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四相」在說什麼?

140_class_cover

《金剛經》的重點之一,即是「四相」的闡明與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經文中也反覆出現18處之多。「四相」又作「四見」,以此來代表眾生對個體身心所錯執的一切相,包括對時間、主體、客體及空間關係的執著。《金剛經》對此「四相」主張,應無所住,不執著於此而行一切善法。以下分別說明之。

我相

凡是以「我」為立場,為出發點,所看見、想到和感覺到的各種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我相」,如自己的姓名、金錢、名譽等都是。而「我相」其實是四相的總稱,因為眾生對五蘊執一個不變的自我,所以「我相」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根本。

人相

我們的生命體以人的形式出現,稱為「人相」,如人有黑白、國別、種族等不同。而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感受和想事情,就是「人相」,其實這也是站在一個不同的「我」的立場去感受事情。

眾生相

生命是由五蘊假合,依此因緣成生命體,故稱為眾生。眾生有各種形式,如胎生、濕生等;天道、人道等;男、女;富貴、貧窮等,這些都是「眾生相」。另外,像我們站在整個台灣的立場,去感受事情和想事情,也可以說是是一種「眾生相」。

壽者相

有情眾生隨著業力所招感,從生有到死之間的壽命,長短不一,因人而異,此即是「壽者相」,也即是時間長流中的種種因果變化相。凡是能夠站在一切生命的立場來想事情和感受事情,所感受以及所想的就是「壽者相」。

 「四相」囚禁我們的心,使得我們無法如實知見實相,而證得般若空性。若能破除「四相」,去除身心的執著,便能得解脫。用現代語詞說此「四相」, 應是:「不以我身為實有,不以他人為實有,不以眾生為實有,不以長住於俗世為實有。」應致力於摒除對「我」、「人」、「眾生」、「壽者」等觀念的執持。

◎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5。

農曆七月是鬼月嗎?佛弟子該怎麼做?

138_class_cover中國人習慣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而且把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叫做鬼節,傳說這一天閻羅王要讓住在地獄中的惡鬼放假一天,讓他們來到人間遊化會也有一種說法是放假一個月,所以一進入七月,從初一到卅日,就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拜拜,但其中仍以七月十五日的拜拜最盛大,這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中元普渡」;因此,在台灣中元拜拜的對象,除了祭祀祖先,追悼亡魂,鬼神更是成了主要的拜拜對象,有很多人還把鬼神稱為「好兄弟」。

祭祀祖宗,追悼亡者,敬先賢在出發點,和立意上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演變到後來,有很多實在是為貪口福、裝面子、鋪排場、大肆殺生、宴親友賓客、浪費金錢,又藉酒滋事,實在違背傳統的仁愛美德;也有違聖人設教的意旨。關於「中元」這二個字不是佛教的名詞,在五雜俎中說:「道經以正月望日為上元,七月望日為中元,十月望日為下元。」修行記又說:「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又老學庵筆記:「故都殘暑,不過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饌享先」,由上可知,中元這個時節是道家祭紀之遺;向來以這一天祭祀祖先,通行中國南北。

而祭祀祖先為什麼又跟「鬼」混為一談呢?因為中國人的錯誤觀念認為「人死為鬼」,「鬼者歸也」,說文:「人所歸為鬼」,禮記祭法:「人死曰鬼」,又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所以都認為:一切死人都成了鬼,就連自己的父母死了也不例外;這種習俗的謬說相沿成風,由來已久,非從根本上糾正通來不可。實際上,依佛法所說「人死為鬼」的或然率只有六分之一,其他有升天堂的,有再來人間的,亦有投入畜生道,或下地獄,或為餓鬼或是阿修羅的,怎麼會是所有的祖先都下地獄做鬼了呢?這對祖先不是大不敬嗎?

