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完成,原來如此不容易

為了要在紀錄片中真實呈現志工們的日常,導演得跟拍清晨4:00的健走;晚上的慢跑;約好的拍攝日遇雨不斷延期;場地臨時施工的噪音嚴重影響拍攝;不斷協調志工與長輩們的時間配合……。就像人生會有好多因素無法預料,紀錄片一個畫面的拍攝,可能得約上好幾次、拍好些天才能告一段落。

更不要說沒日沒夜的後製階段了。製片與我們分享,攝影拍了多少個小時,就要看完多少小時的片子,再去解構、重組、聽打、上字幕、配音樂、英文翻譯等等。原來一部20分鐘紀實短片,背後需要好多好多人事物的努力來成就(所以下次看完一部電影記得把後面偉大的工作人員名單給看完呀!)

辦在6/8端午節隔天的《晚緣》紀錄片講座,片中志工主角之一育慈,雙親一起現身支持女兒,令人驚喜不已。對於孩子加入晚緣志工團隊,育慈媽媽感到很有意義,直說:「孩子開始願意好好聽我把話說完。」晚緣的志工,不只在機構陪伴長者;回到了家裡,漸漸有耐心的傾聽,學習陪伴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

另外,志工主角紹韻也分享藉著拍攝,去看到陪伴的兩個面向,一個是陪伴重要親近的家人和朋友,學習沒有期待和要求的讓他人成為自己、做自己;一個是在陪伴的過程裡更看清自己,雖然還很多要調整改進的地方,但以溫柔的心態來走陪伴的路。

感謝導演製作群與志工們的用心,陪伴如此平淡無奇,畫面真實而感動。陪伴的意義,唯有陪伴當下的自己,可以收穫。

攝影:張鈞宏 Eric ChunHung Chang

文章出處:伽耶山基金會-台灣晚緣FB

088_news_cover

《那先比丘經》釋54──練習修行

◎釋悟因

在世間,有太多的事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怎麼有全部是自己喜歡的呢?也不可能全部是不喜歡的。心裡一直是處在動盪之中。

心裡一直在動盪,這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修行。

西方有一個人曾經這麼說,當我們坐在河邊,把我們的腳放到水裡面去洗,水一直流過去,你能不能洗第二次的腳?不能。

當我們在看境界的時候,當下現起的永遠就那麼一次情境。也許情境看起來很相似、很熟悉,可是你再看它時,它已經不是同一個了。

唐詩裡有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一首詩流傳得很廣。時間拉得比較長,一年,舊地重遊,桃花依舊,而那個曾經見過的人已經不在了。

生命的境遇,可能是自己與自己,可能是自己與他人、他境,會聚的當下就那麼一次機緣,沒有重來,沒有還原。就好像偶爾交會的兩條平行線,就一直是往前走下去。生命亦然,只有一直往前看。

這就是練習修行!面對無常,你了然於心。坦然面對無常,需要堅毅與沈著,更需要精進力,這是生命的靭度。

過往雲煙令人懷念、念人憶往,卻只能放下,不能太難過。這就是練習修行。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8:40—21:30。

修習四念住的利益是什麼?

《念住經》中提到,修習四念住的利益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憂苦,成就正道,體證涅槃。」

四念住訓練我們:以清明的心智,覺知當下,保持開放且全然地接納當下的身心情境,並藉著正知對現前的情境給予適切回應。四念住的重點在於培養人們能持續注意到自己身心內外的變化;在每個當下的清明覺察下,漸漸體會到萬事萬物的無常變化是不可抓取的;進而鬆脫對身心的執取,這是轉化結縛煩惱最重要的一步。如此便可以產生停止習氣造作的力量;了知所有苦痛生起的原因及消失的條件,有智慧地騰出更多的空間去消融現前的愁悲和憂苦。

隨著修行日漸加深,我們學會念住隨觀而不再作習氣的奴隸,並具足精進力和智慧去覺照,遠離了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綿密持續的念住修習,便能成就正道,體證涅槃。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16期《一本讀懂《大念住經》視讀經典(四)》專輯<四念住總結>:「修習四念住的利益:當下受用」

088_class_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