20:13-23:50。

(1)「那先自見佛經道可久行之」,見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 p. 715, b28-29。

《那先比丘經》釋133─「佛經道可久行之?」佛陀的道法可以久遠流傳嗎?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自見佛經道可久行之?」那先言:「佛所施教禁經戒甚快,當奉行之至老。」彌蘭王問那先,佛陀的教法可以久遠地流傳於世嗎?

這一問,足見彌蘭王不世之姿及其縱世的才智,以世間基業而言,具有「未來性」才可長可久;相對的,佛陀的教法若能久行於世,佛陀才堪稱是世間無上。

不過那先比丘回答,佛陀所說經戒「當奉行到老。」似乎是對實踐者而言。

這樣,彌蘭王問「佛經道可久行之?」,應可解析為兩個層面:其一,針對受法之人:自從見了佛經、聽了佛陀的道法,是聽聽就好,還是要長久的奉行?或者佛陀的法要,是可以讓人長長久久的踐行?其二,針對教法本身的效用,「可久行之?」佛陀的教法可以流傳久遠嗎?

這兩個層面可說是互為表裡,教法不應只是擺在供桌上,而是能讓人奉行至老,這樣,教法有人奉行,燈燈相傳、代代相續,才可流傳久遠。

不過,這兩個層面的連結,還有個重要樞紐:世間真理必需要有人宣說。

律藏記載,過去七佛,有的法久住,有的法不久住,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法不久住;毘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法久住。不久住的原因在於「未廣為弟子說法及戒律」,法久住的原因則是「廣為弟子說法及戒律」(1)

佛陀世稱「法王」,追隨過去諸佛的行跡,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後就宣說教法及戒律。因此,那先比丘一再稱歎:「佛所施教禁、經戒,甚快!」

然而說實在話,佛陀的經教要能夠流傳久遠,很重要的關鍵,世人覺得這些經教有用嗎?有被需要嗎?
事實證明佛陀所說經戒護佑世間、眾所依歸,這是「佛經道久行之」的驗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17:46-19:23。

(1)關於法久住、法久住,在律藏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都有相關記藏。

《那先比丘經》釋132─影響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參數:環境

◎釋悟因

「環境」,是我們生存的空間,大環境可以大到宇宙寰宇、大自然各類物種、生態變化以及人類所創造的物理、人文、社會環境,小環境也可能是我們週邊的鄰里、父母、親友、社會、各項資源,或是圍繞在個人身邊的大小事物。

環境是有機、動態的存在,存活於其中,個體難免受到制約。

上文說到「放生」,我是不鼓勵放生,心存善念固然好,而傳說也認為放生可以長壽,結果淡水魚放生到海裡,或把海水的鹹水魚放生到淡水裡,這樣不得法的「放生」可能是「放死」!水裡的生態、溫度變化、污染在在影響魚類的生存。

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比其他生物強,但成長發展也受到環境的制約。

事實上,個人所處的環境好可以幫助成長,但是環境因素很多,而且錯綜複雜。以教育而言,台灣各級教育統一計算大家的分數,住在鄉下的孩子能夠安心讀書已經很不錯,結果又抬出全面提升英文能力的策略,鄉下哪能跟台北比?用統一標準來競賽,環境、資源差那是包輸。

環境也造就一個人的個性和特長,孩童時,父母生養;長大成人,社會生養。孟母三遷造就孟子幼時就有更好的成長條件,所以人生下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往哪個方向發展,形塑個人除了基因遺傳,無疑的父母、社會是很重要的參數。

佛經講「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當你能夠深刻體會緣起法,正見世間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法爾如是,你就知道「佛」在哪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13:55-17:11。

《那先比丘經》釋131─如何可以見到佛陀?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有一句話「見佛經戒,如見佛無異」(1),佛陀確實出現在人間,我們看著佛陀所講的經典,學習他所教導的戒律,「如見佛無異」,當時佛陀是這麼說、這麼教,弟子們就把佛陀所說、所教記錄下來,我們讀佛陀的這些經戒,就像看到佛陀一樣。

「佛陀所說經道甚深快」,佛陀所說的經典、道理很是深奧,也很明確,他說人生是苦,因何有苦?在於人有欲望,如果想要滅苦,就得把這些欲望看清楚,看它們是怎樣累積、怎樣燃燒成灰,這就是無常無我的世間。「人知佛經戒已,後便轉相教」,人們聽了佛陀的經典戒律,就輾轉相教,相互傳誦。