佛教對於七月十五日,有二個來歷:

第一:佛教稱這一天是佛歡喜日,為什麼叫佛歡喜日?因為佛世印度夏季多雨水,天氣酷熱,很多蚊蟲、蛇蟻常常出沒,佛陀慈悲,恐怕傷害物命,又夏月瀑雨,比丘若出外托化,漂失衣鉢,不但有失威儀,也可能構成生命危險,於是制定諸比丘眾,夏季三月一定要安居。在這三個月的期間,禁止外出遊化,可擇選僧伽藍、阿蘭若,或樹下、山窟安居,但這些地方必需無喧雜的聲音,也沒有獅子、虎、狼、毒蛇、蚊蟻或盜賊等難。五分律云:「欲安居時,應先籌量,此處有難無難,無難應住,有難應去」。這就是一般所說的「結夏安居」。

第二、這一天佛教也把它叫做僧自恣日。因為佛制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結夏期間,名為「三月結夏,九旬安居」,而這段時間,出家僧眾,檢束身心,依照律儀,結界安居,尅期取證,因恐在行儀上有違律制的地方,因此制定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為自恣日,准許各人互相恣舉見、聞、疑的過失,或是自己發露,這是一般所謂的出罪;或是請別人幫我糾正,即所謂的舉罪;而經過自恣,每個人對於自己平時所疏漏的過失,就在此時,藉著大眾僧熏修的力量懺除,不再更犯,這是僧伽的入德之門——孕育每位出家人皆成清淨坦蕩的宗教家,這也是滋養清淨僧團的正法,所以僧自恣日也是佛歡喜日。

傳統中,在佛教的寺院往往會在七月十五日舉辦「孟蘭盆報恩法會」,追荐先亡,普施一切惡道眾生。盂蘭盆法會是契合中國孝道觀念的法會,它的緣由是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而舉行超度歷代宗親的佛教儀式,經中說:大目犍連尊者,從佛學道,修成羅漢,得到六種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響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想要報答父母乳哺之恩,但因為尊者的父母都已逝世,於是他就顯神通力觀察,結果,看到他的母親墮為餓鬼正受苦難,因為得不到飲食而骨瘦如柴,目連尊者見境不勝悲傷,就用鉢盛了飯菜,送到母親的面前,他母親馬上以左手接鉢,右手拿飯,誰知飯未送到口,即化成火炭,根本無法進食,尊者見狀更是悲號不已,心想,以自己的神力尚不能救拔母親,只有求救於佛陀。

佛陀即為他說救濟的方法,佛說:「七月十五日是眾僧結夏圓滿的日子,經過九旬結夏,眾僧敦品勵學,得道者多,這一天修供,福德倍增,修供的方法是作盂蘭盆,集各種珍饈、五果、香油、床敷、臥具、錠屬……等日用所需,供佛及僧,以此功德能令一切憂難皆離,罪障消除,現世父母增福延壽,七世父母六種親屬得出三途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樂。」尊者聽了就依照佛陀所說的方法,每年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會供佛及僧,果然,他的母親終於脫離了餓鬼的苦報,往生天上。

《盂蘭盆經》乍看是敘述目連尊者救母的經過,背後却含藏著,佛陀的無上教化:(一)眾生的惡業苦報不是一般的天眼既可見到的,只有漏盡聖者才能透視眾生的可悲可憫!以神通第一之目鍵連一尊者,為度亡母而啟請佛說盂蘭盆經,普度過去未來一切惡趣的眾生,這是佛陀的大悲心——不捨任何一個眾生。所以聖人設教,警惕世人在有生之年不造惡業,因為既造惡業必受苦報,縱使父子至親亦不相代,也不是靠神通力可消除,必須藉佛法的住世來轉化,因為佛法能帶給人生無限的光明、希望,僧寶弘揚佛法淨化人心,所以就能轉惡為善。

(二)孝順心,告訴人們唯有盡孝,方能具足一切善法,釋尊成道後,上昇忉利天宮,為母摩耶夫人說法,地藏菩薩亦為母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不僅儒家重孝,佛家更發揚孝道,梵網經上指出「孝名為戒」,以盡孝為持戒的根本,觀無量壽經中三福行之一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佛教的孝道,父母死後還要慎終追遠,為父母解脫輪迴,且連七世父母都要報恩;盂蘭盆經:「若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每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可見盂蘭盆法會,是闡揚孝思,崇養厚德,廣修供養,不是用來諂媚鬼神的。

