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佛教典故(三) 鸚鵡與禿梟《佛說長者音悅經》

「鸚鵡」佛教典故(三) 鸚鵡與禿梟《佛說長者音悅經》
◎釋見晉

  很久以前,有位國王在寢宮休息時,聽到鳥兒特殊且悅耳的鳴唱,深深被這美好的音聲吸引,馬上清醒過來,詢問左右侍者:「剛才宏亮清澈的鳴唱,發自什麼鳥呢?」侍者稟白:「剛才王宮上,停駐了一隻奇特而美麗的鳥兒,羽毛有著五種絢麗的顏色。鳥兒快樂的鳴唱之後,就飛離王宮了。」

  國王隨即遣派眾人,有的步行,有的騎乘,持續的尋求許久,終於尋得這隻音聲、羽色俱美的奇鳥。
奇鳥原來是隻珍貴的鸚鵡,國王非常喜歡牠,以真珠、珠璣、水晶、琉璃、珊瑚等五色珠寶,打造精巧的飾品,來莊嚴打扮牠。國王常將鸚鵡帶在身邊,愛不釋手,無論晝夜,頻頻看顧,對牠疼愛有加。

  後來,一隻禿梟鳥飛來停在宮殿之上,瞧見鸚鵡與國王間的互動親密、感情深厚。禿梟觀看許久,對於獨得國王優寵的鸚鵡,心懷嫉妬,想將一切佔為己有。牠假裝隨喜讚嘆鸚鵡,斜著眼向對方打聽受寵的因緣。

  鸚鵡誠實的說明與國王相遇的經歷。當禿梟知曉國王一開始是被鳴聲所打動,心中自以為是的計劃著:「簡單!我也來大聲鳴叫一番。國王若聽到我特殊奇異的鳴聲,就會轉而專寵於我了!」

  禿梟特別選擇國王臥息之時,飛到宮殿上,用盡力氣尖聲鳴叫,久久不停。國王驚覺,寒毛直豎,詢問左右:「這是什麼怪異的聲音?讓我感到驚嚇怖畏。」
侍者稟白:「這是禿梟鳥的鳴叫聲。」國王感到身心很不舒服,促遣大眾,四處追補。

  禿梟看著大陣仗的人馬前來,洋洋得意的認為自己果真超越鸚鵡,國王將要迎己入宮,享受更殊勝的榮華富貴。沒想到,國王卻令左右拔去禿梟的羽毛,好讓牠不能再飛到寢宮之上,胡亂鳴叫。

  沒了羽毛的禿梟,只能一步步走回平常生活的田野。當其他鳥兒紛紛前來慰問,這到是怎麼一回事時,禿梟把責任全部推到鸚鵡身上。禿梟不停的誹謗、責難鸚鵡,卻半句也不提自己貪圖利養、心生嫉妒以及判斷失算的過失。

  佛陀說:
善好的音聲,來自善好的心念,將能招福;
惡聲惡語,來自壞的心念,將會致禍。
  禿梟的罪報由己,卻反而推卸責任,遷怒鸚鵡,誹謗對方。像這樣嫉妒優於自己的人,故意誹謗打擊對方,而且貢高我慢,不肯腳踏實地努力提昇自己,是無法正面建立起自己地位的。
  貪心、嫉妒讓人失去理智,反將導致燒灼自己身心的禍害啊!
1060827---
——-經典原文(節錄)——–
佛言:
「善聲招福,惡聲致禍。
 罪報由己,反怒鸚鵡。」

「昔嫉鸚鵡,即被毒患。
 今嫉如來,獲痛難言。
 貪嫉燒身,何況苦難。」

佛重告言:
「當未來世,多有貪嫉弊惡之人,
 誹謗貢高,相求長短,是則自燒痛哉。」
–《佛說長者音悅經》(CBETA, T14, no. 531, p. 809a26-c17)

