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47──業、四食與六趣

◎釋悟因

「眾生」,指有情生命,有六趣或稱六道眾生,也就是說眾生有六道不同的去處: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身相、壽命等福報各各不同。

眾生為何會成為不同道的眾生?與「業」有關。

業,一般來說有身業、語業、意業三種。身、語、意三業何業為大?意業為大。內心所思所想,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宇宙萬象、萬事萬物,皆由心之所起、也與他所用的食物有關,「食」,巴利語āhāra,是滋養眾生生命的物質,任何生命都需要「食」才能延續壽命。

食有四類:「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本人曾在《香光莊嚴》 談過〈生命的奧祕:四食〉,在此不再多述。

眾生對於生命基本來源的四食所起的意念,是生命「趣向」的重要元素。四食所取,而逐漸傾向不同的長相、顏色,吃什麼樣的東西變成什麼樣的體質,吃什麼樣的東西變成什麼樣的皮膚。

以蝴蝶而言,它吃什麼東西,就會變成什麼樣的顏色。上次提到一個主題「斜張橋」,談老鷹的生命故事:老鷹為了生存,為了取得食物,結果白天飛行的習性就主動調整為夜晚,很活絡的處理牠自己的生存問題。

為了食物取得更容易,意念之所起,改變身語行為,這是每個生物自我內在的自然平衡。

什麼是「業」?業與四食的取用有關,更與六道的趣向有關。業與四食、六趣的關聯,前者是入力,後者是出力,入與出之間的互動,是一個有機的循環。

每一個人都有服務世間的機會,也具有服務世間的能力,而這些機會、能力都是自己可以培養的。

生命歸趣何處,當慎思、明辨、抉擇。

文章出處:

  •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1之11:55-12:54。
  • 釋悟因〈生命的奧祕:四食〉,《香光莊嚴‧第八十五期》,民國9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