了解了七月十五日的真實意義後,我們應當怎麼做才如法呢?就是不僅父母生前使衣食不缺,長壽無病苦,更要讓父母了解佛法,皈依三寶,脫離輪迴;而且不只是對現世父母孝順,也要孝順多生多世的父母,這才是真正的大孝,祈願天下為人子女者,在此「佛歡喜日」,戒殺放生,以增父母之智慧,長養父母之福德。禪宗祖師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由此可見,凡有心者,對於一切有命者,都會不忍心去殺牠,對於一切有血,有肉,有心的動物都會去保護它。

再則是要節約,這是一種美德,對於自身的享受要儘量節約。我們知道,每到中元節,民間花費在祭祀上的金錢,實在龐大的驚人,而用這樣龐大至鉅的金錢,去做許多罪惡的事,那是很不值得的,據報導,現在南非的衣索匹亞正有嚴重的飢荒,哀鳴遍野,饑殍千萬,值此佳節,我們更應素食淡飯,把節省下來的錢,本著「人飢己飢」的胸懷,伸出援手,發揮菩薩愛眾生愛人類的慈悲精神,使成千上萬的難胞得以飽餐,若能為親友供佛及僧,濟困救貧,發揚人類的本性,這才是最大的功德,替芸芸眾生多做善事,才是真正的節約。

了解盂蘭盆會的意義及精神,就應該恪遵佛陀的教濟方法,躬行實踐,於七月十五日,不殺生,不舖張,節省下金錢人力來廣結善緣,徹底改變以往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這樣才能得到無上的幸福與法樂,使社會益加祥和,這也才是佛法慈悲濟世的本懷。

◎節錄:香光莊嚴編輯組,〈揭開七月的面紗〉,《香光莊嚴》,3期(民74年8月)。

受持《金剛經》有何功德?

136_class_cover

受持本經的功德殊勝,從《金剛經》本身的較量功德中,歸納以下幾點:

滅罪消業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羅什譯.<能淨業障分>第十六)由此可知受持讀誦本經,可消過去世的宿業。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羅什譯.<能淨業障分>第十六)受持讀誦《金剛經》,若能隨順空性法門或離相生清淨心,其功德比起佛陀供養諸佛的功德,則要大得多。

宣說本經,功德較財施、身施更大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 勝前福德。」(羅什譯.<無為福勝分>第十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羅什譯.<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本經多處傳遞無論是以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或以無量無數的身體、生命布施,都不如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等,為他人宣說的功德。

廣植善根

本經提及「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可見淨信的重要,如經文:「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 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羅什譯.<正信希有分>第六)若有人能淨信此經,表示他已在多佛前,種下善根,其淨信所獲功德甚大。

得無相之無量功德

凡人易受布施有相束縛,但若能不受福德,知斷煩惱而生智慧,所獲功德更大。如經文:「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羅什譯.<不受不貪分>第廿八)

悟道成道

惠能大師因聽聞《金剛經》而大悟,歷來亦有多人因修持《金剛經》而了悟大法。本經所傳遞的般若智慧,是修行得解脫的要素,這亦受持本經最徹底究竟的功德。正如經中所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羅什譯.<依法出生分>第八)

受持本經的功德非常殊勝,史上也有很多相關的感應事蹟。唐孟獻忠《金剛般若經集驗記》將誦持本經所得的應驗和利益分為救護脫難、延壽愈疾、滅罪獲福、神力護持、持誦功德、誠應如願等六篇,可知持受本經功德利益無量,能夠增長福德、去除業障、開啟智慧、消除煩惱、成無上道。

受持本經功德殊勝,如同經中所說「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6-27。

 

觀音菩薩為何要宣說〈大悲咒〉?