《那先比丘經》釋10──再談苦與樂

《那先比丘經》釋10──再談苦與樂[註1]
◎釋悟因

2-21-300 「樂受」,快樂的感覺有三種相,哪三種相呢?在巴宙翻譯《那先比丘經》是說,一種是更好(善),有的變成惡法,有的是無記。

 「樂受」怎麼變成惡法呢?就像喝酒,喝的時候很快樂,好像所有的壓力都解除了。但是酒喝過後開始頭痛……事實上我沒有喝過酒無從知道,有居士跟我講,酒喝多以後,感覺到迷迷糊糊,酒入愁腸,什麼事情都忘記了,但是過後頭一直痛。所以它是善還是不善?對原來的問題有沒有解決?這都不是從字面上來理解的。

 所以善惡跟苦樂之間的關係,應該分開來說。善惡是有強烈的業的動機、業性;而苦樂是感受。善受應該用善樂來說。如果是善,應該不會受苦。但如果做善事而有苦受,應是尚未進入三輪體空,心有期待,相對的有失落感、有苦受。「苦」受,應該不是你喜歡的。

 慈善家也都鼓勵人們做善事,說做善事會得到快樂。回頭看看自己,你做善事就一定會快樂嗎?那,如果做了善事沒有快樂,下次你會鼓勵自己去做嗎?

 彌蘭陀王問那先:「如使有為無有苦?」是要怎樣才不會有苦?

 那先沒有回答問題,他反問彌蘭陀王:「如人燒鐵著手中,寧復燒人手否?」如果有人把一塊鐵塊燒熱了,鐵塊很熱,把它放在手上,會燒燙手嗎?一定會燙傷的。那先又說,「複取冰著手中,其冰寧復燒人手不?」如果再把一塊冰放到他的另一隻手,這隻手會不會被冰燒?不會。這是冰不會燒手。

 不過,彌蘭陀王回答:「然兩手皆威也。」文中的「威」,意思是強烈的刺激。一隻手是感覺很燙,一隻手是被冰凍,事實上也會受傷的。兩隻手都被強烈地刺激了。

 那先問王:「如是兩手中物皆熱耶?」兩隻手握的都是熱的嗎?王回答:「不兩熱。」不是兩個都是熱的。「兩冷耶?」兩個都是冷的嗎?也不是。是一邊熱一邊冷。

 一邊熱一邊冷,是不是加起來剛好中道?我們可能這樣想:一邊是快樂,一邊是痛苦,二邊加起來除以二,剛好是中道,這樣是不是就沒有苦了?(眾答:不是)為什麼不是?這是大家都曾有過的經驗。

 佛經所有的敘述都不是憑空杜撰,都在講我們的生活經驗。你這一次快樂,下一刻可能馬上又覺得不快樂。快樂不快樂、不快樂快樂,加加減減再除以二,豈不痛快!但,可能嗎?事實上,我們真實的印象,是一直在這樣的起伏波動當中。

 那先說:「我重問王,王前後兩熱當言兩熱,兩冷當言兩冷。何緣一冷一熱能同言燒人手乎?」這是針對方才彌蘭陀王所說:「兩者皆威也」的反問。

 熱時,強烈的感覺是熱;冷時,強烈的感覺是冷,但兩隻手一邊冷,一邊熱,回到身體的感覺,它還是各有各的管道在走,不會加起來。而且事實上哪個比較強就會佔據你心理的感受。

 王言:「智慮甚淺近,不能及是難也。願那先為我解之。」此時,王有些為難,跟那先說:「我的智慧不深,你講的我趕不上。這個問題怎麼解,請那先為我解答。」
—————
[註1]依據:大正藏第32冊,1670B經,頁709, c21-p. 710, a16。

開發不同的潛能

開發不同的潛能
◎紫竹林精舍大眾史學作品
方聰仁口述‧方妙瑛訪談

 每年農曆七月,紫竹林精舍舉辦為期九天的「盂蘭盆報恩法會暨護夏功德總回向」。大殿場地組,需在法會前作種種準備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懸掛及卸除祈福的祿位和牌位,這是活動式的設計,設計成伸縮桿與帆布模式。能操作並說明這項工作的人,就是方聰仁。

42bud-3 方聰仁最初接觸精舍的因緣,是因為其姪女。姪女在佛學研讀班初級班結業後,與班上二十多位同學相約,一起去爬柴山,姪女也邀約方聰仁一起參加。活動過程中,他看到姪女的研讀班同學們相處和樂、互相關照,當時覺得這個團體還蠻不錯的。

