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慧學苑【友善路就開】人文講座第六場—友善家庭

在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後的第一個週末,由協志工商前校長郭秋時揮出精彩的第一棒。儘管天候不佳,仍湧入近百名聽眾,一起聆聽郭校長以風趣的方式,暢談「有愛無礙:共創愉悅的家庭氣氛」。

「原來所謂永遠的訣別,並不是只有死亡才叫永別。這輩子對我恩情最大的人,他們開始失智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幾乎錯過了向他們感恩致謝的任何機會。」(節錄自《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藉由龍應台道出照顧失智母親帶給她的深刻體悟,郭秋時校長與大眾分享她閱讀這本書醒悟到:愛要及時,每抱一回賺一回!這也是郭校長送給人文講座聽眾的見面禮。

對於父母愛要及時,對於子女何嘗不是?因為能夠當一家人,是多麼難得的緣分!但是世界正在改變中,在變動快速的時代,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子女的角色正在快速改變,家庭的結構也益趨多元,為人父母該如何與子女溝通,家人之間該如何相處,都要懂得與時俱進!

郭校長雖是忙碌的職業婦女,但她很重視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比如自兒子小學時期,就會透過家庭會議,讓小孩也有發聲的機會。或是針對重要事情舉辦某種有意義的儀式。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懂得善待自己,給自己空間,才不會讓壓力鍋爆炸,讓家庭氣氛隨之低迷……。

郭校長語重心長的表示:我們往往將最大的耐心給了陌生人,卻將最大的脾氣給了最親愛的家人!如果我們願意好好的傾聽家人的聲音,並且體認到男女本來就有性別差異,懂得培養有能力的愛,家人之間互相給予最大的支持與陪伴,自然可以讓彼此的溝通有愛無礙,也將能共創愉悅的家庭氣氛。

103459458_3043144792400852_7337113106401290760_o 103364002_3043144989067499_3394261365436016798_o 103376970_3043146249067373_7824208208194679525_o 83701760_3043146605734004_6808977647305118127_o 82941073_3043146805733984_6698875931817666002_o 103960204_3043146975733967_4367935530708441229_o

《那先比丘經》釋76──什麼是「生死」?什麼是「生死已了」?

◎釋悟因

有時,我們內心疑惑:為什麼我這輩子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出生在這裡?或者,看那個人越看越不順眼,好像曾經看過,很面熟。這些生命探索,是從異熟果、異熟因的脈絡來說。

「人」很能沈思,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流,他總是會思惟:為什麼我有這樣的遭遇呢?當追溯此生不得,不禁望向過去,是過去這一生,還是過去二生、三生,或者遙遠的過去,我曾經做過什麼?

過去世肯定存在過,然而,他也明白,過去已消逝無蹤,無從追溯。

河裡的水流動著,不斷地沖刷河裡的大小石塊,水一直流,它的時間在哪裡?不,不論大石塊、小石塊,都不問這問題。然而無情世界也有三世,也有因緣變化。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禪宗五祖傳法給六祖的偈頌,就在說明有情與無情的差別,有情在因地下種就有「果」,若異熟果就有果報身,也就是此身。

值得注意的是,果報身是無記,沒有善、沒有惡。可是,當此身開始造作身語意業的種種行為,那絕對要論善惡。

善惡業就是下種,蔓延無邊生死。也就是說,此生結束轉投下一生。至於轉生到哪一道,畜生道、鬼道、天道、人道,或者阿修羅、地獄,六道都有可能。於是時間流來到下一世,或者遙遠的來生。

有人說,某某法師很有修行,他這一輩子生死已了、大徹大悟,不再造業。可是,我們會問:他的過去還有宿業,宿業未了,要不要扛著這些宿業到下一階段去投胎呢?

「生死已了」,意即不再造業、不再下種,「無性亦無生」。

如同《那先比丘經》所說「見在事為無有久。」只有當下,當下即永恆。這位大徹大悟的法師,他什麼東西不見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4_1-10:15-15:01。

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

110_class_cover

古德有句話說:「欲為佛門龍象,先為眾生作馬牛。」什麼是「馬牛」呢?就是如馬或牛般受人驅遣、指使。「作馬牛」其實是一種隱喻,喻指一個人超越形相,不在乎世間的職位高低、工作尊卑,為眾生服務,而由此轉化出自己的胸襟,得到身心自在,這是生命的轉化與放光。

初學者效法前賢,也想把世間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卻往往事與願違。原因就在於挑東揀西、眼高手低,結果做什麼都一事無成。當我們參與團體時,團體分派工作,要先接受下來,建立起對工作的熱忱與負責的態度,不要排斥任何可能,在工作中,才能開展視野、累積經驗。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僧團中領執,就是與眾生結緣最好的方法。

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每個人的長處都不一樣,並非人人都要從事相同的工作。面對任何工作,慎重以對,珍視自己所做的,肯定自己所做的,熱愛自己所做的,藉由每個工作機會,開發自己的潛能、智慧,同時還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熱愛你的工作,勇於承擔並全心投入。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1期《具使命感造就不凡的人生—悟因長老尼從佛教教團談領導智慧50則(下)》專輯<法的傳承與永續>:「熱愛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