134_class_cover

依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

在補陀落迦山的一場法會上,釋迦牟尼佛正要說陀羅尼法門時,突然大地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眾皆疑惑,總持王菩薩便起立合掌問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誰所放?」

佛陀回答:是座中觀世音自在菩薩,因他善能修持陀羅尼法門,而有如此不可思議功德,這是他所密放的大神通力。

此時,觀世音菩薩便從座位起身,整理衣服,向佛合掌,說:「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今當欲說。」我修習大悲心陀羅尼咒是「為諸眾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惟願世尊!慈哀聽許。」佛陀非常稱許觀世音菩薩為安樂眾生的大慈悲心,於是便請他宣說大悲神咒。

觀世音菩薩先說起當年初聽聞大悲神咒的因緣:無量億劫前,千光王靜住如來用金色手摩觀世音菩薩的頭,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於是,觀世音菩薩便從千光王靜住如來學到了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而當時剛證到初地的他,一聽聞〈大悲咒〉,便立刻超越至第八地。心生歡喜,觀世音菩薩發下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觀世音菩薩發了誓願後,「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之後,又在無量諸佛如來處所及法會中,重新聽聞〈大悲咒〉,又生出大歡喜心,超越無數億劫微細生死。觀世音菩薩「從是已來,常所誦持,未曾廢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恆在佛前,蓮華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出自:香光莊嚴編輯組撰述,〈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神咒》與《大悲懺儀》〉,《香光莊嚴》,105期(民100年6月),頁29-30。

面對嚴峻的疫情,你如何安頓自己?

132_class_cover

病毒無孔不入,不分國界、種族、老幼,誰都無法置身事外。面對疫情的發展,整個社會很容易出現集體焦慮,因而穩定自己的身心是很重要的。除了做好防疫工作之外,建議每日可以撥出一點時間,修習防疫慈心觀,舒緩、安頓焦慮不安的心。

【防疫慈心觀】

請你輕鬆地坐著,閉上眼睛,自然地呼吸。
觀想自己坐在一朵柔軟的蓮花上,
我的面前是慈悲的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微笑地看著我,
放出溫暖慈愛的光芒,照耀在我的身上,
讓我覺得很安心、很安全;
我的世界也是安全的。
面對疫情,我接受我自己感到不安與緊繃。
此時此刻,
我願意將心中的焦慮與擔心,
輕輕地放下,完全地交給觀世音菩薩。
不論我的內心世界、外在世間,是風平浪靜或狂風暴雨,
我都願意練習:安心的安住在當下這一刻。

感受著觀世音菩薩慈愛的光芒,
同時也從我的心口處,
散發一股溫暖的、慈愛的能量,擴散到全身,
祝福自己: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我感覺自己非常安心、非常平安,沒有任何的危險。
隨著這份慈愛的祝福能量,
觀想自己全身每個細胞都在微笑、閃閃發光:
閃耀著健康平安的光!
閃耀著幸福快樂的光!

接著,將這份慈愛的祝福能量,
從我的心口處向外擴散,
送給全臺灣、送給全世界。
祝福臺灣與世界的每一個眾生:
沒有危險、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隨著這份慈愛的祝福能量,
觀想每位眾生全身的每個細胞,
也都在微笑、閃閃發光:
閃耀著健康平安的光!
閃耀著幸福快樂的光!

最後,再將這份慈愛的光芒收回到自己身上,
再次地祝福自己:沒有危險、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再次地感受自己全身發光的感覺:
閃耀著健康平安、幸福快樂的光芒!
並將此防疫慈心觀的功德,
回向自己以及一切眾生:
身心安穩健康,
以慈愛、感恩的心,相互扶持,
接受當下的生命功課。
祈願全世界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早日平息。
祈願臺灣平安、世界平安。

◎參考: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主編,《慈心海福聚:共集「心」福氣》,(臺北:伽耶山基金會,2021),頁42-46。

為什麼要叫做「觀世音」?

