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4──王問那先為何出家

《那先比丘經》釋4──王問那先為何出家
◎釋悟因

2-21-300彌蘭陀王與那先一問一答。彌蘭陀王有問那先:「卿曹道何等最為善者?用何故作沙門」(注1)以白話說就是:你說說看,何者是最善?為何要出家作沙門?

為何出家?那先回答,因為想要放下世間的苦惱,也不想來世再經歷苦惱。

那是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如此呢?彌蘭陀王再問。

那先回答,不是的。不是所有出家人都像我這樣。有的是「負債」而作沙門、有的是「畏縣官」而作沙門。

「畏縣官」,也許是公權力要抓,或是政治迫害;有時是改朝換代,自古以來很多人是因此而進入佛門的。

如果國家的法令對出家人有特權的話,就是法律上的漏洞。宗教人士往往極力爭取法律上的優待,若爭取來了,內部管理也要上軌道,不然會變成社會的問題。

畏縣官、負債出家都是佛門要整肅的問題。因此佛陀也規定,進入佛門要經過篩選,如果入門控管不當,會成為僧團被社會淘汱的原因。

有一個居士最近打電話給我。這位居士原先在長庚上班,後來出家了,但他沒有辦理離執的手續,長庚的薪水還一直在支付房子的貸款,除此外還欠了一大堆的債。我勸他趕快將此事作一了結,但他想保有房子作為修行的本錢而不願去做。

這些事件在律藏典籍都可以看到記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如果想要出家,這些問題最好在出家前先解決了,才能重新開始;如果有女孩和男朋友分手了而來要求出家,我不會答應,因為這是她心情不好,一時逼急的出路。真要為今世、後世勤苦出家的,才是好的修行人。

本經認為生死的本源是「恩愛」和「貪欲」,貪愛不了,仍然生死相續,即使出家也很難了斷。那如何解決呢?要靠「一心念正法、智慧及餘善事」(注2)。

那牛、馬有無可能斷貪愛、了生死?不可能的,墮落作畜生不好修行,修行的基礎還是在「人」,要斷煩惱、去恩愛的可能是「人」!

這一段彌蘭陀王問那先為何出家,彌蘭陀王不也問了野惒羅嗎?同樣的問題,一個被問倒了,一個郤沒有。這是為何?可對照兩者的回答,看看兩者的差別在哪?若有興趣,還可以對照英文本,可以幫助對文意的了解。

在讀此經時要掌握問題的脈落,瞭解它要強調的是什麼?在佛法的架構中又主張什麼?這樣才能釐清問題,瞭解真正的法義。


注1:《那先比丘經》卷1,大正藏第32冊,頁697
注2:《那先比丘經》同上。

正念轉向幸福人生

正念轉向幸福人生
◎養慧學苑 報導

 養慧學苑106年5月20日「轉念人生講座」邀請香港大學佛學博士見勛法師主講「正念轉向幸福人生」。法師將「人生」定義為「幸福人生」,「念」定義為「正念」。法師引用經文、幽默的圖畫及結合現今社會現象,引領大家思考如何轉念,並品嚐小蕃茄如實正念的練習。

如實的呈現—你會怎麼想?

 以正念來看以現今社會發生現象,例:如果您看到配偶手機內容先生與另一位女生的親密簡訊,「我會怎麼想」三種不同想法提供給大家做參考,一、「我的眼睛業障重,這是假的」馬上關掉手機;二、「太可惡了,我要離婚!找律師告死他,財產不給小三」;三、「我看到配偶有和異性親密來後的線索,很震驚!一時不知怎麼辦,但我要小心求證和處理。」第一個是完全否認事實,這是逃避的行為,鴕鳥心態;第二個想法跑太快,立即想到要離婚,財產不給小三;第三個想法較實際,當下的想法鎖定在那一剎那,事實如實呈現、感受也如實呈現並看清事情的原由。

轉念一定要轉正念

 見勛法師分享在台北印儀學苑接引學佛青年時,有一位學生分享他曾經去參加念佛共修,他遲到了,急急忙忙停了摩托車就衝去共修。共修後回家時,發現摩托車不見了,才想到剛剛心太急,忘了拔機車錀匙。他說:「那時找不到車心急了,就想快回到佛堂坐下念佛,讓心不急,但心中卻一直出現『報警!報警!』的念頭。」法師強調轉念要轉正念,轉正確且要道德與現實兩面相符合。

如何得到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是心靈上的滿足。要得到幸福人生就要轉念、正念,念是由今加上心,念是想法也是現在的心、當下的心,正念是正確的想法、看到當下身與心。我們就像在開車握好方向盤,隨時都知道覺知自己時時保持正念、時時保持正確方向,開往幸福人生的方向,活在當下的正念保持在正確的道路上。

