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足轉豐盛 ◎釋悟因

喜足轉豐盛
◎釋悟因

wu-7002016年的農曆新年降臨了,在迎新送舊之間,悟因要送大家一句話,「喜足轉豐盛」。「歡喜」、「滿足」會讓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家庭、國家,因為你轉念「歡喜」、「滿足」而愈來愈豐盛。

中國有一位禪師叫惠能大師,原來是柴夫。有一天惠能賣完了柴火,安頓、拜別了老母親就出家去了啦!他從廣東一路直奔湖北黃梅,他要去親近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問他:「你從何方來?來做什麼?」惠能說:「弟子嶺南新州人,今天來您的座下,不是要做什麼,只求作佛。」。弘忍說:「哦!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怎麼作佛呢?」惠能回答:「啊!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之分嗎?儘管我的身體是獦獠,跟老和尚的身體不同,但佛性有差別嗎?」五祖就跟執事人說:「帶他去隨眾作務」。惠能接著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皆是福田,不曉得老和尚要我去作什麼作務啊!」弘忍大師知道眼前這位不是等閒之輩。

在佛寺或叢林裡面,雜務才真多咧!惠能在黃梅弘忍座下,就是劈柴、砍柴、舂米、挑水!這叫雜務。雜務作了八個多月,一天弘忍見惠能舂米,問他「米熟了沒?」,「熟了。」於是就傳袈裟給惠能。惠能就離開黃梅,也離開弘忍座下。他遵照五祖的指示一直往南行,後來就藏身在獵人隊中,比較是山區野外的地方。為什麼他要躲藏呢?因為一直有人來追奪袈裟。這樣陸續過了十幾年。在獵人隊裡,惠能幫忙看守捕獵的網子。怎麼飲食呢?吃肉邊菜,人家煮他就吃。五祖認可惠能開悟了,還要作苦役磨練心性,有時候還要「為法忘軀」。僅管有人一直要來奪祖衣,但很難奪走的是「法」。惠能在「法」的堅持,就表現在「隨眾作務」。最後惠能來到廣州,在法性寺被認出來,那時他才圓頂、受戒,開始弘法。

佛性、自性,並沒有分別是男、是女,是白、是黑,是高、是矮。惠能雖然是一個柴夫,他反問五祖,佛性有分別嗎?惠能還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世間不是沒有考驗。不是明心見性就都成佛了。其實社會、情境,隨時都在變動,隨時都在考驗我們。向前有停下來的腳步嗎?能不能說現在這個就是最好的結局?需要沉潛就得沈潛、需要安耐就得安耐,就像惠能大師,舂米也是修行,看守獵物也是修行!還要不斷地反思,放大心量真正地關心人們,關心周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你的佛性,就一直在照顧著你。