130_class_cover

〈普門品〉一開始,無盡意菩薩問佛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陀回答:「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段經文解說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在〈普門品〉偈頌中提到「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含攝了口、身、意三善業。隋朝的吉藏法師在所著《法華義疏.卷六》提到:「所言觀音者,外國名『阿梨耶婆樓吉氐稅』,此翻觀世音。菩薩有多種名,今依此品佛答中略辨三名,一觀世音,二觀世意,三觀世身。」

「阿梨耶婆樓吉氐稅」是梵語「Avalokiteśvara」的音譯,吉藏法師認為這尊菩薩的名號含有觀世音、觀世意、觀世身這三種含義。為何鳩摩羅什譯成「觀世音」呢?因為口稱觀音名時,身業、意業俱清淨;而且這種稱念菩薩名的修行方式「自行化他」;再則「娑婆國土以音聲為佛事」;最重要的是,菩薩自己的行願,世間眾生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尋聲前往,使他得到解脫。

魏法藏法師所著《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十九》提到:「觀世音者,有名光世音、有名觀自在,梵名『逋盧羯底攝伐羅』。」「逋盧羯底攝伐羅」是梵語「Avalokite śvara」的音譯,從語業角度,適合譯為「觀世音」;從身語業看來,譯為「光世音」;若從身語意三業來說,就譯為「觀自在」。

隨著〈普門品〉盛行,觀世音菩薩名號深入中土,唐朝韓愈就做了「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這樣的對聯,道出觀音信仰的盛況!

◎出自:〈常念恭敬觀世音:《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香光莊嚴》,105期(民100年6月),頁8。

臨終念佛能生天嗎?

128_class_cover
有一位統治北印度的希臘王彌蘭陀王問那先比丘:「我聽過沙門說:『人在世間作惡直至百歲,到臨命終時虔心發願念佛,死後能倚仗念佛功德往生天上。』我不相信這種說法。沙門又說:『殺死一個生命,死後就會落入地獄裡。』我也不相信這種說法。」

那先比丘反問國王:「如果有人把一塊小石頭放在水上,石頭會浮起來或是沉下去呢?」

國王說:「會沉入水中。」

那先比丘又問:「如果把一百多塊大石頭放在船上,船會沉沒嗎?」

國王肯定的回覆:「不會。」

那先比丘:「船上放了一百多塊大石頭,因為船的浮力,所以不會沉沒。人,雖然曾經作過惡行,因為臨命終前明白善惡因果、生大懺悔、專心念佛,所以不會沉淪地獄之中,還得以投生天上。那些沉入水中的小石頭,就像作惡的人,不知聽聞佛經、不知懺悔,死後就墮入地獄中了。」

由這則對話中,給我們一個啟示,國王認為作惡時間長,念佛時間短,兩者不可抵銷。那先以船上的石頭為例,說明佛陀的功德就像大船,以虔誠念佛所生的信仰與善念,乘著佛陀的功德船,往生天上;缺乏信仰與善念的眾生,果報立刻現行,沒有轉圜的餘地,就下到地獄去了。

以佛世時代的阿闍世王來說,他曾陷害自己的父親,又和提婆達多合謀來傷害佛陀。但他後來悔悟,來到佛前懺悔、皈依,聆聽佛陀說法而得到「法眼淨」。雖然他仍須受地獄的果報,只是很快就出來,稱為「拍球地獄」。所以,果報隨著我們的心念在轉動。讓自己的心永遠清楚、清明、清澈,這是需要的。

◎參考:〈臨終念佛能生天嗎?〉,《香光莊嚴》,137期(民109年6月),頁72-73。

頓悟跟漸修的差別是什麼?

