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92──生命「無有絕時」

◎釋悟因

「人以是故,生死無有絕時」,人,出生了就會有老病死,有生必有死,這是必然;死了呢?就一刀兩斷嗎?不是的,「無有絕時。」就生死、死生相續,沒有停止的時候。

「無有絕時,人故,本身不可得也」,句中的「人故」,意思是「故人」,人依然如故,但是再投生時,每一世都要經過「換身」,「本身」,本來的形象已不可得。

如此生死相續「無有絕時」,為此,那先比丘說了幾個譬喻,第一「稻穀喻」。

「譬如人種五穀生根,從根生莖葉,實至後得穀已,後年復種得穀甚多。那先問王:『如人種穀,歲歲種穀寧有絕不生時不?』王言:『歲歲種穀,無有絕不生時也。』那先言:「人生亦如是,展轉相生無有絕時。」

把五穀的種籽播灑到泥土裡,種籽就會生根發芽,一段時間就會開花結實,結了果實收割稻穀,稻穀部分食用,部分作稻種再播灑到泥土裡,來年「得穀甚多」,又收穫了很多稻穀。

這樣地播種耕耘到開花結果,年復一年「得穀甚多」、「無有絕時」。可是,後來收成的「稻實」,和剛開始種下的那一顆「稻種」,是同一顆嗎?不是。

為不麼不是?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不是同一顆?因為它們彼此的因緣已經變了。

人的生命,生死、死生相續,無有絕時,然而,人是故人,「本身」回得去嗎?如同稻穀喻一般,前後彼此經歷的因緣已經大不相同。

這裡要強調的,生命成長、再生是一個「過程」,經過時間洗禮,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這些因緣變化都滋養成就了個體的生命。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3_1-12:53-16:18。

香光尼眾佛學院師生 參訪佛館及春節燈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師生2月24、25日由院長悟因法師率領,前往佛光山參訪佛陀紀念館、春節平安燈會,除了欣賞聞名的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體驗科技弘法之外,也聽聞佛陀紀念館及美國西來寺的開山歷史。

為了實踐弘護知能的學習,佛學院新學年一開始就由院長率領師生參訪佛光山。院長勉眾:參訪是異地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願入寶山,打開心眼,增益修學。佛光山是佛寶聖地,道場如此興盛,代表台灣佛教的興盛,感恩有這樣的參訪因緣。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歡迎儀式中表示,這是雙方第一次正式見面,悟因長老尼非常慈悲,勉勵同學們在外除了增廣見聞,也要學習長老尼的慈悲。現今社會人心不安,更使人體認到佛法是世界的光明,身心安定了,社會和國家才能和諧。他歡迎大家蒞臨,並祝福大家增福增慧。

悟因法師感謝佛光山的招待,表示值此疫情之際,佛光山的運作仍是平穩而有條不紊,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他也認為「和諧」兩字很不容易,從道場的和諧,乃至人的和諧,佛光山作為楷範的道場,使人感到佛教很有希望。

師生們接著參觀佛陀紀念館本館,巡禮莊嚴的殿堂建築,並至玉佛殿頂禮佛陀真身舍利,獻花供佛。沿路透過導覽,同學們認識到佛光山歷年的活動,在弘化知能上增長不少見聞,也參觀許多珍貴的佛教文物。

在茶敍時,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為參訪師生介紹佛陀紀念館的開山歷史和購地過程,還有在美國如何從最初的小教堂,發展到後來西來寺等十數二十間海外道場。他勉勵同學們廣結善緣,也風趣地表示自己出家以來,心境愉快,也更年輕了,並分享佛法如何能為人生帶來富有。

晚上,在欣賞佛陀紀念館精采的燈光秀後,師生們前往法寶館和藏經樓的科技體驗區參訪,並體驗VR互動體驗等科技弘法,例如用人臉辨識技術,化身為可愛的小人物在虛擬世界參訪佛剎,學習科技如何與佛法教育結合。

hkbi_1100224_01 hkbi_1100224_02 hkbi_1100224_03 hkbi_1100224_04

新書分享:《慈心海福聚:共集「心」福氣》

2021metta2021年香光尼僧團方丈 悟因法師送給大家的新春祝福語是「慈心海福聚」。此法語出自《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意即若以慈心對待眾生,所積聚的福德將如大海一般不可稱量。

從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平息,一旦國內外有任何疫情變化,總是令人緊張。畢竟病毒不分國界,全球息息相關,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因此在新的一年開始,如何修學「慈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平安自在,就顯得很重要。