「喜足轉豐盛」,滿足、歡喜,就是「圓滿」,就會愈來愈豐盛。豐盛就在「轉念」。迎接新年,恭喜大家!「喜足轉豐盛」,是我們新的一年,大家所要共同奮鬥、努力、認真的。

只是「現象」,未必是「問題」

現實人生的不圓滿,只是「現象」,未必是「問題」。
何時會有「問題」?
當您不能接受它,用逃避、冷漠,甚至詛咒……,那麼「現象」就會變成「問題」。
—悟因法師

現實人生的不圓滿,只是「現象」,未必是「問題」。 何時會有「問題」? 當您不能接受它,用逃避、冷漠,甚至詛咒……,那麼「現象」就會變成「問題」。 ---悟因法師

現實人生的不圓滿,只是「現象」,未必是「問題」。
何時會有「問題」?
當您不能接受它,用逃避、冷漠,甚至詛咒……,那麼「現象」就會變成「問題」。
—悟因法師

闡述佛教核心教義的《雜阿含經》

【佛書解題】闡述佛教核心教義的《雜阿含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readsutta
梵文Samyuktagama。音譯「散瑜乞怛迦阿甘」。五十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二冊,經號99。
本經題名「雜阿含」,古來的解釋各有不同說法,如《分別功德論》說因為它「雜碎難持」;《五分律》、《四分律》認為是「對四眾、天子、天女等的雜說」;《摩訶僧祇律》是解釋為「文句、根、力、覺、道等雜」。而唐代義淨在《毗奈耶雜事》將此經譯名為《相應阿含》,表示本經係隨事義的相應而集成個別品類。另外,《瑜伽師地論》的解釋是,以各類相應的經,依著方便而夾雜排列(如佛和弟子所說相應,從能說人而言應安放在篇首,但經文卻隨宜夾雜於種種事相應之間等),次第不順,所以有「雜」的意義。
此經的別行本傳入中國頗早,初期(從漢末到晉末)的翻譯家如安世高、支謙、竺法護等,都有陸續翻譯。後來唐代玄奘、義淨,宋代法賢、法天、施護等,也續有重譯,現存別行本有《水沫所漂經》等三十種之多。相對於這些別行本而言,五十卷本可稱為《大本雜含》,是漢譯四阿含中最大部者,其成立時期,亦為四阿含中最早的。
關於《雜阿含》的傳承部屬,據《法華經玄贊》、《乘法苑義林章》、《華嚴經疏鈔玄談》等所舉,四阿含均為大眾部所傳;然《俱舍論稽古》指出《雜阿含》、《中阿含》為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所傳;印順法師則認為漢譯《雜阿含》為說一切有部所傳,巴利文《相應部》為赤銅鍱部所傳,《別譯雜阿含經》則近於飲光部所傳;但《瑜伽師地論》認為它與根本有部摩呾理迦相符,是根本有部的傳本。
本經重在說明各種禪觀和它的效果,所以為修禪者所專習。本經譯出以後,經中所說法義,頗多彼此重複之處,而內容大約有小半與《中阿含》、《增壹阿含》同,但文辭較順暢。
《雜阿含經》與南傳巴利文本《相應部》相對勘時,約有三分之一相同,與巴利文本《增支部》相同者約一百二十經,同於《中部》者約二十經。此經全部梵本已佚,而近年在中國新疆地方等發現的零星梵本和《雜阿含經》個別經文相同的有十一經,西藏文大藏經中相當《雜阿含經》的零星經典亦有十一種。現代版本方面,佛光山《阿含藏》中的《雜阿含經》,為新式分段標點本,且含校勘及注釋。此外,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是此經經文與《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中相關論文的合編。
關於全經結構,據姚秦時僧肇所撰〈長阿含經序〉,應有四分十誦。但寫刻本品目不全,僅有〈誦六入處品〉第二、〈雜因誦〉第三、〈弟子所說誦〉第四、〈誦道品〉第五等四個品目,其餘的都闕失了。
近人呂澂所著〈雜阿含經刊定記〉,是從唐譯《瑜伽師地論》內,探索到本經依佛說九事(有情事、受用事等)而編輯的體例,並用《瑜伽》中大段引釋本經的摩呾理迦詳細對勘,刊定本經確為四分十誦,並改正寫刻本的卷次,以恢復原狀。《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有各誦之大要,而其名目、卷次,大體如下︰
(1)〈蘊、處、因緣相應分〉(所說分的所了知部分),計六誦︰〈五取蘊誦〉第一(《經》第一卷以下)、〈六處誦〉第二(舊題〈六入誦〉第二,《經》第八卷以下)、〈緣起誦〉第三(舊題〈雜因誦〉第三,《經》第十二卷)、〈食誦〉第四(《經》第十五卷以下)、〈諦誦〉第五(《經》第十五、十六卷)、〈界誦〉第六(《經》第十六、十七卷)。
(2)〈佛弟子所說、佛所說相應分〉(能說分),計二誦︰〈佛弟子所說誦〉第七(舊題〈弟子所說誦〉第四,《經》第十八卷以下)、〈佛所說誦〉第八(《經》第二十二卷以下)。
(3)〈道品相應分〉(所說分的能了知部分),一誦︰〈念住等誦〉第九(舊題〈誦道品〉第五,《經》第二十四卷以下)。
(4)〈結集相應分〉(所為說分),一誦︰〈八眾誦〉第十(《經》第三十五卷以下)。
另外,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是採取印度舊例,以內容分類,捨除漢譯經典分卷的傳統,共成七誦五十一相應。佛光山《阿含藏》中的《雜阿含經》,則整理成五誦一三五九經。
《大正藏》本則一一編號,稱前有「如是我聞」,後有「歡喜奉行」之一段經文的為一經,如此共有一三六二經,但皆不標經目,而逐段標數,便於查檢。
下列各經大意,即依《大正藏》本。
(1)說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才是正觀,方得解脫。
(2)正確觀察五蘊無常、苦、空、非我,才得解脫。
(3)不能明白了知五蘊,就不得自在;若能正知,即無憂苦。
(4)昧於五蘊,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若能明白五蘊,就能獲得自在解脫。
(5)對五蘊愛喜、無知,就會產生痛苦。
(6)大抵與第4經相同。
(7)與第5經稍同,而文略簡。
(8)宜觀察三世諸法無常,對其厭離。
(9)宜正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有,才得解脫。
(10)可與第2、9經相互參考,前半段經文與第9經完全相同。
(11)應觀因、緣和因緣生法都是無常。
(12)經意多同第11經,後半則同第十經後半。
(14)世尊告訴比丘,於五受陰之味、患、離應隨順覺,並以智慧如實見。
(15)說執取五蘊,隨順煩惱役使,即有束縛,不能獲得解脫。
(16)說執取五蘊,隨順煩惱役使的話,會增加輪迴流轉的次數。
(17)說五蘊非我所有,宜速斷除,才能獲得安樂。
(18)說五蘊非我所有,亦非餘人所有,宜速斷除,才能獲得安樂。
(19)說對五蘊的貪著,是煩惱繫縛的根源,宜速斷除,方可獲得安樂。本經與第17經大多相同,所差異處是是尊在此宣說「結所繫法宜速除斷」。
(20)本經云:「深經亦如是說」,表示有一部經名為「深經」,和第19經有相同說法。(印順法師依經論認為「深經」應作「染經」)
(21)說對五蘊應不動搖,才不會被魔王所縛,而得解脫。
(22)敘說佛陀回答弟子劫波所問,言宜正觀五蘊無常,斷除對它的貪欲,才能獲得完善的解脫。
(23)是佛陀和羅?羅就有關內外一切無我、我慢、使、繫著的問答。
(24)本經與第23經大意相同,經文亦雷同,但主客有異,和巴利本同經內容不同。
(25)記敘聞說五蘊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才能是多聞。
(26)本經與第25經雷同,唯第25經之「多聞」,此經作「法師」。
(27)說觀五蘊苦、無常,而趨向厭離、離欲、滅盡才是法次法向。
(28)本經與第27經雷同,唯第27經之「法次法向」,此經作「見法涅槃」
(29)經文與26經雷同,惟此經是三蜜離提比丘問「法師」義,而佛陀的回答雷同於第27、28經,可互為參考。
(30)說尊者舍利弗答輸屢那所問,謂五蘊無常、變易、不安穩,應對其厭離,方可獲得解脫。
(31)敘說若對五蘊及其集、滅、滅道跡能如實知,則能得解脫。
(32)敘說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乃至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且應了知五蘊無常、苦,對它不貪著,就能獲得解脫。
(33)說五陰非我、非我所,不應執取貪著。
(34)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論說五蘊非我、無常、苦。
(35)佛陀為三正士論說色等是無常、苦、變易法。
(36)說宜正觀憂、悲、惱苦的生起增長之因,了知五蘊是無常、苦、變易之法。
(37)佛陀向諸比丘論述他所說「如法」,如果世間智者所說也是「如法」,則無所諍論。佛說『如法』而凡愚不知,不可歸罪於佛陀。
(38)世尊告諸比丘,其說法皆依世人所知而言,然世間凡愚如盲,不知不見,亦莫可奈何。
(39)說明五陰如種子,四識住如大地,貪喜如水,三類相緣,生長增廣;若貪喜盡又無識住處,五取陰俱識則無生長增廣。
(40)說明封滯(執取)故不解脫,不封滯故解脫。是第39經之省文,宜參照閱讀。
(41)說佛對五受陰五種如實知,若沙門、婆羅門亦如實知五受陰,則能獲得解脫。
(42)說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則得解脫。七處善,指如實知五陰及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三種觀義,指觀察五陰、六界、六入處。
(43)說若於五陰有取,則生貪著,而導致恐怖、障礙、心亂;若不取著,則不生恐怖、障礙、心亂。
(44)大意同第43經。
(45)說凡夫以無明故,於五受陰起我見、有覺,乃至我知、我見覺。
(46)說多聞聖弟子不為三世之五受陰所食,故不樂著色等,故得涅槃。
(47)說信心善男子隨順法,於五受陰修厭離住。
(48)大意和第47經同。
(49)說五陰是生滅法。
(50)說明為於五陰修厭、離慾、解脫、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諸梵行。
(51)說五陰是壞法,涅槃是不壞法。
(52)本經只記:鬱低迦修多羅,如《增一阿含經》四法中說。
(53)佛陀向婆羅門解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54)佛陀告婆羅門占相預言不可信賴。
(55)說所有諸色是名陰;若色是有漏、是取,生種種煩惱心法,是名受陰。
(56)說對五陰生愛恚是有漏法,反之則為無漏法。
(57)說佛陀在半闍國波陀聚落,人所守護林中住於寂滅,而後為比丘說若善觀察諸陰,則能疾得漏盡。
(58)說明欲為五陰之根,由欲而生欲集、欲生、欲觸。
(59)說五受陰之集與滅。
(60)說明若於五受陰不樂、不讚歎、不取、不著,則能得解脫。
(61)說明五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應捨離、滅盡。
(62)說愚痴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而繫著;多聞聖弟子則不然。
(63)說愚癡無聞凡夫於五受陰計有我、我所、相在,以六根觸六境而生苦樂及其餘。
(64)說明若從我、我所解脫者,則斷五下結。之後,識無所在、除欲,終能見法涅槃。
(65)說常當方便禪思,如實觀察五受陰之集、滅。
(66)經文多同於第65經,而較略。
(67)經文和第66經略同。
(68)經文和第66經略同,而後多一偈:「受與生及樂,亦說六入處,一一十二種,禪定三昧經」
(69)說有身集,即是苦集;有身滅,即是苦滅。
(70)分別敘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
(71)分別敘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72)說明五陰是「所知法」;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阿羅漢是「智者」。
(73)說明重擔、取擔、捨擔、擔者。
(74)敘說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五受陰,故被繫著;多聞聖弟子如實知,故得解脫。
(75)說明如來與阿羅漢之不同。
(76)說明五陰是無我、無我所、不相在、無常、苦。
(77)說明應於色等五陰斷貪欲。
(78)說明五陰起、住、出、則苦起、病住、老死出;五陰滅、息、沒,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79)說明多聞聖弟子於三世五陰不顧、不欣、生厭、離欲、滅盡向。
(80)說明觀五蘊之無常而得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空;若於五蘊起無相、無 所有、無我、無常之知見,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81)乃佛陀為破富蘭那迦葉外道的「無因無緣說」而說。
(82)說明多聞聖弟子見五陰無常、苦、無我而得解脫。
(83)說明多聞聖弟子於五陰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故得解脫。
(84)意同第82經。
(85)意同第84經。
(86)說明色是無常、苦、無我,多聞聖弟子如是正觀,才可得解脫。
(87)意同第86經。
(88)佛陀告訴爵多羅,供養父母的福報。
(89)佛稱讚不殺生的邪盛大會,不稱讚殺生的祭祀大會。
(90)意同第89經,但只有偈誦,缺長行。
(91)為鬱闍迦婆羅門說俗人在家可行四法得現法安樂,更行四法可得後世安樂。四法為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92)說一憍慢婆羅門不敬師長,聞佛說法後而歸依出家。
(93)敘說長身婆羅門作邪盛大會,本欲多殺畜類,後聞佛說殺生罪深,遂斷貪瞋癡三火,勤供養根本、居家、福田三火。
(94)說明善男子和不善男子之差別。
(95)生聞婆羅門聽聞佛說:若佈施佛及僧伽則可大果報,佈施他人則不然。後至佛所訊問是否真如此,佛告以此原言謗佛,並為說即使餘食置地,利樂彼處眾生,亦可得福,況施於人!復言布施持淨戒者可得大果報。
(96)敘說一婆羅門為子娶妻後,捨家乞食。後世尊說一偈教其告訴其子,其子聞偈後悔悟,迎父返家。
(97)因有一異婆羅門家家乞食,而認為與佛陀俱是比丘,佛陀因此說明比丘和乞食者不同。
(98)耕田婆羅門認為佛應該親自下田耕種,佛告以「耕心田」之法。
(99)說明淨天尊者為其母說法。
(100)因異婆羅門問云何為佛,佛陀因此說明何謂「佛陀」。
(101)有一婆羅門見佛陀足跡具千輻相,遂尋足跡至佛所,問其「是天是人」,佛告之以「佛」的境界。
(102)拜火婆羅門見佛而罵其為「領群特」,佛說明何為「領群特」後,婆羅門悔悟歸佛。
(103)敘說差摩比丘身得重病,諸比丘遣陀娑比丘前往探病,在往返之際,論說只能正觀五受陰非我、非我所,不一定能離我欲、我使、我慢,尚須真實正觀五受陰之生滅,方能離除我欲、我使、我慢。
(104)敘說燄摩比丘起「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之邪見,舍利弗 以巧譬破其執著。
(105)外道出家仙尼問佛陀何以得知諸弟子命終所生之處,佛告以常見、斷見、正見三師,並說慢心為相續之因。
(106)阿[少/兔]羅度與外道論說如來死後為有或無,而受外道訶責;佛陀告之「若捨如來所作,無知無見說者,此非等說」。
(107)說那拘羅長者於身喚苦,佛教以當修學不苦患心,後舍利佛為其廣演法義。
(108)敘說西方眾多比丘聞佛說法後,佛促彼等向舍利弗辭別,舍利弗為彼等講授佛所說法之綱要。
(109)佛告諸比丘見諦者所斷眾苦如池水,於未來世永不復生。之後,舍利弗詳說五受陰「非我、非異我、不相在」。
(110)薩遮尼犍子欲破佛陀之五陰非我論,卻反被佛所說服。
(111)羅陀比丘問云何名有流?云何名有流滅?佛陀告以五受陰為有流,如實知五受陰為有流滅。
(112)說明何謂五陰斷知。
(113)羅陀比丘告訴外道他為斷五陰苦,故於佛所出家修梵行;外道訶責他,佛告訴羅陀汝為誠實說。
(114)經文同於第113經,但此經說為「知五陰苦」,故於佛所出家修梵行。
(115)經文同於第113經,但此經說為滅盡五陰憂悲苦惱,故於佛所出家修梵行。
(116)經文同於第113經,但此經說為盡我、我所、我慢使繫著,故於佛所出家修梵行。
(117)經文同於第113經,但此經說為斷五陰有漏、障閡、熱惱、憂悲,故於佛於佛所出家修梵行。
(118)經文同於第113經,但此經說為盡五陰貪恚癡,故於佛所出家修梵行。
(119)經文同於第113經,但此經說為盡五陰欲、愛、喜,故於佛所出家修梵行。
(120)佛為羅陀比丘說當觀五陰是魔所作。
(121)經文同於第120經,為此經說五陰是死法。
(122)佛陀為羅陀比丘說於五陰染著纏綿者,名為眾生。
(123)羅陀比丘請佛陀說法要,佛告以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124)意同於第120經,唯最後一段經文有異。
(125)意同於第120經,唯最後一段經文有異。
(126)意同第121經,較略。
(127)佛陀為羅陀比丘說當觀五陰是斷法。
(128)意同第127經。
(129)意同第128經。
(130)說明欲斷五受陰者當求大師。
(131)說明若習近五陰則為魔所縛,不脫魔繫,反之則為解脫。
(132)說明若不習近五陰則解脫,部份意同於第131經。
(133)說明若愛繫五陰則有生死流轉。
(134)可參閱第133經。
(135)可參閱第133經。
(136)可參閱第133經。
(137)經文為「第二經亦如是。差別者: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138)經文為「第三經亦如是。差別者:於佛、法、僧狐疑斷;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139)說明憂悲苦惱之起因在於有我見,聖弟子得正慧故盡苦邊。
(140)經中說如第139經,差別者:苦、集、滅、道狐疑斷。
(141)經中說如第139經,差別者:佛、法、僧;苦、集、滅、道狐疑斷。
(142)說明由有陰,由取、著五陰而起我、我所、我慢繫著使。
(143)經中說如第142經。
(144)經中說如第142經。
(145)說明有漏、障礙、燒然、憂悲惱苦之起因,經中記廣說如第139-141經。
(146)說明三受由五因而起,經中記廣說如第139-141經。
(147)說明三苦由五因而起,經中記廣說如第139-141經。
(148)說明世八法生啟之因,經中記廣說如第139-141經。
(149)說明有「我勝、我等、我卑、」之見,乃起因於五陰繫著;經中記廣說如第139-141經。
(150)參閱第1 49經。
(151)參閱第149經。
(152)說明「有我、有此世、有他世」之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53)說明「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之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54)說明生諸邪見,如第139-141經所說。
(155)說明否定精進努力之果報,亦如第139-141經所說。
(156)說明起斷見,否定佈施之功德,如第139-141經所說。
(157)說明「眾生煩惱、無因無緣」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58)說明「眾生清淨、無因無緣」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59)說明「眾生無知無見,無因無緣」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60)如以上諸經,而「如是說」以下省缺。
(161)說明七身常住不變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62)說明諸惡行非惡因緣,亦非遭惡果,諸善行不能作福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63)說明眾生經過定量生死往來後,可得究竟苦邊,在此之前無論如何修行均徒勞無功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64)說明『風不吹』等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65)說明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為眾生父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66)說明色是我、無色是我等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67)參閱第166經。
(168)說明世間常等四邪見,亦如第139-141經所說。
(169)說明世間我常等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70)說明若無五欲娛樂,是則見法般涅槃等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71)說明種種「我正斷」之邪見,乃如第139-141經所說。
(172)說明五陰無常,故應斷。
(173)說明過去五陰無常,故當斷。
(174)說明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
(175)以救頭然,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應勤求大師。
(176)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內身身觀住。
(177)參閱第175經。
(178)以救頭然,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應斷『已生惡不善法』。
(179)以救頭然,說明為斷五陰無常,當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180)以救頭然,說明為斷五陰無常,當修信等五根,信、勤、念、定、慧五根為修行法門之根本。
(181)以救頭然,說明為五陰無常,故當修信等五力,信、勤、念、定、慧五根起修增進,成就信等五種力量,故稱五力。
(182)以救頭然,說明為五陰無常,當修念覺分。
(183)以救頭然,說明為五陰無常,當修正見。
(184)以救頭然,說明為五陰無常,當苦集滅道四諦。
(185)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修無貪法句。
(186)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止。
(187)說明貪欲成就,則不知五陰無常。
(188)說明正觀眼、耳、鼻、舌、身、意無常,得離喜貪,心正解脫。
(189)說明於眼、耳、鼻、舌、身、意正思惟、觀察無常,得斷欲貪,心正解脫。
(190)說明若於眼、耳、鼻、舌、意不知者,則不堪任正盡苦;反之得堪任正盡苦。
(191)說明若於眼、耳、鼻、舌、意、不知者,不堪任越生、老、病、死苦;反之則堪任越生、老、病、死苦。
(192)說明若於眼、耳、鼻、舌、身、意不離欲者,不堪任正盡苦;反之則堪任正盡苦。
(193)意同第191經。
(194)說明若於眼、耳、鼻、舌、身、意生喜者,則不解脫於苦;反之解脫於苦。
(195)說明若於六內處、六外處生厭,則得解脫。
(196)意同第195經。
(197)敘說佛陀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戒示現。
(198)說明若知見眼等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則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199)說明若知見眼等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則轉去諸結,究竟苦邊。
(200)說羅[目*侯]羅欲得阿羅漢果,求佛陀說法,佛陀以時機未熟故,先讓彼為人演說五陰等法,待彼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之時,告彼以一切法無常,令得阿羅漢果。
(201)說明若正觀眼等無常,則得漏盡。
(202)說明若正觀眼等無常,正觀眼等無我,則生無我見。
(203)說明若能斷無明,則能盡生,不受後有。
(204)說明若於眼等如實知見,則得解脫,乃至不受後有。
(205)說明觀眼等無常、苦、變異、異分法者,可得解脫。
(206)說明為了於內、外入處,如實知顯現故,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207)說明為如實知顯現故,當修無量三摩提。
(208)說明聖弟子觀三世六入無常,故生厭、不樂、離欲、向厭。
(209)說明若於六觸入處如實知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則得解脫。
(210)說明若於六觸入處則長受憂苦,反之則長受喜樂。
(211)佛為諸比丘說自護不隨無欲,諸比丘不甚解,往問阿難,阿難復為彼等說。
(212)敘說佛陀不為阿羅漢說不放逸行,只對有漏比丘說不放逸行。
(213)說明有六根、六塵,根塵二法,緣二法生三受,不如實知者生純大苦聚。
(214)說六根、六塵等根、塵二法成對。
(215)佛陀為富留那比丘說「現見法、滅自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等法。
(216)說明聖所說海,不是一般大海,而是六根緣六塵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
(217)說明六內入處是人大海,六外入處是濤波。
(218)說明苦集道跡、苦滅道跡。
(219)說明觀察六入乃至三受之無常,即為涅槃道跡。
(220)說明觀察六入乃至三受之無常非我,即為似趣涅槃道跡。
(221)說明趣一切取道跡及斷一切取道跡。
(222)說明六入乃至三受均為知法、識法。
(223)說明若如實知六入乃至三受,則不說一法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
(224)說明當斷一切欲法。
(225)大意同第223經。
(226)說明於六入乃至三受不計者,得自覺涅槃。
(227)說明計者是病、是癱、是刺,若不計者,得自覺涅槃。
(228)說明生、老、病、死苦之增長法及損滅法。
(229)說明若於六入乃至三受有世俗之見者,是名有漏法;反之是無漏法。
(230)說明六根、六境、六觸、六受是名世間。
(231)說明危脆敗壞法,名為世間。
(232)說明眼空,常、恆、不變異法空,我所空,是名空世間。
(233)說明六內入處為世間,愛喜貪集為世間集,愛喜貪滅為世間滅,八聖道為世間滅道跡。
(234)敘說世尊為諸比丘略說世界邊後,入室坐禪,而由阿難廣說其義。
(235)緣眼、色生惡不善覺,貪、恚、癡俱,行此法者、於此邊住者,是名有師、近住弟子,則苦獨住;反之為無師、無近弟子,則樂獨住。
(236)佛告舍利弗,於行乞食時,不當眼見色起愛欲。
(237)佛為郁瞿婁說若比丘於六入處愛念染著,則不得見法般涅槃;反之則得見法般涅槃。
(238)說明六根緣六塵故六識生。
(239)說明眼緣色、耳緣聲、鼻緣香、舌緣味、身緣觸、意緣法是結所繫法,欲貪是結法。
(240)說明六入處是所取法,欲貪是取法。
(241)說明若以六識取於六塵相(總相),及取隨形好(別相),身壞命終,墮惡趣中,故不當於六入處生取著。
(242)說明於眼不知、不識、不斷、不離欲,則不堪能正盡苦;反之則堪能正盡苦。
(243)說明於眼味者,魔縛所縛,入於魔繫;反之,則脫於魔手,不入魔繫。
(244)說明六處是魔鉤。
(245)佛於拘留搜調伏鮫牛聚落為比丘說四品法經,即貪著六入處,則不得解脫魔繫;反之則得解脫。
(246)說天魔波旬以乘六入處牛欲亂佛陀道意,而反被佛陀說服。
(247)說明若習於六入處,則不得解脫魔繫,反之則得解脫;此經文有所簡省。
(248)純陀答阿難所問,說四大所造之色無常、無我;六識亦無常、無我。
(249)舍利弗答阿難所問,說六入處盡有餘,是虛言;言無餘,亦是虛言;離諸虛偽,得般涅槃,此則佛說。
(250)舍利弗答摩訶拘絺羅所問,說六根貪欲六塵,則為繫縛;若斷欲貪,則得解脫。
(251)舍利弗答摩訶拘絺羅所問,說六入處生滅法不如實知者,是名無知;如實不知、不見、不無間等者,是名無明。
(252)敘說優波先那於坐禪中遭毒蛇侵襲,因其已如實知蘊、處、界無我、我所,故從容而死。舍利弗將事情告知佛,佛示以避毒蛇之偈。
(253)毘紐迦旃延婆羅門尼欲聞優陀夷說法,初時態度傲慢,優陀夷不願為彼說法。後來他改變態度,優陀夷於是為其說苦之因緣,毘紐迦旃延婆羅門尼聞後即皈依三寶。
