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來家,不動相應

初地菩薩的無始生死之苦,幾乎已經滅盡,所滅的苦如大海水那樣的多,而所剩餘的苦,猶如二、三水渧而已,所以此地名為「歡喜」。

生如來家,不動相應──見晉法師

  初地菩薩所證得的境界是什麼情況呢?
  菩薩行者一旦證悟法性,發起如上的勝義菩提心,即具有八種功德勝利之相:

  一、地位超過:「超凡夫地,入菩薩位」。這時,他超越凡夫的修行境界,部分證得佛的法身,登入初地菩薩的聖位。
  二、家超過:「生如來家」。他生於「如來家」,行如來道,相續不斷,必成如來。
  三、種族超過:「無能說其種族過失」。由於以六波羅蜜等為如來家法,故其種族清淨,無有過失,其種姓無可譏嫌。
  四、道超過:「離世間趣,入出世道」。他出離凡夫有漏的世間道,進入無漏智所行的出世間正道,得以出離三界。
  五、法超過:「得菩薩法」。他得到以大悲為心髓的菩薩法。
  六、住處超過:「住菩薩處」。他善巧的住在菩薩正處──不捨世間方便,而又不染著世間。
  七、行超過:「入三世平等」。他入於三世平等,不住著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法,入於空性的境界,與一切聖者的空性智慧平等。
  八、決定超過:「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他被視為是出生於如來家的真實佛子,從此能荷擔如來家業,紹隆佛種,令不斷絕,而且必當證得無上菩提。

  安住於這樣的境界,名為住於初地「歡喜地」(梵pramudita bhum),又譯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初地菩薩的無始生死之苦,幾乎已經滅盡,所滅的苦如大海水那樣的多,而所剩餘的苦,猶如二、三水渧而已,所以此地名為「歡喜」。 由於初地菩薩的志樂如大山王般不可動搖,所以是「以不動相應」。

摘自:《華嚴經.十地品》導讀──歡喜地 pp.75-77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
photo by Jenhai

《經集》〈毀滅經〉- 05

《經集》〈毀滅經〉
106 沉湎於女色,愛喝酒,
好賭博,將一切所得揮霍一空,
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郭良鋆譯《經集》(Sutta-nipāta) 〈第一品 蛇品.第六章 毀滅經〉
To be a rake, a drunkard, a gambler, and to squander all one earns — this is a cause of one’s downfall.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Narada Thera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kn/snp/snp.1.06.na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