 見勛法師最後希望大家得到正念的最大利益「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106_0520yanghui
—————————-
養慧學苑
台中市西區403大墩十街50號
電話:(04)2319-2007、0963-691007
傳真:(04)2319-2008
http://yanghui.gaya.org.tw/

一張黑得發紅的臉

一張黑得發紅的臉
◎紫竹林精舍大眾史學作品
陳駿耀口述.王韶蓉訪談

buda36陳駿耀是劇團的團員,也是精舍的志工。多年來,他定期參與燈具、空調冷氣保養,活動時的指揮交通,也常見他的身影穿梭在車陣中。參與精舍「第一等劇團」的表演,是研讀班開學典禮的重要節目。每次演出,一齣戲得排練三、四個月,每週一晚上排練。駿耀總是風雨無阻,不論戲份輕重,準時到場。從一國之君到流落乞兒,他都演過。六十歲的一張臉,常滿臉通紅,那是因焊接電工的職業關係。紅通通的一張臉,曾在一個星期內被交通警察誤以為酒駕而攔檢三次。

訪談中,駿耀帶著滿滿的笑意,說著他的生命故事。

「我的父母各自有一段婚姻,也有孩子。之後二人再共組家庭,生下四兒一女。」駿耀上有兩兄一姐,下有一弟。家貧,母親早早過世,弟弟送人。少了一口吃閒飯的孩子,生活還是艱難,在戲班子吹嗩吶的父親決定賣兒換飯,七歲的駿耀還不懂世事,就此,在一個三女無男的討海人家中,展開養子生涯。

沒想到,過門才半年的養母懷孕了,隔年生下兒子,駿耀成了家中的二等人。許多的雜工、責打、苦難等,堆積成兒時的記憶,被毒打、被誣陷偷錢,是常有的事,任憑再三喊冤,也只是招來屁股開花的不堪往事。勉強捱到國小畢業,駿耀跑去當汽車板金學徒,三年四個月的日子,常常被敲頭、打腦的。他只能含著淚水,告訴自己:「無論如何得把功夫學成,才能自立!」十來歲的年紀,從高雄一路往北,新營、嘉義、台中都有他流浪的足跡,過著沒有身份證的日子,只因養家不肯給。

駿耀退伍後,認識了太太,結婚四個月,夫妻倆被趕出門。想做生意,回家求養父作保,被一口回絕。幸得丈母娘拿出老本相助,夫妻倆開了家小理髮廳,太太幫人理髮,他當板金工,夫妻一起打拼,生活逐漸安定稍有積蓄,駿耀卻因賭走上負債路。省吃儉用幾年,終於還清負債。

有一次,養母罹患怪病,四處求醫不見效果,經人指點某宮廟通靈的乩童有辦法,駿耀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前往,說也奇怪,病竟痊癒。於是他成了此宮廟的信徒,背著殘疾無法行走的通靈人,上山下海,四處看風水、陰陽宅、揀金,這一背就是二十多年。

2007年(民國96年)鄰居大力推介駿耀來讀研讀班,還熱心替他報名。社會上打滾這麼多年,尤其在宮廟待過二十多年,什麼人沒見過,什麼樣的事沒經歷,為什麼駿耀會在義理淺顯的研讀班讀完三年,畢業後還願意留下來,還領那麼多的工作?是什麼打動他的心,讓他有了這份堅持?他回答:「讀台語研讀班,學員的年齡普遍較大。一百多位同學,常常七嘴八舌、鬧哄哄的高聲談笑。授課法師看著這一群老學生,輕聲細語的問:『各位菩薩,可以輪到我說話了嗎?』」法師這樣的涵養,這樣的縮小自己,讓看慣社會上處處自我膨脹現象的駿耀,深深地折服。

「研讀班三年的學習,最大的改變是懂得珍惜時間,隨緣的面對事情、處理事情。」佛教講的是心靈的轉念,當念頭改了,事情就跟著變化。過去個性較衝動,現在能「想一下」再做,就這麼個「想一下」即轉念。

「過去在宮廟的歲月,讓我感受到『人生海海』,上台演台上的戲;下台演人生的戲,都得好好演。角色沒有大小,只有認不認真。」駿耀說他非常珍惜能夠在精舍上課、培福、演戲的因緣,因為「與諸大善人齊聚一堂」,生命可以更上進、更發光與發亮。眼前的他,一張黑得發紅的臉,透著亮光,好亮!
—————
紫竹林精舍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 、0963-506891
傳真:(07)725-4950
http://zizhulin.gay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