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寺慶祝佛誕──推出「捐發票做公益‧選好書長智慧」活動

香光寺慶祝佛誕──推出「捐發票做公益‧選好書長智慧」活動

105年香光寺為慶祝佛曆2560年佛陀誕辰紀念,於105年5月15日特別推出「捐發票做公益‧選好書長智慧」活動。承辦此活動之「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表示活動當日8:30至下午2:00,民眾只要捐贈105年3-5月之有效紙本統一發票2張,即可兌換挑選自己喜歡的好書1本。活動所募得之發票將全數捐給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慈善單位。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捐發票做公益‧選好書長智慧」活動。

□活動時間:105年5月15日上午8:30至下午2:00
□活動名稱:「捐發票做公益‧選好書長智慧」
□活動內容:凡民眾捐贈105年3-5月之有效紙本統一發票2張,即可兌換圖書1本,募得發票將全數捐給「嘉義市腦性麻痺協會」、「嘉義市盲人福利協進會」、「財團法人若竹兒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慈善單位。
□主辦單位:香光寺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

香光寺慶祝佛誕──推出「捐發票做公益‧選好書長智慧」活動 □活動時間:105年5月15日上午8:30至下午2:00

香光寺慶祝佛誕──推出「捐發票做公益‧選好書長智慧」活動
□活動時間:105年5月15日上午8:30至下午2:00

人與人的關係:相互尊重的故事

人與人的關係:相互尊重的故事
◎釋悟因

2-21-300 人與人的關係概稱為「人際關係」,其實是以「人」為主體,涉及很多層面,可能包括自然環境、空間距離、道德規範、價值觀以及社會群體等多種要素。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何掌握原則?如何學習應對的技巧,是人們立足社會值得學習的。

在佛教的戒律,比丘、比丘尼戒有很多這方面的規範。在比丘尼戒有一條戒叫「不可在生草上大小便」[註1]。「生草」,有生命的草。如現代人的常識,公園的草不可踐踏,當然也不可以讓寵物在上面大小便。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眾多關係面向的一種: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不可在生草上大小便」,這似乎是一般「公民與道德」的教材。佛陀以此教誡比丘尼是否太過微細了?其實從這條戒的制戒緣起去看,它不只涉及公共道德,還涉及空間使用、價值衝突,以及群體特性等多元面向。是「人際關係」很有趣的題材。

這條戒的制戒緣起如下:
「爾時,婆伽婆[註2]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去比丘尼精舍不遠,有好結縷草生。時有諸居士數來[註3],在中坐臥調戲,或唄或歌或舞,或有啼哭音聲。亂諸坐禪比丘尼。諸比丘尼患之。居士去後。以大小便糞掃置草上。諸居士還來在中戲。時諸不淨污身及衣服。以此不淨污草。草遂枯死。」[註4]

比丘尼的精舍建在有好草的附近,這裡空氣好、適宜禪修;而有好草的地方,人們也常常來此賞遊,或嬉戲或唱歌跳舞。同樣一個花園,形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需求。

這故事也適用於現代。住公園附近的佛寺被來來往往的遊人、車輛干擾,終日不得安寧。雙方不愉快告起來,請警察來取諦。警察怎麼作公親呢?兩造各有不同的價值觀。一個說,我們在修行、提昇人間的淨化;對方也說,我們唱歌跳舞也是淨化身心。…

我在1996年在印度菩提伽耶講這條戒時,就開放讓學員彼此辯論。八十幾位來自世界各國的西方尼僧們彼此論辯,談得很是高興。人與人之間,族群多元,使用一個共同的空間,由於彼此價值觀不同而有不同的訴求。這是人類有史以來一直面臨的問題。有沒有標準答案?沒有。

宗教人士就比較優勢嗎?不盡然。這方的人說他是提昇、他要持戒、禪修;另一方的人也說要行他們的法,你覺得重要他不覺得重要,各說各話不能解決問題。如何各行所是又彼此相安無事,自然要想辦法。…

在時間、空間的交錯點上,什麼是大原則什麼是小問題,如何將心比心設定共同的規則。例如我們建停車場規定幾點到幾點不能停車,門窗就用雙重玻璃,…各自要思考解決的辦法。

佛法談世間的根本問題在「關係」。人際關係是社會科學的一環,也是佛教「緣起觀」的觀察與應用。
(本文緣於105年新營妙法寺三壇大戒圓滿,4月22日新戒宏德、宏慈到香光寺問余學戒如何掌握原則,因以案例說明。)


[註1]原文:「若比丘尼在生草上大小便,波逸提。」
[註2]婆伽婆是梵語,或譯薄伽梵,指佛陀。
[註3]數來,常常來、多次來。數,讀ㄕㄨㄛˋ,次數很多。
[註4]《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冊,頁739。

《一切漏經》簡介

《一切漏經》簡介
◎釋見晉

《一切漏經》係南傳上座部巴利藏《中部》第2經,其注釋《一切漏經注》輯於覺音論師於五世紀彙編的《中部》注釋書《破除疑障》(Papañcasūdanī)中。公元六、七世紀,法護論師又為注釋書作「疏鈔」(ṭīkā)。sabba

本書由巴利原典,中文翻譯整篇《一切漏經》及《一切漏經注》,並為此譯撰寫〈導論〉及許多寶貴的註腳。註腳多取自法護論師《一切漏經疏》,一些係根據當代巴利經論學者菩提長老的講解。

《一切漏經》綱要式的記載佛陀所說的修行方法,以知見「如理作意」和「非理作意」為始,經由「體見、防護、受用、安忍、迴避、除遣、修習」七種方式斷除諸漏,是實修的最佳指引。