(254)二十億耳比丘雖精進,但未覺盡諸漏,因此心生悔意而欲還俗。佛陀以琴弦急緩作譬喻,令其覺悟,之後二十億耳比丘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255)魯醯遮婆羅門承事尊者摩訶迦旃延,被諸年少弟子索取笑;迦旃延為他說門、不守護門及善守護門,魯醯遮歡喜隨喜而去。
(256)舍利弗答摩訶拘絺羅所問,解說對五蘊之生起、消滅、消滅的方法、無常不如實為無明,若如實知則為明。大意與第251經略同。
(257)經文和第256經大致相同。
(258)經文和第256經大致相同,說五蘊之生起、息滅、愛味、禍患、出離,如實知則為明;不如實知,則為不明。
(259)舍利弗為摩訶拘絺羅說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患、無常、苦、空、非我,可得證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260)舍利弗、阿難共相問答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
(261)佛陀為阿難說五陰生故計我,若於五陰如實觀察,如實知五陰無常、苦、非我,則得解脫。
(262)阿難為長老闡陀說如來離於二邊而說中道。
(263)佛以伏雞善養其子;巧師、巧師弟子手執斧柯;大舶藤綴漸斷等喻,勸比丘精勤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264)佛陀因比丘問:「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頗有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耶?」而以小土搏作譬,並自述其往昔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如此說明五陰之無常、我不可得。
(265)以恆河之聚沫、水上泡、春時燄、芭蕉、幻術做譬喻,說明五蘊無堅固實體;經後有偈頌。
(266)說明若不如實知五受陰,則為無明所蓋,愛欲所繫,長夜流轉;反之則得解脫。
(267)說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如狗繩繫著柱。故當善思惟觀察心,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如畫師隨意圖畫。因此若不如實知五陰則不得解脫,反之則得解脫。
(268)說明五受陰如急流岸邊之草木,攀援即斷,不可執著。
(269)以祇桓林作譬,說明五受陰非所應者,當盡捨離。
(270)以田夫發荄斷草、刈草、風搖菴羅果、樓閣中心堅固眾材攝受不散、眾生跡中象跡為大、閻浮提大海最為第一、日出、轉輪聖王等喻說明於五陰應多修習無常想,便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271)低舍比丘於修梵行生怠慢,疑惑於佛法。佛陀勸其好好修行,勿執著五受陰,並以二路譬喻正邪。
(272)因眾中有少諍事,佛陀責諸比丘後,入安陀林獨坐,後以哀憫故,復還攝諸比丘,告以修習無相三昧,治其放逸。
(273)佛以拍手聲之空性做譬,為比丘說明眼色乃至意法為無常、變易法,聖弟子於其中生厭,即得解脫。
(274)說明眼等六入非我、我所,故應棄捨,捨已則可得長夜安樂。
(275)佛陀指出難陀的種種品德:一、大力;二、端正;三、愛欲重;四、關閉根門;五、飲食知量;六、初夜後夜精勤修習:七、正念正智成就;八、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前三項為出家前,第四至八為出家後)。
(276)難陀受佛陀之命,為五百比丘尼說六六法無常。
(277)佛陀為諸比丘說若六根染著六塵,則為不律儀,反之則為律儀。
(278)佛陀為諸比丘說執著六觸入處為退法,不執著六觸入處為不退法,而能於六勝入處勝已,則貪欲結斷,瞋恚、愚癡結斷,即名勝婆羅門。
(279)佛陀為諸比丘說能調伏六根者得樂報,不能調伏六根者得苦報。後有偈頌。
(280)佛陀告訴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未離欲貪,則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反之則應恭敬、供養。
(281)有出家行者縈髮目?連向佛陀請教解脫之法,佛陀答以於六觸入修習不緣著、三妙行、四念處、七覺分等,彼遂歸依佛。
(282)鬱多羅少年說其師言「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佛陀因此為阿難說關於修根的正確觀念。
(283)說明若於結所繫法心生縛著,則依序生愛、取、有……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小樹,經灌溉後,漸漸長大;若不心生繫著,則苦滅,譬如斷樹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未來世永不生。
(284)經意同第283經。
(285)世尊自述在菩提樹下未成正覺時,觀緣起之順逆;並以油柱燃燈為喻,說明若於色取味著,則老病死苦相續;反之,則老病死苦聚滅。
(286)經意如第285經,而本經的說明是以乾草樵薪為喻。
(287)世尊自述為菩薩未成正覺時,尋求生老病死苦之因,三轉覺悟無明乃至老病死苦之順觀十二緣起,即古仙人所教之道。經意略同於285經。
(288)尊者舍利弗詣尊者摩訶拘絺羅所,問其老死,乃至識為自作或他作等。摩訶拘絺羅以蘆為喻說明「名色緣識生,識緣名色生」,最後並讚歎舍利弗能種種甚深正智之問。
(289)說明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識生厭,故不得解脫;多聞聖弟子於識生厭,故得解脫。
(290)經意同第289經。
(291)世尊問諸弟子對內觸法緣生的理解,因對其回答不滿意,而告訴阿難觸可念色生愛,觸愛生億波提,觸億波提生苦。並以毒水譬色,說明若樂著則生苦,反之則得解脫。
(292)說明若依序思量十二因緣生起之因,則如實知苦而滅無明,得盡苦邊。
(293)說甚深之因緣法,即十二緣起之順逆、有為無為、苦滅、相續滅涅槃等法。
(294)說明愚癡者受無明所覆,愛緣所繫,不修梵行,故不得解脫;黠慧者修梵行,無明斷,愛緣盡,故得解脫。
(295)說明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是本修行願,受得此身;多聞聖弟子於世間集滅能如實知。
(296)說明不管如來出世、未出世,因緣法常住法界,但是,如來成等正覺之後,因緣法經佛開示才顯發於世。
(297)說明若離「一、異」二邊即是中道,若如實知緣生滅,十二支緣生法無我、無我所,則無明斷而生明,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此則為大空法。
(298)說明十二緣起之大意及分別十二支。
(299)因比丘問:「緣起法為世尊作,為餘人作耶?」佛陀答以緣起法非世尊所作,非餘人所作,為法界常住,為如來所覺,為眾生說。經文簡省,略同於第296經。
(300)佛陀因婆羅門問而說明「法」非自作自覺,亦非他作他覺,應離「斷、常」二見,處於中道而說法。
(301)佛陀為 [跳-兆+散]陀迦旃延說若離有、無二見,則為正見;若見緣生緣滅,是名離「有、無」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
(302)阿支羅迦問苦為自作、他作或無陰作,佛告以應離邊而說中道,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後,其淨信,皈依三寶。不久,阿支羅迦為犢牛所觸殺,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
(303)玷牟留外道問苦樂為自作或他作,經意同第302經。
(304)說明六內處、六外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非我,若如實知六處,則正向涅槃。
(305)佛陀說六分別六入處經,即是不如實知眼乃至不苦不樂受,則生染著,乃至純大苦聚集;反之則純大苦滅,成滿三十七道品。
(306)因比丘問:云何知、見而得見法?佛陀為說眼、色、眼識、受、想、思等法,名為人,此五蘊是無常、有為、思願緣生,為苦,若捨一切有餘,則為涅槃。如是知、見,則為見法。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二十九卷引本經破執我。
(307)經意同第306經,但此經佛陀以偈頌回答。
(308)說明若於色、聲、香、味、觸、法染著,一旦彼無常、變易、滅盡,則生大苦。若於彼等法之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則得安穩涅槃。經後有偈頌。
(309)佛陀為鹿紐說貪愛不斷、不知者,名第二住;貪愛已盡、已知者,名一一住。
(310)佛陀為鹿紐說若於六處見可愛之色而生繫著,則苦集;反之,則苦滅。
(311)富樓那聞佛說法後,欲往西方輸盧那國傳法,佛問其決心,知其為法不惜身命,即鼓勵其前往。本經前半部富樓那聞佛說法一段,可參閱第215經;後半欲往西方傳法一段,可參閱失譯《佛說滿願子經》。
(312)敘說摩羅迦舅聞佛略說法要後,於不繫著眼色等以偈頌廣解其義。
(313)說明若見色等不起貪覺如實知,是名有經法。
(314)說明若於六處斷欲,則於未來世永不復生。
(315)說明若於眼等生、住、轉出,則苦生、病住、老死出;反之,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316)說明眼等無常,故受逼迫苦生。
(317)說明眼等苦,故受逼迫苦;經文同於第316經。
(318)說明眼等非我,故受逼迫苦;經文同於第316經。
(319)佛陀答生聞婆羅門六根六境為一切。
(320)佛陀答生聞婆羅門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為一切有,乃至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321)經意同第320經,經後記有異比丘、阿難、世尊法眼法根法依等各三經,亦如上說。
(322)說六根是內入處,六境是外入處。
(323)說明眼等為六內入處。
(324)說明色等為六外入處。
(325)說明眼識身等為六識身。
(326)說明眼觸身等六觸身。
(327)說明眼觸生受等為六受身。
(328)說明眼觸生想等為六想身。
(329)說明眼觸生思等為六思身。
(330)說明眼觸生愛等為六愛身。
(331)說明色顧念等為六顧念。
(332)說明六境有漏,是取心覆藏,即為六覆。
(333)說明三世之六根無常,多聞聖弟子應不顧、不欣、生厭。
(334)說明所謂有因、有緣、有縛法經,即為六根為業之因、緣、縛;業為愛之因、緣、縛;愛為無明之因、緣、縛;無明為不正思惟之因、緣、縛;不正思惟生於癡。
(335)說明六根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為因緣起。可參閱《增壹阿含‧六重品》第7經。
(336)說明於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喜,名六喜行。
(337)說明於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憂,名六憂行。
(338)說明於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捨,名六捨行。
(339)說明於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捨心住正念正智,名六常行。
(340)經文大同於第339經。
(341)經文大同於第340經。
(342)經文大同於第340經,但多說明舍利弗比丘成就六常行。
(343)眾外道問尊者浮彌,苦、樂為誰所作,浮彌言從緣起生,眾外道不悅。後浮彌以所作答請教舍利弗,舍利弗告其所說為如法說。阿難又將二尊者問答具白於佛,佛印可。
(344)摩訶拘絺羅向舍利弗問法,舍利弗告知以如實知善、不善法;善、不善根,如實知四食,如實知病、病集、病滅、病滅道跡,如實知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乃至於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此一再追問,最後舍利弗告之只要斷除無明而生明,無須更求。
(345)世尊以「若得諸法教,若復種種學,具威儀及行,為我分別說」偈問舍利弗,舍利弗善為解說。
(346)佛以十種三法,為諸比丘說法。十種三法為:(1)老、病、死;(2)貪、恚、癡;(3)身見、戒取、疑;(4)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5)失念、不正知、亂心;(6)掉、不律儀、不學戒;(7)不信、難教、懈怠;(8)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9)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10)無慚、無愧、放逸。
(347)說因歸依供養佛法僧者多,外道因此窮於衣食所需,,所以遣須深欲盜佛教法為世間宣說,最終須深卻皈依佛而得漏盡意解。
(348)說明比丘若依如來真實教法精勤修行,則能得善逝正覺。
(349)說明善來比丘得生聖處,諸根具足,堪解如來說法,故當自利、利他、自他俱利。
(350)說明多聞聖弟子應知緣起法而無疑。
(351)敘說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就「知見緣起法是否就得阿羅漢果」等問題相問答。
(352)說明若沙門、婆羅門於因緣法不如實知,則非沙門、婆羅門;反之則是。
(353)說明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及其集、滅、道不如實知,而於觸其集、滅、道如實知者,無有是處;反之,若於六入處及其集、滅、道如實知,而後於觸及其集、滅、道如實知者,斯有是處。即是於緣起系列如實知前支,才能如實知隨後之緣起支,次序倒置則不能如實知。
(354)如第353經,而經文略有差異。
(355)說明應當覺知老死,乃至行及其集、滅、滅道跡。
(356)說明四十四種智是老死乃至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智,及其集、滅、道智。
(357)說明七十七種智是生緣老死乃至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及其非餘生緣老死等智、過去生緣老死等智、非餘過去生緣老死等智、未來生緣老死等智、非餘未來生緣老死智及法住智。
(358)說明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名增法;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名減法。
(359)說明若思量、若妄想生,則純大苦聚集;反之,則純大苦聚滅。
(360)經同第359經,多加「名色」部份。
(361)經意同第360經,多加「往來」及「生死」部份。
(362)說明若有比丘聞十二因緣生厭、離欲、滅盡法,則名多聞比丘。
(363)說明若有比丘說十二因緣法是生厭、離欲、滅盡法,則為說法比丘;經意同第362經。
(364)說明若於十二因緣生厭、離欲、滅盡向,則名法次法向。
(365)說明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則得見法涅槃。
(366)說明毘婆尸佛自覺十二因緣之順逆。
(367)說明若勤方便禪思,則如實顯現十二因緣法。
(368)說明若修無量三摩提,則如實顯現十二因緣法;經意同於第367經,但有簡省。
(369)敘說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因緣法。從三昧覺,而說偈。
(370)敘說世尊亦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因緣起,如前六佛;經文同第369經,而有所省略。
(371)說明因有六入處故依次生觸、受、愛、四食,如是純大苦聚集;反之,若六入處滅則一切滅。
(372) 說頗求那問佛陀四食之食者為誰,佛就其問法不當而說因有六入處故依次生觸、受、愛、取、有。
(373)說明若觀麤摶食如子肉,則斷五欲功德貪愛;若觀觸食如生剝牛皮,則斷三受;若觀意思食如求脫火城,則斷三愛;若觀識食如矛刺,則斷名色。
(374)說明若於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若無貪無喜,則識不住、不增長乃至純大苦聚滅。
(375)說明若於四食有貪有喜,則憂悲,有塵垢;反之則無。
(376)說明若於四食有貪有喜,則如日光照有璧宮殿,為璧所止,如是識住乃至純大苦聚集;反之,無所攀緣,則純大苦聚滅。
(377)本經前面部份與第376經相同,唯後面加了畫師譬喻。
(378)說明若於四食有貪有喜,則如畫師、畫第子能於色有所粧畫。
(379)說世尊於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
(380)說明四聖諦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381)勸比丘當於四聖諦修無間等。
(382)勸比丘於四聖諦當知、解、知、斷、知、正、知、修。
(383)說明比丘若於四聖諦已知、解,知、斷,知、證,知、修,則得究竟苦邊。
(384)說明比丘若於四聖諦已知、解,知、斷,知、證,知、修,則名阿羅漢。
(385)說明比丘若於四聖諦已知、解,知、斷,知、證,知、修,則名為上士。
(386)說明比丘若於四聖諦已知、解,知、斷,知、證,知、修,則得解脫結?,名為聖賢。
(387)經意同第385經,惟就法義廣說。
(388)說明比丘得四諦之功德。
(389)以良醫譬喻世尊為大醫王。
(390)說明若諸沙門、婆羅門於四諦不如實知,則非沙門、婆羅門;若如實知,則為沙門、婆羅門。
(391)經文為第390經之簡略。
(392)說明若不如實知四諦則不得脫苦,反之則得脫苦。
(393)說明善男子出家、得四果乃至得無上等正覺,當知四諦。
(394)說明四聖諦為正盡苦之前相,譬如日出明相先起。
(395)說明如日月不出世間則世間黑暗,佛若不出世間說四諦,世間亦闇冥。
(396)說明聖弟子於四諦得法眼之大義。
(397)說明若不知苦諦、苦集諦、苦滅諦,則不得苦滅道諦。
(398)說明不如實知四諦者,隨他人說,如小綿丸之隨風吹去;如實知四諦者,不隨他語,如銅鐵柱之堅固不動。
(399)說明如實知四諦,則如石柱入地,風吹不動,不為他論者所屈。
(400)說明若於四聖諦未無間等,則長受墮惡趣苦,故當起增上欲,精進於修習現觀四諦,甚於急救火燒頭衣。
(401)說明若欲聞法,須三時受百槍苦,但其苦仍不及受惡趣苦,所以比丘當於四諦學無間等。
(402)說明於四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
(403)說明若不知四諦者,應當長夜驅馳生死;若知四諦,則得離生死。
(404)說明佛所覺知而為人定說之法,如手中樹葉;所覺知而未說之法,如大林樹葉。所說法雖不多,但正向涅槃,故比丘當於四聖諦學無間等。
(405)離車童子持弓箭射精舍門孔,箭箭皆射入,阿難以為奇特,將此事告知佛陀,佛告以知四諦較之更難。
(406)說明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想再得人身,比盲龜穿木孔更難,故比丘當於四聖諦,勤方便學無間等。
(407)佛以一士夫正坐思惟世間思惟見四軍入藕孔,而發狂失性,說明思惟世間思惟無所饒益,故應正思惟出世間之四諦。
(408)佛勸比丘莫論十四無記,應學現觀四聖諦。
(409)佛勸比丘莫起貪、恚、害三惡覺,當起四聖諦覺。
(410)經文為第409經之簡省,只說明其中差別者為「起親里覺、國土人民覺、不死覺」。
(411)佛勸比丘莫論說世間事,應論說四聖諦。
(412)佛勸比丘應廢止無益之論諍,而學四聖諦。
(413)佛為比丘說論較諸王大力大富無益,應當學四聖諦。
(414)佛告諸比丘論說宿命無益,應當學四聖諦。
(415)比丘於食堂論說檀越所施物品之好惡,佛即為比丘說學四聖諦;經文後半部省略
(416)記敘佛所說四聖諦,有一比丘悉受持。
(417)說明對於佛所說四聖諦如如(此是真實的)、不離如(此是不離真實的)、不異如(此是不異真實的),能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真實受持四諦。
(418)說明除佛所說四聖諦外,別無四聖諦。
(419)說明若於佛法僧疑惑者,則於四聖諦疑惑;反之則不疑惑。
(420)說明若於四聖諦有疑,則於三寶有疑;反之則不疑。
(421)說明不知四聖諦者,沉淪生死,其深嶮甚於深嶮巖。
(422)說明不知四聖諦而導致老、病、死、憂、悲、惱苦,其苦甚於大熱地獄。
(423)說明不知四聖諦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大闇冥,其可怖畏甚於墮入大闇地獄。
(424)說明不知四聖諦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大闇冥,其闇 冥甚於墮入小千世界之中間闇冥。
(425)是第424經的略說,差異處為「中千世界,中間闇冥」。
(426)是第424經略說,所差異為「三千大千世界」。
(427)說明聞四聖諦,當善思念。
(428)說明若勤禪思,內寂其心,則四聖諦顯現。
(429)說明若修三摩提,則四聖諦顯現。
(430)說明若不知四聖諦,則墮三惡道。
(431)說明不如實知四諦故,或生善趣,或生善惡趣。
(432)說明不如實知四諦,則輪迴五趣,長夜輪轉。
(433)說明佛於四聖諦增上說法。
(434)說明於四諦如實知者,謂之黠慧。
(435)說明四聖諦須漸次修學而後得無間等。
(436)因須達長者問,佛說明漸次修學四聖諦,譬如由初階而次第昇於殿堂。
(437)經意同第436經,但因阿難問而答。
(438)說明眾生界無數無量,若於四聖諦無間等,則得脫眾生界,故宜學四聖諦。
(439)說明如實知四聖諦者如手中之土,不如實知者如雪山之土。
(440)說明多聞聖弟子具足見諦,所盡苦本如大湖水,不盡者如指端之水。
(441)經意如第139經,但此經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
(442)說明眾生身形可見者如爪上土,不見者如大地土。
(443)說明世尊未聞正法時,於四聖諦正見已生。
(444)以眼藥丸為譬,說明諸界其數無量。
(445)說明眾生常與界俱,反之則與惡界俱,因此當學善種種界。
(446)只有偈頌,意同第445經。
(447)說明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當善分別種種界。
(448)只有偈頌,意同第447經。
(449)經意同第448經,文有所省略,而廣說勝界、鄙界、飲酒界、不殺界等。
(450)經意同第449經,而廣說不信界、犯界、無慚無愧界、慚愧界。
(451)說明十八界。
(452)說明界是精神作用之根本,緣界而生觸、受、愛。
(453)經意同第452經。
(454)經意同第452經,緣界而生觸、受、想、欲、覺、熱、求。
(455)說明緣界故生觸、想、欲、覺、熱、求。大正藏將此經收錄於卷十七第489經之後。
(456)說明有光界乃至有滅界,以及各於其所正受而得。
(457)說明緣界之上中下,故生言語、見解、思想之上中下。
(458)說明緣欲界故生欲想等,緣恚界故生恚想界,緣害想界故生害想界。眾 生起身口意邪因緣已,現法若住,身壞命中生惡趣。若緣出要界、不恚界、不害界等身口意正因緣,現世樂住,身壞命終生善趣中。
(459)有婆羅門主張「眾生非自作、非他作」之無造作邪見,佛告之以「有自作、有他作」。
(460)說明眼界、色界分別存在,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觸。喜觸因緣生樂受,苦觸因緣生苦受,不苦不樂觸因緣生不苦不樂受;耳、鼻、舌、身、意法亦然。
(461)阿難為瞿師羅說明欲、色、無色三界。
(462)阿難為瞿師羅說明色、無色、滅三界。
(463)阿難為瞿師羅說明三種出界,即:從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無色界,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界。
(464)敘說阿難往詣上座、五百百比丘及佛所,作同一問而得同一答,遂讚嘆 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
(465)佛為羅[目*侯]羅說若見所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識界,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則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466)佛為羅[目*侯]羅說有觸因故有三受,若觸滅則受滅。若如是知見此識身及外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467)佛為羅[目*侯]羅說觀樂受作苦想,觀苦受當作箭刺想,觀不苦不樂受當作無常、滅想;如是者是名正見。
(468)佛為羅[目*侯]羅說若於樂受斷貪使、於苦受斷嗔恚使、於不苦不樂受斷癡使,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469) 說明若受眾苦所逼,或惱或死,是名大海極深嶮處。愚癡無聞凡夫於此身憂悲稱怨,啼哭號呼,無止息處;多聞聖弟子不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
(470)說明愚凡、賢聖所受苦無差別,但凡夫受身苦時,憂惱狂亂,增長二受;賢聖受身苦時,不起狂亂,故只生身受,不生心受。二者之不同即在於凡夫受五欲之樂所染故生三毒,聖賢則無。
(471)說明種種身受譬如空中種種風,令人生起種種苦樂感。
(472)說明譬如客舍之有種種人寄宿,此身亦有種種苦樂受。
(473)說明一切行無常,故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474)佛為阿難說諸行是無常、變易之法,故說一切諸受皆苦。諸行是漸次寂滅、止息之法,故說皆苦。
(475)說明毘婆尸如來未成佛時,觀察三受及其集、滅、集滅跡、滅道跡、味、患、離。經末提及式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及釋迦文佛皆是如此。
(476)佛因一比丘獨一靜處禪思,觀察諸受,而為說三受。所說三受內容同第475經。
(477)經文甚短,僅提是阿難所問,如第476經。
(478)因諸比丘問而說三受,內容同第476經。
(479)說明佛若不知受、受集乃至受離,則無法證得無上正覺。
(480)說明若不如實知受乃至受離,則非沙門、婆羅門;若如實知則為沙門、婆羅門。
(481)說明受為因緣生,若不知緣緣乃至緣緣滅道跡,則非真沙門、婆羅門。
(482)孤獨長者於夏安居供養佛及僧伽三月之衣、食、湯藥等,佛為之授記,於未來世得安樂果報,但佛告之當學遠離喜樂,現世作證。舍利弗聞佛言,心生歡喜,說出自己的體驗。
(483)說明修禪境界之深淺視乎其對物質之樂著、精神之純化,而有喜、樂、捨、解脫等階段的差別。
(484)記敘阿難以見第一等問題試問跋陀羅,並糾正其錯誤。
(485)瓶沙王堅持世尊說受有二種,優陀夷堅持有三種,兩人共詣佛所,佛為之說明其因各種不同情況而說種種受義。
(486)說明若於一法乃至十法,生厭離、不樂、背捨,則得盡諸漏。
(487)同第486經。
(488)說明若於一法乃至十法,觀察無常、變易、離欲、滅、捨離,則得盡諸漏。
(489)經意同第488經。
(490)舍利弗為閻浮車說出家難,愛樂出家生活者難,樂常修善法難;若出家常修八正道,則得盡諸有漏。
(491)經文只說如閻浮車所問。
(492)舍利弗為比丘說若得無量三昧,於有身滅、涅槃,心不樂著。顧念有身,終不得徹底解脫,猶如膠著手執樹,終不得離;反之則得解脫。
(493)舍利弗為比丘說若疏於自省,則起愛欲,違於遠離;若嚴於自省,則遠離五欲,得正解脫。
(494)說明舍利弗見大枯樹,告諸比丘若修得神通力,即可令枯樹成地、水、火、風、金、銀等物,勸比丘勤於禪思,學諸神通。
(495)舍利弗為比丘說犯戒者如樹壞根,不得成就花果;持戒者如樹根不壞,得成就花果。
(496)舍利弗為比丘說若犯罪比丘、舉罪比丘,俱依正思惟自省察剋責,則於所起之罪,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497)佛為舍利弗說可舉他罪之法、被舉罪者自安其心之法,及令犯罪者悔改之法。
