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二[人際溝通的藝術與技巧]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二[人際溝通的藝術與技巧]
◎李佩玲

 主講這一堂課的講師,是臨床心理師張維揚老師,從台灣著名的實務案例分享中,讓我再次扣回重視精神病患溝通的這個議題。

 這一堂課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關係要建立好,才能進入溝通,而溝通也不一定是用嘴巴講,有時,許多非語言訊息也透露出許多訊息。要和人溝通,要先建立好人際關係,要先學會和自己溝通。
 你是怎樣的人決定你如何看待別人!
 我們第一個要檢視的,不是別人,是自己!因為,你的視野將決定你如何看待別人,進而如何與別人溝通。
 除了自我覺察、和自己做好溝通外,很重要的一點是:
 你能否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
 當你能全心全意與他人連結時,就比較容易走進他人的心,而你的專注也會讓對方感受到信任感與存在感,溝通之橋因此搭起;這即是張老師所提:信任是人際關係的核心價值,而所有的關係都需要耕耘,關係建立,比溝通更為重要,千萬不能忽略。

 張老師分享八項人際關係通則,我覺得很受用:
1.用心傾聽
2.同理心
3.告訴對方現在談話的目的,尋求認同
4.更清楚完整地表達自我(五個我)
 -我看到了什麼?如何看到的?
 -我感覺到什麼?
 -我的解讀/評估是什麼?
 -我想要的是什麼?
 -我希望的是什麼?
5.將批評與抱怨轉譯為「需要」,告知對方若「需要」達成,會有什麼好處
6.多用「開放問句」
7.適時表達謝意與感激
8.把每一次溝通都當成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信任真的很重要,而在失去互信時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幾個:
1.道歉
2.自我省思:我為何破壞信任
3.改正缺失
4.花時間致力重建信任
5.用行為而非言語重建信任

 在這一堂課,我學習到第一個與精神病患者溝通的技巧是:
 當對方狀況不好時,先建立關係。(真正的聆聽與陪伴)
 當對方狀況好時,進入溝通。與他分享他在狀況不好時的情形,以及可以怎麼改善。(溝通的態度:真誠)我們經常習慣給人comment,但其實,對方希望的可能是同理,所以,透過問問題,聆聽建立關係,而不是評價。

 聽,其實比說更重要。張老師分享五個聽的層次,我覺得很受用:
1.完全漠視
2.假裝在聽
3.選擇性傾聽
4.積極的聆聽
5.同理心的聆聽

 上述五個聽的層次,也讓自己檢視經常處在哪一種層次,同時,也讓自己牢記,做為聆聽時的覺察,這是個很棒的提醒。

 在最後,張老師提及,建構成功的人際關係,可贏得人心、與人共贏。這讓我想起佛家常說的一句話,「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真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精彩課程分享.待續)
圖、文轉載自:香光人文講堂FBlee3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www.gaya.org.tw/blog/gaya/?p=2078

《那先比丘經》釋2──經文段落

《那先比丘經》釋2──經文段落
◎釋悟因

2-21-300 本經有二個版本:一是《那先比丘經》;一是《彌蘭王問經》。前者是從被問者的角度,後者是從問者來顯現,這是兩者間的差異。

 《彌蘭王問經》是南傳的版本,近代有郭哲彰漢譯,《那先比丘經》,是北傳的版本。我使用的是北傳的版本,經文在《大正藏》第32冊,1670B經,頁七O三~七一九。

 正釋經的部分,有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從經文開始到頁七O六上欄,第九行「……最為大快」,這一部分是序分。序分是在鋪陳,說明那先比丘的家世,修學歷程、成就,值得稱說的福德因緣等,之後才進入正宗分。

 頁七一八,下欄的「那先言:『夜已半,我欲去……』」以下就是流通分,而兩者中間的就是正宗分。

 閱讀經典,先作這樣的分段了解,然後再看內文,一段段地讀,一字字地理解。

 本經發生的地點,書上說在「舍竭國」,是兩人相遇的地方,也是論談發生的地方,那時的國王是希臘人,為亞歷山大的後裔,而這兩人間的問難,表示了東西方思想的不同。

 舍竭國是大夏國、大食國,在中亞地方,位於印度西北的邊境。

 頁七O五上欄,從此處開始,作者筆鋒轉向彌蘭陀王身上,說他出生在海邊,「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注1)即是在阿荔散的海邊。文中不少說到地理位置,可以查查看,這是很有趣的。


注1:大正藏32冊,頁七一七下欄。