「用是故,我知為無有能勝佛者」,人們這樣不斷地傳誦佛陀的經與戒,也解決了人們對於人生的困惑、深得受用,因此,我相信沒有比佛陀更殊勝的聖人。

「見佛經戒」,不如說,經典、戒律是佛陀所留下來的遺產。佛教的三藏,經藏、律藏、論藏,而經典與戒律,是佛陀入滅那一年的夏天,由大迦葉召集五百阿羅漢弟子結集而成。

常常說「以戒為師」,其實完整的說應該是「以佛陀的法與戒律為師」佛陀所講的經典與戒律,是佛陀教導弟子的兩大核心要項。

佛陀的「法」教導緣起支性,這是義理系統;「戒律」教導聖道支性,正見、正思惟等八支聖道(2),這是踐行系統。

佛陀說「緣起甚深」,怎麼個深呢?一般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講的是種子、基因,而佛法更重視「緣」,也就是基因的成長條件。例如一粒種子放在抽屜裡是不能發芽的,種子要放在土壤裡,也需要適當的陽光、溫度、水份,以及空間距離、時間的培養,因緣和合才能長成。

就像「放生」,說是可以修福,結果把海水魚放在淡水裡,魚就養不活了。這是沒有緣起正見,把魚「放死」造就殺業,修福也修不成。

「如見佛無異」,好像看到了佛陀,為什麼可以見到佛陀呢?因為佛陀所說教法可以讓眾生解脫,理解「緣起」,再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而解脫的根據,就是真正的見到佛陀所講的「經典」與「戒律」。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05:37-13:55。

(1)「見佛經戒,如見佛無異」,出自大正藏,CBETA,T32,no. 1670B,頁715。
(2)八支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那先比丘經》釋130─「造書師」,你知道「造字」者誰?從何得知?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何用知無有能勝佛者?」那先問王:「造作書師者為誰?」 (1)

請留意這一段經文的問與答,王問「何用知無有能勝佛者?」那先的回答卻似乎答非所問,完全沒有對上問題焦點。對焦的討論正是本文的論題。

「師者為誰?」白話的意思,老師是誰?也是彌蘭王一直的疑問「有佛嗎?」

我們信仰佛陀、尊稱佛陀為「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是我的本師,祂有存在於世間嗎?祂是無上的嗎?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文中「何用知無有能勝佛者?」其中「何用」,意思是「何由」、「何因」,什麼樣的原因,什麼樣的來由。「何用知」,從什麼地方可以得知「無有能勝佛者?」這個問題那先沒有馬上回答,反問彌蘭王一個問題:「造作書師者為誰?」

「造作書師」,指發明文字的人。

「文字」,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具,在人類歷史的長河,有的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有的民族有語言、也有文字,民族裡,一旦有人創造文字、成為交流的工具,人們都會知道造字者的名字。例如中國發明文字的是「倉頡」。而在印度,彌蘭王回答:「印度造作書師名為『質』。」

倉頡,你們看過沒有?沒有。相信有這樣的一個人嗎?相信。可為什麼相信就是倉頡造的字呢?因為傳說是倉頡造字。哦?是嗎?那麼遙遠的傳說!

那先言:「王寧曾見『質』不?」難道大王您曾經見過『質』?

王言:「『質』以死久遠未曾見。」因為『質』已死久遠,不曾見過。

既然沒有見過『質』,您為什麼相信是『質』造的字呢?

於是那先追問:「王未曾見『質』,何用知『質』為造書師?」

彌蘭王回答:「持古時書字轉相教告,用是故我知名為『質』。」

我們讀古時候的書認識這些字,造字的人當時並沒有說這是他造的字,他造字來讓人們使用、幫助記憶,使用這些工具的人就知道是某人造的字,於是輾轉相告,後人也就輾轉得知。

「因此我知道造這些字的,是一個名為『質』的人造的。」
既然王這麼說,我也是這麼思惟的:

那先言:「用是故我曹見佛經戒,如見佛無異。佛所說經道甚深快,人知佛經戒已後便轉相教,用是故我知為無有能勝佛者。」

彌蘭王是文化人,他知道「造書」是印度民族的偉大發明,也知道「造書師」『質』這樣大能的老師。那先以彌蘭王的認知,曉喻「佛陀」也是這樣,佛陀有經典戒律輾轉相教、流傳至今,廣為人知,所以我知道沒有比佛更為殊勝的聖者。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01:21-05:37。

(1)出自大正藏第32冊,CBETA,T32,no. 1670B,頁715。

《那先比丘經》釋129─佛教所說的「信仰」

◎釋悟因

「信仰」,是一種信念,對人事物或某種思想、理念的信任、信服。佛教也講信仰,但佛教所講的信仰,與一般「宗教」所講有些不同,一般宗教講究權威,佛教則破斥盲信,佛陀甚至對弟子們說:「對於我所說的教法,不要聽了就信從,你們要經過自己親身驗證。」

