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養慧學苑舉辦「生活禪體驗營」活動圓滿

伽耶山基金會養慧學苑於6月16日,假台中市大新國小大新館,舉行「美心最吉祥系列──生活禪體驗營」活動。本次活動計有200多位學員參與。養慧學苑監院見咸法師提到活動的宗旨是希望透過靜心體驗禪意,以禪法淨化身心,在生活中實踐禪法,美化自他生命。

與會貴賓有台中市政府南屯區宋國權課長、西區里長劉興峰先生及里幹事曾瓊珠小姐等代表,皆肯定本活動的舉辦可以為社會注入詳和與安定的力量。本次活動的設計共有「一花一世界」、「步步安樂行」、「茶禪一味」、「流動瑜珈禪」、「親子共學活動:我手塑我佛」五項體驗活動,由學有專長的老師分別帶領。

活動於中午結束,學員反應透過半日的生活禪體驗,在插花賞花中學喜捨、在走路移動中學習覺知、品茶中學淨心、伸展運動與呼吸結合、捏塑紙黏土塑出心中之美等,藉由這些活動增進了自己的專注力與放鬆,讓自己更自在與安詳,發現在日常就可以過「禪」的生活。本次活動凡參加完成三項禪體驗者,皆可獲得主辦單位贈送的精美禮物,學員在滿懷歡喜中揮手道別,期待明年再舉辦!

20190616_085535

20190616_090734

20190616_103204

20190616_080316

「觀音在嘉:觀音信仰與靈性生活研習會」來訪香光寺

由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與香光寺、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合辦的「2019人文智略•深耕領航──觀音在嘉:觀音信仰與靈性生活研習會」於6月15日上午九時在中正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揭開序幕,開幕式由中正大學郝鳳鳴副校長致詞,有感於當今社會自殺及人心不安逐漸增多,希望藉由觀音信仰的闡揚可以安頓人心。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也受邀致詞,法師提到:當現代人壽命加長、經濟條件改善,人工智能當道,不斷變化的時代,宗教更需要給人們心靈正向能量,希望藉由觀音信仰的探討,讓學術論題落實到生命的信仰,並肯定本次活動顏尚文教授與蘇全正老師對於觀音信仰研究的精進與用心。

本活動下午二時來訪香光寺及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首先由香光寺監院見臻法師帶領認識香光寺觀音殿的發展淵源及村民的觀音信仰內容與方式,法師也準備了觀音菩薩的祝福法語,讓學員默禱祈願請領,學員們看到自己請到的法語,皆感到非常靈驗與受用。

之後由館長自衍法師帶領學員參觀圖書館、看「誰在耕心田展」、「觀音菩薩圖像展」、簡報「觀音信仰資源查找」、透過遊戲學習「耳根法門修持」、並運用拓印觀音菩薩法語訓練覺知、抄「慈心禪」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等等活動。

學員們回饋一日的活動精彩,尤其親身體驗與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與對話,讓他們學到「對外觀世音、對內觀自在」對觀音菩薩法門更有信心。也感謝法師們的用心安排,讓他們受益很多。活動於下午近五點在大雄寶殿前合影後畫下句點,與會學員大家希望下次能再來訪「觀世音菩薩」的家,也發願要當「觀世音菩薩」助人。

62577738_10158481205679409_731409952433766400_o 64570056_10158481205504409_4624140285419454464_o 64667303_10158481206234409_7609435910995705856_o 64320814_10158481206304409_7501465969387110400_o 62529527_10158481206479409_4773619462446252032_o 64329280_10158481206524409_1845288434793447424_o 62605174_10158481206649409_8681583451725365248_o

《那先比丘經》釋52──面對星星之火

◎釋悟因

在《那先比丘經》,那先又舉了一個譬喻說,例如有人夜裡點了火要來煮飯,結果燭火的末稍燒到牆壁、漫延到柴草樹木,燒毀了房子乃至一座城池。

有一句成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一點點火苗不及時撲滅,可能釀成大災。「星星之火」這個譬喻,用來說明業因、業果很是恰當,原來所有這些事端都是來自於當年所點燃的那一點小小的業火。

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我們在看到善惡果報現前的時候,常常心裡生起喜歡或不喜歡,但是真正的那個本來的那一點是在哪裡呢?有時我們也會回憶當初是自己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不過,真正要追究的反而是你那時起了什麼念頭?

