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觀要怎麼修呢?

100_class_cover

慈悲是使人趨向柔軟友善的氣質。慈是「與樂」,給予別人安樂;悲是「拔苦」,拔除他人的痛苦;與樂、拔苦合起來就叫慈悲。慈悲是不瞋恨、不惱害眾生,減少人與人的衝突、隔閡。超越對立差別、超越種族、超越主義宗派、超越宗教差異、超越人我區隔。修習慈悲觀為他人祈福:願眾生能脫離痛苦走上解脫之道,願眾生分享自己內心的平靜、安詳、喜樂,這就是慈悲觀。

慈悲觀的修習方法是漸次修習至怨親平等,要如何修呢?慈悲觀的基礎是感恩,所以首先要觀想自己最親愛、最想要感謝的人。一般來說,母親與我們的關係最親近,給予我們的恩惠也最多,一想到母親的慈愛恩惠,很自然就能生起感恩、感動—希望能讓母親安樂、拔除母親的痛苦。所以,一般修法時會先觀想母親的慈愛,幫助我們生起感恩慈悲的心境。

其次,觀想的對象和你的關係必須是從親到疏,感情要從濃到淡,這是修慈悲觀的次第。雖然對待眾生要「以德報怨」、「冤親平等」,但如果一開始修法觀想就以曾經跟我有冤仇、不愉快的冤敵來做所緣境,我想恐怕一想到這些影像時,心雖是動了,卻是很難保持平穩和諧的善性循環,更別說對他們生起慈悲柔軟的感動了!

因此,首先要觀想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可以觀想和自己最親近的母親;若母親已去世,可以觀想其他還在世的人。其次則觀想和自己關係稍微疏遠的人,如親戚、朋友、同學、鄰居等等。

第三個對象是:曾經和自己有過怨憎、不愉快的人。最後才觀想一切和自己不親也不疏、不愛也不怨的一般人,甚至擴及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所有的眾生。

修慈悲觀時要用平等和諧的心境對待所有的眾生,我們很容易對親人產生感恩的心情感同身受,但要對自己的怨敵,乃至所有的眾生產生親切感、慈悲心,便需要修煉調整了。

另外,修習時要注意要觀想與自己同性別的活人為對象,不要觀想異性或死人,因為異性或死人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聯想。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77期《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上)》專欄<春風化雨>:「感恩發願:修慈悲觀」

《那先比丘經》釋66──明與暗同時存在

◎釋悟因

如果我說:「明與暗同時存在。」你信嗎?

其實我們只是用眼睛看東西很容易被矇騙。世間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條件下就呈現不一樣的樣貌。

我們站在地球表面上,看它日昇日落,天亮的時候不是暗,暗的時候,「亮光」哪個去了?你會這麼問嗎?人們所看到的白天與夜晚,它們呈現的物件都是同一個:地球。

如果站的位置不一樣,例如站在地球的上方,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明與亮竟是同時存在。就像上弦月或下弦月,我們看到月亮有明亮的一面,也同時看到沒有受光的一面。

佛陀講「緣起」,並且說緣起甚深。因為緣起法有很多層面。尤其在「異界」──跨世界的領域,有很多層次是我們沒碰觸過的。

這是一個空性的心才能容受的境界。常常,很多佛教界的大德,他們就這樣開悟了。

從前有一個出家人,一位註解《金剛經》的大家,他本來「經教」非常在行,當時他聽說江南有很多人在跟一位老禪師修禪,但他覺得那位禪師胡說八道,是「邪魔歪道」,就挑了一擔《金剛經》註解,到江南來挑戰。到了那裡正好肚子餓了就去買點心,賣點心的婆婆問他:「你挑的是什麼?」他說:「是我作的《金剛經》註解,聽說這裡很多人參禪。都是胡說八道。」婆婆問他:「你想吃什麼呢?」他說:「包子。」婆婆說:「我請你。但請你回答一個問題: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現在是什麼心?」這是用功的語言,與一般認知世界的語言不一樣。

結果他回答不出來,內心一陣羞愧,就把自己的著作《金剛經》註解全燒了,然後跟那位老禪師修禪。有一天天黑了,他向禪師告假回寮休息,禪師就點個油燈讓他暗路好走。就在他的手去接油燈的時候,禪師一下子把火吹熄。就在那時候他開悟了。

三心不可得,覺知當下,剎那不住。理知的世界、現實的世界,以及完全地生活在當下,三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16:15-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