 隔年,2004年(民國93年)4月,佛學研讀班招生。姪女們一起遊說方聰仁。姪女們說:「就讀研讀班除了學習佛法,也可以認識很多的善知識。這裡的同學、學長都很和善。而且法師有規定,為了維護清淨校風,同學間不談政治、不做生意、不可以招會仔……。精舍是個值得親近的正法佛教道場。」

 那時候,方聰仁的大姐及二姪女已經從研讀班畢業,另外兩位姪女則是要升中級班。方聰仁看到她們學佛之後,生活找到重心,於是答應報名研讀班。

 方聰仁的姪女們也鼓勵他到精舍培福。於是他加入花木組,每週固定與花木組志工忙進忙出,植栽養護、更新庭園景觀等。方聰仁為了瞭解更多照顧花木的知識,還主動報名參加高雄市長青學苑的園藝課程。

 讓人感動的是,在2004至2005年(民國93至94年)精舍大修繕期間,方聰仁與謝捷夫、林富山及洪長名幾位學長,放下退休後舒適的生活,一起化身為工地小工。每天將修繕工程的廢棄物搬運丟棄;將尚可利用的資源抬至倉庫,回收再利用。那一段當小工的志工日子裡,這幾個夥伴經常都是「灰頭土臉」的。

 每年開學前,精舍會邀約研讀班同學返校,打掃教室並打腊。這個時候,方聰仁便帶領著同學,為精舍大大小小、各個空間的地板打腊,磨得亮晶晶的。

 方聰仁也是法師的救火隊。他年輕時,母親會將家中大小維修的任務交付給他。因此,只要精舍的物品有損壞時,法師會先找他去檢查,看看是不是有辦法處理。他總是會把許多事搞定,諸如:門鎖損壞、水龍頭漏水、電風扇的扇葉無法運轉、脫水機的脫水槽被卡住……等等。此外,他也利用時間,陸續將水電倉庫裡的物料做好分類,以利取用。

 紫竹林精舍為了宣揚「境教」,在整體景觀設計時,以《法華經》為依據,設計出的景觀也在「說法」。如此美意,卻難免不足,原來,當初精舍的建築設計並沒有「無障礙空間」的概念。曾經多次在法會培福時,方聰仁與其他志工一起合力抬著坐輪椅的老菩薩進來精舍禮佛。幾次聽老菩薩們感嘆的說:「以前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時候,可以自己用雙腳走進來;現在年歲大了,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

 因此,方聰仁起了個念頭:「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自己、家人、志工們或來寺禮佛的信眾們,慢慢會遇到類似的情形,會有同樣的需求。」看著耆闍講堂牆上「利益眾生」的牌匾,心想著:「如何完成無障礙空間的設置,讓大家無障礙的回來精舍禮佛。」

 靠著奮勇當先的精神,方聰仁認真的以「一指神功」查遍所有公家單位的網站,搜尋相關的訊息與資料。思考著:「無障礙坡道要放在哪裡?高度與坡道如何延伸,走起來才安穩?使用什麼材料才適合?下雨時會不會滑?如何方便拆卸、組裝又好收藏?」最重要的是,還要合乎法規及安全考量。最後,他以堅定的信念一一克服。

 方聰仁找了歐易典學長協助,將蒐集的資料繪製成設計圖,並向監院自晟法師提出解說。於是無師自通的他,經歷一番波折,終於完成「無障礙安全坡道」的設置。現在,每一次精舍的法會,花木組的志工們會一起出動,同心協力的組裝無障礙坡道,以方便每位來寺禮佛共修的人。

 經由法師鼓勵,方聰仁自費申請「無障礙組合坡道結構」的專利,並取得專利號碼M480573。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的專利申請。他發心將這個專利使用權,無償提供給紫竹林精舍及香光尼僧團各個分院使用。

 方聰仁說:「很感謝紫竹林精舍多年來給予的培福機會!謝謝監院法師及大眾法師,讓我藉由培福開發了自己的潛能,也改變了自己的習性而增長智慧!」他期望自己和大眾,接力的維護紫竹林精舍這片人間淨土,讓更多人來到這裡,繼續學習與成長。42bud-142bud-2