「你起了什麼念頭」,當下你覺得那沒有什麼,結果星星之火就不斷地漫延,一念接著一念這樣的銜接過來。

「星星之火」,看起來應該沒那麼嚴重,其實說真的,一些些的語言行為表現,一個臉色,觸到當下那個境,自己就後面不斷地延續,幾乎是自然反應,後果可想而知。

面對「星星之火」,有不同的面對方式嗎?

龍樹說了一句很有名的偈頌:「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說到世間本來實相,本來什麼事情都沒有,星星之火是可能,人與人之間難免磨擦,如果當下生起當下熄滅,不再給予添加柴火,當然,事情的結果就不一樣。

有一句話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凡夫心裡在拈量善惡時,內心嘀咕的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菩薩是不昧因果,在星星之火出現時,看它生看它滅,生自無生,一片朗空。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2:49-15:35。

什麼是「菩薩」?

「菩薩」是指覺悟的有情

不論是否有學佛,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聽過「菩薩」這個詞彙,「菩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菩薩」是「菩提薩埵」(梵Bodhisattva)的簡稱,其意是指「覺悟的有情」。「有情」也稱為「眾生」,菩薩就是把「覺悟」這件事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人。

佛教的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與優婆夷,前五眾屬於出家弟子,後二眾則屬於在家弟子。這七眾弟子也可分為兩類—聲聞眾與菩薩眾,菩薩眾不一定局限於在家弟子,也包括出家的弟子。在大乘佛法中,菩薩—所謂「覺悟的有情」,其中有行者自覺的歷程,也有覺悟他人的歷程,有的已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可見覺悟有對象與層次的差別。如果以自覺為主,一般而言指的是聲聞眾;如果以覺悟他人為主,這是在自覺之外,還將別人的覺悟納入自己關心的範疇;至於自覺、覺他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者即是佛陀,也是菩薩最究竟的果位。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既然菩薩是覺悟的眾生,所以他仍然稱為「眾生」或「有情」。佛法教導的核心,是以「有情」為主,而「有情」又以「人」為主。所以,我們先從「人」這個面向來探討「菩薩」。

對於世間,不論是正報的世間或依報的世間,菩薩全部都納入他關懷的範圍。所以,菩薩行就是指菩薩的行為,他實踐自己度化眾生的願心,將之落實在世間,當他用自己的生命與修行,以及用身、口、意思惟如何行菩薩道時,其目標不是只有自己的解脫而已,而是把這份悲憫跟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納入於自己的修行裡面,這就稱為慈悲行。所以,菩薩就從修習慈悲行、菩薩行乃至菩薩戒,而稱為「菩薩」。

人為什麼需要「利他」呢?「利他」的基礎就在於人能以己度他情,而能關心世間,把世間眾生的苦納入於自己的修行裡。但是在「利他」之前,必須先充實自己,我們才能具足悲心與善巧方便,來完成「利他」的目標。反過來說,充實自己的目的是要做什麼呢?就是為了要能更加善巧地利樂眾生,這是一種對世間的一種不捨、關懷與悲憫之心。「自利」與「利他」看起來似乎可以截然劃分,但兩者其實是相互完成的。

所以,佛教常說菩薩就是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下化眾生」就是救度眾生、關懷眾生的利他行,菩薩要如何關懷眾生?如何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看待人與所有的有情?菩薩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這就是我們在修持菩薩行時,要常在內心思惟的課題。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32期<悟因法師談菩薩戒(一):行菩薩道,發菩提心>

086_class_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