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立夏
◎釋見晉

 24節氣的第7「立夏」,在2017年5月5日下午的15點30分。當太陽到達黃經45度,季節轉換,從此告別春天,迎接夏天之始。

 這時,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許多詩詞描寫著夏季第一個月──「孟夏」(即陰曆四月)裡大自然的景觀。
 如:明代.高濂《蓮生八戕》說:「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晉末宋初.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云:「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楚辭.九章》中,戰國時期.屈原〈懷沙賦〉提及「孟夏」的景況:「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這時,旭日高掛在初夏的天空,草木茂盛地生長,幽深而繁茂。辭中「滔滔」,《史記》作「陶陶」,形容初夏的盛陽,也指長養之氣充盛。

 孟夏的天空裡,太陽赫赫的光暉,充滿十方,在《華嚴經》中用以形容佛的功德無邊際:

「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曀,
赫日揚光暉,十方靡不充。
其光無限量,無有能測知,
有目斯尚然,何況盲冥者。

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
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

諸法無來處,亦無能作者,
無有所從生,不可得分別。

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
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
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
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夜摩宮中偈讚品20〉(CBETA, T10, no. 279,p. 100, b24-c6)

 經上更說,若能解了一切法並無來處,亦無能作者,故無生亦無滅,則斯人即見如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佛教中被稱為「八王日」。《三藏法數》卷25云:「春秋八王日者,是天地陰陽交代之日也。此之八日,帝釋輔臣,案行天下,比較善惡,定生注死,增減罪福。樂善者若能避禁持齋,致生善處也。」…「立夏,則草木盛長,百物懷孕,是日持齋修道,即能致福也。」
 「立夏」,真是行善致福的好時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