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悟因長老尼率眾至光德寺悼念淨心長老

高雄市阿蓮區光德寺住持、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於中華民國109年2月15日下午3點49分在高雄光德寺安詳示寂,享耆壽92歲。

因為淨心長老為白聖長老來台第一位法子,香光尼僧團亦是傳承白聖長老的法脈,故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特於2月20日下午帶領僧團法師、香光尼眾佛學院師生、居士等七十餘位,前往高雄光德寺悼念、讚佛。

淨心長老一生傳揚佛法,推行僧伽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這份荷擔如來家業的承擔力,為佛教、為眾生的行誼,是眾生學習的典範,祈願老和尚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廣度眾生。

S__5423117 S__1474656 S__5423113 S__5423114 8A24F6B8-76B5-4228-9486-C3D67E050BB7

《那先比丘經》釋68──空性的心

◎釋悟因

空性的心是當下的心,當下看到什麼事、說什麼話,這時如果有覺知,不會造惡業,而且身心平穩、不起波瀾。

身心的發展,這一生,可能在某時停泊在某處,可能逗留、打轉,這是當下的輪迴。它也可能依循某個方向,願力、理想或目標以及所有的認知,開啟另一個系統。由此,生命的軌跡就轉了個方向。如俗語所說,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生命故事有趣的地方。

然而,就像油燈的火焰,一個接著一個,焰焰相續,無常變化,我們的心念是如此,業行、行為也如此,點什麼油燃什麼燈,相續不變。也跟海水一樣,浪濤沒有一刻停息。

學佛,學習什麼呢?不是學佛了就不要工作、或者放棄事業。如果什麼事都不做,問題會更大。學佛是更清楚的看自己的身心,用一種檢視、旁觀的態度來看自己,這是需要的。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緣,就是「時間」,時間不停的流變,事件也不停的流變,我們的身心就在這個輪轉裡,不斷地觸境生心,形成一道心流,就像水流一樣。

不過,經典形容心流更像瀑流。「瀑流」,在高速鏡頭攝取下,水流其實是無數水滴的串連,然後串成片段、片段。同樣的,在快速的心流裡,由點滴而成片成串,似乎不曾中斷。

像海水,也像瀑流,「心流」不停地流動著,同時受到外境的牽引,走出不同的軌跡,這就是空性的心。也唯有空性,人才活得靈動而生意盎然。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3_1-03:30-05:56

如何求得身安?

102_class_cover

要如何求得身安?就是因為身不安,反而要在不安當中找到「安」。找到「安」以後,那個「安」的剎那又過去了,一切法都在生滅當中。修行就是要對治煩惱,但費心對治後仍然煩惱重重。此時此刻還在與煩惱糾纏的你,即使咒罵自己,也無法擺脫煩惱,誰又能把你怎麼辦呢?其實,只要如實去覺知煩惱的生起與滅去,不需要咒罵自己。

有東西打了我一下,第一步是先把它看清楚,到底是在怕什麼。如果看到鬼,也是要把鬼看清楚,看它到底是什麼個樣子。如果只是一直怕鬼,結果根本連鬼是什麼都沒看到,又為何要怕一個完全沒看到的東西呢?要先定下心來,學著去看清楚它,這就是「如實知」。

修學佛法就是讓自己「如實知」。身不安,要「如實知」;煩惱生起,要「如實知」,如此不斷地練習。等功夫純熟時,會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轉個身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藉著工作與他人的接觸等等,都是看住自己的心,好好用功的機會。讓自己每天至少有十五分鐘的時間,自己調理一下呼吸,或是讓自己沉澱一下,這不是為誰做,而是為自己做。看著呼吸時,不是要練習什麼呼吸的技巧,而是由中找到平穩與和諧。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4期《微言說禪 悟因法師說禪(三)》專欄<如實知,身心平衡>:「3在不安當中找到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