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現勘專案小組蒞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現勘專案小組蒞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釋自衍 報導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將近年典藏的兩種重要文獻,申報「2017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初審通過,今2017年8月22日下午2時,計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專員、逢甲大學亞太博物館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等五位學者專家,蒞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進行提報資料現場勘查複審會議。

  會議於下午二時開始,首先由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法師致詞,法師開示:感謝佛教界長老大德對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文獻的信心,而將他們一生典藏的重要文獻送給香光,如淨海法師將一輩行腳世界各國,所收集之佛教郵票,計有二千多張,有臺灣、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羅馬利亞、約旦、巴基斯坦、阿富汗、法國等二十餘個國家地區的郵票原件送給本館典藏,我們將它整理提報「世界佛教的文化記憶:世界佛教郵票典藏輯(1960-2006)」。

  另有朱斐居士,將1952年至1989年主編《菩提樹》雜誌(共444期)授權我們做期刊全文數位化,目前已在網路上流通,今「菩提仁愛之家」將當初編輯《菩提樹》之「佛教新聞」、「影畫版」專欄,所使用之原始照片及朱居士參訪世界各地教界所記錄的老照片一批,計有17,431張,由本館數位化建置臺灣佛教史圖文資料庫。這些相片記錄了民國41年至民78年臺灣佛教發展與世界各地佛教交流的記錄,是世界佛教文化發展的重要珍貴記錄。此即本次申報的「世界佛教的文化記憶:《菩提樹》雜誌(1952-1989)老照片的典藏」。希望大家都指教。

  之後由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簡報本次申報的二種文獻之典藏意義、典藏內容、數位典藏的作業方式、未來流通設想。之後由各委員實際勘查典藏環境與具代表性之文獻遺產,並進行典藏Q&A專案小組會議。

  與會專家學者感佩在一個嘉義偏鄉的圖書館又是非營利單位,可以典藏這麼重要的文獻,並將這些典藏品做規格化的數位化管理、建置資料庫與重視典藏的環境維護,委員們紛紛覺得這項工程意義很大,但所需經費與工程皆耗大,建議可以爭取企業者贊助支持,以令這些資料庫早日完成,利益更多有心研究者。會議於下午四時半結束,與會者並照相合影留念。

會後與會學者專家合影

會後與會學者專家合影

悟因長老尼開示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典藏重要文獻的因緣。

悟因長老尼開示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典藏重要文獻的因緣。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簡報典藏的意義與數位化的方式等內容。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簡報典藏的意義與數位化的方式等內容。

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現勘專案小組會議_於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現勘專案小組會議_於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學者專家勘查典藏環境。

學者專家勘查典藏環境。

與會委員詳閱珍品文獻。

與會委員詳閱珍品文獻。

重要珍品文獻一偶。

重要珍品文獻一偶。

與會者會議後合影。

與會者會議後合影。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http://www.gaya.org.tw/librar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ayalib/

典藏【傳家法寶】

典藏【傳家法寶】
悟因長老尼開示影音全套68片DVD
兩千五百年前流傳至今的佛陀智慧,
是人類思想啟蒙、精神典範與面對世界的力量,
香光尼僧團方丈 悟因長老尼梳理浩瀚佛法的精神與價值,
回應不同世代內心的困惑、想望與期待。
家是修行道場,傳家有佛法,平安一生。

影片製作:紫竹林精舍
—————————-
紫竹林精舍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 、0963-506891
傳真:(07)725-4950
http://zizhulin.gaya.org.tw/

「鸚鵡」佛教典故(二) 鸚鵡與獼猴──「世間八法」無常《摩訶僧祇律》

「鸚鵡」佛教典故(二) 鸚鵡與獼猴──「世間八法」無常《摩訶僧祇律》
◎釋見晉

國王飼養了二隻聰明可愛又懂人語的小鸚鵡:一隻名為羅大,另一隻名為波羅。國王非常愛念牠們,命人打造純金的鳥籠,並經常同桌享用飲食,共相娛樂。

106_0820 後來,大臣奉獻一隻珍貴的小獼猴兒。人之常情,總是喜新厭舊,國王的注意力很快地轉移到可愛的小獼猴兒身上,所給予的飲食及照料,勝過二隻小鸚鵡。

鸚鵡波羅觸景生情,哀傷的對羅大說:「想起從前,國王都與我們同桌進食,共同享用世間的最上美饌;如今,原先受寵的地位已為獼猴所奪,我們不如凌空飛逝,離開此傷心之處吧!」

鸚鵡羅大回答說:「毋須憂愁,一切都持續的無常變化。現今小獼猴兒雖然得到國王的專寵,然而有一天,牠還是會失去現所擁有的榮華利養!