(498)舍利弗讚嘆過去、未來、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99)舍利弗為月子比丘(提婆達多弟子)說若比丘修善心者,亦能離貪瞋癡,得正解脫。譬如大石山,四方風來,不能傾動。
(500)舍利弗為淨口外道出家尼說明沙門釋子淨命自活,不墮邪命求食。
(501)記敘目揵連以所得神通力,歸功佛陀之恩惠。
(502)經意同第501經,文句略異。
(503)記敘目揵連與世尊遙相阻隔而以神力共語,舍利弗讚嘆其大功德力。
(504)記敘天帝釋告訴目揵連,他所見調伏慳垢而得的妙果。
(505)記敘大目揵連以神通至帝釋宮殿,見帝釋生活放逸,自誇其新築樓閣。目揵連以神通令其樓閣震動,使其心生厭離。
(506)敘說世尊為母及三十三天說法,目揵連受諸四眾請求而往請世尊還至閻浮提說法。
(507)大目揵連與諸天子說得佛、法、僧不壞淨成就。
(508)敘說大目揵連與勒叉那一起行乞途中,大目揵連見一眾生身如樓閣,啼哭號呼,憂悲苦痛。佛告訴諸比丘,該眾生前世為屠牛兒,有屠牛餘罪,故得此報身。
(509)敘說大目揵連與勒叉那一起行乞途中,大目揵連見一眾生筋骨相連,鷺、鳥等隨而食之,極大痛苦。佛告諸比丘,該眾生前世為屠牛者,由於餘罪,而受此報。
(510)敘說大目揵連與勒叉那一起行乞途中,大目揵連見一眾生舉身無皮,純一肉段,鷺、鳥等隨而食之。佛告諸比丘,該眾生前世為屠羊者,由其餘罪,續受此苦。
(511)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所見一大眾生,舉體無皮,乘虛而行。佛告諸比丘,該眾生為屠羊弟子,由其餘罪,續受此苦。
(512)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而此經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墮胎者之苦報。
(513)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舉身生毛,毛利如刀,其毛火然,還割其體,痛徹骨髓。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調象士之苦報。
(514)經文與第513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而此經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好戰者之苦報。
(515)經文與第513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而此經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獵師之苦報。
(516)經文與第513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而此經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殺豬者之苦報。
(517)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無頭眾生,兩邊生目,胸前生口,身常流血,諸蟲唼食,痛徹骨髓。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好斷人頭之苦報。
(518)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眾生,陰卵如瓮,坐則踞上,行則肩擔。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鍛銅師以偽器欺人之苦報。
(519)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眾生,以銅鐵羅網自纏其身,火常熾然,還燒其體,痛徹骨髓,乘虛而行。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捕魚師之苦報。
(520)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眾生,頂有鐵磨,盛火熾然,轉磨其頂,乘虛而行,受無量苦。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卜占女人所受之苦報。
(521)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眾生,,其身獨轉,猶若旋風,乘虛而行。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卜占師所受之苦報。
(522)經文與第510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眾生,傴身藏行,狀如恐怖,舉體被服,悉皆火然,還燒其身,乘虛而行。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好行他婬者之苦報。
(523)經文與第510經相同,但此經記述目連於波羅奈國鹿野苑所見,且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賣色女所受之苦報。
(524)經文與第523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舉體火然,乘虛而行,啼哭號呼,受諸苦痛。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自在王第一夫人因瞋恚心以燈油灑王身上所受之苦報。
(525)經文與第523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目連見一眾生,舉體糞穢,以塗其身,亦食糞穢,乘虛而行,臭穢苦惱,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自在王師婆羅門,因有憎嫉心而受之苦報。
(526)經文與第523經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經述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目連見一大身眾生,頭上有大銅鑊,熾然滿中,群銅流灌身體,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知事比丘因未將檀越布施之由分予客比丘而受之苦報。
(527)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有熾熱鐵丸從身出入,乘虛而行,苦痛切迫,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沙彌盜取七果持奉和上所受之苦報。
(528)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其舌廣長,見有利釿,炎火熾然,以釿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盜取石蜜者所受之苦報。
(529)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述目連見大身眾生,有雙鐵輪在兩脅下,熾然旋轉,還燒其身,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沙彌盜取二石蜜餅著於腋下所受之苦報。
(530)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以熾然鐵葉以纏其身,衣被床臥悉皆熱鐵,炎火熾然,食熱鐵丸,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比丘私用檀施衣食所受之苦報。
(531)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熾然鐵車而駕其頸,拔其頸筋,及連四腳筋以勒其頸,行熱鐵地,乘虛而去,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駕乘牛車者以自活所受之苦報。
(532)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其舌長廣,熾然鐵釘以釘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迦葉佛時出家的比丘因自私自利而受之苦報。
(533)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述目連見一大身眾生,比丘之像,皆著鐵葉以為衣服,舉體火然,亦以鐵缽盛熱鐵丸而食之。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迦葉佛出家之惡比丘,以惡口形容或指稱他人,因而遭受苦報。
(534)經文與第526經相同,此經佛說大目揵連所見為迦葉佛時出家而好起諍訟的比丘所受之苦報。
(535)記敘大目揵連以神通力自阿那律處聞四念處。
(536)經意同第535經,此經記敘聞得修習四念處之法。
(537)阿那律告訴舍利弗,他因反覆修習四念處而成就大德神力。
(538)大目揵連問阿那律如何成就大神力,答如第537經。
(539)阿難問阿那律以何功德成就大德神力,答以修習四念處之故。
(540)記敘阿那律於病苦中修習四念處,故能自安忍。
(541)經意同第540經。
(542)諸比丘問阿那律如何於正法律得盡諸漏,答以修習四念處。
(543)阿那律為眾多比丘說阿羅漢亦修四念處。
(544)阿那律告訴眾多外道,他因為修習種種佛法而出家,並特就四念處予以說明。
(545)阿那律告訴諸比丘,修四念處可順趣向於遠離、出要、涅槃。
(546)執澡罐杖梵志問摩訶迦旃延,為何王與王諍、婆羅門居士與婆羅門居士諍,迦旃延告以因貪欲及見欲故,而唯世尊能離貪欲及見欲。
(547)摩訶迦旃延為直執杖梵志說若於五欲不離貪、欲、愛、念、渴者,雖年八十、九十,亦非宿士反之,若年僅二十五,但於五欲離貪等,仍為宿士。經意同《增壹阿含.勸請品》第9經。
(548)摩訶迦旃延為摩偷羅王說四姓平等,無有差別。
(549)記敘迦梨迦優婆夷以僧耆多童女問世尊之偈問摩訶迦旃延,迦旃延為之說十一切入處。
(550)摩訶迦旃延為諸比丘說聖弟子念六種功德,可離苦惱,減憂悲,得如實法。
(551)記敘訶梨長者以經集摩揵提經中之一偈,請教迦栴延。
(552)記敘訶梨長者以佛告帝釋的話問摩訶迦栴延。
(553)經意同第552經。
(554)訶梨長者身遭病苦,摩訶迦栴延為說依四不壞淨,修六念處。
(555)記摩訶迦栴延為陀施長者說法,如訶梨長者。
(556)眾多比丘尼以無相心三昧問佛及阿難,所答相同。比丘尼驚訝於佛及弟子同句、同味、同義。
(557)闍知羅比丘尼問阿難無相心三昧之果及功德,阿難所答和世尊同句、同味、同義。
(558)阿難為一比丘說無相心三昧之果及功德。
(559)迦摩與阿難相問答。雖有六根、六境,初禪乃至無所有入處具足住者,則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若於無想心三眛,身作證具足住者,則為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560)阿難為諸比丘講述四說道,所為四說道即:一、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二、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三、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
四、止觀和合俱行。
(561)阿難為婆羅門說為斷愛欲而出家是有邊際,非無邊際。
(562)瞿師羅長者問云何為說法者、善向、善到,阿難答以若說法、若向、若調伏貪瞋癡便是。
(563)阿難尼揵弟子無畏離車與阿耆毘弟子聰明童子離車闡述佛所說之戒、定、慧使業不更造,宿業漸斷、已斷,便得現正法,離諸熾燃,非由苦行可得。
(564)有比丘尼對阿難起染著心,派人請阿難至其所。阿難告之以當斷穢食、憍慢、愛欲,比丘尼聞後發露悔過,阿難記其於未來世得具足戒。
(565)阿難為婆頭聚落童子說戒、心、見、解脫等四種清淨。
(566)記敘質多羅長者與伽達多比丘就對佛所說偈文之了解相問答。
(567)記敘質多羅長者與那伽達多比丘,對無量心三眛、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之見解相問答。
(568)記敘質多羅長者問伽摩比丘關於行等十個問題。
(569)記敘梨犀達多答質多羅長者問所謂種種界。
(570)記敘梨犀達多比丘代諸上座答質多羅長者問「凡世間所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571)諸比丘於質多羅長者牛舍中食諸酥酪蜜飽滿,行路悶極,摩訶迦比丘以神通力使涼風起。質多羅長者隨喜,願見尊者過人法神足現化。摩訶迦示現之,並告之以不放逸而得。
(572)記敘眾多上座比丘論眼繫色或繫眼,質多羅長者說欲貪是其繫。
(573)記敘阿耆毘迦外道出家二十年不得證道,舊友質多羅長者導其入佛門家。
(574)敘說尼揵若提子欲誘質多羅長者為弟子,反被說服。
(575)記敘質多羅長者信念不動,從容而死,命終生於不煩熱天,復以神通至奄羅林中禮拜諸上座比丘。
(576)有一天子對佛說不處忉利天上「歡喜園」,終不得快樂。佛告之阿羅漢寂滅之樂才是樂。
(577)敘說一天子不贊成佛執著於教化眾生,佛說以哀愍眾生故教化之。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62經略同。
(578)有一天子說慚愧心者時時皆有,佛說慚愧心者希有。
(579)有一天子問佛,不習近正法者能否證悟,佛說必須專修正法始能證悟。
(580)有一天子說依止異見亦能證悟,佛反駁之。
(581)說漏盡羅漢即使說有我、我所亦無妨。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66經略同。
(582)經意同第581經。
(583)記敘阿修羅王阻障月天子,月天子前往歸依佛,阿修羅王聞佛所說偈即釋放月天子。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67經略同。
(584)佛因天子問而說自己解脫於母、妻、子之牽纏。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68經略同。
(585)佛為天神說獨一而住,無歡喜亦無煩惱。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69經略同。
(586)佛告訴天子,當正念求遠離,斷除貪欲火,緊急如救頭火燃、離刀劍害。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0經略同。
(587)佛為天子說出離癡惑叢林之法。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1經略同。
(588)佛為天子說若斷愛喜、貪欲則得解脫。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2經略同。
(589)佛為天子說當捨俗出家,以斷貪愛。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3經略同。
(590)佛為比丘說過去世有五百商人於曠野遭賊難,一天神前來問法。商人中一優婆塞能答,天神遂令彼眾免於賊難。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4經略同。
(591)佛為比丘說過去世有一優婆塞於大聚會中極毀呰欲,而自沒於愛欲,天神見而說偈教誡之。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5經略同。
(592)說明給孤獨長者初聞佛名乃至歸依佛,並答應回舍?國造精舍供佛及僧伽等事。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6經略同。
(593)說明給孤獨長者命終生兜率天,來詣佛所,讚嘆佛法,激勵諸比丘。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7經後半部略同。
(594)說曠野長者於見佛、聞法、供養眾僧無厭足,故命終生於無熱天。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8經略同。
(595)記敘無煩天子與佛談論有得解脫的七比丘,命終生於無煩天。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9經略同。
(596)佛為一天子說當調伏諸根,棄捨一切而得見解脫。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1經略同。
(597)佛為一天子說持戒定慧可得妙色,得乘出道,而為諸天所供養。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82經略同。
(598)佛為一天子說精勤者可開發聖道。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5經略同。
(599)佛為一天子說立戒修智慧可解脫纏結。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3經略同。
(600)佛為一天子說若比丘若習禪思,善攝諸覺想,他人不能恐怖誹謗。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4經略同。
(601)佛為一天子說若名色滅無餘,則永斷生死道、滅苦樂。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6經略同。
(602)佛為一天子說若離六欲則得解脫。與《別譯雜阿含經》第177經略同。
(603)佛為一天子說信、不放逸、精進、智慧的功德。
(604)說明阿育王出世及供養佛僧的因緣。經意同《阿育王傳》、《阿育王經》。
(605)說明有四念處。
(606)說明當修習四念處。
(607)說明四念處為得如實法之一乘道。
(608)說明若離四念處,則離如實聖法,乃至不得解脫;若不離四念處,則不離如實聖法,乃至得解脫。
(609)說明觀四念處集、四念處沒,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
(610)說明於四念處精勤方便,正知正念,調伏世間憂悲,是名修四念處。
(611)說明四念處為善法聚,五蓋為不善法聚。
(612)說明如來弟子於如來所說,盡底受持,無諸障閡,如強弓大力方便射多羅樹影,疾過無閡。
(613)說明貪、瞋、癡三不善根是不善聚,身、受、心、法四念處為善聚。
(614)說明若比丘四念住,心得解脫,名為大丈夫,否則即非大丈夫。
(615)阿難讚勸諸比丘尼,修習四念處應知前後昇降,然後以所說告訴佛,佛再開示此理。
(616)說明若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譬如廚士不善取尊主所嗜之味,尊主不悅,故不蒙爵賞。如此比丘,不得安穩涅槃;反之,則得安穩涅槃。
(617)佛以飛鷹取小鳥之事,勸比丘應守住四念處,遠離五欲境界。
(618)說明修四念處可得四果。
(619)佛以伎師各自愛護為比丘說自護即他護,他護亦是自護;自護他護都是修習四念處。
(620)佛以愚癡猿猴捨自境界父母居處,遊他境界,致為獵師所捕之事,說明愚癡凡夫不善護身,染著五欲,為魔所?。因此應依止父母境界,即四念處。
(621)佛為阿難說當教年少比丘四念處,阿羅漢亦修四念處。
(622)說明世尊於?羅園中為諸比丘說四念處正念正住,?羅女聞法後,翌朝以食供養。
(623)說明沙門婆羅門應不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譬如持滿缽油從世間美色所及大眾中過,若失一滴油則將被殺,其必一心繫念油缽,不敢顧眄世間美色。
(624)鬱底迦求世尊說法,世尊告之當先淨其戒,然後修四念處。
(625)佛為婆醯迦說住四念處者,超越諸魔。經文有所省略
(626)經文只說如第625經。
(627)阿那律問佛,有學比丘當云何修習得盡諸漏,佛教以當念四念處。
(628)記敘阿難與優陀夷議論佛說聖戒乃為修四念處。
(629)阿難為跋陀羅說多修習四念住能令行者不退轉。
(630)阿難為跋陀羅說多修習四念住,能得清淨。
(631)阿難為跋陀羅說眾生多修習四念處,得度彼岸。
(632)阿難為跋陀羅說修習四念處可得阿羅漢果。
(633)說明一切法即四念處。
(634)說明修習四念處者,名賢聖出離。
(635)說明若修習四念處,未淨眾生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
(636)說明比丘聞佛教法後出家,先習聖戒,住四念處者,調伏世間貪憂。
(637)說明學戒成就,當修四念處。經文有所省略。。
(638)舍利弗因病涅槃,阿難悲嘆,佛告之生者必滅,勿徒自悲,當修習四念處,自洲自依。
(639)舍利弗、目揵連涅槃後,僧伽內心空虛,佛鼓勵諸比丘自洲自依,法洲法依,即修四念處。
(640)佛為帝釋及四大天王預言佛滅後正法衰亡之事。可參閱《阿育王傳》卷6、卷7;《大毘婆沙論》卷183;《大集月藏分法滅盡品》、《摩訶摩耶經》、《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迦旃延說法沒盡偈》。
(641)敘說阿育王晚年及孔雀王朝最後王沸沙蜜多羅王破壞佛法。可參閱《阿育王傳》、《阿育王經》。
(642)說明三無漏根。
(643)說明五根。
(644)說明比丘若於五根如實善觀察,則於三結斷知,是名須陀洹。
(645)說明如實觀察五根者,得正阿羅漢。
(646)說明五根,較第643經更詳。
(647)詳細說明五根?容,較第646經為詳。
(648)經意同於第644經。
(649)經意同於第645經。
(650)說明若如實知五根及其集、滅、滅道跡者得出離,得成正覺。
(651)說明若如實知五根之集、沒、味、患、離者得出離,得成正覺。
(652)說明比丘依其對五根若利、若滿足之程度而得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或須陀洹果,而五根一切無者為凡夫。
(653)本經為652經之廣說。
(654)以堂閣眾材,棟為上首譬喻五根以慧根為首,而攝持其餘四根。
(655)經意同第654經,但沒有譬喻;經文與第646經大多相同。
(656)說明成就慧根者能成就其他四根。較第654經為詳。
(657)詳述五根之中,慧根為首。
(658)說明五根功德,以慧根為首。較第655經為詳。
(659)說明五根,可與第647經相比較。
(660)說明修習五根可斷三世一切苦。
(661)說明數力及修力等二力。
(662)說明若數力成就,則三毒盡,修力滿足。
(663)說明修力即修四念處。
(664)說明三種三力。
(665)說明當學信、精進、慧三力。
(666)詳細說明信、念、慧三力。可參閱失譯《雜阿含經》第17經。
(667)說明三種「四力」,分述如下:(1)信力、精進力、念力、慧力。(2)信力、念力、定力、慧力。(3)覺力、精進力、無罪力、攝力。並就第(3)項詳細說明。可參閱失譯《雜阿含經》第18經。
(668)詳細說明四攝事之最勝行法。
(669)說明三世眾生有所取者,均為四攝事。
(670)說法明成就四力者,離五恐怖。
(671)說四力如第670經,但說成就四力,不畏不活。
(672)廣說四力,可參閱第670經。
(673)說明五力。
(674)說明比丘當成就五力。
(675)詳細說明五力。
(676)說明比丘當學五力,如第674經,文字略有差異。
(677)說明五學力。
(678)說明比丘當成就學力。
(679)廣說五學力。
(680)如第678經,文字略有差異。
(681)說明若比丘於善法變、退、不住者,他人當以五種白法呵責之,反之則以五白種白法慶慰之。
(682)說明若比丘還戒、退戒者,他人當以五種白法呵責之,反之則以五種白法慶慰之。
(683)說明若信、精進、慚、愧、慧力退減,則不善法生。
(684)世尊先告訴諸比丘,如來與阿羅漢之不同,再詳述十力。十力部分可參閱《增壹阿含.結禁品》第4經,勿提提犀魚《佛說十力經》,施護譯《佛說十力經》,《佛說信解智力經》。
(685)說明嬰兒小時,乳母隨時照料,及其長大,乳母放捨。諸聲聞始學時,智慧不足,如來以法隨時教授之,至其智慧深固放捨。
(686)說明如來六力。
(687)若有問如來六力者,如來將為彼記說。
(688)說明七力。
(689)說明比丘當成就七力。
(690)經意同第688經。
(691)廣說七力。
(692)說明八力。
(693)廣說八力。
(694)說明漏盡比丘之八力。
(695)如第694經。
(696)如第694經。
(697)說明九力。
(698)廣說九力。
(699)說明十力。
(700)廣說十力。
(701)說明有十種如來力;如第684經,但經文更簡省。
(702)如第687經,但經文更簡省。
(703)說明所有法門皆如來無畏智所生,若比丘質直心生,如來則為其說五學力及如來十力。
(704)說明若不正思惟,則起五蓋,退七覺支;若正思惟,則不起五蓋,起七覺支。
(705)說明五退法及七不退法。
(706)說明五蓋不轉趣涅槃,七覺支轉趣涅槃。
(707)說明五蓋之害及七覺支之利。
(708)說明五蓋令善心蔭覆墮臥,如五種大樹,生長巨大,則障覆小樹;若修習七覺支,則轉成不退。
(709)說明修習七覺支能轉進滿足。
(710)說明專心聽法者,能斷五蓋,修習七覺支,令得滿足。
(711)無畏王子請佛評斷無因論,佛以五蓋為煩惱之因緣,七覺支為清淨之因緣,糾正無因論之謬誤。
(712)如第711經,小有差異。
(713)眾比丘訪外道精舍,諸外道自詡所說法與世尊無異,眾比丘聞後告知世尊,世尊說明可反問諸外道有關五蓋之十、七覺支之十四,並為比丘詳細說明。
(714)說明比丘若生微劣心,應修擇法、精進、喜覺分,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乾薪,火則熾燃。若比丘生掉舉心,應修猗、定、捨等覺分,譬如燃火,欲令其燋炭,彼火則滅。
(715)說明如身依食而立,五蓋亦各依食而立,七覺分亦然。
(716)說明不正思惟則不起四正勤、生五蓋、不生七覺支,正思惟則反之。
(717)說明惡友之害及善友之利。
(718)舍利弗為比丘說其於七覺支得自在。
(719)優波摩為阿提目多說修七覺分時,若滅五蓋,則心能解脫。
(720)阿那律為比丘說修七覺分,則心能解脫。
(721)說明轉輪聖王出世之時,有七寶現於世間;如來出世,有七覺分現於世間。可參考《中阿含‧七寶經》、《增壹阿含‧等法品》第7經、施護譯《佛說輪王七寶經》。
(722)詳細說明轉輪聖王出世時,七寶出現於世之盛況。
(723)說明年少比丘供養奉事長老比丘,可聞深妙之法,成就身正及心正,得七覺分滿足。
(724)說明親近奉事賢聖者,得成就身正及心正,得七覺分滿足。
(725)說明五蓋是不善積聚,七覺分是善積聚。
(726)阿難以為半梵行者是善知識,佛告之全梵行者才是善知識。
(727)佛於病中要阿難說七覺分,並告之若精進修習七覺分,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末有比丘說偈讚嘆。
(728)說明七覺分,但經文簡省
(729)說明比丘若修七覺分則向於涅槃。
(730)佛勸比丘三世均當修七覺分。
(731)說明比丘若修習七覺分清淨鮮白,可獲大利。
(732)經意同第731經,經文簡省。
(733)說明七覺分須漸次而起,修習滿足。
(734)說明修習七覺分者得漏盡無餘涅槃或阿那含果等二種果報。
(735)說明修習七覺分者可得四果。
(736)說明修習七覺分者有七種果報。
(737)說明比丘應於七覺分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738)同第734經,文字略有不同。
(739)經意同第735經,文字略有不同。
(740)經意同第736經,文字略有不同。
(741)說明若修不淨觀,可向於捨,如修七覺支一般。
(742)說明若修習隨死念,可向於捨;經文略同於第741經。
(743)諸外道認為他們和佛陀一樣都能說法,無有差異。眾多比丘聞後不悅,告訴世尊,世尊授以反問之法。
(744)說明若修習慈心,可向於捨,如修七覺支一般。
(745)說明若修習空入處,可向於捨,如修七覺支一般。
(746)說明若修習安那般念,可向於捨,如修七覺支一般。
(747)說明若修習無常想,可向於捨,如修七覺支一般。
(748)說明若起正見則解脫三毒,,得正知見。
(749)說明若無明為前相,則八邪道生;若起明為前相,則八正道生,得正解脫。
(750)說明無明為諸惡不善法之根本,明為諸善法之根本。
(751)說明若起邪事則不樂正法,若起正事者則樂正法。
(752)說明修習八正道能斷五欲。