126_class_cover

【由神秀與惠能偈頌說起】

在《六祖壇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五祖弘忍大師如何尋找傳人以繼承衣缽的故事。

那是惠能來到黃梅的那年,弘忍大師已高齡七十多歲,他要求弟子們每個人都要作出一首偈頌,原則是「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以表達對佛性的領悟,而且特別強調「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這可說是一項非常重大的宣布。

當時一向受弘忍大師看重的神秀呈上的偈頌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惠能所作的偈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兩人所寫的偈頌,後來成為中國禪宗分漸教與頓教的根本依據。

神秀的偈頌是將「身」比喻成菩提樹,「心」猶如明鏡的臺座。「時時勤拂拭」的「拂」字是指去除塵埃。當鏡子有灰塵時,要把它擦乾淨,鏡子才會明亮。「勿使惹塵埃」是說修行應該要精進,才不會使如鏡之心惹上塵埃,以致無法映照出事物原本光明的面貌。

惠能的偈頌則是先區分出「樹」與「臺」是有相的身、心,而「菩提」與「明鏡」是無相的自性。「菩提」與「明鏡」不是「樹」與「臺」,所以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第三句「本來無一物」說的即是自性,自性本空,無一物可得,又「何處惹塵埃」呢?

弘忍大師看了神秀的偈頌後,認為他還沒有見到本有的佛性,凡夫依之修行,即能不墮落,但是如果想依之而覓得無上菩提,則是不可得,必須見到自己的本性才行。

弘忍大師對惠能的偈頌也給予「亦未見性」的評語,直到弘忍大師為惠能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惠能才豁然大悟,原來一切萬法都不離自性,所以就對弘忍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弘忍便知道他已經了悟本性,便將衣缽傳給了他,成為禪宗第六祖。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

「勿使惹塵埃」、「何處惹塵埃」這兩句偈頌是明顯的對比。依照學者的研究,說定中國禪宗六祖的是神會大師,當時惠能大師已經圓寂,他認為真正得到弘忍大師衣缽的是惠能大師,而抨擊神秀的禪法是「漸教」,推崇六祖的禪法是「頓教」。但是否有一個界線可分出是「頓」或「漸」呢?

大乘佛法現在漢傳佛教的修學,與中國禪宗的祖師強調的都是「開悟」,開悟然後就可以成佛。但這是說「理」的悟,所有的修學都必須要先悟「理」,這是事修的基礎,修行還是要漸修,不是一蹴到究竟位悟「理」就可以成佛的。不論是修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要如法地、次第地進入修法,至少要悟「理」與「事」以及「頓」與「漸」是有步驟、階次的。所以,修行是要漸修的,神秀大師的偈頌是無誤的。

「頓」與「漸」看似對立,但只是在下手處、方便處不同,強調的都是斷煩惱,要少事、少業、少煩惱。「法」是一個,不會是兩個。那麼,為何會有八萬四千法門?或是南傳、北傳、藏傳佛教,或是大乘、小乘佛教呢?這是因為「法」要因應根機,根機有差異,「法」便有不同。佛陀所說的都是同一「法」,只是角度不同,大乘根器者由大乘心聽的就是大乘的「法」,如果「法」儘管是大法,若他是小乘心,所聽的還是小乘的「法」,這是容器的差異。

所以,「理」不可不知。當我在看南宗與北宗,有時對立是人為的,應該要處理的是「理」與「事」、「法」與「根機」,或是修學的依戒、定、慧,這個是無庸置疑的。

中國的禪修,有的人說要以「理」為主,就不重視戒律了,結果就顛三倒四的,只會說一切都是「空」,喝酒就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好像「理」懂了,結果行為根本不符合佛法。像這樣的人,你就教他以腳用力踢牆壁,問他:「會不會痛?」他一定會說:「會啊!怎麼不痛呢!」你就再跟他說:「四大皆空,但因為你的腳不空,你才會痛啦!」