羅大接著為波羅解說了一首關於「世間八法」的偈子: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這八法都是無常遷變的,皆非常法,不可久保。
「我們何必為之而憂?何必為之而喜呢?」

什麼是「世間八法」呢?
「利」是所喜歡的可意事,「衰」是失去了可意事;
「毀」是被人背後毀謗,「譽」是被人背後讚美;
「稱」是被人當面讚美,「譏」是被人當面譏誹;
「苦」是身心逼惱,「樂」是身心適悅。

聽了「世間八法」的內容,波羅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苦惱之中,牠說:「兩相對比,現今的處境,令我觸目不歡。我沒有身心適悅的『樂』,而只有身心逼惱的『苦』。現在的我們,但只聞譏毀的音聲,而沒有任何稱譽讚美。假若我們能肆意自在地伸展作為飛禽志向,何必還要遭受現在種種的苦呢?」

獼猴兒小時候,全身的毛色柔軟潤澤,蹦蹦跳跳的,模樣活潑可愛,人人都愛逗著牠玩。待獼猴漸漸長大,體型漸增,身上的毛色粗硬,不再如年幼時可愛,人們變的不喜歡見到牠。尤其當大獼猴竪起耳朵,張開大口,那付恐怖的模樣,每每驚嚇到人類的小孩。

鸚鵡羅大預言:「大獼猴恐怕會囓咬人類小孩,因而被自己的罪過所牽累。不久之後,牠將失去曾經擁有的寵愛和利養!」

獼猴長得更大了,國王對牠失去愛寵的心意,又為了避免大獼猴傷人,於是勅令左右將牠繫在馬槽的柱子上養著。

有一次,年幼的小王子手上拿著食物,剛好走到獼猴邊。獼猴想索討食物,小王子不肯給,獼猴竟然生起氣來,抓傷了小王子的臉,扯裂了衣服。受驚嚇的小王子,嚎啕大哭的聲音驚動了國王。大發雷霆的國王,勅令屬下打殺大獼猴,將牠丟擲在壕溝中。

經歷這場無常示現,鸚鵡波羅終於明白羅大的預言為實,說:「你真是有智慧,能預覩於未然!『世間八法』果然是無常變化啊!」

佛陀告訴諸比丘:「如來的智慧,如滿月般明亮圓滿。佛陀能為比丘們開示『世間八法』無常,何足為奇?我於往昔作鸚鵡時,就能為鳥兒們說明『世間八法』無常,這才真是奇特啊!」

——–經典——–
「利衰及毀譽,
稱譏若苦樂;
斯皆非常法,
何足致憂喜?」

「我為鸚鵡時,以能為彼,說世八法,無常遷變,不可久保;
況復今成正覺,說世八法,何足為奇?」

–《摩訶僧祇律》卷4:(CBETA, T22, no. 1425, pp. 288c06-289a7)

「鸚鵡」的佛教典故(一) 鸚鵡子供養盲父母

「鸚鵡」的佛教典故(一) 鸚鵡子供養盲父母
◎釋見晉

雪山中一隻小鸚鵡,每天辛苦覓食所摘取的好菓,都歡歡喜喜地先奉養眼盲的鸚鵡父母,剩下的才自己食用。

1060813---當時,一處田地的主人初播種時,心中發了善願:「我在這塊田地所種植的稻穀,收成後不但讓自己及家人食用,還願與眾生共同分享!」
稻苗在田主的辛苦耕耘下,逐漸長大、結穗。聰慧的小鸚鵡感受到田主施捨之心,於是放心地常在這兒採取稻穀,帶回巢中供養父母。