(753)世尊為阿梨瑟吒說甘露法即界名說(涅槃界),若修八聖道可得甘露法。
(754)說明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755)只說如上三經。
(756)只說如上三經。
(757)只說如上三經。
(758)說明佛及凡夫各有三種無母子畏(兵兇、大火、洪水)、三種有母子畏(老、病、死),但若修習八聖道則可斷三畏。
(759)說明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三受,是無常、有為心所緣生,若修八聖道可斷此三受。
(760)說明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故如來出於世間,若修習八聖道可斷此三法。
(761)說明有學之八聖道是名為學,無學之八聖道成就是名無學。
(762)說明八正聖道成就是名聖漏盡。
(763)說明八聖道分。
(764)說明修八聖道,依遠離、依無欲、依減、向於捨,是名修八聖道。
(765)說明比丘過去已修八正道,未來亦當修八正道。
(766)說明八聖道清淨鮮白之利益。
(767)說明五蓋為不善聚,八聖道為善聚。
(768)佛為阿難說全梵行者為善知識。經意如第726經,但經文簡省許多。
(769)說明在佛的正法律中八正道能調伏煩惱軍。
(770)說明八邪道能作非義不饒益苦,故當離;八正道能以義饒益,常得安樂,故當修。
(771)佛衛生聞婆羅門說明八邪道非彼岸,八正道是彼岸。
(772-774)無經文,只說如第771經,但問答的對象不同。
(775)說明不正思惟能令生且增廣八邪道,正思惟不令生且可滅八邪道。
(776)說明不正思惟則正見不生,正思惟則正見生起。
(777)同第775經。
(778)說明惡友能令且增廣八邪道,善友不令生且能滅八邪道。
(779)經意同第778經,略簡。
(780)經意同第778經。
(781)經意同第778經,經末有提內法八經,外法八經亦同。
(782)說明八邪道非法,八正道是法。
(783)阿難為一婆羅說為斷三毒故出家,修習八聖道可斷三毒。
(784)詳細說明八邪道及八正道。可參閱《佛說八正道經》。
(785)說明世俗之八聖道向於善趣,出世間之八聖道轉向苦邊。
(786)說明若向八邪道者違於法,心向八正道不違法。
(787)說明向邪者不樂於法,向正者樂於法。
(788)經意同第787經,多了種甘蔗、稻等譬喻,經末多了偈頌。
(789)佛為婆羅門說有世俗及聖出世間兩種正見;可參閱第785經,較簡。
(790)同第791經,略簡。
(791)說明邪、邪道,正、正道。
(792)說明五逆罪是惡趣道。
(793)說明八邪道是順流道,八正道是逆流道。
(794)說明八正道是沙門法,成就八正道者是沙門。
(795)說明八正道為沙門法,三毒永盡為沙門義。
(796)說明八聖道為沙門法,阿羅漢等為沙門果。
(797)詳細說明沙門法及沙門果。
(798)說明沙門法、沙門、沙門義。
(799)同第797經,較簡。
(800)如上說。
(801)說明有五法助益於修出入息念。
(802)說明若修習出入息念,可得身心止息,明分想修習滿足。
(803)詳細說明修習安那般那念的內容。
(804)為第803經的略說,說明修習出入息念者可斷諸覺想。
(805)阿梨瑟吒告訴佛陀他已修習出入息念,佛嘉許之,並告之以更有勝妙過其上者。
(806)罽賓那比丘端坐不動,專心修行,佛陀教諸比丘亦如是修行。
(807)世尊坐禪二月,修出入息念,從禪覺後告諸比丘其所得證。
(808)說明學住與如來住相異。
(809)世尊教諸比丘修不淨觀,結果有諸多比丘因極厭患身而自殺,或請他人殺己,世尊於是教諸比丘修習出入息念。
(810)說明修習出入息念能令四念處滿足,七覺支滿足,明、解脫滿足,法法相類,法法相潤。
(811)如第810經。
(812)如第810經。
(813)佛為阿難說精勤修習四念處之真諦。
(814)說明修習出入息念已,得大果大福利。
(815)說明三世諸佛和如今比丘同樣修出入息念,斷覺想。
(816)以偈頌說明戒、意、慧三學。
(817)詳細說明三學,但無偈頌。
(818)說明三學中增上慧學成就時,圓滿三學。
(819)說明三學能攝諸戒。
(820)說明三學,比第817經更詳細。
(821)是第819經和第820經相合,文字略有差異。
(822)說明若比丘具足戒住,能令三學修習滿足。
(823)說明若比丘具足戒住,能滿足三學,得諸涅槃。
(824)說明二學,有偈頌。
(825)說明比丘若學戒,可令三學滿足。
(826)說明學戒的種種福利。
(827)說明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如同田夫隨時善作一般。經末有偈。
(828)說明比丘若不修三學則不為比丘。
(829)說明若隨時學三學,不久得盡諸漏,得解脫。
(830)世尊為諸比丘說戒法相應,迦葉比丘聞後心不忍不喜,後即生悔,便向世尊悔過,世尊授以律儀戒。
(831)說明世尊不讚不歎不樂學戒者,讚歎樂學戒者。
(832)同第817經,,文字略有差異。
(833)佛為離車難陀說聖弟子若成就四不壞淨,命終時得生天上,得十種法。
(834)說明成就四不壞淨者,生活自然富足。
(835)說明轉輪王具足七寶,成就四種神力,王四天下,仍未斷輪迴之苦;然多聞聖弟子持糞掃衣,家家乞食,而解脫輪迴之苦,其緣故在於有無成就四不壞淨。
(836)說明四不壞淨不變易增損,若成就四不壞淨,則可不墮三惡趣。
(837)藉說明敬信人之五種過患,而勸應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838)說明四食安立、饒益、攝受眾生,四不壞淨潤澤眾生之福德、喜法並安樂眾生。
(839)說明於佛不壞淨成就者,是為聞法、眾僧所念及聖戒成就。
(840)說明於佛不壞淨成就者,離慳垢心,聖戒成就。
(841)說明成就四種福德潤澤者,其福利無量。
(842)說明婆羅門所說邪道不能向於涅槃,世尊所說八聖道向於涅槃。
(843)記敘佛陀與舍利弗關於「流」與「入流分」之問答。
(844)阿難告訴舍利弗,若斷四惡法、成就四善法,如來則為彼記說得須陀洹。
(845)說明若離五惡,於三寶不生疑惑,則可得須陀洹果,不墮惡趣。
(846)說明八聖道、十二支緣起即為聖道如實知見。
(847)說明四不壞淨是眾生生天之道。
(848)說明四不壞淨為生天之道的根由。
(849)經意同第848經,經為較簡省。
(850)經意同第848經,經為較簡省。
(851)說明四不壞淨為法鏡。
(852)敘說眾比丘聞四位在家出家弟子命終,問世尊彼等死後生往何處。佛說比丘、比丘尼已得解脫,不受後有;在家弟子生於天上而般涅槃。
(853)如第852經所說,經文簡省。
(854)眾比丘聞諸優婆塞命終,問世尊彼等當生何處。世尊告以此問徒勞,教之修四不壞淨。
(855)佛為難提優婆塞說若不成就四不壞淨者,名為放逸;若成就四不壞淨者,名為不放逸。
(856)如第855經所說,經文略省。
(857)如來即將遠行,釋氏難提心生不捨,佛告之隨時修五種歡喜之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
(858)如來即將遠行,釋氏難提心生不捨,佛告以隨時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859)如第858經所說。
(860)如來即將遠行,梨師達多長者兄弟心生不捨,佛告以隨時修六念,長者答以已修,佛嘉許之。
(861)說明兜率天人壽極長,愚癡無聞凡夫於彼命終後生三惡趣中,多聞聖弟子則不生三惡趣中。
(862)經意如第861經,此說化樂天。
(863)經意如第861經,此說他化自在天。
(864)說明比丘若具足初禪,於五蘊作正思惟,則離愛,得涅槃。
(865)如第864經所說,但此說能解脫欲、有、無明有漏。
(866)如第864經所說,但此說可得中般涅槃乃至上流涅槃,或生於梵天。
(867)說明比丘若具足第二禪,於五蘊作正思惟,則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868)如第867經,但此說正思惟之果報。
(869)說明第三禪定之精神狀態及對五蘊作正思惟所得之果報。
(870)說明第四禪定之精神狀態及對五蘊作正思惟所得之果報。
(871)說明風雲天等之神力。
(872)世尊於雨夜出遊,要阿難以傘蓋覆燈隨行,時天帝釋及四大天王均以傘蓋覆燈,隨諸大弟子行,世尊見後微笑。
(873)說明四種善好調伏眾之光輝。
(874) 說明隨生子(父母受五戒,子亦隨學)、勝生子(父母不受五戒,子能受)、下生子(父母不受五戒,子亦不受)。
(875)說明有四正斷,即斷斷、律儀斷、隨護斷、修斷。
(876)同第875經,多了偈頌。
(877)說明四正斷之內容。
(878)同第877經。
(879)詳細說明四正斷。
(880)說明修習禪法以不放逸為根本。
(881)說明不放逸者能斷貪瞋癡三毒。
(882)詳細說明一切善法皆以不放逸為本。
(883)分別說明各種「四種禪」。
(884)說明阿羅漢之三明。
(885)詳細說明無學三明。
(886)有一婆羅門以名字言說為三明,世尊告其自身體驗之真實三明。
(887)說明信非只是名字,而應表現於戒、施、聞、捨、慧之實際生活。
(888)佛為婆羅門說名字不為增益,具足信、戒、聞、捨、慧才是增益。
(889)佛為婆羅門說說明名字不為等起,生起信、戒、聞、捨、慧才是等起。
(890)說明無為法及無為道跡。
(891)說明世尊弟子若見真諦果,正無間等,則所斷苦如大湖水,所餘苦如毛端渧水。
(892)說明六內入處。
(893)以五種種子需得地界及水界,乃得生長增廣為譬,說明緣起之流轉及還滅各具因緣。
(894)說明若不如實知世間及世間集,則不得解脫。
(895)說明為三斷愛當求大師。
(896)說明為斷三有漏當求大師。
(897)說明若知見內六入處,則於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不憶念,於其中間盡諸有漏。
(898)說明若於六處欲貪斷,於未來世成不生法,即於未來世不再受生死身。
(899)說明若比丘六處生、住、顯現,則病、老、死顯現;反之則病、老、死沒。
(900)說明若比丘於六處味著則生上煩惱。
(901)說明一切善法皆依六入處而得建立。
(902)說明如來為一切有情中第一人。此經頗為簡省,可參閱《增壹阿含‧三寶品》第1經。
(903)說明一切法中,離貪欲法為第一。
(904)說明一切諸眾,聲聞眾為第一。
(905)眾外道出家問舍利弗「如來有無後生死」,之後舍利弗與迦葉共相論議。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0經。
(906)佛為迦葉說昔制戒少而比丘多樂習學,今制戒多而比丘少樂習學之因緣。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1經。
(907)遮羅周羅那聚落主信歌舞戲笑之功德,佛說法使之開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2經。
(908)戰鬥活聚落主迷信勇悍鬥者來世可生箭降伏天,佛說法使之開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3經。
(909)調馬聚落主說調馬法,世尊說調伏丈夫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4經。
(910)佛為凶惡聚落主說若不修八正道則生瞋恚、說惡言、得惡名字;若修八正道則不生瞋恚、口說善言、得賢善名字。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5經。
(911)先日國王與諸大臣共論議沙門釋子比丘是否應受畜金銀寶物,摩尼珠髻聚落主聞後問佛,佛告訴聚落主及諸比丘不可受金銀寶物。
(912)世尊告訴王頂聚落主,眾生所依之二邊及離二邊之中道。
(913)揭曇聚落主問世尊苦之起因及滅因,世尊告之一切苦以愛欲為根本,若無世間愛念者,,一切憂苦消滅盡。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8經。
(914)世尊於飢饉年人間遊行,尼揵子教其弟子刀師氏聚落主詰難世尊,但刀師氏反而隨喜佛言。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9經。
(915)刀師氏聚落主從尼揵子之勸,而詰問世尊何以為一種人說法,不為一種人說法。世尊以三種田、三種器做譬喻而回答他,刀師氏聞後悔過。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0經。
(916)刀師氏聚落主轉述尼揵若提子所說惡業墮獄之法,佛以為尼揵若提子所說不徹底而為刀師氏說正說,刀師氏終於歸依為優婆塞。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1經。
(917)佛為諸比丘說三種調馬及三種調士夫相。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3經。
(918)佛為諸比丘說三種良馬及三種善男子。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4經。
(919)同第918經。
(920)佛以具足色、力、捷疾之三種良馬比喻具足戒律、精勤、解脫之三種善男子。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6經。
(921)佛告諸比丘,良馬具備四能,善男子亦成就四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7經。
(922)佛告諸比丘,良馬依利鈍可分為四種,善男子亦有四種。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8經。
(923)調馬師以柔軟、粗重、柔軟粗重等三種法調伏惡馬,猶不調者則殺之;佛亦以三種方便調御丈夫,猶不調者,不復與語,不復教誡。
(924)佛為諸比丘詳說惡馬八態及惡丈夫八過。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9經。
(925)佛為諸比丘說良馬八德及善比丘八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0經。
(926)佛為詵陀迦旃延說良馬不念水草,但念駕乘之事;比丘亦應不念貪欲纏,而如實修出離之稱。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1經。
(927)佛為摩訶男說優婆塞信、戒、聞、捨、智慧具足。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2經。
(928)佛為摩訶男敘說在家之三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3經。
(929)佛為摩訶男說優婆塞所應具足之十六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4經。
(930)摩訶男憂命終生處,佛以大樹作譬,告彼未來命終生天。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5經。
(931)佛為摩訶男說若比丘於學地求生上地,當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6經。
(932)佛有遠行,摩訶男不捨,佛為彼說應依信、戒、聞、施、慧等五法及修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7經。
(933)經意同第932經,文字略有不同。
(934)尊病瘥未久,摩訶男來問正受與解脫之關係,阿難為說學人之戒、定、慧解脫,最後世尊讚嘆迦毘羅衛諸釋氏能於甚深佛法賢聖慧眼而得深入。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8經。
(935)沙陀與摩訶男議論須陀洹成就四法或三法,共詣佛所,佛為彼等說四法成就須陀洹。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9經。
(936)佛因諸釋氏問何以記說百手釋氏命終後得須陀洹,而為解說聲聞之種種境界,並讚嘆百手釋氏臨命終時,受持淨戒,捨離飲酒,所以為他記說。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60經。
(937)佛為波梨耶聚落之四十比丘說無常、苦、空、非我之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0經。
(938)佛告諸比丘,無始生以來所流淚多於四大海水,當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1經、《增壹阿含‧無常品》第1經。
(939)佛告諸比丘,無始生死以來所飲母乳多於四大海水,當解脫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2經。
(940)佛告諸比丘,無始生死以來父母多於大地草木以四指量斬以為籌之數,故當勤精進,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3經。
(941)佛告諸比丘,無始生死以來父母多於大地土泥悉以為丸之數,故當勤精進,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4經。
(942)佛告諸比丘,見眾生喜樂,當思生死輪迴無窮,力求脫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5經。
(943)佛告諸比丘,見眾生受苦,當思生死輪迴無窮,力求脫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6經。
(944)佛告諸比丘,見諸眾生而生恐怖,當思自己無始罪業,力求斷除諸有。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7經。
(945)佛告諸比丘,見眾生愛念歡喜,當思彼等無始曾為父母等,力求斷諸有。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8經。
(946)有一婆羅門聞未來、過去佛如恒河沙數,覺悟佛難遇,遂歸佛出家,得阿羅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9經。
(947)敘說一人於一劫中生死輪轉,白骨可積累如毘富羅山;若如實知四聖諦,則可斷生死。與《別譯雜阿含經》第340經大多相同,比失譯《雜阿含經》第11經及安世高《七處三觀經》第30經多了偈頌。
(948)佛為一比丘說劫之長久,並勸彼出離生死。可參閱《增壹阿含‧大愛道般涅槃品》第3經、《別譯雜阿含經》第341經。
(949)佛以大石山作譬喻,為一比丘說劫之長久,並勸彼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42經。
(950)佛告諸比丘,過去劫數無量,長夜受苦,故當求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43經。
(951)佛告諸比丘,大地無有不生不死者,故當求出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44經。
(952)說大地無一處無歷劫親友,故當求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45經。
(953)佛告諸比丘,眾生滅如大雨渧泡生滅,故當求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46經。
(954)佛告諸比丘,眾生長夜輪轉如普天大雨,無斷絕處,故當求出離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47、348經。
(955)佛告諸比丘,眾生轉五趣輪如士夫轉五節輪,常轉不息,故當求出離。可參閱第432經及《別譯雜阿含經》第349經。
(956)佛為諸比丘說毘富羅山幾度變遷,以示一切無常,故當力求出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0經。
(957)佛為婆蹉種出家行者說命與身之關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0經。
(958)婆蹉種出家行者問目揵連,何故佛陀不答死後有無,目揵連回答因如實知五陰及其集、滅、味、患、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1經。
(959)婆蹉種出家行者問佛何故不說死後有無,佛所說與目揵連同,婆蹉種出家為之驚嘆。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2、193經。
(960)如第959經,但是詵陀迦旃延與佛所回答相同。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4經。
(961)婆蹉種出家行者問是否有我,佛默然不答。阿難問其所以,佛告以為斷其邪見故。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5經。
(962)佛為婆蹉種出家行者說明何以不記說十四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6經。
(963)佛為婆蹉種出家行者說眾生不如實知五受陰,故起種種邪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7經。
(964)佛為婆蹉種出家行者詳說善、不善法和比丘乃至優婆夷所得果證。之後婆蹉種歸佛出家,得阿羅漢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8經。
(965)鬱低迦問是否一切世間皆以佛道為離之道,阿難以守城門作譬喻代佛回答。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9經。
(966)富?尼告訴眾外道,世尊說法令眾生邪見斷滅,佛讚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0經。
(967)俱迦那外道於河邊問阿難陀,如來死後之有無,阿難陀所答和佛所說相同。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1經。
(968)給孤獨長者於外道所,以正論摧伏外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2經。
(969)佛為長爪外道說三種見及三種受,舍利弗正持扇扇佛,與長爪外道皆斷疑惑得解脫。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3經。
(970)舍羅步外道妄說其已先知佛法、律而後棄之,佛親往質問,舍羅步默不作聲,其弟子遂捨之而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4經。
(971)外道上座說若有人能答對其偈,則將隨其修梵行。後世尊答對,上座即出家學佛法,修成阿羅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5經。
(972)眾多婆羅門爭論婆羅門真諦,佛告訴他們三種婆羅門真諦,即不殺生、緣生緣滅、無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6經。
(973)旃陀外道問阿難為何出家修梵行,阿難說明為斷三毒之故。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7經。
(974)補縷底迦笑舍利弗從佛所說教授有如犢不離乳,舍利弗以乳牛作譬,說明為何不離從師聞說教授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8經。
(975)佛為補縷低迦說比丘方便所應,清淨戒、調伏六根、心正受、解脫三毒、知名色、修止、觀、得般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9經。
(976)尸婆外道問佛何為學,佛告以三學,乃至不造諸惡,常行諸善。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0經。
(977)佛破尸婆外道的宿命論。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1經。
(978)商主外道有一宗親升天之後,下凡告訴商主,以意論偈求明師,商主求問六師外道,無人能答,後詣世尊得答,遂於正法、律出家修行。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2經。
(979)須陀跋陀羅外道聞世尊將涅槃,來見世尊,問其所疑。阿難不許,世尊聞後,請其入內而答其所問。須跋陀羅即於爾出家,不久得阿羅漢,先佛般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0、213經。
(980)世尊於毘舍離國,為諸賈客除恐怖之法。
(981)說明比丘若於空閑、樹下、空舍生恐怖時,可念三寶事,恐怖即除。可參閱《增壹阿含‧高幢品》第1經。
(982)佛為舍利弗說若於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心解脫、慧解脫,則能就竟苦邊。
(983)阿難獨自思惟:我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後詣佛所求證所悟。
(984)說明十八愛行能起生死輪迴。
(985)說明愛與恚互生,若比丘具足諸禪,則可斷愛恚。
(986)說明在家者難斷資生眾具欲,出家者難斷貪愛。
(987)說明若不斷精進修善法,未曾遠離斷惡法,可得等正覺。
(988)帝釋問佛何為梵行究竟,佛告以如實知苦、樂、不苦不樂受,則得梵行究竟。
(989)目揵連見光明遍照佛所而疑問,佛告以帝釋昨夜來詣之故。
(990)鹿住優婆夷之叔父行持不同,但受同一果報,鹿住優婆夷疑而問阿難,阿難復問佛,佛告以人各有所長,果報唯如來得知。
(991)經意同第990經,而有所簡省。
(992)說明學、無學二種福田。可參閱《中阿含‧福田經》,此經唯有偈頌。
(993)婆耆舍尊者以偈讚歎諸上座比丘。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6經,但本經偈頌較長。
(994)婆耆舍臨終時以偈讚佛。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7經。
(995)阿練若比丘一日一食而顏色鮮明,一天子好奇而往問佛。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2經。
(996)敘說有一天子聞佛已離憍慢、心解脫、不放逸,心中歡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3經。
(997)敘說有一天子問佛增長功德及生天之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4經。
(998)敘說有一天子問佛如何布施可得大力等。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5經。
(999)佛為鞞離天子說淨信施之功德,天子追憶其過去世功德,而歡喜佛所說真實。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6經。
(1000)敘說有一天子問佛,云何為善知識。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7經。
(1001)有一天子告訴佛,生命無常,故宜作功德,佛更教其求無餘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8經。
(1002)佛為一天子說當斷除五蓋、五結、增修五無漏根、超越五和合。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8經。
(1003)佛為天子說持五戒為覺法,無學之五分法身為得淨之法;犯五戒為眠法,五蓋覆為得垢之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1經。
(1004)敘說天子見世間法而生歡喜處,佛則見其憂惱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2經。
(1005)天子以世法問佛,佛為天子說世以田宅為富有,賢妻為第一件,賴飲食以存命,業為眾生之所依。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1經。