今年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因應「慈心」的主題,特別編製《慈心海福聚:共集「心」福氣》隨身書,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認識慈心」,包括認識慈心、修學慈心的利益、慈心的修習方法。第二部分「慈心修習」,收錄香光尼僧團法師撰述的十則慈心觀文,可以藉由念誦、隨文作觀,開啟慈心。第三部分「慈心行動」,邀請大家一起慈心行動,積聚眾福,共集「心」福氣。

本書亦有製作電子書,您可以線上閱讀,亦可透過法師們錄製的語音導引,念誦、隨文作觀,開啟慈心。連結網址:http://gaya.tw/metta


【目次】
■悟師父的話
■編序:慈心,積聚眾福!
■認識慈心
一、慈心是什麼?
二、修學慈心的利益
三、慈心的修習方法
■慈心修習
一、為新冠肺炎疫情祈福:謹守大自然的法則
二、為新冠肺炎疫情祈福:匯聚一切友善力量
三、防疫慈心觀
四、慈心放鬆
五、慈心照護疼痛
六、慈悲祝福
七、友善關懷 慈心相繫
八、幸福洋溢 慈心守護家
九、慈心胎教:慈愛與寶貝同在
十、慈心胎教:爸媽的寶貝
■慈心行動
一、慈心好清醒
二、慈心好飲食
三、慈心好家庭
四、慈心好工作
五、慈心好療癒
六、慈心好舒活
七、慈心好安
■編後語:慈心,共集「心」福氣


【索書訊息】
紙本書索取,請洽香光尼僧團各分院

◎香光山寺
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頭寮路276巷75-1號
電話:03-3873141
http://gaya.gaya.org.tw

◎香光寺
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1號
電話:05-2541267
http://xianguan.gaya.org.tw

◎紫竹林精舍
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
http://zizhulin.gaya.org.tw

◎安慧學苑
嘉義市東區文化路820號
電話:05-2325165
http://anhui.gaya.org.tw

◎定慧學苑
苗栗市福星街74巷3號
電話:037-272477
http://dinghui.gaya.org.tw

◎印儀學苑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6號
電話:02-23946800
http://yinyi.gaya.org.tw

◎養慧學苑
臺中市西區大墩十街50號
電話:04-23192007
http://yanghui.gaya.org.tw

頓悟跟漸修的差別是什麼?

126_class_cover

【由神秀與惠能偈頌說起】

在《六祖壇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五祖弘忍大師如何尋找傳人以繼承衣缽的故事。

那是惠能來到黃梅的那年,弘忍大師已高齡七十多歲,他要求弟子們每個人都要作出一首偈頌,原則是「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以表達對佛性的領悟,而且特別強調「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這可說是一項非常重大的宣布。

當時一向受弘忍大師看重的神秀呈上的偈頌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惠能所作的偈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兩人所寫的偈頌,後來成為中國禪宗分漸教與頓教的根本依據。

神秀的偈頌是將「身」比喻成菩提樹,「心」猶如明鏡的臺座。「時時勤拂拭」的「拂」字是指去除塵埃。當鏡子有灰塵時,要把它擦乾淨,鏡子才會明亮。「勿使惹塵埃」是說修行應該要精進,才不會使如鏡之心惹上塵埃,以致無法映照出事物原本光明的面貌。

惠能的偈頌則是先區分出「樹」與「臺」是有相的身、心,而「菩提」與「明鏡」是無相的自性。「菩提」與「明鏡」不是「樹」與「臺」,所以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第三句「本來無一物」說的即是自性,自性本空,無一物可得,又「何處惹塵埃」呢?

弘忍大師看了神秀的偈頌後,認為他還沒有見到本有的佛性,凡夫依之修行,即能不墮落,但是如果想依之而覓得無上菩提,則是不可得,必須見到自己的本性才行。

弘忍大師對惠能的偈頌也給予「亦未見性」的評語,直到弘忍大師為惠能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惠能才豁然大悟,原來一切萬法都不離自性,所以就對弘忍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弘忍便知道他已經了悟本性,便將衣缽傳給了他,成為禪宗第六祖。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

「勿使惹塵埃」、「何處惹塵埃」這兩句偈頌是明顯的對比。依照學者的研究,說定中國禪宗六祖的是神會大師,當時惠能大師已經圓寂,他認為真正得到弘忍大師衣缽的是惠能大師,而抨擊神秀的禪法是「漸教」,推崇六祖的禪法是「頓教」。但是否有一個界線可分出是「頓」或「漸」呢?

