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依自性清淨報身佛

歸依自性清淨報身佛
◎釋悟因

2-21-300 歸依僧,歸依自性清淨報身佛,回歸自己的本願,願菩提,行菩提,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共成佛道。

 我十一月十三日去佛光山說戒,戒子很多,有360位。我在佛光山的佛學院大禮堂,男眾戒子、女眾戒子都在。那天是星期天,前一天他們剛受完沙彌(尼)戒,我講「如何做出家人──出家人的本份」,講七十分鐘。

 我告訴他們:出家人是剃光頭,每天早上起來摩摩頭、拉拉耳垂,告訴自己:我是一個出家人。這是一種動作,也在肯定自己,告訴自己:「我歡喜,歡喜自己是一個出家人。」

 然後下床穿僧鞋,念一個偈頌,「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迴護,若於足下喪身形,願汝即時生淨土。」《毗尼日用》中,有很多這些舉手投足的觀照。

 初入佛門的修學,不須要講很深的義理,就從最基礎的,從發菩提心開始。《毗尼日用》每個偈頌,都是「當願眾生」,三歸依也是「當願眾生」。

 「當願眾生」,是對眾生的悲憫,希望眾生同我一樣,得解脫、證菩提。這是教導初學者發菩提心的入門。

 去佛光山演講回來,昨天與你們過堂,教你們如何捧缽。居士在一旁看了,有居士問我:「師父!那缽很重嗎?為什麼需要兩隻手捧?」

 我想,也對,教大家雙手捧缽,是在說行儀。我本來想回答他,你一隻手拿缽,那另一隻手做什麼?一直講規矩,沒有人喜歡聽。

 我真正要說的,此「重」非彼「重」。不是輕重的重。三衣一缽,這是被認同的符號,這缽可以接受天下人的供養,這是重還是輕?

 教大家捧缽,有人認為我是在說威儀、規矩、制度,也沒錯。把缽捧起來,表示行儀。拿東西不要拿在腰以下,以前常聽人說:持戒持物要在肚臍以上。若在以下是不恭敬。因此佛桌的高度不會低於腰以下,持物供養父母都持在胸前,人體工學,這是恭敬。

 雙手捧缽,言外之意,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這身心不再拖累很多東西,只以一缽安頓三餐飲食。飲食是道,取得衣食來源也是道,怎麼吃也是道。用一缽,接受天下人的供養,滋養色身;也用這缽,與眾生結緣。

 說禪,從有形的缽說,你接受這法器,也從這缽放進自己的身心。說法,可以說得巨細靡遺,有時也說不盡。以一缽、一件袈裟,都可以說禪。

 這一缽飯很重,其實缽不重,真正的重是重在什麼地方?我們承受的是天龍八部、土地龍神的供養,以及居士的護持、社會的護持,我們出生在社會有信仰的地區,可以安心辦道……

 我們承受了這麼多,怎麼來受用這份虔敬的供養?

養慧學苑 106年佛學研讀班 期中聯誼課程──惠蓀林場一日行

養慧學苑 106年佛學研讀班 期中聯誼課程──惠蓀林場一日行
◎養慧學苑 報導

106年3月19日是養慧學苑佛學研讀班一年一度的期中聯誼課程,在惠蓀林場揭開序幕。

都市叢林中充滿鋼筋水泥,天空的視野被一棟棟高樓占據及pm2.5的空氣;在大自然中的美麗蔚藍的天空、廣闊的森林、清新的空氣是都市中絕無僅有的,學員們帶著家人、親屬一同歡喜的參與步道踏青、森林步道的漫遊、孩子們在寫生中盡情發揮畫畫,瑜伽老師帶領做伸展瑜伽。

寬廣的草原上,各班團康競賽活動展現無限潛力及滿滿熱力,並即興利用各種道具打扮出佛與菩薩。裝扮成教主──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後,並向大家介紹佛與菩薩的願力及象徵。使大家了解「佛」與「菩薩」的慈悲、願力,為利樂一切眾生在娑婆世界中,度化有情眾生們熏修佛法使生命更光明及離苦得樂。

期中聯誼活動的目的為讓學員徜徉大自然並身心放鬆,增進全學苑學員對彼此的認識、活動量的提升。同時家人、眷屬們在期中聯誼活動中,對佛法更深一層的認識,學佛是很活潑有活力的,法師們讚歎著學員的無限潛力。

歸程前,法師們帶領學員晚課共修,慈心回向所有世間及山林大地眾生。學員們身與心滿載了正能量,並拍下合照並記錄滿滿的無限回憶。A01B01
B02
B03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
養慧學苑
台中市西區403大墩十街50號
電話:(04)2319-2007、0963-691007
傳真:(04)2319-2008

http://yanghui.gay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