《一切漏經注》更根據上座部阿毗達摩教義,詳釋經中所述的修行方法和進程。例如:採十七剎那心路過程的法義,以眼門心路說明眼根防護;又如:詳述聖弟子證道前的觀修內容。凡此皆對好樂研修南傳上座部教理及禪法者,在行解相應上有實際的助益。

注釋文獻以南傳上座部教義為出發點,逐字逐句注釋每一部經典,是上座部解經的重要依據。然而注釋文獻與經義仍有分歧處,本書〈導論〉對之有頗具啟發性的探討。


香光書鄉出版社
《一切漏經注:巴漢校譯與導論》

僧伽永固的磐石──香光尼眾佛學院

僧伽永固的磐石──香光尼眾佛學院


小地方 大悲願 覺樹人華 傳承香光


香光尼眾佛學院為一所培育宗教師的園地,座落於嘉義縣竹崎鄉。1980年(民國69年)由悟因法師晉山創辦,並擔任院長迄今。
hkbi700
自創辦以來,院長始終不變的堅持是:「傳承佛法是僧人之責,縱使佛學院最後只剩一個人,還是要繼續辦下去。」因此,雖披荊斬棘,依然秉持佛陀悲智行願的精神,致力於培養解行並重的佛教師資與弘化佛法人才。堅信唯有健全僧格的出家法師,才能化育出正信正見的在家居士,將佛法的恩澤濡沫十方。

本院以培養健全僧格為教育方針,目的在造就具備奉獻精神、恢宏器識及弘化知能的宗教師。有關學制、課程、師資、設備等,如下:

學制為四年,招收出家尼僧;亦附設一年制的「行者學園」,令有志出家的女眾,長養出離心、菩提心,以辨識和穩固出家的本願。

課程規劃:分為解、行、執事、弘護、生活五個學習領域。不僅兼顧普遍性與個別性的需求,並於1986年引進意象教學法,讓佛法以系統化的方式,與生命自然地對話。又自2014年起,通過「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認證之課程,授予大學學分證明。

師資方面:早期延請教界學有專長的法師,其中包括:白聖長老、聖嚴法師、恆清法師、會性法師、常覺法師、菩提長老、性空法師……都曾蒞院上課。經三十多年的努力,目前院內也栽培出教學經驗豐富的尼僧師資,以教授佛學科目。其餘人文社會學科則遴聘專家學者授課。

設備方面:雖生活儉樸,物質簡單,然環境清幽並具備各項完善的教學設施,是修學佛法的好園地。尤其佛學院圖書館與國內外圖書館館際合作,其豐富的圖書資源和與時俱進的數位資訊,更是佛學院辦學的重要後盾。

培育僧才是佛教千年樹人的志業。三十餘年來,除臺灣以外,還包括馬來西亞、緬甸等地,共栽培近二百位畢業生,於寺院弘化、文化出版等各方面服務奉獻,皆住持一方。佛學院秉持院長創院的初衷,堅持培育佛教宗教師的理念,辦學不輟;志在推展佛陀弘法利生的人間志業,續佛慧命。摘自《耕心田》


香光尼眾佛學院
604 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電話:886-5-254-0359 傳真:886-5-2543213
http://hkbi.gaya.org.tw/
hkbi-a700

105年度僧院體驗營「淡泊最有味」暨授沙彌尼戒典禮

105年度僧院體驗營「淡泊最有味」暨授沙彌尼戒典禮
◎香光尼眾佛院報導

105年度僧院體驗營暨授沙彌尼戒典禮,於4月23、24日舉行,主題為「淡泊最有味」。旨在讓學員體驗看似平淡,內在卻喜足而豐盛的僧院生活。

首日課程「菩提心味」邀請副院長上見下可法師主講,學僧寂海法師與見澧法師擔任助教。透過「勸發菩提心文」的經文唱誦、影片會談、簡報講解,引導學員認識菩提心的深意,與發菩提心的因緣。副院長表示: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無限潛能,要學習尊重自己的佛性,以感恩心發願,菩提心便有如大乘佛法的鑰匙,能啟發生命的能量。

晚課共修後,由教務長上見下融法師講授「梵唄與修行」,授課內容兼顧理論與實務的面向。分享個人的梵唄經驗,並解說梵唄在佛教儀式的角色與意義。接著,以營隊期間的早晚課誦、叩鐘與受戒儀軌,說明梵唄的內容與精神。融法師表示梵唄是大乘修行的法門,傳達了對法的信念。若能在觀察音聲的生滅中,體會緣起性空,便能與法相應,和修道結合。

翌日上午為沙彌尼授戒典禮,恭請上悟下因長老尼為得戒和尚尼、上心下鏡法師為教授阿闍黎,為戒子廣慧師、見聞師、蓮圃師與印文師授戒。典禮當日有戒子家屬親友、體驗營學員、香光山寺研讀班學生,以及學院全體師生等,逾一百五十餘人觀禮。下午「緣滿圓滿」單元中,戒子們發表受戒感言、學員分享兩日來的點滴與收穫,以及師長的勉勵提攜。兩日的營活動就在彼此的交流分享中,劃下美好的句點。

105.4.24授沙彌尼戒典禮 恭請上悟下因長老尼為得戒和尚尼、上心下鏡法師為教授阿闍黎,為戒子廣慧師、見聞師、蓮圃師與印文師授戒。

105.4.24授沙彌尼戒典禮
恭請上悟下因長老尼為得戒和尚尼、上心下鏡法師為教授阿闍黎,為戒子廣慧師、見聞師、蓮圃師與印文師授戒。

105.4.24 僧院體驗營暨授沙彌尼戒典禮

105.4.24 僧院體驗營暨授沙彌尼戒典禮

hkbi-all-2-700
IMG_0297(6)


香光尼眾佛學院
604 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電話:886-5-254-0359 傳真:886-5-2543213
http://hkbi.gay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