然而有一回,田主按巡著一行行結穀的稻子走過,望著秀麗的稻浪隨風搖曳。突然間,他發現蟲子、鳥兒們啄斷的穀穗處,一片狼藉的苗稼映入眼簾!看著自己辛勞耕耘的稻作散斷一地,即使只是一小部分,田主仍感到不捨。他心生懊惱,在瞋恚的驅使下,竟設下羅網圍補蟲鳥們。後來,便捕得這經常前來的小鸚鵡。

被捕獲的小鸚鵡對田主說:
「您最初播種時曾發了好心,願意不吝惜的布施稻穀予眾生,由是我才敢前來採取這有主的稻穀。然而如今您為何卻又反悔,布下羅網來圍捕我呢?
「田地 猶如母親,常令萬物生長茁壯;
「種子 猶如父親,能使物種代代相繼續;
「實語 猶如孩子,是值得加以珍惜愛護的;
「田主 猶田地的國王,有自在支配的權力。」

聽完這一席話,田主的瞋怒平息,轉為歡喜,他詢問:「你取走這兒的稻穀,是為了帶給誰呢?」

小鸚鵡回答:「家中的盲父盲母,已經沒有獨自覓食的能力,我取走稻穀,正是為了奉養雙親。如今,巢中著急的父母,一定正癡望著我的歸去呢!」

田主被小鸚鵡的孝行感動著,也對小鸚鵡所言,心中歡喜。他不但重新提起布施的善念,隨喜的心量更是倍增廣大,於是對小鸚鵡說:「聽了你的話,我的收穫實在太大了!自今已後,請你就安心在我這田中取用稻穀吧!請勿再有任何的疑惑或為難了!」

佛陀在《雜寶藏經》說:「有二種值得稱許的正確行為,一是能供養父母,二是對父母作種種善行。」《增壹阿含經》中,佛陀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云何為二法?供養父母…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

父母猶如菩薩,是最勝福田啊!

——–經典——–
佛…言:
「有二正行…云何為二?
「一者、供養父母。
「二者、於父母所,作眾善行。」

鸚鵡子言:
「田主先有好心,施物無悋,
由是之故,故我敢來,採取稻穀。
如何今者而見網捕?
「且田者如母,種子如父,實語如子,
田主如王,擁護由己。」
–《雜寶藏經》卷1 (CBETA, T04, no. 203, p. 449a3-25)

解夏請法

解夏請法
◎香光尼眾佛學院 報導

 106年結夏安居,將於9月5日圓滿。106年8月11日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率徒眾一行8人,前往台中南普陀寺,向依止阿闍黎宗興長老解夏請法,並禮謝長老慈悲成就結夏安居。

 會中,老和尚提攜大眾要真切用功,道業才會增長,才能讓道念勝過煩惱念,很多問題才能得到解決。老和尚開示佛法深如大海,不是凡夫智慧所能了解,因此勉勵大家,要依教奉行,按部就班熏習實修,體會深如大海的佛法精髓。
(圖文摘自 香光尼眾佛學院FB)
1060811-1
1060811-2
1060811-3
—————————-
香光尼眾佛學院 http://hkbi.gaya.org.tw/

106年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揭幕了!

106年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揭幕了!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報導

 8月4日一早嘉義出了大太陽,像似迎接新朋友般的熱情,上午9:00~10:00來自全省各地近100位教師來到嘉義香光寺參加「106年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開幕式由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副都監自衍法師主持,法師說明舉辦本次活動的緣起,是因為去年在國家圖書館舉辦「閱讀專注力開發研討會」之後得到眾多迴響,很多教師希望可以於南部再舉辦,因此有了這次「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的開辦。

 本此研習特別邀請神經科學、運動、藝術、閱讀等各領域專家學者,一起探討「專注力」的開發,以瞭解專注力的理論與實踐,並引介專注力開發的方法,協助教師教學,以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促進學生學習成長。

 開幕式邀請本次研習指導單位,嘉義縣教育處李美華副處長、雲林縣教育處課督陳嘉銘校長致詞,他們分別讚嘆「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非營利單位,可以在嘉義竹崎鄉間舉辦這麼豐富的專注力課程,讓老師學習成長,難能可貴!