戒律還是要持守,禪定還是要修習,可是持戒與修定常常是要漸修的,沒有人持戒立刻就可以全部都清淨無染的。所以,修法重點你一定要清楚。平常的事修,是要去除我們自己的習氣、習慣、習性,這些不是你懂了以後,一夕之間就可以立刻全部清淨無染的。
事相要怎麼修?我的主張是「觸事即真」。要認真地看待它,就是要負責。我們現在是多元社會,面對的都是無常、苦、空的。但是你的心也在這無常的流動當中,你知道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有戒、定、慧。所以,一定要穩定下來,才能掌握得住「理」。它絕對不是靜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六祖大師雖不認得文字,尚未受戒,只是在家身分,但是他一聽佛法,就掌握了「理」。而且他掌握了「理」以後,不論在家上山砍柴或在叢林中舂米,他的身心都泡在「理」裡,做自己的禪修,很快就可以來指點別人,也就無怨無悔。
你在世俗裡,又能保有自己的方外性格,要有一種自足,在無常動盪當中,不忘記自己的知見,不忘記自己的修學,如果一直能思惟三法印,這就是「法」。

【頓漸是同一法】

明朝的憨山、紫柏、蕅益與蓮池四位大師中,個性比較強烈的是紫柏大師。他那時發現佛教界不重視「知」,忽視教理的研討,大眾一心一意只追求開悟,古德們千辛萬苦所翻譯的藏經無人聞問,也無人能懂。大眾渴求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所修的到底是否正確?可以用何種方法來驗證?

所以,紫柏大師就倡印《嘉興大藏經》,重申藏經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大眾的重視,經典可以繼續流傳在世間。

他到處去化緣,化緣時就會讓發心者寫下祈求的事項。有人祈求能早生貴子,有的祈求登科及第,有的祈求天下無災無難,或經商平安,或生意興隆,或身體康泰、小兒易養等。出家人則祈求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等等。這些祈求在《嘉興大藏經》裡一條條地記載下來,它說明了世間人們的渴求。

紫柏大師倡印《嘉興大藏經》,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讓人們知道有一部大藏經,認同了這一件事情,而且這份認同會讓他們產生一份信心,同時構成社會的和諧穩定。但是我們自己要能夠回應這些東西,要看到有一份「理」在流動、流轉,有「法」在流動、流轉。而且居士們會覺得自己也參與了一份,在參與當中,他發現透過祈求,就有解決困難的希望。自古就有這些「法」在流動、流轉著,這個就稱為「法輪常轉」。

所以,同樣一件事情,哪一個是究竟法,哪一個是世間法?同樣一個「法」,在家人渴求的與出家人渴求的雖有不同,但同樣的是內心有個「欲」,也就是「希望」。這就猶如鏡子一般,所映照的就是個人的渴求,這修法是「頓」還是「漸」?這就要端視如何看待目前的想望與遠方的目標而定。「法」不論是「頓」或「漸」,仍然是同一個「法」,兩者看似對立,實則都是同時存在的。

◎節錄自<悟因法師說禪(四):以心印心 燈燈相傳>,《香光莊嚴》,135期

極樂世界為何在 「西方」?

124_class_cover淨土經典告訴我們極樂世界在西方,《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無量壽經》也說:「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觀無量壽經》則告訴行者:「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藉由觀想西方落日而親見西方極樂世界。「西方」與「極樂」成了兩個密不可分的名詞。

但極樂世界為何會在西方,而非東方、南方、北方?「西方」代表著什麼特殊意義呢? 繼續閱讀

什麼是持戒減害?

122_class_cover「持戒減害」是一種持戒的態度與方法,減少行為本身所造成的傷害。了解自己行為本身所產生的後果與影響後,就能下定決心改變錯誤的行為或不好的習慣,逐漸降低有害的行為,減少對自己、家人及社會的傷害。當不再受到習慣或惡心行為的驅使,反而可以掌握自己,讓生活重新得到自在與成長的力量。

「持戒減害」是「務實」檢視自己的生活與行為,不必要求一開始就達到零失誤的持戒,而是學習、調整,只要能夠降低錯誤行為產生的傷害,就是持戒。以個人進度學習掌控自己的行為,降低這些行為對自身或家庭、社會的傷害。只要您做了任何減少傷害的改變,朝著正面的方向前進,就是持戒的踐行。

◎資料參考:<持戒減害 生活自在>,《香光莊嚴》,1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