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慧學苑106年度皈依典禮

養慧學苑106年度皈依典禮
◎養慧學苑 報導

 養慧學苑106年4月9日舉行「皈依」典禮。禮請香光尼僧團方丈 悟因長老尼為皈依者做證明師。參加皈依者除台中當地外,更有遠從台北、台東、高雄地區來求授皈依,為的是給自己有因緣親近三寶、學習佛法。

 悟因長老尼開示,皈依是皈向三寶(佛、法、僧)。能得人身是可貴的,要珍惜此生,來學佛並皈依三寶。學佛是要學會看到自己的情緒、情感、感受,透過作功課能安頓身心,身心安穩才能照顧工作、家庭、鄰里。身心得到安頓後,看待事物會更澈底、更清楚。學習找到穩定自己的力量,才是打從內心的信仰。

 皈依者在聆聽證明師開示、及證授後,法喜充滿,內心清涼的成為佛門三寶弟子。yanghui01———-
養慧學苑
台中市西區403大墩十街50號
電話:(04)2319-2007、0963-691007
傳真:(04)2319-2008
http://yanghui.gaya.org.tw/

《那先比丘經》釋1──如何閱讀一部經

《那先比丘經》釋1──如何閱讀一部經
◎釋悟因

2-21-300這學期(96年上)要講《那先比丘經》。請大家學著如何看一部經。
一、首先,拿到一本經時可以有幾個入手的點:
 (一)先看有多少頁。
 (二)有幾個版本 (《那先比丘經》有兩個版本)。
 (三)這二個版本有何不同。
 (四)此經從何而出。
 (五)由誰譯出。
 再來則由經題入手。

二、看經的步驟
 古來大德說經有三個步驟:
 (一)解經題--那先比丘經
  1.經是何義?此為釋通題
  2.何為比丘?
  3.何為那先?
  4.何為那先比丘?
  5.何為那先比丘經?
 所以此經就是「以人名為經名」的經典。

(二)明譯人—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可以著意的點有:
  1.此經為何人所說?
  2.在何處說?
  3.說什麼內容?
  4.此經的體裁為何?
  5.這經是如何傳到我手上的?
  6.有幾個翻譯本?
  7.此經屬哪一派的主張?文中何處可以看到這個?

(三)正釋經
 其中才說序、正說和結說。

 「經」,是經題中的重要標記。何為「經」?符合佛教的法義和教理,稱之為「經」。

 這本經是那先比丘和國王的問答,出現於西元前二世紀後半,不是由佛金口所述,約佛滅後300多年產生,翻譯成漢文是在我國東晉(317~420AD),而此經發生的地點是在西北印度,大秦的舍竭城。

 這裡,值得留意的一點,經典在何處發生,經文中就會出現該地的語言、環境、關心的事項,因此這部經時常出現當時身邊的事物作譬喻。

 十二分經一是說經的體裁,一是說經的內容。《那先比丘經》在十二分經的運用,包括譬喻、問答、本事、諷頌,其中又以「論議」為最多。

 這部經出現的時間,是在部派佛教的初期,還沒有進入大乘佛教時期的作品。

 古文也許比較難讀,大家要多耐心來看中國字,少看注釋書,久了,自然也會通了 。

絆腳石的啟示--逆增上緣

絆腳石的啟示--逆增上緣
◎養慧學苑 報導

 養慧學苑「轉念人生講座」106年4月16日邀請南山方生寺住持、茲摩達司社會企業創辦人演觀法師,主題「絆腳石的啟示--逆增上緣」。

 風箏會飛,因為逆風;人會成長,是因為有逆境。絆腳石能夠突破是因為「轉念」,學習轉念讓絆腳石成為提升我們的動力。法師用個人的親身歷程的角度來看,絆腳石是個人的人生體會,而且每個人都踢過絆腳石。遇到絆腳石我們會生起負面情緒,想法是很消極、怨天尤人,惡性循環,為什麼老是倒楣?但人生不如意事百分之九九點九,但透過轉念把它轉成正確,開始進入積極性的規劃,並反省「隨緣了業」。以前遇逆境是抱怨,現在會想是我自己造的因,不要去怪罪別人了,反省做「了業」想。「隨緣了舊業,莫再造新殃」,現在我歡喜承擔。

 法師再以「茲摩達司社會企業實例」分享,並提出部落「四攝法」,布施,以購買取代捐款;愛語,了解他們文化與生活與他們充實交流;利行,以關懷傳遞宗教精神;同事,與他們共同一起執行的善法,參與及協助部落各項活動,如歲時祭儀、生命禮儀、傳統祭典……等。

 最後,法師以皮球來形容逆增上緣,皮球裏面是空心的,可不斷的充實,它保持柔軟與彈性,能屈能伸又耐磨、耐撞。越打它,它彈的越高,逆增上緣就是用皮球來示現。但球若洩氣,球內部變成實心,就像撞球一般沒彈性動不了。生活中逆境總是重重,就像許多絆腳石總會穩藏在人生的旅程中,踏到很痛、帶著很重,可是很好用。它能幫我翻越障礙,要有本事帶著它承受著這個重,所以我的未來不是夢。

 下次,「轉念人生講座」將於5/20(週六)舉行,見勛法師將帶領我們一起「正念轉向 幸福人生」,敬請期待。P0108-1———-
養慧學苑
台中市西區403大墩十街50號
電話:(04)2319-2007、0963-691007
傳真:(04)2319-2008
http://yanghui.gay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