 協辦單位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系系主任廖瑞章教授也致詞感謝有這因緣可以交流合作,透過視覺藝術,傳達專注力及協助登錄教師的研習時數。香光寺監院見臻法師並介紹香光寺人時地物有多寶,來此研習大家放輕鬆學習,可增進專注力。最後由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法師致詞,法師勉勵學員認真學習、體驗佛門的正念專注、入寶山,不空手而回。

最後在群聚大合照後,開幕式圓滿,畫下句點。
PhotoCap_001
PhotoCap_002
PhotoCap_003
PhotoCap_004
PhotoCap_005
PhotoCap_006
PhotoCap_007
PhotoCap_008
———–
圖文摘自:香光教師講堂FB

《那先比丘經》釋9──什麼是苦與樂

《那先比丘經》釋9──什麼是苦與樂[註1]
◎釋悟因

2-21-300漢譯三卷的《那先比丘經》,在中卷一開始,有一段文在辨析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是在幫我們釐清所謂的修行指的是什麼。

我們一直在渴求的,環境比較順遂,不要太痛苦。佛經說世間是苦的。但是人們還是喜歡比較順遂、如意。如果考驗太多,很可能把人的整個身心都弄亂掉。

世間本來被期待是善的,而且期待它愈來愈好。但是什麼是善呢?

彌蘭陀王問那先:「人更樂者,為善耶不善也?人更苦,為善耶為不善也。」人們希望世間是快樂的、渴求快樂,而且希望更多的樂。這是善還是不善?人們經歷更多的苦痛,這是善還是不善?

彌蘭陀王是希臘亞歷山大帝的後裔,曾經統治印度一段時間 [註2]。他比較是用西方的思惟來看待佛教在說什麼。

「樂」,指的是什麼?愉悅,比較順遂、幸福、如意。人們還是希望順遂的環境多一些。

「苦」,指的是什麼?不如意,不稱我的意,不能夠隨心所欲。

不能隨心所欲,當然就有苦感。

佛經常說「人生皆苦」,這個苦是指帶有一種壓迫性、逼迫感;有些事,實在是令人不歡喜,可是它已經壓迫到我的身心上來了。這叫「苦」。

「人更樂者」,我們平常這樣就好了,如果有更多的快樂……「樂」,是一種感覺、感受。

「樂」與「苦」是同一個性質,都屬於感覺、感受。知覺上,我這樣比較舒服一點,這叫做「樂」,是一種感受、受覺;「受」又有兩種,身體的覺受和精神的覺受。

彌蘭陀王就在問那先說,感覺比較快樂、舒服、好受一些,這是善還是不善?

這裡我們必須釐清:善或不善,可以跟快樂、不快樂劃成等號嗎?性質有沒有一樣?或苦或樂,這是我的感覺,跟善惡有沒有一樣?

常常聽到一句話說,所有宗教都是勸人為善。而我們在追求的,其實是一種幸福、快樂的感覺,至少順遂一點、如意一點總是好的,但是這一定是善法嗎?換另一種說法,追求更樂,一定是善法或不善法?

佛法講的,除了善法、惡法以外,還有一種性質,非善非惡。人惟有強烈的感受才成為善、或是成為不善。人也有進入沒有強烈感受的情況,如隨口問「現在幾點?」或「外面下雨嗎?」,到底是善還是不善?處在那情況時叫做「無記」。

「無記」是人們常現起的一種心的狀態。你看小孩子在寫功課,寫著寫著,只見他手拿著鉛筆,手肘擱在桌上支著下巴,腦袋瓜不知道在想什麼,一副神遊發楞的樣子。那是「無記」的狀態。

有的人心一慌起來,就在門邊走進走出,冰箱開進開出。你問他:你是要做什麼?沒有。他自己知道他要做什麼嗎?不知道。那時候,你說那是善的還是不善的?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都不是。這是非善非不善,是空白。我相信這是我們都有的經驗。
—————–
[註1]本文之經典原文:「王問:人更樂者為善耶不善也,人更苦為善耶為不善也?佛得無不說有樂或有苦?王言如使有為無有苦?」(大正藏第32冊,1670B經,頁709。)
[註2]約為西元前155-13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