大乘佛法現在漢傳佛教的修學,與中國禪宗的祖師強調的都是「開悟」,開悟然後就可以成佛。但這是說「理」的悟,所有的修學都必須要先悟「理」,這是事修的基礎,修行還是要漸修,不是一蹴到究竟位悟「理」就可以成佛的。不論是修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要如法地、次第地進入修法,至少要悟「理」與「事」以及「頓」與「漸」是有步驟、階次的。所以,修行是要漸修的,神秀大師的偈頌是無誤的。

「頓」與「漸」看似對立,但只是在下手處、方便處不同,強調的都是斷煩惱,要少事、少業、少煩惱。「法」是一個,不會是兩個。那麼,為何會有八萬四千法門?或是南傳、北傳、藏傳佛教,或是大乘、小乘佛教呢?這是因為「法」要因應根機,根機有差異,「法」便有不同。佛陀所說的都是同一「法」,只是角度不同,大乘根器者由大乘心聽的就是大乘的「法」,如果「法」儘管是大法,若他是小乘心,所聽的還是小乘的「法」,這是容器的差異。

所以,「理」不可不知。當我在看南宗與北宗,有時對立是人為的,應該要處理的是「理」與「事」、「法」與「根機」,或是修學的依戒、定、慧,這個是無庸置疑的。

中國的禪修,有的人說要以「理」為主,就不重視戒律了,結果就顛三倒四的,只會說一切都是「空」,喝酒就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好像「理」懂了,結果行為根本不符合佛法。像這樣的人,你就教他以腳用力踢牆壁,問他:「會不會痛?」他一定會說:「會啊!怎麼不痛呢!」你就再跟他說:「四大皆空,但因為你的腳不空,你才會痛啦!」

戒律還是要持守,禪定還是要修習,可是持戒與修定常常是要漸修的,沒有人持戒立刻就可以全部都清淨無染的。所以,修法重點你一定要清楚。平常的事修,是要去除我們自己的習氣、習慣、習性,這些不是你懂了以後,一夕之間就可以立刻全部清淨無染的。
事相要怎麼修?我的主張是「觸事即真」。要認真地看待它,就是要負責。我們現在是多元社會,面對的都是無常、苦、空的。但是你的心也在這無常的流動當中,你知道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有戒、定、慧。所以,一定要穩定下來,才能掌握得住「理」。它絕對不是靜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六祖大師雖不認得文字,尚未受戒,只是在家身分,但是他一聽佛法,就掌握了「理」。而且他掌握了「理」以後,不論在家上山砍柴或在叢林中舂米,他的身心都泡在「理」裡,做自己的禪修,很快就可以來指點別人,也就無怨無悔。
你在世俗裡,又能保有自己的方外性格,要有一種自足,在無常動盪當中,不忘記自己的知見,不忘記自己的修學,如果一直能思惟三法印,這就是「法」。

【頓漸是同一法】

明朝的憨山、紫柏、蕅益與蓮池四位大師中,個性比較強烈的是紫柏大師。他那時發現佛教界不重視「知」,忽視教理的研討,大眾一心一意只追求開悟,古德們千辛萬苦所翻譯的藏經無人聞問,也無人能懂。大眾渴求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所修的到底是否正確?可以用何種方法來驗證?

所以,紫柏大師就倡印《嘉興大藏經》,重申藏經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大眾的重視,經典可以繼續流傳在世間。

他到處去化緣,化緣時就會讓發心者寫下祈求的事項。有人祈求能早生貴子,有的祈求登科及第,有的祈求天下無災無難,或經商平安,或生意興隆,或身體康泰、小兒易養等。出家人則祈求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等等。這些祈求在《嘉興大藏經》裡一條條地記載下來,它說明了世間人們的渴求。

紫柏大師倡印《嘉興大藏經》,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讓人們知道有一部大藏經,認同了這一件事情,而且這份認同會讓他們產生一份信心,同時構成社會的和諧穩定。但是我們自己要能夠回應這些東西,要看到有一份「理」在流動、流轉,有「法」在流動、流轉。而且居士們會覺得自己也參與了一份,在參與當中,他發現透過祈求,就有解決困難的希望。自古就有這些「法」在流動、流轉著,這個就稱為「法輪常轉」。

所以,同樣一件事情,哪一個是究竟法,哪一個是世間法?同樣一個「法」,在家人渴求的與出家人渴求的雖有不同,但同樣的是內心有個「欲」,也就是「希望」。這就猶如鏡子一般,所映照的就是個人的渴求,這修法是「頓」還是「漸」?這就要端視如何看待目前的想望與遠方的目標而定。「法」不論是「頓」或「漸」,仍然是同一個「法」,兩者看似對立,實則都是同時存在的。

◎節錄自<悟因法師說禪(四):以心印心 燈燈相傳>,《香光莊嚴》,1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