(1006)佛與天子各說第一愛、第一財、第一光明、第一湖。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2經。
(1007)佛與天子各說人中勝、畜中勝、妻中勝、子中勝。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3經。
(1008)有一天子與佛問答上生、下落、祈請、言語之中最勝者。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4、235經。
(1009)說心之作用。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6經。
(1010)佛為天子說若斷除愛欲,則得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7經。
(1011)佛為一天子說世間愛、老、死之苦,並言法建立世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8經。
(1012)佛為一天子說明無明、愛、我慢之障害。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9經。
(1013)佛為一天子說財物、善行、味、壽之最勝者。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0經。
(1014)佛為一天子說信、智慧、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1經。
(1015)佛為一天子說持戒、信、智慧、功?之福。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2經。
(1016)佛為天子說愛欲、意、眾生、苦法之後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3經。
(1017)佛為天子說眾生因愛欲、意、業而流轉生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4經。
(1018)佛為天子說愛欲、意、業流轉之可畏。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5經。
(1019) 佛為天子說非道之因、命遷之易、女人為梵行垢,唯梵行能淨化。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6經。
(1020)佛為天子說「名」(受、想、行、識四無色陰)為世間最上者,能制御一切。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7經。
(1021)佛為天子說作偈因緣。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8經。
(1022)佛為天子說見幢知車、見煙知火、見王知國土、見夫知妻之理。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9經。
(1023)叵求那尊者於病中聞佛說法後,尋即命終,諸根欣悅。阿難問佛叵求那所得果報,佛開示病時聞、思、修或得斷五下分結,或得離欲解脫之六種狀況。又,佛為叵求那授阿那含記。
(1024)阿濕波誓於病中變悔,佛為其說解知見,阿濕波誓歡喜踊悅而癒。
(1025)年少新學比丘病篤,佛為其說法要後,彼即命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佛並為其授第一記。
(1026)說比丘若於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作證無我,則得究竟苦邊。
(1027)佛為病比丘說應離三毒;若離三毒則得究竟苦邊。
(1028)佛見多有比丘疾病,即為彼等說當正念正智以待時。
(1029)佛為諸病比丘說法,略如第1028經,偈頌有不同。
(1030)給孤獨長者得病,佛為彼說當學四不壞淨,長者言已成就,佛記其得阿那含果。
(1031)給孤獨長者得病,阿難為其說法。
(1032)給孤獨長者得病,舍利弗為其說不著五蘊、十二處、六界等法。
(1033)達磨提離長者得病,佛為彼說四不壞淨、六隨念。
(1034)長壽童子得病,世尊為彼說四不壞淨、六明分想。
(1035)婆藪長者得病,佛為說法。經中無說法內容。
(1036)沙羅得病,佛為彼說四不壞淨、五喜處,並記說斯陀含果。
(1037)耶輸長者得病,佛為彼說法。經中無說法內容。
(1038)摩那提那長者疾病初癒,告訴阿那律尊者,自己因修四念處而得癒。
(1039)淳陀長者宗仰婆羅門淨行,佛為說彼非淨行,並為說十善業、十惡業。
(1040)有一婆羅門告訴佛婆羅門捨法,佛為其說賢聖法、律所行捨法。
(1041)佛說唯餓鬼道眾生可受親族施食,其餘皆於各道受食。並言布施者,後亦得其所施之福報。
(1042)佛為婆羅門說行十不善業者墮地獄,行十善業者可生天上,乃至得四果。
(1043)鞞羅磨聚落之婆羅門長者,向世尊請問生地獄乃至生天之因緣。而此經佛的回答省略。
(1044)佛為婆羅門說自通之法。
(1045)佛為比丘說相習近法。
(1046)說明十惡業是蛇行法,十善業是非蛇行法。
(1047)說明十不善業者,必墮地獄中,無住處。譬如圓珠擲著空中,落地流轉,不一處住。
(1048)說明行十不善業者生地獄,若生人中,必受惡報;行十善業者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受善報。
(1049)說明十不善業因貪、瞋、癡而生,十善業因不貪、不瞋、不癡而生。
(1050)說明十善業是出法,十惡業是不出法。
(1051)說明十不善業為此岸,十善業為彼岸。
(1052)說明十善業是惡法,十善業是真實法。
(1053)說明十不善業是惡法,教人行十不善業是惡惡法;十善業是真實法,教人行十善業是真實真實法。
(1054)說明行不善業者為不善男子,行十善業者為善男子。
(1055)說明行十不善法者為不善男子,教人行不善法者為不善男子不善男子;行十善法者為善男子,教人行十善法者為善男子善男子。
(1056)說明行十不善業者必下地獄,行十善業者必生天上。
(1057)說明若自行十不善業,更教人行十不善業者,必下地獄;若自行十善業,更教人行十善業者,必生天上。
(1058)說明若自行、教人、讚嘆十不善業者,必墮地獄;若自行、教人、讚嘆十善業者,必生天上。
(1059)同第1058經,但此經是說四十法成就。
(1060)說明十不善業是非法,十善業是正法。
(1061)說明十不善業是非律,十善業是正律。
(1062)世尊稱讚善生尊者外現比丘身端嚴、內心證解脫端嚴。
(1063)諸比丘輕慢一醜陋比丘,佛陀讚嘆醜陋比丘之德,以去諸比丘輕侮之念。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經。
(1064)提婆達多率五百人起利養心受阿闍世供養,佛告諸比丘受利養之害。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經。
(1065)敘說手比丘成就貪、瞋、癡三不善法,故命終生地獄。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經。
(1066)經中說「手比丘」。
(1067)佛姨母子難陀尊者好著好衣,好作嬉戲,調笑而行,佛教其修阿蘭若行。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經。
(1068)低沙尊者自以為是世尊表弟,故不修恭敬,不堪諫止。世尊教彼應修恭敬畏懼,堪忍諫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經。
(1069)毘舍佉尊者為諸比丘說法,佛讚彼為善說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8經。
(1070)有一年少比丘不欲助諸比丘作衣,諸比丘告訴佛,世尊言其已得四禪定。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經。
(1071)有上座比丘獨住一處,亦讚常歎獨一住者,佛謂彼為一住者,更為其開示「勝妙一住」。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經。
(1072)僧伽藍尊者出家前之妻抱子至房前,彼寂然不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經。
(1073)佛為阿難說有不能逆風而薰之香,有順風、逆風、順逆皆能薰之香。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2經、竺曇無蘭《佛說戒德香經》、法賢《佛說戒香經》、《增壹阿含‧地主品》第5經
(1074)摩竭提王瓶沙至佛前,見佛及鬱鞞羅迦葉,疑彼二人何者為師,何者為弟子,佛知其心念而教鬱鞞羅迦葉自述捨棄事火,改從佛正法之經過。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3經。
(1075)陀驃摩羅子三次給慈地比丘粗食,後慈地比丘惱怒,聯合其妹蜜多羅比丘誣謗陀驃摩羅子,世尊為之說解。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4經。
(1076)敘說陀驃摩羅子於佛陀面前入無餘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5經。
(1077)佛經陀婆闍梨迦林中,多人告知此道以前有賊人出沒,佛仍直前,說服彼賊,即央瞿利摩羅,後出家證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6經,經意雷同的經典尚有竺法護《鴦掘摩經》、法炬《鴦崛髻經》、《增壹阿含‧力品》第6經。
(1078)敘說一比丘於河邊洗浴,有一天子問彼為何捨欲出家,但比丘言因年少出家,尚未能廣宣如來法,而請世尊為彼天子說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7經。
(1079)敘說一比丘於河邊沐浴,有一天子以論請比丘代為往問世尊,世尊回答丘塚者,謂眾生身;覺觀是夜起煙,晝業為火然;婆羅門者,謂等正覺;發掘者,謂精勤方便;智士者,謂多聞聖弟子;刀劍者,謂智慧;大龜者,謂五蓋;氍氀者,謂忿恨;肉段者,謂慳[怡-台+疾];屠殺者,謂五欲功德;楞耆者,謂無明;二道,謂疑惑;門扇者,謂我慢;大龍者,謂漏盡羅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8經,經意與施護《佛說蟻喻經》雷同。
(1080)有一比丘於行乞途中不攝諸根,遙見世尊即攝諸根。乞食還精舍後,佛並告以見四眾弟子亦應如是。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9經。
(1081)有一比丘生心生不善覺,佛以蠅集臭物作譬教誡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0經。
(1082)說明惡不善覺如瘡疣,正念正智可令治癒。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經。
(1083)說明宿德比丘久修梵行,不染著資具,常得安樂;年少比丘未閑法、律,染著資具,失於正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經。
(1084)世尊以人壽短促勉諸比丘勤習善法,惡魔以人間壽長誘惑諸比丘。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經。
(1085)世尊告諸比丘一切無常,惡魔故往嬈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4經。
(1086)世尊靜坐禪思,惡魔故往搗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經。
(1087)說明佛已盡一切有餘,故得安眠。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6經。
(1088)惡魔於佛前碎大岩石,然而不能動如來一毛。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經。
(1089)惡魔化作大龍擾佛,佛不被驚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經。
(1090)惡魔欲障礙佛睡眠而不得。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經。
(1091)瞿低迦尊者時受意解脫作證,六度退轉,不欲第七度退轉,遂以刀自殺,得般涅槃,世尊授其第一記。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經。
(1092)敘說惡魔三女欲誘惑佛而不得。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經。
(1093)敘說惡魔作百種淨、不淨色,欲嬈亂佛陀而不可得。
(1094)敘說世尊初成正覺,惡魔欲作嬈亂而不可得。
(1095)敘說惡魔欲妨礙佛乞食而不可得。
(1096)敘說惡魔欲以繩索縛佛而不可得。
(1097)世尊為四眾說法,惡魔欲作嬈亂而不可得。
(1098)敘說惡魔勸唆世尊作王而不可得。
(1099)眾多比丘為佛作衣,惡魔欲作嬈亂而不得。
(1100)敘說善覺尊者入晝正受,惡魔欲嬈亂而不得。
(1101)世尊為諸比丘說法,惡魔欲作嬈亂而不可得
(1102)世尊為五百比丘說五受陰生滅之法,惡魔欲作嬈亂而不得。
(1103)世尊為諸比丘說六觸入處,惡魔欲作嬈亂而不可得。
(1104)說明天帝釋的七種德行。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3經。
(1105)經意同第1104經,但兩經說法地點不同,經文互有簡省。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4經。
(1106)敘說帝釋種種異名的由來。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經。
(1107)佛為比丘說帝釋歎說不瞋的因緣。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6經。
(1108)兩比丘諍起,一人罵詈,一人默然,後罵詈者懺悔,另一人不接受,世尊乃為彼等說帝釋行忍辱之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7經。
(1109)佛為比丘說過去世帝釋與阿修羅王論戰,帝釋主張行忍,阿修羅王主張暴力,後帝釋獲勝。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8經。
(1110)佛為比丘說過去世帝釋與阿修羅王對戰,諸天得勝,縛阿修羅王於殿門,阿修羅王瞋恚罵詈,帝釋忍而不言。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9經。
(1111)佛為比丘說過去世帝釋為自在王,而恭敬於佛。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0經。
(1112)佛為比丘說過去世帝釋為自在王,而恭敬於法、僧。
(1113)佛為比丘說過去世帝釋為自在王,而恭敬於僧。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2經。
(1114)佛為比丘說過去世阿修羅王興軍攻打三十三天,帝釋命宿毘梨天子迎擊,並以精勤方便勉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3經。
(1115)佛為比丘說過去世帝釋與阿修羅戰中,帝釋恭敬仙人之故事,並勸諸比丘當如是恭敬諸梵行者。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4經。
(1116)帝釋向世尊問法,世尊勸其滅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5經。
(1117)佛為比丘說帝釋未得解脫,所說修八支齋法非為善說;阿羅漢以得解脫,故所說法皆為善說。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6經。
(1118)佛為比丘說帝釋正直,不學阿羅幻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7經。
(1119)世尊為帝釋及阿修羅王說精進及忍辱之重要。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0經。
(1120)佛為比丘說過去世帝釋受戒,阿修羅王知後故作嬈亂,為帝釋所?,後約誓不作亂,帝釋始放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8經。
(1121)世尊問諸釋氏是否於法齋日及神足月受持齋戒,修諸功德,諸釋氏答以不一定,世尊告之受持齋戒,修諸功德可成就二果。
(1122)世尊為難提及眾多釋氏說解教誡疾病困苦優婆塞、優婆夷之法。
(1123)佛為釋氏菩提說具足四不壞淨乃得善利,不是與世尊為親屬故得善利。
(1124)說明若四不壞淨成就者,諸天必於天上為之記說來生天上。
(1125)說明四種須陀洹道分。經文頗為簡省,略如第843經。
(1126)說明四種須陀洹分。經文頗為簡省,略如第843經。
(1127)說明若成就四不壞淨者,則是須陀洹。
(1128)說明四沙門果。
(1129)詳細說明四沙門果。
(1130)說明比丘於其處得四沙門果中之一果者,盡其形壽常念彼處。
(1131)同第838經。
(1132)同第840經。
(1133)同第839經。
(1134)經中說如第841經所說。
(1135)記敘四十天子乃至八萬天子於佛、法、僧、戒之一,成就不壞淨,緣此功德,身壞命終,生於天上,各於佛前記說。
(1136)如月行空一般,比丘應以不著、不?、不染之心入於他家。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1經、施護《月喻經》。
(1137)說明比丘入檀越家中時,若彼不施、漸施、少施、陋施、緩施,不應心生屈辱,或生障礙。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2經。
(1138)佛命迦葉勤說教法,迦葉說見二比丘好諍論而難教授,世尊即招該二比丘,予以教誡。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3經。
(1139)佛命迦葉說法教誡諸比丘,迦葉告以無信等與有信等之差別。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4經。
(1140)佛命迦葉為比丘說法,迦葉告其所難,佛告以昔日比丘和今日比丘心態之不同。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5經。
(1141)世尊見迦葉年耆根熟,故命其穿輕衣,但彼寧著糞掃衣,並說其習阿練若法之二義。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6經、《增壹阿含‧莫畏品》第5經。
(1142)迦葉長鬚髮,著弊衲衣詣佛所,眾比丘見而起慢心,佛遂告諸比丘迦葉所得廣大殊勝功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7經。
(1143)迦葉與阿難一起拜訪比丘尼精舍,迦葉先為比丘尼說法,偷羅難陀比丘尼不喜悅,口出惡言,阿難指正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8經。
(1144)世尊涅槃未久,阿難率年少比丘於人間遊行,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比邱還俗。後至迦葉所,迦葉呵罵其為童子,低舍比丘聞迦葉罵阿難,口出惡言,阿難聞後求迦葉忍之。迦葉遂告訴阿難其出家因緣。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9經。
(1145)佛為波斯匿王說良福田。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9經。
(1146)佛為波斯匿王說人由身口意三業之善惡而有四種輪迴轉變。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9經。
(1147)佛為波斯匿王說惡劫、老、病、死如石山四方磨地出來,故當修善,淨信三寶。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0經。
(1148)敘說波斯匿王見外道,誤為阿羅漢而恭敬之,佛告以應觀其戒行,久之始知。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1經。
(1149)波斯匿王等七人王爭論五欲中何者為第一,後往問佛,佛說我愛最勝。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2經、《增壹阿含‧五王品》第1經。
(1150)波斯匿王受身體肥大之苦,佛勸其節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3經。
(1151)年少阿修羅於佛前瞋罵呵責,聞佛說法後悔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4經。
(1152)賓耆迦婆羅門於佛前瞋罵呵責,聞佛說法後悔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5經。
(1153)健罵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於佛前瞋罵呵責,聞佛說法後悔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6經。
(1154)健罵婆羅門於佛前瞋罵呵責,並把土坌佛,聞佛說法後悔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7經。
(1155)違義婆羅門存心反對世尊所說,聞佛說法後悔悟。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8經。
(1156)不害婆羅門問其名是否稱實,佛告之若身口意不害則稱實。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79經、失譯《雜阿含經》第26經。
(1157)火與婆羅門施物起厭心,佛曉以偈歌,彼聞後慚愧復施食。佛不受,令彼持食著於水中,水即起火,彼見此神變後得信敬心,歸佛而出家。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80經。
(1158)婆肆吒婆羅門女篤信佛法,其夫不信,後聞佛說法而起淨信。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81經。
(1159)魔瞿婆羅門好施,佛為他說布施的功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82經。
(1160)佛為婆羅門說清淨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83經。
(1161)有婆羅門向佛問成就何等法為阿羅漢婆羅門。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84經。
(1162)佛見貧老夫婦而向阿難說精進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85經。
(1163)同第1162經,而偈不同。
(1164)諸比丘問低舍彌德勒所問經中所說二邊、中道及縫紩之義。
(1165)賓頭盧尊者告訴優陀延那王,年少比丘出家未久而能得清淨安樂,乃在於防護諸根門,不著於色等六境。
(1166)佛為比丘說由於有六根的緣故,所以才有六觸的因緣而產生感受。
(1167)佛以龜和野干為喻,告訴諸比丘應當執持六根的律儀,才能使惡魔不得其便。
(1168)佛以[麥*黃]麥為喻,勸諸比丘住不動搖心。
(1169)佛以琴為喻,告訴諸比丘諸法無常,當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實觀察。
(1170)佛以癩瘡為喻,為諸比丘說律儀及不律儀。
(1171)佛以六種眾生為喻,勸諸比丘勤修習,多住身念處。可參閱《增壹阿含‧力品》第8經。
(1172)佛以毒蛇為喻,勸諸比丘當精勤禪思,慎莫放逸。經意同《增壹阿含‧增上品》第6經。
(1173)佛陀勸諸比丘應如實知見一切苦法的集、滅、味、患、離,並應見五欲如火坑,宜速斷除。
(1174)佛以流樹為喻,為諸比丘說不著六入處、六外入處,並能精進持戒修行,才能到達涅槃之境。經意同《增壹阿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3經。
(1175)佛以緊獸花為喻,為一比丘說心得解脫諸比丘,所因思惟法不起諸漏,隨彼所見而為記說。
(1176)敘說世尊受釋迦族招請,到新做的講堂說法。然後令大目揵連說法,於是大目揵連便為眾比丘講說有漏及無漏法的經文,而受到世尊的讚許印可。
(1177)佛以灰河為喻,為諸比丘說種種法。
(1178)婆四吒婆羅門尼有六子相續命終,彼因念子而發狂,途中聞佛說法,歡喜而去。後其第七子命終亦不悲傷,其夫知其所以,亦詣佛所聞法出家,家中御者等亦隨之出家。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2經。
(1179)敘說一婆羅門失牛,為覓牛故至林中,見佛寂靜,詣前問答而生淨信,出家學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3經。
(1180)敘說佛至婆羅門長者大會堂中為彼等說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4經。
(1181)世尊患背痛,向天作婆羅門乞暖水,並為彼說良福田。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5經。
(1182)敘說一婆羅門於林中營作田業,見世尊亦於林中靜坐,問其為何樂於林中,世尊告以林中禪思斷染著之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6經。
(1183)一婆羅門欲見世尊,彼弟子為採薪故,入林見世尊於林中靜坐,報告其師,婆羅門即詣世尊所聽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7經。
(1184)一婆羅門欲供養大?婆羅門,見世尊而無意供養,聞佛說法後持食欲供養佛,佛不受;婆羅門投食於水中,水即冒火,婆羅門恐慌而欲祀火息災怪,聞佛說法即歡喜信受。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9經。
(1185)佛於孫陀利河畔為一婆羅門說洗浴自心之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98經。
(1186)佛為縈髻婆羅門說解脫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0經前半部。
(1187)如第1186經,偈說內容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0經後半部。
(1188)佛於尼連禪河畔菩提樹下初成佛道時,思惟當尊重正法,梵天讚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1經。
(1189)佛於尼連禪河側初成佛道時,思惟四念處能淨眾生,梵天讚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2經。
(1190)敘說佛成道後,梵天來讚歎。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3經。
(1191)佛為諸比丘說阿練若法,梵天以偈證其說。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4經。
(1192)敘說十方諸天供養佛及僧伽,四梵天前來偈讚。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5經、《長阿含‧大會經》前半部、法天《佛說大三摩惹經》前半部。