佛陀所說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個真理,苦諦真實是苦,你遍嘗世間分分合合、體驗無常變化,確信「苦」是世間的真理;由「苦」的覺受,進而產生離苦的心念,追究苦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這是集諦、道諦,道諦也就是八正道,經過八正道的修練,最終可以得到苦的解脫,這是滅諦。

佛陀出生人間,他在人間親證涅槃,成就世間的正智正覺,這才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建僧團並派遣弟子向四方傳播道法。如同現代的科學,當研究者得到某種成果,他的研究必需經得起考驗,可以成功複製。佛陀正見四諦、親證四諦,將四諦傳授給五比丘,五比丘依次取得道果,足以說明四聖諦是經得起考驗。

佛陀證悟涅槃,得到苦的解脫,但是眾生並沒有得到解脫;佛陀自己沒有煩惱,芸芸的眾生仍然有煩惱。此時佛陀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此刻是入滅為好,還是走向人間?後來佛陀決定走向人間,就打著赤腳走向人間去托缽。

佛陀以托缽的方式接觸芸芸眾生,有時還不一定托得到飯,這是佛陀的抉擇,佛陀選擇與眾生站在一起,他告訴人們世間本來就很苦,世間本來就很無常,但是世間也有不必苦的方法。這是佛陀出現在世間真正的意義。
「以得道人共道說」,「得道人」就是親身體驗取得涅槃道果的這些人,他們都是從這一條大道上得到解脫,肯定佛陀是無上的正覺者,「得道人」每個時代都有,值得相信;「共道說」,肯定佛陀的知見確實能為眾生指引一條光明大道。

「無有能勝佛者,是故我信之。」句中的「信」,以信仰佛陀為核心,同時確信世間有信仰佛陀的「得道人」,他們的知識、德行值得成為世間的楷範,為暗闇宇宙帶來一線光明。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18:21–21:40。

《那先比丘經》釋128─何以知無有勝佛者

◎釋悟因

如果有人問你,某件事物是怎麼個樣子?那事物可能對方沒見過,也可能那事物抽象、深奧難以言明……為了令對方明白,你可能會用譬喻來說明。

《那先比丘經》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用很多的譬喻。

「譬喻」,借彼喻此,佛陀說法常用的一種形式,佛弟子也常延用這種形式來說法。在下卷,彌蘭王問「何以為無能勝佛者?」,沒有比佛更為殊勝,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況?那先以「大海」做譬喻問彌蘭王:「如人未曾入大海中,寧知海水為大不?」句中「寧」,「難道」的意思,如果有人不曾進入大海,難道他知道「海」是很大的嗎?他如何才能知道「海」是很大的呢?於是那先以譬喻說明:

「有五河,河有五百小河流入大河。」
「爾五河水晝夜流入海,海水亦不增不減。」

海水由大河流入,而大河由小河流入,小河又有更小的河流入,這樣無數小河累加全部灌入大海,海水也不增不減。大海何時被這些河水灌滿呢?不曾。(1)

河與海還有其他的不同,各地的河流都有名字,流入大海之後,河流的名稱就消失了,全都是一個「海」名。同時,河流流經不同的地理、環境,而有不同的性格、顏色,一旦流入大海,各河的屬性、顏色也全部泯滅,同一海味。

就這樣,「海」的來源有從大河流入,有從空中雨滴凝聚成雲再沛然而下,這些海水源遠流長,歷時久遠,「王寧能聞知不?」那先問王:你聽過這樣的事嗎?

王言:「實知。」確實是這樣的。源遠流長的事實,確實不能以眼前所不能見而說它不存在。不過,這樣就能肯定世上沒有比佛陀更殊勝的聖人嗎?

那先回答:「以得道人共道說,無有能勝佛者,是故我信之。」不是道聽塗說或是街里相傳,而是由於過去得道的先知先覺代代相傳,他們異口同聲說沒有比佛更為殊勝的聖人,所以我那先是確信的。

得道人、共道說,這是使人信服的兩層確認,前者是修道有成之人,後者是共同認可;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有權威的專業人士大家共同肯認、贊可,這是那先比丘所知,沒有比佛陀更為殊勝、能被廣大群眾信服的重要原因。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09:58-17:21。

(1)彌蘭王的時代大海確實是「不增不減」,不過近年來全球暖化,科學家已經測知海平面有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