(1193)敘說梵天勸瞿迦梨比丘離開提婆達多,復歸佛所領導之僧團。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6經、失譯《雜阿含經》第5經。
(1194)諸梵天日日供養佛,魔見而阻之,諸梵天不為所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7經。
(1195)婆句梵天生常見,世尊知其宿業而為彼無常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8經。
(1196)說一梵天起常見、生我慢,世尊及諸尊者往天上為彼說法,破其邪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09經。
(1197)敘說佛於雙樹林下般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10經。
(1198)敘說阿[月*葛]毘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4經。
(1199)敘說蘇摩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5經。
(1200)敘說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6經。
(1201)敘說優?羅色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7經。
(1202)敘說尸羅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8經。
(1203)敘說毘羅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19經。
(1204)敘說毘闍耶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0經。
(1205)敘說遮羅比丘尼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1經。
(1206)敘說優波遮羅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2經。
(1207)敘說尸利沙遮羅比丘尼不受魔誘惑。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3經。
(1208)敘說婆耆舍尊者於十五日布薩時,以月為喻讚歎佛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4經。
(1209)憍陳如尊者來詣佛所,婆耆舍尊者從旁以偈讚歎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5經。
(1210)舍利弗尊者為諸比丘說法,婆耆舍尊者以偈讚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6經。
(1211)婆耆舍尊者讚歎五百比丘之德及目揵連之神通。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7經。
(1212)世尊於月十五日受食,問大眾其身口意三業過失,舍利弗答以世尊無過失,並問自己及大眾過失。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7經、《中阿含‧請請經》、《增壹阿含‧善聚品》第5經後半。
(1213)婆耆舍尊者於自身生厭,說自厭之偈。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29經。
(1214)阿難與婆耆舍結伴行乞,途中見一美女,婆耆舍生煩惱,阿難為彼說解脫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30經、《增壹阿含‧邪聚品》第9經。
(1215)婆耆舍見美女而起貪欲心,,即說厭離偈以安住自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0經。
(1216)婆耆以自身有辯才而生憍慢心,其後自覺慚悔故說厭離偈以清淨自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1經。
(1217)婆耆舍證阿羅漢果,說偈讚歎三明。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2經。
(1218)世尊說四法句,婆耆舍以偈讚歎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3經。
(1219)婆耆舍以偈讚歎世尊及比丘僧。
(1220)世尊為諸比丘說四聖諦,婆耆舍以世間良醫為喻,說偈讚歎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4經。
(1221)尼拘律想尊者因病而涅槃,婆耆舍往問佛,尼拘律想尊者為有餘涅槃或無餘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55經。
(1222)敘說帝釋於敗軍途中,對金翅鳥子起慈念,而得威力摧伏阿修羅軍。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49經。
(1223)一貧人因深信如來法,身壞命終後得生天上,並以天壽、天色及天名稱三事勝過餘三十三天。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1經。
(1224)王舍城設大會請種種外道,帝釋化作婆羅門,導眾供養佛及僧伽。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2經。
(1225)第1224經之省略。帝釋所說偈不同。
(1226)波斯匿王至佛所,對佛出家未久便得無上菩提表示懷疑,佛告以不可輕於幼小。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3經。
(1227)波斯匿王因祖母命終而悲痛,佛告以一切法是死滅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4經,亦可參閱《增壹阿含‧四意斷品》第7經。
(1228)說明行身口意三惡行者為不自念,行身口意三善行者為自念。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5經。
(1229)說明行身口意三惡行者為不自護,行身口意三善行者為自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6經。
(1230)說少有人得財利而能不放逸。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8經。
(1231)波斯匿王見婆羅門、剎利、長者等大姓因貪利而欺詐妄語,故不欲再親臨斷事,而往告佛,佛謂是等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7經。
(1232)波斯匿王告訴佛,摩訶男長者慳?,佛告以財利的正當用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59經,亦可參閱《增壹阿含‧地主品》第4經。
(1233)摩訶男長者慳?,因前生布施反悔,雖得財富而不受用。又因殺其異母兄,故命終墮地獄。其餘罪報,七次受身皆無子,財沒入王家。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0經。
(1234)波斯匿王設大會,供多犧牲,佛聞之,對比丘說設犧牲大會功德少,供養三寶及慈念眾生功德多。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1經。
(1235)波斯匿王繫縛諸國人,佛聞之,為眾比丘說法闡釋難可脫除之繫縛。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2經。
(1236)波斯匿王和阿闍世王戰?,波斯匿王戰敗,佛聞之而為波斯匿王說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3經。
(1237)斯匿王戰勝阿闍世王,將其生擒至佛前,稟佛後欲放之,佛為之讚歎,並記波斯匿王因此得長夜安樂饒益。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4經。
(1238)波斯匿王思惟世尊是善知識、善伴黨,佛告之先前亦如是教阿難陀。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5經。
(1239)佛勸波斯匿王多修習不放逸法,於現世後世得利益。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6經。
(1240)波斯匿王向佛說老、病、死三法為世間所不愛念,佛讚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66經,亦可參閱《增壹阿含‧四意斷品》第6經。
(1241)給孤獨長者皈依三寶後,並勸其家人、傭婢及客人等均歸三寶,故長者相信在其舍命終者均能生天。
(1242)說明當恭敬上、中、下座,否則不得威儀具足,乃至不得無餘涅槃。
(1243)說明慚、愧二法可以淨化世間,建立人倫,使尊卑有序。
(1244)說明燃燒法及不燃燒法。
(1245)說明身、口、意三惡行不以義饒益,故應斷。
(1246)說明如鍊金師漸次去雜物,比丘亦於禪定漸次除去身口意之垢。
(1247)以鑄金師為喻,說明比丘應隨時思惟止相、舉相、捨相。
(1248)佛以二牧牛者為喻,說明富蘭那等外道猶如愚癡無慧之牧者,不能引導人渡生死彼岸;佛則能引導諸聲聞諸結,乃至不受後有,安渡生死彼岸。經意同《增壹阿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6經。
(1249)以牧人十法為喻,說明比丘之十一惡法。經意同《增壹阿含‧牧牛品》第1經,亦可參閱鳩摩羅什《佛說放牛經》。
(1250)說明世尊得出離之樂乃至等正覺之樂,故不求世間利樂。
(1251)佛告訴那提迦,佛喜歡種種精進比丘,不喜歡種種懈怠比丘。
(1252)佛為比丘說諸離車子放逸,故摩竭陀王得趁虛攻之;比丘若放逸住,惡魔波旬亦將伺得其便。
(1253)說明須臾間修慈心之功德,勝過施食三百夫釜,故應修習慈心。
(1254)說明若不修慈心者,則易為諸惡鬼神所欺;譬如家中多女人少男人,則易為盜賊劫奪。反之,若時刻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則不為諸惡鬼神所欺;譬如家中多男人少女人,則不為盜賊屢屢劫奪。
(1255)說明譬如士夫不能以手以拳椎匕首劍;如是,若比丘修習慈心,則諸惡鬼神不能趁隙欺之。
(1256)說明修習慈心者如甲上土,不修習慈心者如大地土。經意如失譯《雜阿含經》第22經。
(1257)說明壽命遷變之迅速。
(1258)說明比丘當精勤修習身、戒、心、慧,可得出離饒益。
(1259)以熱鐵丸為喻,說明當善護其身,守護根門。
(1260)以?為喻,說明當善護其身,守護根門。
(1261)說明若善閉根門,飲食知量,於夜時精勤覺悟,則善根功德日夜增長。
(1262)說明當求斷諸有,莫增長諸有。
(1263)說明受少有身亦有苦,故應斷除諸有。
(1264)以野狐為喻,說明比丘當知恩報恩。
(1265)跋迦梨尊者於病床上聞佛說法而得解脫,其後執刀自殺,佛並為彼說第一記。
(1266)闡陀尊者於病中聞摩訶拘絺羅尊者說法後,舉刀自殺,佛為彼說第一記。
(1267)佛為天子說應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80經。
(1268)佛為天子說解脫之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79經。
(1269)佛為天子說度諸流之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178經。
(1270)拘迦尼天女自說所證,佛讚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69經。
(1271)阿難說四句法經,一婆羅門認為非人所說,佛告訴他是天女所說。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0經。
(1272)同第1270經。
(1273)拘迦那娑天女如來正法、律,佛讚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1經。
(1274)拘迦那娑天女、朱盧陀天女說如來正法、律,佛讚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2經。
(1275)佛為天子說若於不瞋者抱惡意,禍還自身。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3經。
(1276)佛為天子說造惡業者將啼泣受苦果,造善業者將喜受樂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4經。
(1277)有一天子於佛前悔過,佛告訴他只是說悔過無益,當內息其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5經。
(1278)瞿迦梨比丘因誹謗舍利弗、目揵連而命終墮地獄。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6經,亦可參閱《增壹阿含‧三寶品》第5經。
(1279)佛以偈為天子說墮負處之門。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7經。
(1280)佛為天子說煩惱隨愛上下,愚夫之愛戲如童子以塊相擲。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8經。
(1281)佛為天子說不必遮一切意,但遮其惡意,則能解脫煩惱。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79經。
(1282)佛為天子說持戒、布施、真實、恩惠之功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0經。
(1283)佛為天子說集財及用財之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1經。
(1284)六天女於彈琴人所自說生天因緣。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2經。
(1285)佛為天子說應滅瞋恚,防護貪生,捨離無明,等觀真諦。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3經。
(1286)佛為天子說當以智慧斷種種欲。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4經。
(1287)佛為天子說當與正士同遊、同事,解知正士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5經。
(1288)佛為天子說慳?者常受恐怖,布施者可得福報。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6經。
(1289)世尊遭金鎗刺足,忍痛修道,八天子以偈讚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7經。
(1290)佛為天子說愛最廣、腹最深、憍慢最高、佛最勝。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8經。
(1291)佛為天子說福乃火燒不壞、風吹不走、水流不散、賊搶不去之寶藏。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89經。
(1292)佛為天子說「信者持資糧,福德劫不奪,賊劫奪則遮,沙門奪歡喜,沙門常來詣,智慧者欣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0經。
(1293)佛為天子說最難之事是「為主而行忍,無財而欲施,遭難而行法,富貴修遠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2經。
(1294)佛為天子說有求欲為苦,無求為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1經。
(1295)佛為天子說生死由業生,為心識所轉,業因盡則生死盡。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3經。
(1296)佛為天子說生子為苦非為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4經。
(1297)佛為天子說佛法難測量。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5經。
(1298)佛為天子說戒德之重、慢之高、憶念之疾、思想之多。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6經。
(1299)佛為天子說十善業為升天之路。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7經。
(1300)佛為天子說命之要點及形成命身之過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298經。
(1301)佛為天子說修行法門。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0經。
(1302)佛為天子說當親近正士、知正士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1經。
(1303)佛為天子說具足禪定終可到彼岸。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2經。
(1304)毘瘦紐天子於佛法隨喜,佛告訴他以不放逸故,不隨魔自在。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3經。
(1305)佛為般闍羅健天子說了知憒亂法而繫心正念,則可正覺得涅槃。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4經。
(1306)佛與阿難皆讚舍利弗之智,須深天子聞後歡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5經。
(1307)記敘赤馬天子以捷疾神通,百歲不能行至世界邊際,佛以知四諦即能得世界邊。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6經,亦可參閱《增壹阿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1經。
(1308)六天子來詣佛所,各說一偈,魔波旬加力令阿俱吒天子說邪見,佛即指摘之,六天子均讚歎之神通。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7經。
(1309)佛為摩伽天子說滅瞋恚者可得安穩無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8經。
(1310)佛為彌耆迦天子說世間有三種光,而佛之光明最為第一。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09經。
(1311)佛為陀摩尼天子說真婆羅門者斷一切煩惱,已到彼岸,得涅槃而無所求。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0經。
(1312)佛為多羅揵陀天子說當斷五受陰法,捨五蓋法,增修五根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1經。
(1313)佛為迦摩天子說賢聖行險道,險道亦平坦。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2經。
(1314)佛為迦摩天子說貪恚、恐怖、覺想均由愛起。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3經。
(1315)佛為栴檀天子說若不造惡業,居家行正法,則無他世畏。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4經。
(1316)佛為天子說若戒具足,具智慧,正思惟,則能度生死之流。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5經。
(1317)迦葉天子讚歎比丘功德,佛讚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6經。
(1318)迦葉天子說比丘及比丘所說,佛讚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7經。
(1319)屈摩夜叉鬼請佛及僧伽留宿,並以偈稱讚,佛許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8經。
(1320)佛於闇夜雨中經行,帝釋隨佛經行,佛之侍者那伽波羅因佛經行久而裝作惡鬼嚇佛,佛不為所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19經。
(1321)畢陵伽鬼子於阿那律陀尊者誦法句時夜啼,其母呵止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0經。
(1322)富那婆藪鬼母之二兒啼哭,聞法句而靜默。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1經。
(1323)佛於摩尼遮羅鬼處,為一女人說當佈施、持戒、正見、親近沙門、正命自活,該女人歡喜而去。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2經。
(1324)針毛鬼聞佛說愛為生死苦海之因後,即悔過,受持三歸。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3經。
(1325)優婆夷子受八支齋後犯戒,經鬼神告誡後出家,後因不樂而歸家,其母悲而誡之,彼始還去,修證得阿羅漢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4經。
(1326)世尊夜宿阿[月*葛]鬼住處,為鬼說種種法,鬼歸依以後常侍世尊聞正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5經。
(1327)王舍城人恭敬叔迦羅比丘尼,而於一吉星日斷供養,時有一鬼神家家說偈勸人供養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7經。
(1328)王舍城人恭敬毘比丘尼,而於一吉星日斷供養,時有一鬼神家家說偈勸人供養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6經。
(1329)娑多耆利天神、醯魔波底天神共詣佛所聞法後歸依。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8經。
(1330) 舍利弗大德大力,能忍受優波伽吒鬼以手打其頭。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29經。
(1331)諸比丘於林中夏安居,一天神知諸比丘受歲之後將離去,而生愁憂苦惱。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1經。
(1332)一比丘於空林中入晝正受,夜則睡眠,天神以偈覺醒之。彼醒後專精思惟,得阿羅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2經。
(1333)一比丘於午食後休息時,起欲貪及不善覺,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誡 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3經。
(1334)一比丘於午食後休息時,起不正思惟,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誡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4經。
(1335)一比丘於日中時心生不樂,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誡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5經。
(1336)闍?尼天神以三十三之欲樂引誘阿那律陀,阿那律陀不為所動。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6經。
(1337)一比丘得阿羅漢果後,不復精勤誦說,惟默行道。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7經。
(1338)一比丘患眼疾,師教彼坐池畔嗅蓮花香,天神責其盜香,謂求清淨遠離煩惱者,雖小惡亦不可輕視。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8經。
(1339)十力迦葉為獵師說法,獵師不解,天神告訴十力迦葉為無智盲目者說法是徒然無益的。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59經。
(1340)尊者金剛子聞夜祭,心中不樂,林中住止天神以偈安慰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60經。
(1341)一比丘好樂持戒,不能增長上進功德,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誡之,彼遂專精思惟,得阿羅漢。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61經。
(1342)那迦達多尊者常與友人來往親近,天神以偈誡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62經。
(1343)眾比丘於林中言語嬉戲,天神以偈誡之。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63經。
(1344)一比丘與長者婦女嬉戲而起惡名聲,遂欲自殺,林中天神誡之,後精進得阿羅漢果。經意同《別譯雜阿含經》第364經。
(1345)梵天王與七百梵天恭敬禮事見多比丘,天神以偈讚之。
(1346)一比丘身體疲倦,夜著睡眠,天神以偈誡之。
(1347)一尼揵子飲酒狂醉,盛讚酒味,舍利弗為他說三昧法味。
(1348)一得他心智比丘心有煩惱,後知野干被罐鉤頸而求脫的心念,就幡然覺悟,得阿羅漢。
(1349)一天神見佛行跡而念佛。
(1350)一天神因林中落花而說偈讚佛。
(1351)山神以偈讚說孔雀妙聲隨時開悟比丘。
(1352)那娑佉多河岸崩陷,壓死三位營事比丘,支提山住天神遂告訴諸頭陀行比丘莫營造立。
(1353)頻陀山起大火,一俗人嘆火燒竹林,一比丘說已滅受欲,火燒亦不為苦。
(1354)一族姓女為舅姑所責,欲投恒河,一比丘說偈勸之。
(1355)盜瓜者於月欲出時說偈希望月不出,一比丘以偈說明若斷煩惱,不管惡魔出不出。
(1356)一沙彌以偈說明無常、無常、直、曲,一比丘說偈答說:常者唯涅槃、無常謂諸有為法,直謂聖八正道,曲者唯惡徑。
(1357)舍利弗為弟子向瓦師乞瓦甌,瓦師聽法後才佈施,舍利弗說法後默然離去。
(1358)貧士大夫說其欲得豬頭、美酒;一比丘聞之即說其願常得聞佛法僧。
(1359)一比丘思劫貝衣,天神以偈誡之。
(1360)女人以斷鐶釧為惱,一比丘以斷煩惱為喜。
(1361)俗人以嬉戲為樂,比丘以修學為樂。
(1362)敘說鴿聚米粟以備雨天,人積善根以備臨終。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http://www.gaya.org.tw/library/readers/guide-s.htm

【香光講堂】出家人如何過年?跟在家人有什麼不同呢?

過年快到了,出家人如何過年?跟在家人有什麼不同呢?
◎編輯組

過年,出家人是怎樣「準備」的呢?他們要準備一份虔誠的心,與大眾結法緣。出家人的過年和在家人的是不一樣的。一到過年,家家戶戶都忙著辦年貨,到處熱鬧滾滾,整個大社會都沸騰了。這時候大家都要祭天、祭神、祭祖。在家人平常上班、忙著工作,難得到山上來;年節休假,還會想來佛寺祈福,那是信仰的力量,出家人很歡喜能來結這份法緣。

這時,出家人在做什麼呢?佛前擦桌子、備供果、上香供花……;大寮燒甜茶、煮供菜、備齋食……。因此,可以歸納出一個通則:平常的日子,出家人可以用功辦道,一到過年期間,在家居士到寺廟、佛前禮佛、祈福時,出家人迎向群眾,為來山的人潮服務,這是宗教師的角色定位。

大社會節慶的時候,出家人就要調整角色,迎上前去。以一份虔誠的心,和大家結法緣,作為在家居士們深入佛法的助緣。
摘自:悟因法師開示<迎接大社會的年>

newyear-sp

【香光書香】佛弟子的生活指引《八正道》

佛弟子的生活指引《八正道》
◎菩提比丘

《八正道》

《八正道》

佛陀教法的核心可以用兩個主軸來總括:四聖諦及八正道。前者涵蓋教義面,它所引發的主要效應是智慧;後者涵蓋廣義的戒律面,它主要的要求是修行。在教法的體系中,這兩個主軸連成不能切割的整體,稱為法與律,即教義和戒律,或簡稱為「法」(Dhamma)。以下事實保證了「法」的內在統合性:四聖諦的最後一諦—道諦,就是八正道;而八正道的第一道支——正見,則是對四聖諦的瞭解。因此,這兩大主軸互相貫通,彼此含攝——四聖諦的理則包含了八正道;而八正道包含了四聖諦。

有了這種內在的統合性,若要問法的那一個面向比較有價值,是教義?還是「道」?將毫無意義。但是,如果我們不管它的無意義,仍然要問這個問題,那麼答案將必定是「道」。「道」的首要性在於它把教法帶入生活中。「道」把「法」從一條條的抽象理則,轉化成不斷開展、呈現的真理。它給「苦」這個問題——佛陀教法的開端,開啟了一個出路;同時讓佛教的目標——從苦中解脫,成為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可以企及的東西。單就這點,「道」有了真實的意義。

修學八正道,是實踐而不是學理的知識,但想要正確地應用「道」,需要有準確的瞭解。事實上,「正確地瞭解八正道」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它是第一道支「正見」的一個面向,而「正見」則是其他道支的先驅及引導。因此,雖然剛開始修行八正道時的滿腔熱情,可能會使人認為:學理的瞭解,是個麻煩的干擾而擱在一旁;但深思後將會發現,「正確地瞭解八正道」,是修行最終成果所不可或缺的。

這本書的目的,是藉由探討八支正道及各支的組成成份,協助讀者瞭解八正道所牽涉的意涵,以提供對八正道的正解。我試著簡明扼要地以巴利文經藏——佛陀自己對道支的解釋——作為解釋的標準。為了幫助只能接觸有限的原始資料,即使是透過翻譯的讀者,我盡可能(但不是全部)試著把所選取的引文,限制在三界智長老(Venerable Nyanatiloka)的古典文集《佛陀的話》(The Word of the Buddha)內。某些引文我作了少許修改,以符合我自己較喜歡的翻譯。為了進一步詳述意義,有時會採用論書,特別是在第七、八章解釋「定」和「慧」時,我相當倚重《清淨道論》。這是一部巨大的百科作品,它以詳細、總括的方式,將「道」的修行系統化。限於篇幅,無法徹底地處理每一道支,為了彌補這個缺憾,我在書末列了一張推薦書單,讀者若想要更詳盡地瞭解每一個道支,可以參考。為了完全投入於「道」的修行,尤其是修學進階的止禪與觀禪,若能親近適當而合格的老師,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摘自:香光書鄉《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序>
立即閱讀

香光105淡定自在營‧美麗心世界 微報導

香光105淡定自在營‧美麗心世界 微報導
─慧青特派記者 葉殊婷
wy01
1/22-1/24以禪修體驗為主軸的青年營隊活動,在桃園大溪香光山寺感受美麗心世界。擺脫禪修都是靜止不動的刻板印象,一系列的禪修不只是安坐在拜墊上數呼吸,另外還有大受學員好評的行走禪-經行、臥躺禪-身體掃描等,連製作三色麵疙瘩、吃飯、喝茶、體操都能隨著法師的指導,體驗不曾覺知的身心變化。

為了更深入體驗修行,法師也為學員講解八關齋戒及正授。在法師的講解下,學員們瞭解受戒並不是自我的束縛,而是提升生命,訓練自己的心變得有力量的學習。90%的學員都發心受持八關齋戒,圓滿一天一夜的修行微體驗。

活動最後一天邀請哈佛醫師-許瑞云醫師帶來神奇人體能量場的演講,並實際驗證清淨身口意所帶來的力量。而歷時三年籌拍香光尼僧團紀錄片〈有一天〉的科甲創意翁國麟總監也來到現場,和香光山寺監院見竺法師座談,分享製作紀錄片背後的酸甜苦辣、開創香光山寺背後的故事和因緣,以及香光山的願景。

三天兩夜的活動課程在下雪的香光山落幕了,但佛陀的家永遠都在。今年暑假「有愛超自信─香光105智慧青年營」,歡迎17-35歲未婚男女青年,一同加入,讓佛法與善友陪伴你,成長茁壯。活動詳情請關注官方粉絲團─香光青春荳Cafe。


FB-1

【香光105淡定自在營】〈品茗靜觀〉學員創作分享1
香光引路迎善眾
山寺學法開良塾
層雲偕風傾寒露
群樹蔭草銜清珠
無日無星無明月
有風有雨有道途
啟問寒山勘忍辱
何懼拾得本具足

時時護念

時時護念
◎陳國瑩

周麗花居士,1990年(民國79年)就讀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從此,麗花奉獻閒暇,成為精舍的終生志工。

1983年(民72年),麗花因為配合其夫婿陳布燦居士之工作,調職至高雄市瑞豐國中任教。學校在精舍附近,住家也在附近。

麗花就讀佛學研讀班後,深感受益良多,於是鼓勵同事們也去讀。1992年(民國81年)麗花從研讀班畢業後,就一直擔任知賓和班級服務學長的工作,也曾擔任過好幾位同事的服務學長。有時在校園相遇,同事也會戲稱:「學長好!」在同事的情誼之外,再增添一份法友之情。

麗花學佛後,接引同修布燦居士學佛。1994年(民國83年),陳布燦居士就讀研讀班。當時,布燦居士在屏東核三廠擔任副廠長,長年駐廠,為了上研讀班,每週上課當晚,他遠從屏東返回高雄。而且,夫妻倆都皈依、受五戒,是正信的佛弟子。法師常說:「將所學的佛法帶回家!」麗花確實做到了。

紫竹林精舍的建築在教界頗負盛名,常常有參訪者。當時精舍剛落成,知賓同學的人數有限,麗花常常在弘化堂值班,法師靈機一動,將介紹精舍建築之事交由麗花。

麗花整理建築緣起與典故資料之餘,更進一步研讀《法華經》,以便深入地與大眾分享法華道場的故事。麗花整理的資料傳承下來,成為日後導覽精舍建築的藍本。知賓組的同學們也在麗花的帶領下,成立研讀《法華經》的讀書會。實事求是、精益求精,這是麗花的特質。

2001年(民國90年),麗花從教職退休,全力投入志工生涯。

周麗花居士

周麗花居士

除了精舍的知賓、服務學長,她還擔任榮總安寧病房的志工。麗花退而不休,開啟回饋社會的另一頁人生。

2010年(民國99年)五月底,麗花因胃痛難忍,確診為胃癌。六月初,精舍要拍攝建築介紹的影片,這是麗花早就答應的工作,於是她將手術時間往後排,影片拍攝完成才進手術房。她不願意擔誤已答應的公事。

手術順利,調養後體力漸漸恢復,麗花還是常常回精舍代班,回到她熟悉的服務崗位。

年底,麗花腿痛刺骨,確診癌細胞轉移至腿部,緊接著,迅速轉移至腰部,無法站立,只能躺卧病榻。麗花身為安寧病房的志工,深知病情已惡化,主動告訴醫生:「放棄治療,轉入安寧病房。」她知道此生已近終點。

親友們去探病,她還自我調侃:「對不起哦,你們比較辛苦站著,我舒服的躺著哦!」事實上,骨癌侵入神經的疼痛,讓她無法動彈,整日難眠。

親友們難免憂傷,她反過來安慰大家:「你們不要難過啦,我一輩子少病少痛,已經是福報了。現在,我的身體受苦,我的心不要再受苦。我要做到佛陀說的:『不受第二箭』!」她在病榻上精進念佛,並且一步步的安排後事。

麗花交代我:「我要辦一場如法的儀式。」還說:「到時候,妳一定要來幫忙哦!」布燦居士失神的陪在病榻旁,麗花與我眼眶濡濕。當然,「到時候」所指為何,我們心照不宣。

我回答:「學佛路上,妳是學長。當年,你度我學佛;如今,妳先走一步。他日,請妳別忘了陪著阿彌陀佛再來接我!」我們倆緊握雙手,在模糊的視線中相互點頭……。

2011年(民國100年)二月,麗花告別此生,六十歲。

近日,我與布燦居士連絡,他說:「麗花沒有離開過,她陪著我一直走下去!」

這篇故事是在大溪香光山寺寫的。
每次到香光山,我都會散步到法爾山舍旁去看看那兩棵龍柏,那是麗花贈送給僧團的,曾經在紫竹林精舍的法華門前守護多年。看到龍柏,就像看到老友。

在紫竹林精舍的角落,處處可見麗花的身影;在香光發展的故事中,時時可找到麗花走過的足跡!就是那一句話:「麗花沒有離開過……。」

於香光山時值僧團請執大會
2015/12/12

生命的蓮華

生命的蓮華
◎釋自晟

周麗花居士

周麗花居士

三月天,晨曦春風中,展開法華經卷,卻浮現起周麗花居士的笑容。

多年的法華知音,昔日暢談法華文義的身影,如今飄盪在雲端。知音已逝,令人惆悵!人間無常之真理,與不捨法友之情,交織在我心中。唯有憶起您的生命像朵開敷的蓮華,生離死別的淚影,才能輾轉化為永恆的祝福。

我用雙手相合,作成蓮華花瓣,放到心坎裡,依舊感受到您的捨心。您用今生,送給有緣人,一朵朵生命的蓮華。我們也將帶著您的祝福,與您的捨心相應,走向天涯海角,再開出生命的蓮華,並結成無數的蓮子,遍滿娑婆世界,讓蓮華處處飄香。

您一甲子的生命,清淨又莊嚴,就像蓮華,花果同時——同時開花,同時結果,而且一花多果。您任教國中三十年,教學用心認真,受教過的學生,都成為一顆顆珍貴的蓮子。您的先生承擔國家重要的工程師,每當颱風或地震,您的先生必須守護者核能廠;您必須獨自守護著崗位,面對暴風雨,默默處理颱風帶來的積水、雜物。您全力支持先生,讓他在工作崗位開出生命的蓮華。您也發心作佛教護法、醫院志工,一、二十年來,陪伴許多有緣人,走過人生的憂喜,讓他們的生命再度花開燦然。

猶記得,2010年(民國99年)四月七日,您回精舍參加進階課程後,胃痛難忍,無常訊息直降身上。醫師診斷罹病,雖經開刀、化療等,仍敵不過癌細胞擴散侵蝕至骨頭,農曆年前,您完全癱瘓,無法行走。記得,2011年(民國100年)一月八日是您最後一次「走」回精舍培福的日子。最終,二月二十一日,您捨報,好令人驚嘆!色身之危脆,您心識之安定!

罹病以來,您雖然深受病痛,卻依然每日定課不歇,依舊聽見您清亮的話聲。您說:「我把生病當成學習,學習如何『不受第二支箭』……有堅定的信仰,內心有很穩當的靠山……就沒有耗費心力、體力在負面想法上。所有我付出的,全部回到我身上……讓我感覺每一天都充滿光明與希望……。」聽著您句句出自內心的話語,真動人!剎那間,我看見菩薩示現人間,以病苦施無畏,布施著真誠、無懼給我們。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您色身的四大,正一一瓦解,「水」在洩堤;「風」在疾行;「地」在陷落;「火」在晃動。然而您沒有蹙眉,您的心依舊穩定,安穩的念佛。您的心隨著念佛聲,一聲接著一聲,最終以安詳之姿告別人間|您送了我們一份正法的禮物。不禁敬佩您,生命直到最後一刻,依舊燦爛莊嚴如蓮華,橫越了此岸彼岸,跨越了今生來世,令人悲欣交集。

1990年(民國79年),您就讀佛學研讀班。從1992年(民國81年)畢業至今,二十年來,您持續不斷地擔任法華道場志工。總在弘化堂,看見您真誠的笑容;共修會上、課堂上,看見您發亮的眼神;有人來參訪道場時,眼見您神采奕奕的講訴著法華故事;總在法華道場一磚一瓦中,觸見您喜捨布施的印記。從您的身行,彷若讀到《法華經》:「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當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法……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如今,再見到法華門外你供養的那棵羅漢松,彷彿護法般挺立。羅漢松,依舊風姿樸雅、蔥翠挺拔。您的身影,就像高潔的羅漢松,葉簇長青,永恆的守護法華經!您護法的心,猶如羅漢松的果實,果實從葉簇掉落,直落泥中,再萌芽,育成新株,更護世間,是永恆的供養!

佛陀永恆的微笑,支持著芸芸眾生,渡越生老病死之長河。您永恆的護持,守護著成住壞空的世間,永遠有正法!您的生命,猶如開敷的蓮華,今世華開蓮現,燦然於天地間,也鼓舞著有緣人開出生命的蓮華。

麗花居士,今生與您相遇的人,永恆懷念您!相信您——來世蓮邦化生,華開見佛,您將乘著悲願再來,再來潤澤群生。讓無常相續的人間,永遠有善行、妙法!您的慈心,永遠在人間!
–節錄自《香光莊嚴》104 期

香光尼僧團的發源地──香光寺

古剎光輝──香光寺
百年古剎綻光輝 香光法燈永傳續

香光寺

香光寺

香光寺,位於嘉義縣竹崎鄉,是香光尼僧團的發源地;也是一座超過一百多年的古剎。自1876年(清光緒二年)起,於現址安奉觀世音菩薩,是地方的信仰中心,寺名歷經「金蘭寺」而至今的「香光寺」。

1974年(民國63年)心志法師應邀晉山香光寺,後經1980年(民國69年)悟因法師接續在此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並於1997年(民國86年)啟用新建大雄寶殿,用法音迎接來自十方的眾生。

法師們在寂靜的山林裡,每日暮鼓晨鐘,過著簡單的修道生活。清晨,或伴冬日的星月,或陪夏天的微曦,在大雄寶殿開始早課。用深心唱出祥和的梵唄,為人類祈和平,為社會禱安康。以穩重安詳的步伐,在殿前繞佛經行,心懷深邃的悲願,步步追尋佛陀的足跡。祈願:聆聽世間的苦迫,度化眾生橫越苦海,到達清涼的彼岸。
(摘自:《誰在耕心田》古剎光輝─香光寺,P.21)

古剎光輝──香光寺 百年古剎綻光輝 香光法燈永傳續

古剎光輝──香光寺
百年古剎綻光輝 香光法燈永傳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